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排队系统论文-段金友

优先排队系统论文-段金友

导读:本文包含了优先排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排队论,状态转移,M,M,1模型

优先排队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段金友[1](2014)在《非强占权优先制排队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限的资源和随机的需求是排队论存在的基础,而在如今的社会,这种现象越发广泛和复杂。我们将要求服务的顾客和提供服务的机构组合成一个系统,称之为排队系统。这种系统存在于各个方面,本文研究的是排队论运用在通信网络中的各端业务问题。排队论系统分为优先制排队系统和非优先制排队系统,本文描述了带有非强占权优先制的排队系统,其模型为两队中其中一对带有优先制度的M/M/1的模型。根据此模型可以定义变量,画出状态转移图并列出状态方程,最后求出稳态解。通过性能分析发现,带有优先权的M/M/1模型系统与一般模型相比性能将会有所提高,这也是优先制度的体现。(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期刊2014年06期)

边军辉,尹文运,王月荣,张春燕[2](2010)在《G/M/1的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中等待时间的分布函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得到G/M/1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中顾客的到达分布的基础上,先求出了排队系统中的平均系统时间,并进一步得出了G/M/1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的等待时间分布函数的L-S变换,最后应用上述结果求出了M/M/1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的平均系统时间.(本文来源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边军辉,尹文运,庞秀梅,张娜[3](2010)在《M/G/1的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全概率公式讨论了M/G/1的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中的离去顾客所需服务阶段数分布函数的概率母函数.在此基础上得到了M/G/1的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中的顾客数分布,进而得到了M/M/1的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中的顾客数分布.(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边军辉,尹文运,张春燕[4](2009)在《G/M/1的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中顾客的到达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得出G/M/1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中到达顾客服务阶段数分布的概率母函数的基础上,采用取极限的方法求出了排队系统中顾客的到达分布,并进一步得出了G/M/1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的平均系统大小.(本文来源于《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边军辉,尹文运,庞秀梅[5](2009)在《M/M/1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中系统时间的分布函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求得M/M/1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的平均系统时间的基础之上,应用Laplace变换及反变换求出了系统时间的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最后利用Laplace变换的特性对所得的结果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杨谦,赵东风[6](2009)在《一种新的排队系统在CDMA2000 1X数据业务吞吐量优化中的应用——M/M/m变速率自适应优先服务排队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CDMA20001X数据吞吐量相关理论的研究,综合了基于用户数呼叫准入控制与基于干扰呼叫准入控制的优点,对M/M/m排队系统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新的M/M/m变速率自适应优先服务排队系统(M/M/m/VRAP)模型,并从模型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性能两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该模型可大大提高CDMA20001X数据业务物理层的吞吐量。(本文来源于《移动通信》期刊2009年14期)

侯冬倩[7](2009)在《反馈后优先非抢占的M/M/1排队系统的等待队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反馈后优先排队非抢占的M/M/1排队系统,固定每位顾客的反馈次数为1次,即每位顾客的服务要求数为2,利用相关文献中系统总服务要求数的分布,推出了系统中等待服务的服务要求数的分布.同时研究了等待服务要求数与等待队长的关系,得出了系统模型的等待队长的分布及平均等待队长.(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边军辉,庞秀梅,尹文运[8](2008)在《M/M/1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中的顾客数分布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求得系统中等待服务的服务要求数的分布的基础之上,根据系统中等待服务的服务要求数和系统中顾客数的关系,求出系统中顾客数的分布,最后求出了M/M/1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中的平均系统大小.(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双锴,杨放春[9](2007)在《基于非强占优先消息排队系统的软交换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针对多进程共享处理机资源的软交换实体,提出基于非强占、多优先级消息排队的M/G/1/n排队网络性能分析模型。该模型中消息的处理服从定长分布而不是泊松分布,并且存在呼叫损失,更加接近实际系统。给出了消息平均排队时间的解析表达式,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无优先级M/G/1/n排队模型,上述模型具有更大系统吞吐量,更高CPU有效负荷,但呼叫接续时间稍有增加。同时分析了消息缓冲区n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07年08期)

王浩华[10](2006)在《优先机制及相依型离散时间排队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典的随机服务系统(也称排队论),起源于二十世纪,最初是丹麦数学家Erlang在利用数学方法研究电话时,发展出来的一套关于随机过程方面的理论,其后四五十年间,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迅猛的发展,成为应用概率论与随机运筹学中最有活力的研究课题之一.它不仅具有较为完备的体系,而且在军事、经济、生产、管理、交通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经典的随机服务系统模型,包括M/M/1,M/G/1,GI/G/1,GI/M/N等多种形式,以Kendall, Neuts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概率和运筹专家对此模型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一批令人惊喜的结果.近年来,在经典排队模型的研究基础上,许多学者开始对排队模型进行了各种推广,研究一些更为复杂的排队模型.这种推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模型中的顾客到达和服务时间做更一般化的假设,如把到达过程假设为马氏更新过程、位相型到达过程等等;2、引入有优先权的顾客到达模型,研究具有优先权的不同类型顾客到达的排队系统;3、引入休假排队系统以及服务器可修排队系统等,通过各种假设研究更一般的模型.本文研究了若干类离散时间排队模型,包括在强占型优先机制下二状态顾客到达的排队、在批量情形下强占型优先机制下二状态顾客批量到达的排队和顾客到达过程依赖于队长的离散时间排队系统.本文第二章至第五章主要运用了概率分析的技巧和嵌入马尔可夫理论进行研究.嵌入马尔可夫链方法是Kendall首次提出,该方法的突出特点是随机点过程不必是马尔可夫过程,只要求在一系列的停时上具有马尔可夫性,扩展了经典排队论中对随机点过程的要求.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排队论的发展、离散时间排队的有关结果以及本文的主要工作等;第二章介绍了处理排队模型中常用的一些方法其中包括嵌入马尔可夫链、补充变量法和矩阵解析法;第叁、四章就离散情形下针对强占优先机制下的两类不同顾客到达系统的排队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自的队长分布、等待时间和平均忙期等排队指标,并与经典模型进行了对比;第五章对来到过程依赖于队长的离散时间排队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6-10-01)

优先排队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得到G/M/1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中顾客的到达分布的基础上,先求出了排队系统中的平均系统时间,并进一步得出了G/M/1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的等待时间分布函数的L-S变换,最后应用上述结果求出了M/M/1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的平均系统时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优先排队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段金友.非强占权优先制排队系统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

[2].边军辉,尹文运,王月荣,张春燕.G/M/1的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中等待时间的分布函数[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边军辉,尹文运,庞秀梅,张娜.M/G/1的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的初步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4].边军辉,尹文运,张春燕.G/M/1的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中顾客的到达分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5].边军辉,尹文运,庞秀梅.M/M/1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中系统时间的分布函数[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6].杨谦,赵东风.一种新的排队系统在CDMA20001X数据业务吞吐量优化中的应用——M/M/m变速率自适应优先服务排队系统[J].移动通信.2009

[7].侯冬倩.反馈后优先非抢占的M/M/1排队系统的等待队长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8].边军辉,庞秀梅,尹文运.M/M/1反馈后优先排队但非抢占的排队系统中的顾客数分布的初步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9].双锴,杨放春.基于非强占优先消息排队系统的软交换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

[10].王浩华.优先机制及相依型离散时间排队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06

标签:;  ;  ;  ;  

优先排队系统论文-段金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