野禽源禽流感病毒论文-齐艳萍,吴海燕,王忠伟,郭丽,陈雪龙

野禽源禽流感病毒论文-齐艳萍,吴海燕,王忠伟,郭丽,陈雪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野禽源禽流感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野禽,流感病毒,发展趋势

野禽源禽流感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齐艳萍,吴海燕,王忠伟,郭丽,陈雪龙[1](2016)在《我国野禽流感病毒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感病毒是严重威胁野禽、家禽乃至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流感病毒不仅能在同种之间传播,而且能跨越种属进行传播,甚至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野禽是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和储存库,但由于其生活习性的特殊性,有关研究相对滞后。对野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现状、野禽对流感病毒的适应以及我国野禽禽流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保护区野禽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22期)

史景红,高立冬,张红,胡世雄,黄岳四[2](2015)在《东洞庭湖地区野禽驯养繁殖基地的禽流感病毒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东洞庭湖地区野禽驯养繁殖基地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调查4家野禽驯养繁殖基地的养殖情况,同时采集环境标本(包括新鲜粪便标本和水标本)。利用PCR和病毒分离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部分标本进行了核酸检测,禽流感病毒(AIV)阳性率为36.62%,2012年3月份阳性率最高(47.83%)。粪便标本、水标本的AIV阳性率分别为40.45%、30.19%,二者无统计学差异。共分离到28株AIV病毒,亚型包括H10、H4、H5和N7、N8,集中于11~12月的标本,主要来源于君山区野禽驯养繁殖基地的雁类和野鸭的新鲜粪便标本。野禽驯养基地的环境标本中存在AIV病毒,以A(H10N7)为主,建议对其进行定期监测。(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赵继勋[3](2014)在《禽源H7N9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从表现产蛋下降,异常死鸡的鸡群中分离出几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经HA和HI血清学检浏,病毒株全基因测序证实为H7N9禽流感病毒。对叁株临床表现有差异的不同时间分离株经7周龄SPF鸡IVPI攻毒鉴定,24周龄产蛋鸡、18日龄商品肉鸡人工接毒试验及试验鸡的剖捡,病理组织学检查,拭子样品的PCR检测证实禽源H7N9禽流感病毒有致病性增强的趋势。这-结果提示H7N9禽流感病毒有可能成为又-个影响家禽生产的新病原,其公共卫生学上的作用必需给予高度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11-08)

