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下坡路段论文-刘仁,鲍春晖,吴彪,何博

长大下坡路段论文-刘仁,鲍春晖,吴彪,何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长大下坡路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设计,公路设计

长大下坡路段论文文献综述

刘仁,鲍春晖,吴彪,何博[1](2019)在《浅析中外规范中长大下坡路段的避险车道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阿尔及利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避险车道的设计特点,对比分析国内外设计异同。从长大下坡路段划分标准,避险车道设置思路,引道段和制动段设计长度,制动段安全冗余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思考在实际应用中避险车道的设计要点。此外从长大下坡这一特殊路段的设计角度出发,探讨利于山区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性设计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思考长大下坡路段的公路设计。(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9年09期)

袁晓磊,马宗钰,余强[2](2019)在《长大下坡路段辅助减速车道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重型汽车在长大下坡路段的行驶安全问题,对辅助减速车道的设计进行研究。根据排气制动和液力缓速器联合制动的行驶模型,对重型车辆在长大下坡路段的下坡能力进行研究。根据下坡时制动器的温升模型,研究长大下坡路段的辅助减速车道位置设计问题。(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14期)

李军利,胡斌[3](2019)在《基于发动机制动与电涡流缓速器联合特性的山区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辅助减速车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重型货车在下长大坡路段持续制动极易引起行车安全问题。本文提出在长大下坡路段增设辅助减速车道,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下坡压力。因此,引入温升模型,计算车辆下坡失速模型,确定下坡安全距离,以此为缓速车道设计提供依据。首先对发动机制动和电涡流缓速器联合作用下对重型汽车下坡进行研究。其次根据车辆系统动力学,进行汽车下坡能力分析。结合对汽车在制动鼓安全温度阈值内的汽车安全下坡距离的研究,得到下坡安全距离最长坡长为10 km左右,行驶坡度平均范围为3%~7%。基于此确定辅助减速车道的设定位置。(本文来源于《移动电源与车辆》期刊2019年02期)

顾文晨,张敏[4](2019)在《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防眩板设置高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高速公路长大下坡特殊路段存在的对向车辆眩光引起的交通安全问题,本文对防眩板设置高度计算模型进行分析,结合最不利车道组合形式以及动静视距差对交通安全影响分析,提出了防眩板设置高度优化方案,并给出设置高度检验流程。研究结果表明:防眩板设置的高度在实际运用中不会随着计算模型而连续变化,而是存在一个阈值,超过这个上下限会对道路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设置高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某一路段制定出防眩板实际高度。(本文来源于《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集(上)》期刊2019-06-13)

张驰,侯宇迪,杨坤,秦际涵,张宏[5](2019)在《公路长大下坡路段货车制动毂温升模型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重载大货车制动毂温升模型的适用性及应用现状,对国内外货车制动毂温升模型研究进行了梳理。概述大货车制动毂温升机理,依据建模方法将现有制动毂温升模型分为理论分析模型、软件仿真模型和实测回归模型,重点论述3种模型的研究进展,分别从建模方法、建模主导车型和辅助制动措施等3个方面对模型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述。选取京昆(北京—昆明)高速公路雅安至西昌段3处长大纵坡作为试验路段,进行载重货车下坡试验,获取货车相关实测数据,绘制典型模型温升曲线和实测温升曲线,采用SPSS软件对其相关性及误差进行对比,分析各模型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分析模型能更好反映实际行车条件下货车制动毂的温升态势,同时目前温升模型仍具有较大的研究与改善空间;今后应以半挂铰接货车为主导车型,进一步考虑平曲线、平纵组合、驾驶人制动行为特性及气候环境对制动毂温升的影响,并结合多种辅助制动方式深入研究其下坡制动特性和温升机理,进而构建人-车-路-环境耦合作用下的温升模型。未来可将温升模型深入应用于长大纵坡组合设计控制与优化、下坡通行管理和下坡安全风险评级等方面,以缓解中国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车路协同矛盾,全面提升长大下坡路段的交通安全水平。(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唐玉斌,韦东玲[6](2019)在《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设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为了推进中西部地发展,国家不断加强中西部高速公路的投入,寻求中西部的崛起。但是由于地形、地貌等条件的限制,出现了很多山区的长陡下坡路段,且因地势高,这些路段也频繁出现雾天,常引发交通事故。因此,阐述长大下坡路段的状况,并简要分析常发事故的特征,针对这些状况提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相应的安全设施。(本文来源于《建筑技术开发》期刊2019年08期)

