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传感器协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检测与跟踪,传感器调度,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差分进化
多传感器协同论文文献综述
徐公国,单甘霖,段修生,乔成林,王浩天[1](2019)在《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多传感器协同检测与跟踪调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任务场景下的传感器调度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面向目标协同检测与跟踪的多传感器调度方法。首先,该方法基于部分可观马尔科夫决策过程(POMDP)构建传感器调度模型,并基于后验克拉美-罗下界(PCRLB)设计优化目标函数。其次,考虑传感器切换时间和目标数目的时变性,采用随机分布粒子计算新生目标的检测概率,给出了固定目标数目和时变目标数目情形下的传感器调度方法。最后,为满足在线调度的实时性需求,采用自适应多种群协同差分进化(AMCDE)算法求解传感器调度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应对多任务场景,实现多传感器资源的合理调度。(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蒋雯,张瑜,谢春禾[2](2019)在《多传感器协同探测证据理论分类融合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化、网络化集群作战等理念和技术的兴起,精确制导武器越来越向智能化、协同化方向发展。多传感器协同探测能够针对不同的探测任务背景和作战需求,提升目标探测性能,还可以跨域整合多种探测平台。但是由于信息的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多传感器数据直接融合可能造成决策困难。因此,在证据理论体系下对信息融合的有效性进行合理分析与度量是很有必要的。提出了一种基于Deng熵的证据理论分类融合算法,以熵减为主要思想,将证据进行分类融合。在决策过程中,将含有证据数最多的类别融合结果作为总体融合结果,避免高冲突证据的影响,提升融合结果的信息有效性。采用算例说明了所提方法不仅能够得到合理正确的结果,并且融合可靠性较高,便于决策与后续的信息处理。(本文来源于《导航定位与授时》期刊2019年05期)
赖作镁,乔文升,古博,王师逸[3](2019)在《任务性能约束下传感器协同辐射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感器协同是作战飞机实现任务性能与射频(radio frequency,RF)隐身性能平衡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传统引导搜索方法难以解决数据链的多拍信息引导搜索问题,采用概率方法,建立多拍连续引导信息与累积发现概率、累积被截获概率之间的关系。针对基于协方差的线性规划协同跟踪方法的单步决策问题,开展基于跟踪精度与被跟踪定位精度的多步联合优化。引入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对机载传感器协同搜索、协同跟踪的典型空战动态过程进行建模,实现任务性能约束下的雷达RF隐身性能优化。通过典型空战场景的仿真验证,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控制策略相比于经验控制策略能够减少雷达辐射时间43%以上。(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沈潮潮[4](2019)在《基于多类型惯性传感器协同机器学习的工人工效监控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肢体活动识别技术是人机交互和普适计算领域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并在智能人机交互、医疗保健、教育和运动分析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地研究。然而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肢体活动识别技术应用在建筑领域还处在一个缓慢发展以及探索可行性的过程,早期研究未能考虑到惯性传感器位置对施工活动识别的影响,且由于施工活动的复杂性使得基于惯性传感器的施工活动识别还有待研究。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多类型惯性传感器协同下施工活动及工人工效的识别,主要工作如下:基于多类型惯性传感器协同的施工活动识别。文献研究确定了装卸材料施工任务分解的四种活动作为施工活动识别对象,且通过活动与身体部位相关性分析选择了身体四个部位放置设备单元。进行实验一和二收集受测者的装卸施工活动数据,原始数据使用低通滤波器去噪、信号分割及特征提取形成特征向量。为确定窗口尺寸,使用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分别生成五种窗口尺寸下的不同位置及类别数据模型,综合分析确定了单一位置及类别惯性传感器模型性能最佳及均衡的信号分割窗口尺寸为3s。随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单一位置、两个位置组合、叁个位置组合和四个位置的惯性传感器类别配置模型性能结果,最终得出最优惯性传感器类别及位置组合为脚踝+上臂+手腕的加速度(A)。验证了基于多类型惯性传感器协同下工人工效识别的有效性。在研究出的最优惯性传感器类别及位置组合基础上,使用实验二的受测者实际施工活动数据,分析验证了脚踝-A+上臂-A+手腕-A模型性能最优,且在该模型基础上识别实际施工活动并预测计算出各项施工活动时间占比,通过与实际结果对比得出高性能的惯性传感器类别及位置组合模型识别的施工活动时间占比无太大差异,这令人信服的数据结果验证了基于多类型惯性传感器协同下工人工效识别的有效性。最后综合开发了一套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惯性传感器协同工作下建筑工人身体姿态动态识别与工效监控系统并使用实际施工活动数据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30)
