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叶球论文-张建瑛,秦希波,李业娟,姚志刚,李京

孢子叶球论文-张建瑛,秦希波,李业娟,姚志刚,李京

导读:本文包含了孢子叶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松属,大孢子叶球,小孢子叶球,配子体

孢子叶球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瑛,秦希波,李业娟,姚志刚,李京[1](2019)在《松属植物的大、小孢子叶球发生及发育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形态学和解剖学两个角度对松属植物大、小孢子叶球发生、发育的特点以及大、小孢子叶球发育过程中存在的几种特殊现象进行综述,系统地总结了大、小孢子叶球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分化阶段特征以及小孢子叶球中花粉的发育、大孢子叶球发育中颈卵器的形成等多个重点阶段,提出了继续开展相关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吉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刘乐,王德明,薛进庄[2](2018)在《湖南上泥盆统(弗拉阶)几种石松类孢子叶球新类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孢子叶球的石松类始现于中泥盆世吉维特期,繁盛于晚泥盆世法门期,但其弗拉期化石记录较为缺乏。基于湖南长沙附近弗拉阶云麓宫组的材料,本文描述了叁种石松类孢子叶球未定类型。其中一类孢子叶球具有独特的孢子叶形态和排列方式:其孢子叶呈交互假轮生排列,每轮四枚;叶片呈斜方形,顶端具线形叶尖。另两种石松类叶球未定类型分别以无柄的孢子叶和二分叉的叶球为特征。本文复原了第一类叶球的叁维形态,就压型保存的石松类孢子叶球化石的埋藏学进行了讨论,并将所研究的叁种石松类孢子叶球与相关植物进行对比,增进了对弗拉期石松类繁殖器官多样性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朱李奎,唐亮,赵贝贝,路兆庚,王莉[3](2018)在《杉木小孢子叶球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扬州地区生长的成年杉木为实验材料,通过采用数码相机拍摄、体视镜、扫描电镜以及半薄切片等方法,对杉木小孢子叶球发育、小孢子囊发育及其散粉规律进行详细观察。结果发现,10月中旬,杉木小孢子叶球形成并着生于新枝顶端。翌年3月中下旬,小孢子叶球成熟,进入散粉期,散粉首先从小孢子叶球基部开始依次向上部扩散。小孢子叶在孢子叶球主轴上螺旋排列,单个小孢子叶通常由3个小孢子囊组成,构成叁角形。小孢子囊壁由1层表皮细胞、1~2层中间层细胞和1层绒毡层细胞组成,表皮细胞首先形成,并向内分化出2~3层细胞,分别分化形成中层和绒毡层,最后中层和绒毡层消失。杉木的小孢子囊通过开裂口控制其开裂,20℃室温下整个小孢子叶球散粉时间持续约18 h,单个小孢子叶的散粉时间为8~10 h。以上结果显示,杉木小孢子叶球的发育过程经历了体积增大、鳞片开张及散粉等阶段,这些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利于提高散粉效率,这说明杉木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风媒传粉的结构特征。(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陈庭巧[4](2016)在《“多球果”马尾松孢子叶球分化及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球果”马尾松是马尾松植株的一种特殊现象,在多球果型雌性生殖枝上,能够着生几十至上百个球果(大孢子叶球),而这些球果的自然受精率低,结籽率差,其成因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以贵州省都匀马鞍山马尾松良种基地基因收集区具有多球果现象的马尾松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孢子叶球分化和发育的解剖观察、胚胎学、营养物质和激素代谢分析,了解马尾松多球果的孢子叶球分化和发育进程,剖析多球果型马尾松孢子叶球分化及发育的调控机制,探讨多球果型马尾松受精率和结籽率低的原因,为生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马尾松正常球果大孢子叶球发育主要分为5个明显的阶段:8月初营养生长期、9月底雌球果原基发生期、11月初苞片原基发生阶段、12月中旬珠鳞原基发生阶段和翌年3月中旬胚珠分化阶段。2、马尾松小孢子叶球在8月底由串状着生的生殖芽原基在顶芽的基部发育;9月中旬,出现小孢子囊状结构;10月底11月初,长串状的小孢子叶球原基发生;翌年3月底,小孢子囊陆续成熟;4月初,雄球花开始散粉;4月10日左右,散粉结束,散粉后雄球花随即脱落。3、通过比较明确了马尾松多球果现象的两种不同发育过程。一种是在马尾松孢子叶球分化过程中出现的,时间是当年的8月,与正常小孢子叶球发育起始时间同步,到12月底,形成长串状的大孢子叶球原基,然后进一步发育成雌球花。一种是在雄球花基础上发生性别反转,当年生顶芽以小孢子叶球形式进行分化及发育到翌年3月,到3月中旬,雄球花的芽鳞全部张开,淡绿色雄球花显露,在随后的十天左右,小孢子囊从顶端向基部性反转为雌球花的苞片和珠鳞,逐渐地其外形完全转变为雌球花,但内部仍含有部分小孢子囊结构,直至3月底小孢子叶球性反转形成大孢子叶球,多球果雌球花形成。4、“多球果”主要在雌配子体发育阶段发生败育。在授粉当年的4月中旬,多球果型的大量雌配子内胚珠的游离核数量开始减少,中央逐渐变空。到5月上旬,正常的胚珠游离核开始细胞化,多球果型雌配子体中发生败育的胚珠游离核消失,仅见空腔。5、在马尾松孢子叶球分化及发育过程中,多球果枝(“多球果”马尾松植株上的多球果枝)、单球果枝(“多球果”马尾松植株上的正常球果枝)和对照(正常球果马尾松植株结果枝)针叶中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且多球果枝针叶中的含量与单球果枝和对照有着明显的差异。6、在马尾松孢子叶球分化及发育过程中,除玉米素核苷ZR外,多球果顶芽中的其他内源激素含量与单球果顶芽和对照顶芽含量均有明显差异。7、在马尾松孢子叶球分化和发育过程中,多球果枝、单球果枝和对照针叶中的POD、IAAO活性均发生明显变化,相对于POD,IAAO活性的变化更加明显,且在多个时期,多球果枝针叶中的活性与单球果枝和对照有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6-06-01)