周闯[7](2019)在《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评价及保障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大约占道路总事故的一半及以上,且多数为重大或特大交通事故,其中重型载货汽车在长大下坡路段因制动器故障或热衰退引发的事故数量较多。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本文依托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优化及保障措施研究》和《基于交通行为安全性的河南省高速公路运行控制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9G-2-11),围绕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评价及保障措施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根据实地调研数据针对洛阳至栾川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洛栾高速)现阶段特殊线形路段存在的隐患,从超速、超载和车辆制动失效时的速度叁个方面深入分析长大下坡特殊路段的事故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叁者都可增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其次对长大下坡路段运行车速的安全特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数据重点分析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及其服务等级,预测出了洛栾高速实地路段的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及其四个长大下坡路段的的饱和度和服务水平;然后通过修正GSRS模型建立了新的刹车鼓温度模型,预测出不同载重和不同运行速度下山区长大下坡路段重型货车的刹车鼓温度,并结合Trucksim仿真软件建立车辆模型和道路模型,对真实条件下的长大下坡路段重型货车行驶安全进行模拟仿真,与重型货车刹车鼓温度预测模型相互检验,评价长大下坡路段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洛栾高速上行K24-K29路段、上行K29-K34路段、下行K8-K3路段和下行K36-K31路段中,基于修正的刹车鼓温度预测模型分别预测总载重30t、40t和55t在60hkm、07hkm、80hkm运行速度下的刹车鼓温度,基于TruckSim软件建立的模型分别对总载重30t、40t和55t在60hkm、07hkm、80hkm运行速度下加速度等参数曲线图表明,当车辆出现超速、超载时,车辆的刹车鼓温度会超过200℃安全温度,会出现刹车故障或者失灵,车辆处于危险状态。将模拟仿真结果与刹车鼓温度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可以更有效对河南省洛栾高速以上四个路段进行安全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安全保障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重型货车交通事故。(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5)

杨理波,杜志刚,孟爽,余昕宇,向一鸣[8](2019)在《高速公路隧道长大下坡路段驾驶员视错觉改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高速公路隧道长大下坡路段驾驶员的坡度错觉和速度错觉,进一步提升隧道长大下坡路段的交通安全行车水平。首先,研究中提出通过低频大尺度反光环、中频中尺度倾斜反光条和高频小尺度猫眼道钉等视觉信息组合对隧道长大下坡路段不良的行车环境进行改善设计;其次,基于仿真驾驶模拟器和E-prime软件平台进行室内驾驶仿真模拟试验,并测取不同试验场景条件下被试的坡度判断准确率和主观等同速度。试验结果表明:在50%的开灯率水平下,在隧道侧壁布设倾斜反光条能有效提高驾驶员的坡度感知能力,其中,反光条的倾斜角度和布设间距对于驾驶员的坡度感知能力具有显着影响,高度对于坡度感知能力的影响不显着,且在高度为1.8m、倾斜角度60°和布设间距30m的条件下,驾驶员的坡度感知能力最佳,其坡度判断准确率为96.67%;同时,相比于单一中频中尺度反光条,通过增设低频大尺度反光环和高频小尺度猫眼道钉的改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驾驶员的速度感知能力和降低反应时间,更有利于提高隧道长大下坡路段的行车安全水平。(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3期)

