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女性论文-季雯静

永恒女性论文-季雯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永恒女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他者”,“永恒女性”,疯癫,身体

永恒女性论文文献综述

季雯静[1](2019)在《女性命运:被边缘化的“他者”和反抗的“永恒女性”——从《哈姆莱特》的奥菲利娅到《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葛特露》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厄普代克的新作《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厄普代克转换了男权中心的视角,从女性视角切入,揭开了葛特露隐秘的内心世界。无论在哪一视角下,女性的命运却一致的相似,在女性身份上实现了同构性。奥菲利娅和葛特露都是男权主义话语下被边缘化的"他者",为男性所利用、倾轧和压迫。她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男权中心的反抗,试图成为找寻自己和颠覆男性权力的"永恒女性"。(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06期)

易露[2](2018)在《永恒的孤独——浅析话剧《杀戮之神》中的女性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继法国新锐女剧作家雅思米娜·雷泽闻名于世《艺术》之后,她又创作出了另一部获得托尼最佳喜剧奖的话剧《杀戮之神》。话剧《杀戮之神》将焦点放在两个家庭的争执之中,通过男性与女性不断争执,我们可以从雷泽的话剧中窥视出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矛盾。(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8年07期)

许晨晴[3](2018)在《“永恒女性”形象的审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歌德提出永恒女性以来,这一形象就成为了美与救赎的象征。而实际上,永恒女性形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宗教中去,人类纯洁的伟大导师圣母马利亚可以说是第一位永恒女性。人性与神性在她身上交融,也为后来永恒女性形象的创造奠定了基础。永恒女性身上的爱和美是与马利亚一脉相承的,她们承认美是感性的,只不过仍指向无限和绝对,永恒女性正是在自我救赎中上升为超越性的美的精神。永恒女性作为精神性的存在,要成为情感与感性观照的对象,就只能依靠一种形式,就是爱。其中最为直观的是爱情,这种爱情中夹杂着崇拜与仰慕两种思想,表现出来则一半为浪漫精神,一半为神性。爱的另一种展现,则是母性情怀。永恒女性成为了象征意义上的母亲,这种形象消解了爱情中存在的欲望,也进一步提高了永恒女性的地位。永恒女性以美的形象给人以感官的愉悦,这为人类逃出生存危机提供了可能性。同时,这种情感也会引发人类占有的欲望,最终会导致美的悲剧。人类在毁灭美的罪感与悔感中,拷问自我并重新构建心灵世界,灵魂自觉向永恒女性靠拢,尝试在精神上与她们结合,由此实现精神的救赎。永恒女性在由感性形象上升为理性精神的过程中,她们的形象以及精神被固化,逐渐在失去自我意识中死亡,因而也就失去了美的力量。因此,重构永恒女性要在强调理性的同时肯定她们的感性存在,承认她们的真实性与主体意志。永恒女性将在灵与肉的圆满融合中,获得新的力量。(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2)

马晓君[4](2018)在《死亡和永恒,男性和女性——通过象征主义看《到灯塔去》的两大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文学家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主义者。她的作品以意识流的描写而闻名于世,小说《到灯塔去》是其最为着名的代表作。小说围绕拉姆齐一家及其朋友1910-1920年的生活展开描写。这部小说颇具印象派的风格,宛如一幅印象派的画作。在这部小说中,伍尔夫使用象征主义表达了自己对死亡和永恒以及两性关系的看法。通过分析这些象征意象,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伍尔夫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8年02期)

陈冠羽[5](2017)在《一个时代女性的永恒魅力——论《简爱》的典型人物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简爱》本身作为一部驰名中外的文学名着,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与此同时,这本书的作者也是十九世纪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着。在这部作品中,简爱本身是一个出身比较贫苦的孤儿,从小生长在压抑黑暗的环境中。但是简爱富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见,而且她天性善良,热爱自由。在陷入压迫和暴力的时候,始终不放弃反抗,为了自由和平等而努力奋斗。简爱还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凭借对美好爱情的追逐,最终得到了自己的爱情。本文将从《简爱》的创作背景入手进行分析,通过对于原着的描写以及情节的讨论,分析简爱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探讨这一时代女性在文学长河当中永恒不变的魅力。(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7年20期)

