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眩晕论文-孙进仓,葛珊珊

孤立性眩晕论文-孙进仓,葛珊珊

导读:本文包含了孤立性眩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后循环缺血,孤立性眩晕,多模式CT,效果分析

孤立性眩晕论文文献综述

孙进仓,葛珊珊[1](2019)在《分析多模式CT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多模式CT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案例为对象,实施多模式的CT检查,检查之后对数据分析,对颅内外血管状况以及脑灌注的基本情况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结合CTA诊断得知,其中40例患者存在血管异常现象,比例是66.7%,异常血管共90条,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60例,12条椎动脉起始部扭曲,6条椎动脉先天发育不良。60例案例中45例案例存在异常反应,几率是75%。对所有案例的CTP阳性与血管狭窄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20例患者出现异常。结论针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案例实施多模式CT检查,可以对血流动力以及血管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2期)

王艳竹,李孟修,万婷玉,王丹[2](2019)在《孤立性眩晕进展为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5例以孤立性眩晕起病,进展为重症后循环脑梗死的患者,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血管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尽早识别中枢性孤立性眩晕,及早治疗。(本文来源于《甘肃医药》期刊2019年06期)

张炜,贾国章,杨斌,刘亚楠,李继光[3](2019)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临床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眩晕是临床上神经内科常见症状之一,本质为一种对自身或外界的运动错觉,以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1]。近年以孤立性眩晕为唯一症状的后循环缺血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部分患者会因种种原因误诊为良性周围性眩晕,不仅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而且因错误治疗出现不良远期预后,导致严重后果[2]。因此,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总结并复习近年相关文献,就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相关影像学表现及诊疗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9年05期)

董士豪,周立春[4](2019)在《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梗死(ACI)的特点及溶栓治疗预后。方法对10例以孤立性眩晕起病,诊断为ACI并进行溶栓治疗患者,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因分型、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孤立性眩晕出现,时间长短不一。超早期给予溶栓治疗,有9例预后较好,1例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结论孤立性眩晕患者要警惕后循环卒中,早期发现其他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并给予溶栓治疗,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脑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程飞,周世玲,杨辉[5](2019)在《病因不明的孤立性眩晕患者与颅内动脉形态和脑灌注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病因不明的孤立性眩晕(UIV)患者与颅内动脉形态、脑灌注情况的相关性,以期为UIV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反复发作的眩晕患者80例,其中UIV组47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组33例,入院2 d内进行头颅CT检查,另选取同期进行头颅CT检查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颅内动脉形态、脑灌注情况与UIV的关系,并对影响UIV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UIV组、BPPV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1),UIV组高血压、血脂异常发生率高于BPPV组(P均<0.05);UIV组和BPPV组椎动脉(VA)狭窄、VA闭塞、VA优势型或VA发育不良(VAD或VAH)、基底动脉(BA)狭窄、BA发育不良(BAH)、BA弯曲(BAC)发生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UIV组VA狭窄、VA闭塞、VAD/VAH及BAC发生率均高于BPPV组(P<0.05,P<0.01);UIV组、BPPV组相对脑血流量(rCBF)降低、相对脑血容量(rCBV)降低、平均通过时间(MTT)延迟、达峰时间(TTP)延迟发生率分别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UIV组rCBF降低、rCBV降低发生率高于BPPV组(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血脂异常、VAD或VAH、rCBF降低、rCBV降低是UI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在合并血管危险因素的基础上,颅内后循环基底椎动脉形态异常引起的小脑和脑干低灌注与UIV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王玉才,王会[6](2019)在《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急诊及住院部的262例孤立性眩晕患者,根据头颅CT或核磁共振有无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及非脑梗死组,脑梗死组53例,非脑梗死组209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临床症状体征方面,与脑梗死组相比,非脑梗死组体位诱发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及水平甩头试验阳性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脑梗死组相比,脑梗死组中的扭转偏斜的变向性眼球震颤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方面,与非脑梗死组相比,脑梗死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ESRS>3分更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脑梗死为因变量,以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卒中/TIA史、ESRS>3分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ESRS>3分为表现为孤立性眩晕脑梗死患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在非脑梗死组体位诱发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及水平甩头试验阳性更常见,而在脑梗死组扭转偏斜的变向性眼球震颤、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ESRS>3分更常见。ESRS>3分是表现为孤立性眩晕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9年06期)