庞策,单甘霖,段修生[5](2019)在《多传感器协同识别跟踪多目标管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被跟踪的目标中存在虚假目标的问题,首先建立基于风险理论、贝叶斯理论和证据理论的目标识别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边跟踪边识别的情况,建立同时考虑目标跟踪和识别性能的风险函数模型。在模型求解过程中,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分布计算理论的分布式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目标识别框架下能够对目标有效识别并及时停止对虚假目标跟踪;提出的传感器方案求解算法具有较好的求解质量和较快的求解速度;本文传感器管理方法能够避免传感器资源浪费,提高对真目标的跟踪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马景利[6](2019)在《多传感器协同监视通信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航空航天、医疗救护、环境监测和国防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单个传感器的感知、处理、通信能力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难以满足网络应用需求,而多传感器的协同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多传感器协同监视通信技术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故重点阐述与分析了多传感器协同监视通信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乔成林,单甘霖,段修生,郭峰[7](2019)在《多平台主动与被动传感器协同跟踪的长时调度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跟踪杂波环境下机动目标、降低系统辐射风险,提出一种多平台主动与被动传感器协同跟踪的长时调度方法。将长时调度问题构建为部分可观马尔可夫决策过程,采用交互式多模型概率数据关联算法更新目标信念状态,利用后验克拉美-罗下界预测机动目标长时跟踪精度,提出改进的维特比算法以求解最优调度序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搜索算法能够显着降低搜索空间和存储空间,所提长时调度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系统辐射代价、克服传感器频繁切换。(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范成礼,付强,宋亚飞[8](2018)在《临空高速目标多传感器自主协同资源调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临空高速目标多传感器协同探测下的复杂动态调度问题,研究了具有自主逻辑判断功能的分布式自主协同资源调度体系,构建了基于探测有利度、截止时间和目标移交次数的临空高速目标资源调度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元胞自动机的时空离散性,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元胞粒子群的多传感器资源调度算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算法的优越性,为未来临空高速目标协同探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杜丽丽,易维宁,王昱,崔文煜,方薇[9](2019)在《天绘一号卫星多传感器协同辐射定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灰阶靶标的多传感器协同辐射定标方法,通过有效利用具有自动化观测设备的固定定标场、合理共享其他卫星的移动靶标场来提高定标频次。根据灰阶靶标的光谱平坦特性及同平台多传感器观测时相、几何、视场的一致性,建立了多光谱相机与全色高分辨相机间的辐亮度关系模型,实现了全色高分辨相机对多光谱相机的协同辐射定标。天绘一号卫星星地同步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辐亮度关系模型具有通用性;多光谱相机协同与场地辐射定标系数相对差异小于5.3%;协同辐射定标精度优于5%,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可获取与场地辐射定标相当的精度。(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董晨,刘兴科,周金鹏,陆志沣[10](2018)在《导弹防御多传感器协同探测任务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导弹防御中多部雷达跟踪多个目标的问题,提出一种多传感器协同探测任务规划方法。将协同探测任务分解为按时间排序的若干探测子任务,将探测问题转化为每个子任务中优化分配传感器资源的0-1整数规划问题,求解形成多传感器的协同探测方案,满足探测能力约束和协同探测模式要求。基于假设的导弹防御场景验证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得到合理的多传感器协同探测方案,实现多种协同探测模式下对多个目标的连续、稳定跟踪。(本文来源于《现代防御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多传感器协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智能化、网络化集群作战等理念和技术的兴起,精确制导武器越来越向智能化、协同化方向发展。多传感器协同探测能够针对不同的探测任务背景和作战需求,提升目标探测性能,还可以跨域整合多种探测平台。但是由于信息的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多传感器数据直接融合可能造成决策困难。因此,在证据理论体系下对信息融合的有效性进行合理分析与度量是很有必要的。提出了一种基于Deng熵的证据理论分类融合算法,以熵减为主要思想,将证据进行分类融合。在决策过程中,将含有证据数最多的类别融合结果作为总体融合结果,避免高冲突证据的影响,提升融合结果的信息有效性。采用算例说明了所提方法不仅能够得到合理正确的结果,并且融合可靠性较高,便于决策与后续的信息处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传感器协同论文参考文献
[1].徐公国,单甘霖,段修生,乔成林,王浩天.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多传感器协同检测与跟踪调度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9
[2].蒋雯,张瑜,谢春禾.多传感器协同探测证据理论分类融合方法[J].导航定位与授时.2019
[3].赖作镁,乔文升,古博,王师逸.任务性能约束下传感器协同辐射控制策略[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9
[4].沈潮潮.基于多类型惯性传感器协同机器学习的工人工效监控系统[D].华侨大学.2019
[5].庞策,单甘霖,段修生.多传感器协同识别跟踪多目标管理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6].马景利.多传感器协同监视通信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
[7].乔成林,单甘霖,段修生,郭峰.多平台主动与被动传感器协同跟踪的长时调度方法[J].兵工学报.2019
[8].范成礼,付强,宋亚飞.临空高速目标多传感器自主协同资源调度算法[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8
[9].杜丽丽,易维宁,王昱,崔文煜,方薇.天绘一号卫星多传感器协同辐射定标方法[J].光学学报.2019
[10].董晨,刘兴科,周金鹏,陆志沣.导弹防御多传感器协同探测任务规划[J].现代防御技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