朱云,史景红,舒跃龙[4](2014)在《野禽禽流感病毒监测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野禽(主要是雁形目和鸻形目)被认为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北美和欧洲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陆续开展野禽禽流感病毒的监测。研究发现从野鸭和滨鸟及鸥类能分离到所有HA和NA亚型的禽流感病毒,而且野禽中禽流感病毒与家禽和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疫情密切相关。因而野禽禽流感病毒对家禽养殖业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将从禽流感病毒在野禽、家禽和人群中的传播、全球野禽禽流感病毒监测的主要结果以及监测方法、采样类型和检测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野禽禽流感病毒的生态分布和流行规律,从而使我们更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禽流感,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流感大流行。(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朱云[5](2014)在《东洞庭湖地区野禽、家禽和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宿主谱广泛,能感染包括禽类、马、猪、海豹和人等多种动物。野生水禽(主要是雁形目和鸻形目)被认为是甲型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所有H1-H16和N1~N9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均能从它们中分离。禽流感病毒主要在禽类肠道上皮细胞内复制,并通过粪便排泄污染周围环境,其他禽类可因接触有感染性病毒颗粒的粪便而导致感染。野禽全球广泛分布,大部分野禽又具有迁徙的习性,因而就为病毒通过其进行远距离播散提供了有利条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北美和欧洲部分国家就开始对野禽禽流感病毒进行了长期监测。研究发现野禽禽流感病毒与家禽禽流感病毒疫情密切相关,例如位于野禽迁徙路线上的地区家禽禽流感感染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此外许多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前体病毒可能来源于野禽中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发生突变后导致暴发。禽流感病毒具有严格的宿主限制性,但是H5、H7、H6、H9和H10等亚型禽流感病毒偶尔也可通过“直接途径”跨越种属感染人。此外,禽流感病毒也可以通过与人流感病毒发生重配产生新的流感病毒的“间接途径”导致流感大流行。因而禽流感病毒在野禽、家禽和人的跨种传播链的研究对于我们防控人流感大流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幅员辽阔,有许多湖泊、河流和湿地,是鸟类栖息的重要场所,每年秋冬季有大量的野禽从北方南迁越冬,来年春季又会回迁北方。东洞庭湖位于澳大利亚和东亚野禽迁徙路线,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每年冬季有大量野禽来此越冬,此外保护区周边有数量庞大的家禽养殖场,这些家禽尤其是家鸭与野禽可能有共同的栖息水域,这就为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对于该地区野禽和家禽养殖场的禽流感病毒流行状况我们缺乏相关的研究,因而本次研究选择这里作为我们的研究地点。国家流感中心联合湖南省疾控中心、岳阳市疾控中心及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于2011年11月~2012年4月,连续六个月共采集6626份野禽和家禽环境标本,并在2011年11月和2012年4月分别采集保护区内工作人员、渔民以及家禽养殖户职业人群血清共计1050份,进行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的横断面调查研究,以了解该地区野禽、家禽和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状况。研究发现,2011年11月~2012年4月东洞庭湖地区的野禽和家禽禽流感病毒感染率分别为5.2%和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野禽粪便中禽流感病毒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湖水,说明野禽粪便采集可以很好的用于野禽禽流感病毒监测工作。2011年12和2012年3月和4月,野禽和家鸭均出现两个病毒感染率高峰。野禽和家禽中共分离到46株禽流感病毒,其中野禽禽流感病毒存在9种HA和NA亚型的组合,H9N2亚型(22株)、H1N5亚型(5株)、H5N2(3株)、H6N2(2株)、H6N1(2株)、H1N8(2株)、H1N2(1株)、H7N7(1株)和H12N8(1株)。家鸭分离到3种HA和NA亚型的组合,包括3株高致病性H5N1病毒、2株H3N6病毒和2株H4N2病毒。禽流感病毒的总分离率约为0.69%。野禽的病毒分离率约为0.72%。其中雁鸭类和鸻鹬类的分离率最高,分别为1.01%和2.22%,与北美和欧洲野禽监测的结果一致,说明这两种鸟类可能也是东洞庭湖地区野禽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宿主。家鸭的病毒分离率约为0.58%,相对于我国活禽市场和规模化养殖场的病毒分离率要低很多,可能与采集的养殖户多为家庭散养户有一定关系。对这些毒株进行分子特征和系统发生分析发现,该地区野禽和家禽中流行的禽流感病毒基因主要是欧亚谱系,但是22株H9N2病毒为北美和欧亚谱系病毒重配产生的新型H9N2病毒,其中HA、NA、PA和NS基因来源于禽流感病毒的北美基因库,而且其抗原性与目前大陆家禽中流行H9N2病毒抗原性差异较大。这种跨半球的病毒基因交换在其他地区的监测中也有发现,但总体频率不高,我们发现的这种重配H9N2病毒进一步证明了禽流感病毒跨半球传播的可能性。此外研究还发现,野禽病毒H1N2的NA和PB2基因与洞庭湖野禽中分离的病毒(H5N2和H12N8)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野禽病毒H1N5的PB1和PA基因与在洞庭湖野禽分离的H12N8病毒同源性最高;野禽病毒H1N5的NP和NS基因与洞庭湖野禽中分离的H7N7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说明东洞庭湖地区野禽中流行的禽流感病毒之间存在着基因重配。8株野禽病毒H1的HA和1株野禽病毒H1N5的NP基因,野禽病毒H7N7的NA基因和M基因以及野禽病毒H12N8的HA、NA、PB1和NS基因均与湖南和广西家禽中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核苷酸同源性最高,提示这些野禽禽流感病毒与家禽禽流感病毒之间可能发生重配。对采集的1050份职业人群血清中针对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病毒抗体进行检测,未发现抗体阳性标本,但是在岳阳县分离到的H5N1病毒属于目前中国大陆家禽中流行的clade2.3.2.1支系的病毒,而该支系的病毒已经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造成了几十例的人感染病例,因而虽然该地区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较低,但仍不容忽视。本次研究初步了解东洞庭湖地区野禽、家鸭和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状况,发现了一些之前该地区未报道过的病毒亚型,其中一些野禽毒株之间可能存在着基因交换,并且部分野禽与家禽禽流感病毒可能也存在基因重配,此外跨半球的重配病毒也野禽中检测到,因而仍需进一步加强该地区禽流感病毒的监测研究。虽然该地区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的风险较低,但是人感染其他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风险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4-05-01)

