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小熵论文-郗亚辉,安素芳,杨峰

极小熵论文-郗亚辉,安素芳,杨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极小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不确定性推理,加权模糊产生规则,模糊熵,极小熵

极小熵论文文献综述

郗亚辉,安素芳,杨峰[1](2006)在《基于极小熵的模糊产生式规则权重获取》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权模糊产生式规则是不确定性知识表示的一种最基本的最常用的形式。一般权重调整的准则是依据于训练精度的提高,但该方法容易引起过度拟合。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增强模糊规则的泛化能力,文章提出了使用极小熵定理作为权重调整的新准则,给出了依据极小熵定理求解权重的数学模型,指出了可采用遗传算法求解该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训练精度和测试精度随着训练集的模糊熵的减小而增大,同时根据数学模型抽取的权重能够增强模糊规则的泛化能力。(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6年27期)

孙百昌,程启月[2](2001)在《基于极小熵的投资环境决策——河南省投资环境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不确定理论——集对分析理论中同熵、异熵、反熵及联系熵等概念,并研究了现实含义,给出了更有实际意义的测度公式。应用此公式对“投资环境”迸行定性、定量分析,给出理想方案的测度,通过计算系统极小联系熵,达到择优“投资环境”的目的。重点以河南省17个市(地)的投资环境为应用实例,给出了决策分析结果。(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04期)

陈亚陵[3](1995)在《具有参数不确定与未建模动力学系统鲁棒控制的极小熵H_∞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极小熵H∞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考虑多变量系统出现未建模动力学与结构实参数不确定情况下的鲁棒控制问题,采用加权H∞混合灵敏度体现了未建模动力学情形的稳定性鲁棒性与实参数变化满足一个摄动界不等式,给出所要求的鲁棒设计·控制器设计最后归结为求解两个代数Riccati方程的状态空间实现形式。(本文来源于《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期刊1995-10-01)

罗辽复[4](1993)在《关于极小熵产生和伺服原理的两点注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极小熵产生定理推广到非线性区,并指出活有机体可能遵循这个定理。本文还讨论了协同学中消去快变量的条件及将伺服原理推广到多层次子系情形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3年05期)

王承曙[5](1981)在《极小熵褶积滤波算子的渐近性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极小熵褶积滤波(简称MED)是近年来为提高地震勘探数字信号中的地震脉冲分辨率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滤波方法.它是在时间域上处理滤波问题,其基本思想是以信号熵极小为判据,找一个线性——时不变滤波算子(即褶积滤波算子),以使系统输出信号最大限度地尖峰化,亦即输出为最简单信号.(本文来源于《计算数学》期刊1981年03期)

极小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建立了不确定理论——集对分析理论中同熵、异熵、反熵及联系熵等概念,并研究了现实含义,给出了更有实际意义的测度公式。应用此公式对“投资环境”迸行定性、定量分析,给出理想方案的测度,通过计算系统极小联系熵,达到择优“投资环境”的目的。重点以河南省17个市(地)的投资环境为应用实例,给出了决策分析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小熵论文参考文献

[1].郗亚辉,安素芳,杨峰.基于极小熵的模糊产生式规则权重获取[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

[2].孙百昌,程启月.基于极小熵的投资环境决策——河南省投资环境实证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3].陈亚陵.具有参数不确定与未建模动力学系统鲁棒控制的极小熵H_∞设计方法[C].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1995

[4].罗辽复.关于极小熵产生和伺服原理的两点注记[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

[5].王承曙.极小熵褶积滤波算子的渐近性态[J].计算数学.1981

标签:;  ;  ;  ;  

极小熵论文-郗亚辉,安素芳,杨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