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交错驱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群落特征,空间变异
交错驱动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1](2019)在《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土壤性质和植被特征的空间分布及其驱动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地形千沟万壑,错综复杂,土壤与植被性质呈高度空间异质性。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被特征,而植被功能组成和多样性反馈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小流域是集水汇水的最基本水力单元,亦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基本空间单元。本研究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水蚀风蚀交错带六道沟一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经典统计和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小流域土壤性质与植被特征(地上生物量、盖度、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分布格局,以及驱动植物群落特征的关键土壤和环境因子,并分析了坡向与植物群落类型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恢复与合理建造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有:(1)研究小流域表层(0—20 cm)土壤理化性质间表现出一定相关性,并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土壤含水量与黏粒、粉粒含量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容重、砂粒含量极显着负相关(P<0.01);土壤有机碳与全氮、矿质氮、全磷及黏粒含量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容重极显着负相关(P<0.01)。成土过程中,土壤饱和导水率、砂粒、全磷和速效磷的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因素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容重、黏粒、粉粒、有机碳、全氮、矿质氮的空间变异是结构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引起的。饱和导水率和全磷分布相对均匀,其余分布均为斑块状。土壤含水量、黏粒含量、粉粒含量、有机碳、全氮及矿质氮均在流域汇水口处较高。(2)研究小流域植物以豆科、禾本科和菊科叁大科为主,其群落地上生物量(AGB,Above-ground Biomass)、盖度(C,Coverage)、丰富度指数(R)、Shannon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呈现一定的空间变异性。AGB的空间变异是结构因素和随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R、H、D、J的空间变异主要由结构因素主导。AGB呈斑块状分布,与C均沿小流域沟道走向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R、H、D、J分布相对破碎,前叁者均在小流域半阴坡海拔最高处明显偏高,D则与其相反。AGB和C主要与土壤水分、有机碳、矿质氮呈正相关,R、H、D、J主要受土壤饱和导水率、颗粒组成及容重的影响。(3)坡向和植物群落类型显着影响研究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与密度及C/N。半阴坡较适宜的生境条件使得其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高于半阳坡和沟头,但C/N呈现半阳坡高于半阴坡和沟头的分布规律。各坡向豆科植物群落间碳氮含量差异不显着,但均显着高于菊科和禾本科群落。表层0—20 cm有机碳密度和全氮密度对60 cm剖面的平均贡献率均为51%。整个研究小流域1 m深度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2.13 g·cm~(-3),远低于黄土高原其他地区和全国草地平均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期刊2019-06-01)
邵秋芳[2](2019)在《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全球共同发展战略。20多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下,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及其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灾难仍未缓解,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川西北林草交错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强烈侵蚀切割的高山峡谷向高原地貌过渡地带,属于长江、黄河水系上游源区,为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但该区地形起伏强烈、地质结构复杂,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同时受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强烈,区域生态退化明显,是我国典型的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同时又是连片特困扶贫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科学认知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过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对山原林草交错生态屏障带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川西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已有一定研究和探索,但过程监测和机制研究仍比较欠缺。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草原牧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过程分析和预警-以川西北江河源区为例(41401659)”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5000)专项课题“高山亚高山采伐迹地植被恢复技术”,开展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本研究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调查获取数据并挖掘信息,定量监测与分析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过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评价,掌握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定量探究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成因机制与动态变化驱动机制,为川西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及其它生态交错脆弱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针对川西北林草交错区复杂地质地理条件,实现了应用多类型多时相遥感图像进行山原林草交错区NDVI(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地质灾害、土壤侵蚀敏感度等生态环境要素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针对MODIS NDVI数据只能获取到2000年以后数据且与其它卫星NDVI数据空间分辨率不匹配难以进行2000年前后NDVI动态变化监测的问题,实现了基于ESTARFM算法的林草交错复杂山区GIMMS与MODIS NDVI时空融合高分辨率数据的有效提取,获得了与MODIS NDVI数据空间分辨率相匹配的GIMMS NDVI时空融合数据。针对研究区地形复杂、土地利用类型遥感信息提取难度大且精度不高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面向对象技术-混合像元分解(草地)-目视解译相结合的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遥感提取的思路和模式,实现了基于Landsat影像的林草交错复杂山区土地利用类型高精度遥感信息提取。同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了较长时间序列的地质灾害动态变化遥感信息;基于USLE方程得到了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动态变化信息。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分析了川西北林草交错区1990-2015年气温和降水、土壤类型与质地、植被类型与覆盖度(NDVI)、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地质灾害及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变化特征。