张喜顺,刘世界[5](2015)在《油松小孢子叶球性反转异常繁殖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松作为吉林省的常见人工针叶树种,常被当做绿化苗木用来栽植,所以研究油松的小孢子叶球性反转异常繁殖行为非常有必要,对以后油松繁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5年16期)

孟美岑,王德明,田甜[6](2014)在《对湖北晚泥盆世松滋亚鳞木大孢子叶球的新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研究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锈水沟剖面晚泥盆世松滋亚鳞木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基于该植物大孢子叶球的连续纵切面,对孢子叶、孢子叶-孢子囊复合体进行了叁维复原,并结合扫描电镜认识到以下新性状:叶球轴的后生木质部管胞梯纹加厚并具威廉姆逊纹,孢子叶柄的翅与孢子囊等宽或较窄,孢子囊通过亚孢原垫以径向狭长的连接带与叶柄近轴面的凹槽相连,囊壁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每个孢子囊内至少有20个大孢子。另外,依据全锥形的颈锥体,将大孢子归入刺毛瓶形大孢属Lagenicula。这些新特征支持松滋亚鳞木为广义水韭目成员、系统发育位置位于双孢子叶球亚目基部的观点。(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孟美岑,王德明,姚建新[7](2013)在《安徽晚泥盆世石松植物Minostrobus的新认识——营养器官、小孢子叶球及生活习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巢湖小孢穗(Minostrobus chaohuensis)的压型化石以及部分矿化的营养轴和小孢子叶球发现于安徽巢湖凤凰山剖面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五通组地层中,通过修雕、包埋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对这些标本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研究。巢湖小孢穗的营养轴宽度可达51mm,具次生木质部,管胞具梯纹加厚和威廉姆逊纹。营养叶披针形,具单脉。叶座长纺锤形,螺旋排列,间隔带上有纵向纹饰;叶座上可见(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01)

