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间宿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滑双脐螺,曼氏血吸虫,自体受精,异体受精
中间宿主论文文献综述
王宜安,梁幼生,曲国立,石锋,邢云天[1](2019)在《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的生物学特性:生殖与生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光滑双脐螺自体受精和异体受精的繁殖力差异,观察昼夜和光照对产卵的影响,以及成螺对缺水缺食的耐受性,旨在为现场控制该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室条件下培育的光滑双脐螺,分成自体受精组和自然受精组,比较两组受精螺的产卵能力、所产卵的发育和孵化、幼螺生长发育等状况。将成螺分成全天光照组、全天避光组、日间光照和夜间避光(自然环境状态)组、日间避光和夜间光照组等4种饲养环境,比较各组螺的产卵情况。将光滑双脐螺成螺分别暴露在相对湿度为0、65%、87%和100%的不同环境中,观察其生存情况。采用快速烘干法去除光滑双脐螺成螺软体内水分,观察螺体重分别减轻10%、20%、30%、40%、50%、52%、55%、57%、60%和70%后的存活率。结果在25℃环境条件下,自体受精组和自然受精组螺15 d的产卵数分别为(8.77±16.92)枚/螺和(149.71±142.28)枚/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999 999,P <0.01);所产螺卵的孵化率分别为50.1%和78.9%(χ~2=18.18,P <0.01),生殖成熟率分别为19.3%和3.8%(χ~2=11.83,P <0.0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天光照组、全天避光组、日间光照和夜间避光组、日间避光和夜间光照组等4种饲养环境下产卵量分别为(999.07±444.00)、(602.93±510.68)、(944.07±392.53)、(577.07±279.76)枚/d;其中日间光照和夜间避光组的日间和夜间产卵量分别占10.1%和89.9%,提示该螺产卵以夜间为主;但光照可改变其昼夜节律性。光滑双脐螺成螺在相对湿度分别为0、65%、87%和100%的25℃环境中的最长生存时间分别为7、70、150 d及100 d,而缺食对照组为50 d。光滑双脐螺成螺软体脱水率为10%、20%、30%、40%、50%、52%、55%、57%、60%和70%时,存活率分别为100%、100%、100%、100%、70%、30%、0、0、0、0。结论光滑双脐螺可通过异体受精或自体受精完成生殖过程;自体受精螺的繁殖力弱于异体受精螺,但其生殖成熟率高于异体受精螺。光滑双脐螺对缺水缺食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提示光滑双脐螺孳生区旱季后仍存活的螺对当地螺种群的维持及曼氏血吸虫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王宜安,杨坤,梁幼生,曲国立,石锋[2](2018)在《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的定殖风险及潜在地理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螺的生态学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温度资料,预测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定殖风险及潜在地理分布。方法采用生态学方法实验室测定光滑双脐螺螺卵、幼螺及成螺生存极值高温、极值低温、发育起点温度和世代发育有效积温;采集中国大陆南方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家级气象站点1955-2010年温度资料,建立光滑双脐螺环境温度相关基础数据库,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预测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定殖风险及潜在空间分布区域。结果光滑双脐螺螺卵、幼螺及成螺的半数致死低温分别为6.80、6.34℃和6.60℃,半数致死高温分别为35.99、33.59℃和32.20℃,发育起点温度为7.16℃,平均世代发育有效积温为(1 970.07±455.10)日·度。