(2)针对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高维非线性特征使得指标权重难以客观有效确定的问题,引入并集成投影寻踪模型-遗传算法构建了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该模型较好刻画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高维非线性特征,克服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人为主观性、提高了客观性,集成的遗传算法较好解决了投影寻踪模型投影方向向量难以优化的问题。该模型较好实现了高山高原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的客观有效评价。(3)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川西北林草交错区1990-2015年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随高程、坡度和坡向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探讨了县域尺度下红原(以草地为主)、若尔盖(草地、湿地为主、林地占一定比重)、松潘和九寨沟(林草并重)生态脆弱性区域分异特征及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类型中中度脆弱面积最大(37.89%),其次为潜在脆弱和重度脆弱(22.59%、21.46%),再次为微度脆弱(16.12%),极重度脆弱面积最小,仅占1.93%。研究区1990-2000年生态脆弱性脆弱程度不断增加,2000年后生态脆弱性程度持续降低。(4)针对目前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认识不足的科学问题,基于地理探测器算法、投影寻踪-遗传算法较为系统分析了地质要素、地形要素、土壤要素、植被要素、气候要素、土地利用、人口和GDP等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对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的成因机制。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分布影响最大,NDVI、土壤可蚀性、降水和气温影响较大,高程、人口和GDP影响最小;就地质要素而言,岩性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最大,水文地质和构造影响较小;地层岩性和土壤类型的交互作用对研究区四个县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值最大。基于灰色理论较为系统分析了NDVI、气温、降水、地质灾害、土地利用、人口、GDP等要素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过程驱动机制。与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变化之间绝对关联度最大的是灾害点密度,其次为NDVI和土地利用,气温和降水与生态脆弱性的绝对关联度相对较小,人口和GDP最小。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分区,提出了不同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建议。(5)针对高山高原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形成了一套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分析-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较为系统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过程机制研究技术方法体系,为本区以及类似生态交错脆弱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1)
廖志凌,刘康[3](2018)在《一种新型基于二次型Buck变换器的交错并联LED驱动电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小输出电流纹波,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型Buck变换器的交错并联LED驱动电源。主电路由一个二次型Buck变换器和一条新增支路构成,这条新增支路包括一个开关管、二极管、电感和电容,优化了原有的拓扑结构,实现了高功率因数和恒流输出。采用交错并联技术,有效减小了滤波电感和输出电流纹波,纹波大小仅为输出电流峰峰值的0.18%。最后通过实验样机详细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18年01期)
马明德,米文宝[4](2015)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经济增长驱动因素的动态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农牧交错典型过渡地带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对象,在VAR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技术,对盐池县农业经济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盐池县第一产业与农业劳动人口、畜牧业产值、化肥施用量、农业产值、耕地面积及财政支农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业劳动人口与第一产业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且农业劳动人口增加对第一产业的贡献度较小;畜牧业、农业与第一产业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且两者对农业经济的贡献度也相对较高,但相比较而言,畜牧业更符合未来盐池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化肥与耕地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投入要素,但单纯依靠要素增加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对农业经济效益提高作用有限且不稳定;由于结构不合理且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目前财政支农支出对促进盐池县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5年06期)
查干图雅[5](2014)在《建国以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政策驱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全世界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土地利用变化。在我国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东北部的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近百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活动及其不适当的政策引导使得该区耕地面积极度增长,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相关研究表明,自然背景不是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而同期的人为干扰却是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这一影响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明显。所以本论文继前者研究的结论上,有必要对耕地面积增加的人文原因素进行研究,同时为耕地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依据。基于此,本文选用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带典型地段的阿鲁科尔沁旗,利用1986、1996、2006、2013年TM影像和OLI影像及相关年代的统计数据,对近60年的耕地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了解了近60年来研究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当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得出了如下结果:1.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阿鲁科尔沁旗的土地政策基本上跟全国政策保持一致,可分为“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化”、“家庭联产承包”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四个阶段。从时间上,改革开放之前的土地改革到人民公社化阶段主要是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改革。从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期是主要以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为中心的土地使用方法的改革。进入21世纪,相关政策比较倾向于生态建设、耕地环境保护。2.阿鲁科尔沁旗近60年耕地面积经历了增减的大幅波动过程。1946年到2013年,耕地总面积在增加,增加了932.42km2,在旗总土地面积中的比重增加了9.3%。全旗的耕地面积90年代之前呈现滑平的波动特征,90年代后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近60年的耕地变化可分为五个阶段。