谢顺利[7](2019)在《神经内科171例孤立性眩晕患者病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和分析神经内科171例孤立性眩晕患者的发病原因。方法: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孤立性眩晕患者171例,对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确定病因。结果:171例孤立性眩晕患者中,经检查和诊断发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38例,神经精神因素25例,原发性高血压疾病22例,前庭神经炎10例,偏头痛18例,后循环缺血17例,心律失常10例,后循环梗死10例,梅尼埃病9例,前庭中枢皮层病变5例,低血糖4例,贫血3例。结论:造成患者孤立性眩晕的原因有非常多,需要了解患者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04期)

王兴瑞,席一斌,康晓伟,李陈,田萍[8](2019)在《后循环缺血导致的孤立性眩晕MRI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眩晕是神经内科门诊最常见的主诉,椎基底动脉缺血可导致小脑、脑干梗死,早期可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临床确诊比较困难。从孤立性眩晕患者中筛查出血管源性卒中患者非常关键。以往常规MRI结合MRA对后循环缺血性病变的检出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一般。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技术较MRA能更直观地反映后循环的血流变化并且能对其定量分析,采用ASL技术结合常规MRI、DWI和MRA对责任血管、缺血部位及缺血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可显着提高磁共振检查对于早期脑缺血性眩晕的检出率及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9年01期)

安升,陈小剑,马海[9](2018)在《不同类型孤立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孤立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以孤立性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患者96例,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周围性眩晕组62例与中枢性眩晕组34例。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颈椎病、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观察患者自发性发作、眼球震颤、恶心呕吐、耳鸣和听力减退等临床症状,采用眩晕评估量表评估2组患者的眩晕程度;观察中枢性眩晕组患者血管有无发生狭窄、发育不良、非自然扭曲以及闭塞,并统计血管狭窄发生率及发生部位。结果中枢性眩晕组患者既往病史中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的发生率显着高于周围性眩晕组(P <0. 05),但2组间糖尿病、颈椎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枢性眩晕组自发性发作的发生率显着高于周围性眩晕组(P <0. 05); 2组间眼球震颤、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的发生率以及眩晕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枢性眩晕组患者发生血管病变63处,其中1例患者未发现血管病变,对重度狭窄患者置入支架后,眩晕症均未复发;各主要血管均存在血管病变,其中椎动脉(44. 44%)占比最高,其次为颈颈内动脉(36. 51%),基底动脉(1. 59%)和大脑前动脉(1. 59%)均较低;中枢性眩晕组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程度不同,其中狭窄<50%(31. 75%)和非自然扭曲(31. 75%)占比最高,其次为狭窄≥50%或闭塞(22. 22%),发育不良(14. 29%)最低。结论仅通过临床症状很难准确判断孤立性眩晕的发生原因,医师应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分析,必要时进行脑血管造影术(DSA)影像学诊断,以明确患者发生眩晕的原因,从而对症治疗。(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23期)

宋云晖[10](2018)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性眩晕可表现为典型性和非典型性。非典型性血管性眩晕以孤立性眩晕为主要表现,诊断难度较大,目前对此仍然认识不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孤立性眩晕可能是后循环缺血很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这些血管性孤立性眩晕发作,大多并未发生小灶脑梗死,只是一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笔者称之为前庭TIA(vestibular TIA)。这种TIA与表现为其他症(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期刊2018年08期)

孤立性眩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回顾5例以孤立性眩晕起病,进展为重症后循环脑梗死的患者,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血管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尽早识别中枢性孤立性眩晕,及早治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孤立性眩晕论文参考文献

[1].孙进仓,葛珊珊.分析多模式CT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王艳竹,李孟修,万婷玉,王丹.孤立性眩晕进展为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J].甘肃医药.2019

[3].张炜,贾国章,杨斌,刘亚楠,李继光.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临床研究现状[J].临床误诊误治.2019

[4].董士豪,周立春.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例[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

[5].程飞,周世玲,杨辉.病因不明的孤立性眩晕患者与颅内动脉形态和脑灌注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研究.2019

[6].王玉才,王会.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J].中国现代医生.2019

[7].谢顺利.神经内科171例孤立性眩晕患者病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

[8].王兴瑞,席一斌,康晓伟,李陈,田萍.后循环缺血导致的孤立性眩晕MRI应用进展[J].放射学实践.2019

[9].安升,陈小剑,马海.不同类型孤立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特点[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

[10].宋云晖.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J].北京医学.2018

标签:;  ;  ;  ;  

孤立性眩晕论文-孙进仓,葛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