结合我国南方229个国家级气象站点温度资料的GIS分析显示,中国大陆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福建省的局部地区以及海南全省的气温条件已能满足光滑双脐螺生存的温度要求;其中广东少部分地区和整个海南省区,甚至可完成3个世代以上发育繁殖,可成为该螺入侵后的高风险潜在地理分布区域;并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大陆适合光滑双脐螺定殖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域有由南向北扩展的趋势。结论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区已具备适合光滑双脐螺定殖的温度条件,且此区域呈由南向北扩展的趋势。因此,中国大陆存在光滑双脐螺传入后的定殖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吕尚标,李宜锋,陈喆,辜小南,袁敏[3](2018)在《江西省血吸虫中间宿主分布现状研究Ⅱ钉螺孳生环境时空分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掌握江西省钉螺孳生环境时空分布特征,建立以行政村为单位的钉螺孳生地数据库和环境空间数据库。方法采用查阅资料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全省历史有螺环境、现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时空分布。结果江西省钉螺孳生环境有湖沼型和山丘型两种类型,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区,占总孳生地面积的66.97%。现有潜在钉螺孳生环境204 745.48 hm~2,其中湖沼型和山丘型分别为146 548.58 hm~2和58 196.90 hm~2,分别占71.58%和28.42%;实际有螺面积83 234.50 hm~2,其中湖沼型和山丘型分别为80 890.81 hm~2和2 343.69 hm~2,分别占97.18%和2.82%;压缩有螺面积114 253.30 hm~2,有螺面积压缩率为57.85%,其中湖沼型和山丘型有螺面积压缩率分别为46.51%和94.97%;Ⅰ、Ⅱ、Ⅲ类环境和Ⅳ类环境分别占总有螺面积的55.77%、25.75%、13.91%和4.57%。结论全面、系统地建立了江西省钉螺孳生地数据库和环境空间数据库,实现了对各地钉螺孳生环境螺情、环境和植被情况的动态更新与追踪管理,可为螺情监测提供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王宜安[4](2018)在《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种群生态及定殖风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曼氏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mansoni)广泛流行于非洲、美洲等45个国家,是危害流行区人民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传染病,控制和消灭中间宿主是阻断曼氏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光滑双脐螺(Biomphalaria glabrata)雌雄同体,是专一性淡水水生螺,广泛分布于非洲和美洲,是曼氏血吸虫最重要的中间宿主之一。第一部分光滑双脐螺种群生态学研究——生殖与生存力目的:比较光滑双脐螺自体生殖和异体生殖繁殖力的差异,观察螺产卵的昼夜节律性及光照对产卵的影响及成螺对缺水缺食的耐受性,旨在为现场控制和消灭该螺提供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单枚螺卵单独孵化,幼螺单独饲养的方法,培育自体受精生殖的成螺;采用多枚螺卵群体孵化,幼螺群体饲养的方法培育异体受精生殖的成螺。比较自体受精生殖螺和异体受精生殖螺的产卵能力、所产卵发育和孵化及幼螺生长为成螺并产卵的能力。将成螺分别饲养在全天光照(3000lux)、全天无光照(0lux)、日间(8:00-20:00)光照与夜间(20:00-次日8:00)无光照、日间无光照与夜间光照等4种环境中,观察期间逐日在8:00和20:00收集当日新产出的螺卵块并计数螺卵数,比较螺昼夜节律性及光照对产卵的影响。将成螺脱离水体分别暴露在相对湿度分别为0%、65%、87%和100%的环境中,经不同时间后,分别观察暴露在不同环境中螺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将成螺放至烘箱内采用快速烘干法去除螺软体内水分,当螺重分别减轻10%、20%、30%、40%、50%、52%、55%、57%、60%和70%后,分别观察不同软体脱水率的螺的生存率。结果:自体生殖初产卵螺的直径为10-12.5mm,产卵的高峰期的螺直径为12.5-17.5mm;异体生殖初产卵螺的直径为7.5-10mm,产卵的高峰期的螺直径为12.5-27.5mm。