1946-1962年是持续增长阶段、1963-1995年是稳定阶段、1996-1998年是急速增长阶段、1999-2005年是高水平上徘徊阶段、2006-2013年是跳跃式增长阶段。农耕界限扩展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旗南部的欧木伦河、乌力吉沐沦河和西拉木伦河两岸的海拔比较低的地方,在北部山区和低山区域耕地非常零散的分布。整体上本旗农耕边疆逐渐的向北移动跳跃了几个维度。3.影响耕地面积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作用较为突出的是国家宏观政策。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该旗耕地变化与当时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是有密切关系的。国家或当地的政策直接影响了耕地变化,不适当的政策直接产生耕地的盲目扩展;而合理的政策和方法使保护耕地,保护环境。以后土地政策的趋势必须相结合当地的实际和生态环境保护联系起来。退耕还林要与农业保证相链接,绝不能出现退耕农民遇到灾害年吃粮无保证的情况;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业产量,进行集约经营,发展优势产业,从而保护农场、保护牧场。必修提出一系列切实高效的政策,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把合理的政策制度化,法律化。(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4-05-19)
廖志凌,王生东,钱鞠[6](2014)在《PFM控制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导体照明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尺寸小等优点,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新型半导体光源在户外照明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针对传统单级式和两级式LED驱动电源存在的问题,研究一种结构简单、功率等级高的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同时提出一种PFM控制方法,根据不同负载情况,改变驱动电源开关频率和导通时间,减小轻载时开关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4年08期)
王让虎,李晓燕,李艳博,张茜,张树文[7](2013)在《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RS和GIS技术,选取吉林省通榆县为研究区,以1986年、2000年、2008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分析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并结合气象、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人文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耕地和草地的面积和始终占总面积的50%以上,城市、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变化波动仅为0.22%,城市化进程缓慢;(2)耕地主要由草地和未利用地转化而来,其中草地的贡献率分别为22.88%和12.00%;减少的草地主要转移为耕地,转移率高达31.84%和42.75%;(3)2000—2008年间研究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达到2.55%,土地利用程度大大提高;(4)气候暖干化构成了研究区近20多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背景,而人口压力、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等人为因素则是影响和控制土地利用变化方向的主导驱动力。(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21期)
王男,陆飞,杨喜军,刘明霖[8](2013)在《M×N交错并联移相驱动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M级交错、N重开关并联(M×N)且所有功率器件移相驱动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APFC),分析了其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电压变比、纹波电流、驱动方法和控制方式。该M×N APFC变换器能在传输大功率的同时,降低功率器件的开关频率,简化功率器件的选型,并保持升压电感的工作频率不变,或保持功率器件的开关频率不变,成倍提高升压电感的工作频率,简化电感设计。以2×2 APFC为例,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验证了所提整体方案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3年08期)
张希彪,王东[9](2013)在《陇东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农牧交错带南部的甘肃省环县为研究对象,以1949~2010年共61年的16个自然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因子与人为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在环县土地荒漠化发展过程中,人为因素的贡献率为53.77%,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为21.79%,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贡献率为6.76%。在环县60年的荒漠化发展过程中,人为因子的影响处于较高水平,单独的自然因素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的作用强度较低;(2)在环县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活动,气候条件对于荒漠化的发展只起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其中自然因子的影响主要是气温持续升高、降雨量减少、空气相对湿度下降、蒸发量增大导致干旱和土壤干层的发育,抑制了植物的生长,降低了植被覆盖度及土壤的抗冲蚀能力。而较强的风力及暴雨量的增加加速了土壤侵蚀;人为因子的影响主要是人口急剧增长、农业人口过大、大面积垦殖导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以及超载放牧引起草场大面积退化直接导致了环县土地荒漠化扩展。(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3年02期)
崔晓临,白红英,王涛,郭琳,张加利[10](2013)在《北方农牧交错带靖边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北方农业和畜牧业交错地带,是中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选取陕西省北部靖边县为研究区,以1990,2000和2010年3期TM/ETM+影像及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转移矩阵分析了靖边县199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1990—2010年,靖边县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呈现增加态势,耕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为减少态势。(2)1990—2010年,靖边县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于2000年之后,其中尤以建设用地的快速增加为特点。(3)1990—2000年,靖边县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变数量较大,且共同向建设用地转变。这种变化主要集中于北部风沙滩区。(4)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油气等资源的开采是靖边县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的实施,是耕地、林地、草地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3年01期)