王兵益,苏建荣,张志钧,束传林,尹德平[8](2009)在《云南红豆杉小孢子叶球和种子的时空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云南红豆杉种子和小孢子叶球的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果:小孢子叶球和种子的空间分布规律相似,在树体的各个水平方向间没有显着差异,在垂直分布上差异显着,从上到下,小孢子叶球的相对密度依次递减;种子的相对密度最高的是树体中部,最低的是下部.种子和小孢子叶球相对密度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种子和小孢子叶球的相对密度在年际间变化明显,都达到了显着水平.种子的相对密度在2006年和2007年间呈低度负相关,R=-0.46;小孢子叶球的相对密度在2006年和2007年间呈高度正相关,R=0.86.种子相对密度同新枝相对密度及最长新枝长度分别呈低度负相关和微弱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7和R=-0.29.基于以上结果,作者认为光是影响种子和小孢子叶球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气候会影响种子和小孢子叶球的产量;就某一植株而言,当年种子产量会影响下一年种子产量;小孢子叶球的产量可能同植株的遗传特性相关.(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李永生,翟淑芬,闫晓梅[9](2008)在《油松小孢子叶球性反转现象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油松小孢子叶球性反转现象的观察,结果表明:已经完成分化的正常小孢子叶球发生了性反转,从其顶端的小孢子叶开始向基部逐渐转变成大孢子叶,直至整个小孢子叶球转变成异常的大孢子叶球;异常大孢子叶球具有接受花粉的能力,并在枝条上发育成为蔟状着生的小球果。(本文来源于《吉林林业科技》期刊2008年06期)

苏建英,王黎元,孙瑞琴[10](2004)在《油松两性孢子叶球解剖观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隶属裸子植物、松科(Pinaceae),正常情况下孢子叶球为单性,雌雄同株。在栽培区偶尔出现两性孢子叶球等畸形现象。作者2003年在内蒙古包头市发现了两性孢子叶球,于是对其作了调查、进行了解剖观察。本文仅将解剖观察结果做一报道:油松两性孢子叶球的轴上半段螺旋着生正常大孢子叶,轴下半段螺旋着生正常小孢子叶,而大、小孢子叶段之间为过渡段;过渡段的若干枚小孢子叶腋内着生发育程度不同的珠鳞,这些珠鳞上可以着生大孢子囊(胚珠),也可以着生与胚珠很相似的(有珠心和珠被)小孢子囊(花粉囊),过渡区的小孢子叶远轴面着生的小孢子囊大多会产生发育程度不同的珠被状结构。作者认为这些畸形现象提示:大孢子囊与小孢子囊是同源的,反映了二者相互转变的过程。(本文来源于《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1期)

孢子叶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具有孢子叶球的石松类始现于中泥盆世吉维特期,繁盛于晚泥盆世法门期,但其弗拉期化石记录较为缺乏。基于湖南长沙附近弗拉阶云麓宫组的材料,本文描述了叁种石松类孢子叶球未定类型。其中一类孢子叶球具有独特的孢子叶形态和排列方式:其孢子叶呈交互假轮生排列,每轮四枚;叶片呈斜方形,顶端具线形叶尖。另两种石松类叶球未定类型分别以无柄的孢子叶和二分叉的叶球为特征。本文复原了第一类叶球的叁维形态,就压型保存的石松类孢子叶球化石的埋藏学进行了讨论,并将所研究的叁种石松类孢子叶球与相关植物进行对比,增进了对弗拉期石松类繁殖器官多样性的认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孢子叶球论文参考文献

[1].张建瑛,秦希波,李业娟,姚志刚,李京.松属植物的大、小孢子叶球发生及发育研究进展[J].吉林林业科技.2019

[2].刘乐,王德明,薛进庄.湖南上泥盆统(弗拉阶)几种石松类孢子叶球新类型(英文)[J].古生物学报.2018

[3].朱李奎,唐亮,赵贝贝,路兆庚,王莉.杉木小孢子叶球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变化[J].植物研究.2018

[4].陈庭巧.“多球果”马尾松孢子叶球分化及发育研究[D].贵州大学.2016

[5].张喜顺,刘世界.油松小孢子叶球性反转异常繁殖行为研究[J].吉林农业.2015

[6].孟美岑,王德明,田甜.对湖北晚泥盆世松滋亚鳞木大孢子叶球的新认识[J].古生物学报.2014

[7].孟美岑,王德明,姚建新.安徽晚泥盆世石松植物Minostrobus的新认识——营养器官、小孢子叶球及生活习性[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8].王兵益,苏建荣,张志钧,束传林,尹德平.云南红豆杉小孢子叶球和种子的时空分布规律[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9].李永生,翟淑芬,闫晓梅.油松小孢子叶球性反转现象的观察[J].吉林林业科技.2008

[10].苏建英,王黎元,孙瑞琴.油松两性孢子叶球解剖观察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4

标签:;  ;  ;  ;  

孢子叶球论文-张建瑛,秦希波,李业娟,姚志刚,李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