在25℃水中,15d的产卵数、产卵块数及卵块含卵数,自体生殖螺分别为8.77±16.92枚/螺、1.93±3.30块/螺和4.01±1.87枚/块;异体生殖螺分别为149.71±142.28枚/螺、5.36±4.20块/螺和24.20±12.18枚/块,自体生殖螺与异体生殖螺比较各组数据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光滑双脐螺在日间光照夜间黑暗的自然环境中,全天产卵量为944.07±392.53枚/日,其中日间产卵量为94.93±37.99枚/日(占10.1%),夜间产卵量为849.13±366.04枚/日(占89.9%),产卵以夜间为主。若改变光滑双脐螺昼夜节律性,将螺暴露在日间避光、夜间光照环境中,则全天产卵量为577.07±279.76枚/日,其中日间产卵量为431.13±239.19枚/日(占74.7%),夜间产卵量为145.93±123.98枚/日(占25.3%)。综合上述结果,提示黑暗环境有利于螺产卵。当螺暴露在日间和夜间均有光照的环境,螺的全天产卵量为999.07±444.00枚/日,日间和夜间产卵量分别为428.47±302.08枚/日和570.60±257.17枚/日,二者无显着差异(P>0.05)。当螺日间和夜间均暴露在黑暗环境中,螺全天产卵量为602.93±510.68枚/日,其中日间产卵量为47.67±52.68枚/日(占7.9%),夜间为555.27±469.89枚/日(占92.1%)提示光照可促进产卵量的增加。光滑双脐螺成螺在脱离了水体后,暴露在25℃,相对湿度分别为0%、65%、87%和100%的环境中,最长生存时间分别为7d、70d、150d及100d。在25℃水体中,对照组中不喂食可生存50d。光滑双脐螺成螺在脱离了水体后,暴露在25℃烘箱内,当软体的脱水率分别为10%、20%、30%、40%、50%、52%、55%、57%、60%和70%,存活率分别为100%、100%、100%、100%、70%、30%、0、0、0、0。结论:光滑双脐螺能够通过异体受精或自体受精完成生殖过程,但异体生殖螺和自体生殖螺的繁殖力存在显着差异,异体繁殖力强于自体生殖,自体生殖生殖成熟率高于异体生殖。观察结果提示,单个存活螺卵、幼螺或成螺,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均有通过自体生殖的过程,繁衍形成新的种群的可能性。提示现有杀灭光滑双脐螺的措施仅可在一定程度上螺的种群数量,而难以彻底消灭螺的孳生。光滑双脐螺产卵以夜间为主,光照可干扰产卵节律,黑暗环境有利于产卵,光照可促进产卵量的增加。光滑双脐螺成螺具有很强抵御缺水缺食不利环境的能力,在相对湿度为87%、温度为25℃环境中,不进食可存活150d,提示旱季后仍存活的螺对于当地血吸虫病的传播及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螺软体失水,是导致螺死亡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定殖风险及潜在地理分布目的:预测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南方定殖风险及潜在地理分布。方法:采用生物学方法实验室测定光滑双脐螺产卵及螺卵、幼螺和成螺生存极值高温、极值低温、平均世代发育有效积温。采集重庆、浙江、云南、四川、江西、湖南、海南、贵州、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南方11个省(市、自治区)235个国家气象监测点1955-2010年间1月份和7月份日平均温度资料,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建立光滑双脐螺环境温度相关基础数据库,采用ArcGIS 10.1软件分析预测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定殖风险及潜在地理分布区域。结果:光滑双脐螺螺卵、幼螺及成螺半数致死低温分别为6.89℃、6.34℃和6.60℃;半数致死高温分别为35.99℃、33.59℃和32.27℃;光滑双脐螺产卵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为31.75℃和9.91℃;平均世代发育有效积温是(1970.07±455.10)日·度。光滑双脐螺半数致死高、低温度GIS图迭置分析显示全海南省及云南、广西、广东、福建4省局部地区气温条件符合光滑双脐螺生存温度条件;能满足光滑双脐螺繁殖一代以上的发育有效积温区域为广东和海南及其余9个省局部地区。2010年致死温度和年发生世代数GIS图迭置分析显示,全海南省和广东、广西、云南、福建4省局部地区为光滑双脐螺可定殖风险区。1955-2010年纵向致死温度和年发生世代数GIS图迭置分析显示,随着气侯变暖,光滑双脐螺年发生世代数的增加,光滑双脐螺潜在地理分布区由1955年的整个海南和广东局部地区扩展至2010年整个海南和广东、广西、云南及福建局部地区。结论:若光滑双脐螺传入中国大陆南方,定殖风险及潜在地理分布区域为全海南和广东、广西、云南及福建局部地区,风险范围和风险强度变化由南向北呈逐渐扩展和增强趋势。