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孙中山崇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孙中山研究,奉安大典,政治史,政治符号
孙中山崇拜论文文献综述
李里峰[1](2012)在《孙中山形象建构与政治文化史研究——评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李恭忠《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20世纪西方史学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从政治史到社会史再到新文化史的范式转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文化史研究异军突起,渐成蔚为大观之势。由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Zemon Davis)导夫先路,以林恩·亨特(Lynn Hunt)主编的同名论文集出版为标志,新文化史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研究范式,并逐渐取代了社会史的主流地位。出人意料的是,此时政治史反而从(本文来源于《近代史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陈蕴茜[2](2010)在《光复初期台湾的孙中山崇拜》一文中研究指出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在国民党的宣传下,"孙中山"成为国民党与国家的政治象征。为了战后收复台湾、获得民心,国民党强化孙中山与收复台湾之间的逻辑联系,强调用孙中山的心理建设消除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而日据时期台湾民众对孙中山的景仰,为光复后国民党在台推广孙中山崇拜奠定了基础。光复后,国民党沿用大陆的宣传方式,全面推广孙中山崇拜,使其成为尽人皆知的国家象征,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一体化进程。但是,国民党在台对国父遗教的宣传与大陆同出一辙,流于形式,因此,并未能完全获得统治合法性,因民生问题而引发"二二八"事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孙中山崇拜的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0年05期)
[3](2010)在《《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陈蕴茜着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本书得到教育部重点攻关项目“民国史研究”的资助。全书共九章:第一章“传统语境中的个人崇拜与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第二章“走向神坛:孙中山的自我抉择与国民党造神运动”;第叁章“神圣仪式与孙中山符号的建构”;第四章“纪念(本文来源于《历史研究》期刊2010年01期)
陈蕴茜[4](2006)在《“总理遗像”与孙中山崇拜》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理遗像是民国时期对孙中山遗像的专称。随着国民党地位的稳固及孙中山崇拜运动的推广,总理遗像被赋予隆尊的政治与法律地位。国民党通过空间定位、仪式操演将总理遗像神圣化,并向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角落传输,渗透于教育空间与日常生活空间,形成超越一切、超越传统习俗的符号霸权,促使民国时期人们形成关于孙中山的社会记忆。有关孙中山的记忆存在着阶层性差异,特别是商人充分利用总理遗像的商业价值,折射出社会各阶层已经懂得总理遗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国民党的目的是为宣传蒋记叁民主义意识形态,但却客观上促进了国人对孙中山及其叁民主义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06年06期)
陈彦[5](2006)在《植树节与孙中山崇拜》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为强化意识形态的日常化建构,设置革命系列纪念日,其中最多的就是孙中山纪念日。据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蕴茜介绍,这一纪念日由一组时间序列符号构成。如根据孙中山的出生、逝世以及一生中经历的重大事件,制定了诞辰日、逝世日、(本文来源于《中山日报》期刊2006-11-12)
陈蕴茜[6](2006)在《植树节与孙中山崇拜》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曾将孙中山逝世纪念日改为植树节,这一节日既是纪念孙中山的重要时间符号,又是国民党动员民众、宣传孙中山崇拜及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时间载体。目前除少数介绍植树节来源的文章及概述某一地区植树节与造林运动状况的论文外,对于植树节本身的节日内涵及其(本文来源于《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卷)》期刊2006-11-06)
陈蕴茜[7](2006)在《植树节与孙中山崇拜》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国民党将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定为植树节,这是植树与纪念孙中山、宣传国民党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产物,是仪式与实践共同构成的象征符号。设立植树节的目的就是通过植树仪式与植树实践,将孙中山精神与树木的生命特性相结合,并赋予植树活动继承、弘扬总理遗教的政治象征意义,让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对孙中山的集体记忆,接受国民党意识形态教化。国民党利用纪念日来塑造孙中山形象,使孙中山形象传入民间,体现出政治统治技术上娴熟、隐蔽的特征。植树节在推广孙中山崇拜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使植树造林成为全国性运动,而孙中山符号也在植树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5期)
李霞,李恭忠[8](2006)在《领袖崇拜与民族认同——华盛顿、孙中山和毛泽东崇拜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华盛顿崇拜、孙中山崇拜和毛泽东崇拜,是领袖崇拜的叁个典型案例,分别代表了自发的领袖崇拜、领袖崇拜的系统灌输以及前两种类型的结合。叁者有着不同的运作机制,显示了不同的崇拜程度和政治、社会影响。对这叁个案例的比较分析表明,有必要也有可能从实践层面将自发的领袖崇拜与领袖崇拜的系统灌输严格区分开来,这样才能避免领袖崇拜的破坏性影响,同时发挥其增进民族认同的建设性作用。(本文来源于《天府新论》期刊2006年02期)
陈蕴茜[9](2006)在《空间重组与孙中山崇拜——以民国时期中山公园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时期全国各地曾出现中山公园建设运动,中山公园成为宣传孙中山崇拜的重要空间形式。中山公园不仅是娱乐休闲场所,而且是国家权力空间化与意识形态的载体,同时它作为民众活动空间又被再建构,特别是抗战时期它成为民族主义象征空间。中山公园是社会记忆生成的装置,它的空间性被化约为一种心灵的建构。国民党正是藉由中山公园空间建构大众关于孙中山的社会记忆。(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06年01期)
孙中山崇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在国民党的宣传下,"孙中山"成为国民党与国家的政治象征。为了战后收复台湾、获得民心,国民党强化孙中山与收复台湾之间的逻辑联系,强调用孙中山的心理建设消除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而日据时期台湾民众对孙中山的景仰,为光复后国民党在台推广孙中山崇拜奠定了基础。光复后,国民党沿用大陆的宣传方式,全面推广孙中山崇拜,使其成为尽人皆知的国家象征,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一体化进程。但是,国民党在台对国父遗教的宣传与大陆同出一辙,流于形式,因此,并未能完全获得统治合法性,因民生问题而引发"二二八"事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孙中山崇拜的积极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孙中山崇拜论文参考文献
[1].李里峰.孙中山形象建构与政治文化史研究——评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李恭忠《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J].近代史研究.2012
[2].陈蕴茜.光复初期台湾的孙中山崇拜[J].江苏社会科学.2010
[3]..《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J].历史研究.2010
[4].陈蕴茜.“总理遗像”与孙中山崇拜[J].江苏社会科学.2006
[5].陈彦.植树节与孙中山崇拜[N].中山日报.2006
[6].陈蕴茜.植树节与孙中山崇拜[C].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卷).2006
[7].陈蕴茜.植树节与孙中山崇拜[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
[8].李霞,李恭忠.领袖崇拜与民族认同——华盛顿、孙中山和毛泽东崇拜比较研究[J].天府新论.2006
[9].陈蕴茜.空间重组与孙中山崇拜——以民国时期中山公园为中心的考察[J].史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