胡立伟,李林育,古含焱,蒋鑫,李学伟[9](2019)在《山区长大下坡路段货车行车风险因素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山区长大下坡路段货车各行车风险因素间内在关联、层次结构,并明确各风险因素的重要度,找出关键风险致因,从交通安全和系统工程观点出发,同时结合文献萃取法和Delphi法构建出山区长大下坡路段货车行车风险因素集,基于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ISM)存在的一定共性,吸取IMS法和DEMATEL法的优点,运用集成DEMATEL-ISM方法将复杂的行车风险因素关系转化为直观的具有良好层次结构关系的山区长大下坡路段货车行车风险因素识别模型,从而计算各行车风险因素的中心度与原因度,根据中心度确定行车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根据原因度明确行车风险因素属性,并由此找出复杂因果关系中的关键风险因素及货车行车安全系统中最直接、最根本的风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大下坡路段限速值、车辆性能、动态反应判断能力、疲劳驾驶等是导致行车风险发生的最重要因素,而交通设施完备程度、年龄、道路结构物的重要度最低,影响程度最小;在原因因素中,气象状况原因度最大,对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大,且自身所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也较小,而货车车型大小对其他风险因素影响较小;在结果因素中,超速的原因度绝对值最大,受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最大,属于行车风险系统的近邻风险层,是产生交通风险的直接致因;近邻风险是交通事故发生的最直接诱因,过渡风险与其他风险因素存在着联动关系,其既容易对系统中其他风险因素的变化敏感,也容易影响其他风险因素,本质风险驾驶人安全意识与态度是整个系统的根源性影响因素;关键链接因素交通流量、纵坡坡度和坡长、气象状况、交通组成特性与其他风险因素存在强联动关系,它们与其他风险因素发生复杂的非线性交互的可能性大,从而增大酿成交通事故的可能。(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马利[10](2019)在《基于AHP的长大下坡路段安全措施设置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措施设置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将道路交通安全专家的经验与调研数据相结合进行量化分析,把安全保障体系之间的差异数值化的方法,并建立了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措施设置模型,给出了具体的设置方案。应用特征向量法计算层次分析模型中的权重向量,并对结果进行排序和决策分析,避免孤立地采用一种或某几种方法作为安全措施,保证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措施设置工作的准确、科学、高效。(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01期)

长大下坡路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针对重型汽车在长大下坡路段的行驶安全问题,对辅助减速车道的设计进行研究。根据排气制动和液力缓速器联合制动的行驶模型,对重型车辆在长大下坡路段的下坡能力进行研究。根据下坡时制动器的温升模型,研究长大下坡路段的辅助减速车道位置设计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大下坡路段论文参考文献

[1].刘仁,鲍春晖,吴彪,何博.浅析中外规范中长大下坡路段的避险车道设计[J].中外建筑.2019

[2].袁晓磊,马宗钰,余强.长大下坡路段辅助减速车道设计[J].汽车实用技术.2019

[3].李军利,胡斌.基于发动机制动与电涡流缓速器联合特性的山区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辅助减速车道研究[J].移动电源与车辆.2019

[4].顾文晨,张敏.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防眩板设置高度研究[C].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集(上).2019

[5].张驰,侯宇迪,杨坤,秦际涵,张宏.公路长大下坡路段货车制动毂温升模型研究综述[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唐玉斌,韦东玲.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设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9

[7].周闯.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评价及保障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9

[8].杨理波,杜志刚,孟爽,余昕宇,向一鸣.高速公路隧道长大下坡路段驾驶员视错觉改善研究[J].公路.2019

[9].胡立伟,李林育,古含焱,蒋鑫,李学伟.山区长大下坡路段货车行车风险因素识别[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马利.基于AHP的长大下坡路段安全措施设置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标签:;  ;  ;  

长大下坡路段论文-刘仁,鲍春晖,吴彪,何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