交错驱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全球共同发展战略。20多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下,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及其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灾难仍未缓解,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川西北林草交错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强烈侵蚀切割的高山峡谷向高原地貌过渡地带,属于长江、黄河水系上游源区,为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但该区地形起伏强烈、地质结构复杂,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同时受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强烈,区域生态退化明显,是我国典型的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同时又是连片特困扶贫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科学认知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过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对山原林草交错生态屏障带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川西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已有一定研究和探索,但过程监测和机制研究仍比较欠缺。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草原牧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过程分析和预警-以川西北江河源区为例(41401659)”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5000)专项课题“高山亚高山采伐迹地植被恢复技术”,开展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本研究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调查获取数据并挖掘信息,定量监测与分析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过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评价,掌握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定量探究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成因机制与动态变化驱动机制,为川西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及其它生态交错脆弱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针对川西北林草交错区复杂地质地理条件,实现了应用多类型多时相遥感图像进行山原林草交错区NDVI(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地质灾害、土壤侵蚀敏感度等生态环境要素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针对MODIS NDVI数据只能获取到2000年以后数据且与其它卫星NDVI数据空间分辨率不匹配难以进行2000年前后NDVI动态变化监测的问题,实现了基于ESTARFM算法的林草交错复杂山区GIMMS与MODIS NDVI时空融合高分辨率数据的有效提取,获得了与MODIS NDVI数据空间分辨率相匹配的GIMMS NDVI时空融合数据。针对研究区地形复杂、土地利用类型遥感信息提取难度大且精度不高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面向对象技术-混合像元分解(草地)-目视解译相结合的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遥感提取的思路和模式,实现了基于Landsat影像的林草交错复杂山区土地利用类型高精度遥感信息提取。同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了较长时间序列的地质灾害动态变化遥感信息;基于USLE方程得到了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动态变化信息。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分析了川西北林草交错区1990-2015年气温和降水、土壤类型与质地、植被类型与覆盖度(NDVI)、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地质灾害及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变化特征。(2)针对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高维非线性特征使得指标权重难以客观有效确定的问题,引入并集成投影寻踪模型-遗传算法构建了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该模型较好刻画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高维非线性特征,克服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人为主观性、提高了客观性,集成的遗传算法较好解决了投影寻踪模型投影方向向量难以优化的问题。该模型较好实现了高山高原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的客观有效评价。(3)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川西北林草交错区1990-2015年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随高程、坡度和坡向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探讨了县域尺度下红原(以草地为主)、若尔盖(草地、湿地为主、林地占一定比重)、松潘和九寨沟(林草并重)生态脆弱性区域分异特征及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类型中中度脆弱面积最大(37.89%),其次为潜在脆弱和重度脆弱(22.59%、21.46%),再次为微度脆弱(16.12%),极重度脆弱面积最小,仅占1.93%。研究区1990-2000年生态脆弱性脆弱程度不断增加,2000年后生态脆弱性程度持续降低。(4)针对目前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认识不足的科学问题,基于地理探测器算法、投影寻踪-遗传算法较为系统分析了地质要素、地形要素、土壤要素、植被要素、气候要素、土地利用、人口和GDP等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对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的成因机制。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分布影响最大,NDVI、土壤可蚀性、降水和气温影响较大,高程、人口和GDP影响最小;就地质要素而言,岩性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最大,水文地质和构造影响较小;地层岩性和土壤类型的交互作用对研究区四个县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值最大。基于灰色理论较为系统分析了NDVI、气温、降水、地质灾害、土地利用、人口、GDP等要素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过程驱动机制。与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变化之间绝对关联度最大的是灾害点密度,其次为NDVI和土地利用,气温和降水与生态脆弱性的绝对关联度相对较小,人口和GDP最小。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分区,提出了不同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建议。(5)针对高山高原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形成了一套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分析-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较为系统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过程机制研究技术方法体系,为本区以及类似生态交错脆弱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错驱动论文参考文献
[1].张凯.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土壤性质和植被特征的空间分布及其驱动因素[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9
[2].邵秋芳.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
[3].廖志凌,刘康.一种新型基于二次型Buck变换器的交错并联LED驱动电源[J].电子器件.2018
[4].马明德,米文宝.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经济增长驱动因素的动态分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
[5].查干图雅.建国以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政策驱动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6].廖志凌,王生东,钱鞠.PFM控制交错并联反激LED驱动电源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4
[7].王让虎,李晓燕,李艳博,张茜,张树文.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3
[8].王男,陆飞,杨喜军,刘明霖.M×N交错并联移相驱动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器[J].电力电子技术.2013
[9].张希彪,王东.陇东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驱动因子的定量分析[J].土壤通报.2013
[10].崔晓临,白红英,王涛,郭琳,张加利.北方农牧交错带靖边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