周丽丽[6](2017)在《浅析《浮士德》“永恒女性”的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浮士德》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结束全剧的"神秘合唱"——"一切无常事物,无非譬喻一场;不如意事常八九,而今如愿以偿;奇幻难行笔楮,焕然竟成文章;永恒女性自如常,接引我们向上。"[1]这一小节诗,是浮士德一生的总结,也是全剧的升华。其中最令人费解、神往的关键词,即"永恒女性"。本文试图解读"永恒女性"的内涵,挖掘歌德更深层的人文哲思。(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06期)

谢纳[7](2016)在《永恒之女性 领我们飞升》一文中研究指出"永恒之女性,领我们飞升。"——这一出自歌德之笔的诗句,早已成为脍炙人口且吟咏久远的佳句。更因为,歌德将其作为《浮士德》的结尾诗行,使之平添了几分神秘玄妙的灵氛,寓意深远,意味深长,几近永恒的绝唱。在歌德眼里,女性是诗性的化身,同时也是神性的化身,他祈望在女性、诗性与神性的融通中寻找爱的永恒救赎之境界。无论我们赞同与否,无论我们理解与否,歌德都向我们道出了一个关于"永恒之女性"的真理——女性是一个永恒的存在,因而也必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6年30期)

黄月[8](2016)在《永恒的苍凉——论张爱玲对女性生存的抒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小说的第一主人公是女人,这些女人的身份不同,但是她们都有相同的命运,她们为了生存依附于婚姻与男人,费尽心机,饱尝艰辛,她们的生存状况只能是永恒的苍凉。张爱玲对这些女性的命运有着深刻的理解,这种深刻的理解与剖析使张爱玲的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特地位。本文从"女性苍凉的生存状况""探讨女性苍凉命运的原因""独特的认识价值"叁个方面对张爱玲对女性生存的抒写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上半月)》期刊2016年05期)

李丽娜[9](2015)在《坎坷人生命运中女性的永恒魅力——《简·爱》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坎坷人生命运中女性的永恒魅力为主题,从《简·爱》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角度来探讨相关问题,主要从女权主义、女性意识及中英两国在文学表现方面的异同。(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5年30期)

金清[10](2015)在《女性的永恒——试论西方人体艺术的人文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旧石器时代丰满健硕的人体雕像到古希腊优雅的维纳斯塑像,再至文艺复兴时期人体艺术的再次风行,女性人体艺术作为艺术创作和审美的主题从未间断过。本文以西方造型中的女性人体形象为切入点,阐释女性人体艺术在西方艺术史中的文化价值。(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5年20期)

永恒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继法国新锐女剧作家雅思米娜·雷泽闻名于世《艺术》之后,她又创作出了另一部获得托尼最佳喜剧奖的话剧《杀戮之神》。话剧《杀戮之神》将焦点放在两个家庭的争执之中,通过男性与女性不断争执,我们可以从雷泽的话剧中窥视出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矛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永恒女性论文参考文献

[1].季雯静.女性命运:被边缘化的“他者”和反抗的“永恒女性”——从《哈姆莱特》的奥菲利娅到《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葛特露[J].文教资料.2019

[2].易露.永恒的孤独——浅析话剧《杀戮之神》中的女性意识[J].大众文艺.2018

[3].许晨晴.“永恒女性”形象的审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4].马晓君.死亡和永恒,男性和女性——通过象征主义看《到灯塔去》的两大主题[J].牡丹.2018

[5].陈冠羽.一个时代女性的永恒魅力——论《简爱》的典型人物形象[J].农家参谋.2017

[6].周丽丽.浅析《浮士德》“永恒女性”的内涵[J].青年文学家.2017

[7].谢纳.永恒之女性领我们飞升[J].名作欣赏.2016

[8].黄月.永恒的苍凉——论张爱玲对女性生存的抒写[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

[9].李丽娜.坎坷人生命运中女性的永恒魅力——《简·爱》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意识比较[J].青年文学家.2015

[10].金清.女性的永恒——试论西方人体艺术的人文价值[J].芒种.2015

标签:;  ;  ;  ;  

永恒女性论文-季雯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