乌云花,阿尔腾汉·乌斯曼,李智强[6](2013)在《如何正确认识和预防禽源性H_7N_9禽流感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禽流感的病原为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不同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有不同的抗原性,由不同的HA和不同的NA之间形成200多种亚型的禽流感病毒。不同的毒株的禽流感病毒在致病性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一些毒株是无致病性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禽种业》期刊2013年05期)

嵇康,蒋文明,曹玉飞,尚飞雪,王洪斌[7](2009)在《一株野禽源H4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全球谱系演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一株鄱阳湖地区野禽源H4亚型AIV的血凝素基因,并进行分子克隆与测序。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不同来源的H4亚型AIV进行同源性对比,发现该毒株与亚洲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较高,达96%。全球谱系分析表明,该毒株属东半球谱系的欧亚分支。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野生鸟类的禽流感传播作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检疫》期刊2009年04期)

王群,刘光亮,肖一红,童铁钢,白宇[8](2009)在《含禽源启动子的禽流感病毒核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禽流感病毒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在鸡体内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将其NP基因从重组质粒pVAX-NP上酶切后亚克隆至含禽源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AGGS中,经筛选鉴定后获得重组子pCAGGS-NP,将鉴定正确的阳性重组子体外转染真核细胞,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基因的瞬时表达;采用腿部肌肉注射途径将重组子免疫SPF鸡,利用ELISA检测免疫后血清抗NP蛋白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该重组子无论在体外还是体内均能正确表达禽流感NP蛋白,且所表达的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胡其峰[9](2009)在《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变异很小 仍为禽源性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2月10日电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今天的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对近期8起人禽流感病例标本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和比对分析,表明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变异很小,目前尚未发现与季节性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配,仍为禽源性病毒。目前,我国自行研(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09-02-11)

王群,刘光亮,肖一红,童铁钢,白宇[10](2008)在《含禽源启动子的禽流感病毒核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禽流感病毒核蛋白在鸡体内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将其NP基因从重组质粒pVAX-NP上酶切后亚克隆至含禽源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CAGGS中,经筛选鉴定后获得重组子pCAGGS-NP,将鉴定正确的阳性重组子体外转染真核细胞,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基因的瞬时表达;采用腿部肌肉注射途径将重组子免疫SPF鸡,利用ELISA检测免疫后血清抗NP蛋白抗体效价。实验结果表明,该重组子无论在体外还是体内均能正确表达禽流感NP蛋白,且所表达的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8-07-01)

野禽源禽流感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东洞庭湖地区野禽驯养繁殖基地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调查4家野禽驯养繁殖基地的养殖情况,同时采集环境标本(包括新鲜粪便标本和水标本)。利用PCR和病毒分离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部分标本进行了核酸检测,禽流感病毒(AIV)阳性率为36.62%,2012年3月份阳性率最高(47.83%)。粪便标本、水标本的AIV阳性率分别为40.45%、30.19%,二者无统计学差异。共分离到28株AIV病毒,亚型包括H10、H4、H5和N7、N8,集中于11~12月的标本,主要来源于君山区野禽驯养繁殖基地的雁类和野鸭的新鲜粪便标本。野禽驯养基地的环境标本中存在AIV病毒,以A(H10N7)为主,建议对其进行定期监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野禽源禽流感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齐艳萍,吴海燕,王忠伟,郭丽,陈雪龙.我国野禽流感病毒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6

[2].史景红,高立冬,张红,胡世雄,黄岳四.东洞庭湖地区野禽驯养繁殖基地的禽流感病毒调查[J].动物学杂志.2015

[3].赵继勋.禽源H7N9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4].朱云,史景红,舒跃龙.野禽禽流感病毒监测概述[J].病毒学报.2014

[5].朱云.东洞庭湖地区野禽、家禽和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调查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

[6].乌云花,阿尔腾汉·乌斯曼,李智强.如何正确认识和预防禽源性H_7N_9禽流感病毒[J].中国畜禽种业.2013

[7].嵇康,蒋文明,曹玉飞,尚飞雪,王洪斌.一株野禽源H4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全球谱系演化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09

[8].王群,刘光亮,肖一红,童铁钢,白宇.含禽源启动子的禽流感病毒核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的检测[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9

[9].,胡其峰.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变异很小仍为禽源性病毒[N].光明日报.2009

[10].王群,刘光亮,肖一红,童铁钢,白宇.含禽源启动子的禽流感病毒核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的检测[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七次研讨会论文集.2008

标签:;  ;  ;  

野禽源禽流感病毒论文-齐艳萍,吴海燕,王忠伟,郭丽,陈雪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