第叁部分控制光滑双脐螺药物的药效观察与评价目的:观察氯硝柳胺复方制剂对光滑双脐螺的杀灭效果,寻找更适合用于现场控制光滑双脐螺的产品,为控制光滑双脐螺传入、定殖贮备技术和产品保障。方法:将3种氯硝柳胺复方制剂(即26%四聚·杀螺胺、26%氯硝柳胺复方悬浮剂、31%氯硝柳胺复方悬浮剂)及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分别配制成氯硝柳胺浓度为1.000、0.500、0.250、0.125 mg/L和0.063 mg/L的溶液。将光滑双脐螺成螺(10只螺/组)分别浸泡于100ml 25℃药液中,24、48、72hr后取出,经25℃脱氯水清洗后放置25℃脱氯水饲养24hr鉴定死活,能活动的螺为活螺,不活动的螺采用敲击法鉴别死活。按照线性加权回归法计算出LC_(50)和LC_(95)。将上述3种复方制剂及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分别配制成氯硝柳胺浓度为0.500、0.250、0.125、0.063 mg/L和0.032 mg/L的溶液。将螺卵(50-100枚卵/组)分别浸泡于100ml 25℃药液中,24、48、72hr后移至25℃脱氯水中清洗3次,再将螺卵移至25℃脱氯水孵化15d,逐日观察螺卵发育,并计数新孵出的幼螺数。按照线性加权回归法计算求出LC_(50)和LC_(95)。结果:成螺浸泡在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26%氯硝柳胺复方悬浮剂、31%氯硝柳胺复方悬浮剂和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4种溶液,24 hr LC_(50)分别为0.197、0.565、0.191mg/L和0.216 mg/L,LC_(95)分别为0.253、0.664、0.271 mg/L和0.262 mg/L;72hr LC_(50)分别为0.170、0.536、0.173mg/L和0.172mg/L;LC_(95)分别为0.203、0.637、0.248mg/L和0.221mg/L。螺卵浸泡在4种药物溶液,24 hr LC_(50)分别为0.094、0.121、0.094mg/L和0.155 mg/L,LC_(95)分别为0.122、0.167、0.121 mg/L和0.241 mg/L;72hr LC_(50)分别为0.071、0.108、0.084mg/L和0.102mg/L,LC_(95)分别为0.092、0.155、0.109mg/L和0.151mg/L。结论: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在确保对光滑双脐螺成螺和螺卵杀灭效果的同时,可降低施药水体氯硝柳胺的浓度,减少对施药水体内非靶向性水生动物的毒性作用。复方制剂中添加氰氨化钙,并不提高氯硝柳胺的杀螺作用。26%四聚·杀螺胺悬浮剂和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对光滑双脐螺成螺和螺卵均有较好杀灭作用,可作为贮备杀螺用药,应用于控制光滑双脐螺。(本文来源于《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期刊2018-05-01)
贡桑曲珍,伍卫平,严信留,薛垂召,边巴卓玛[5](2017)在《西藏自治区人体泡型包虫病分布及中间宿主感染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西藏自治区人群泡型包虫病流行情况,以及中间宿主感染情况,为西藏泡型包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用B超检查全腹部,现场初筛后保存3张B超影像图片及B超动态影像资料,最后请专家会诊并最终作出定性及分型诊断。各地(市)随机抽取1个存在泡型包虫病病人的县开展啮齿类动物调查,现场解剖后对存在病变的肝脏、肺脏进行PCR检测。结果 B超筛查共80 384人,其中2012年在4个县筛查3 335人,2016年在剩余的70个县筛查364个村77 049人,泡型包虫病总患病率为0.20%。西藏7地市均有泡型包虫病流行,其中那曲地区患病率较高,为0.30%;山南市患病率较低,为0.04%。全西藏74个县有47个县有泡型包虫病流行,以尼木县患病率较高,为1.02%;桑珠孜区患病率较低,为0.03%。牧区人群患病较高,为0.36%(57/15 757),半农半牧区为0.30%(63/20 814),农区为0.14%(28/12 184),城镇为0.02%(5/4 102)。不同生产类型间泡型包虫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71,P<0.05)。男、女性泡型包虫病患病率分别为0.15%(53/34 297)和0.22%(100/46 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7,P<0.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文盲患病率较高,为0.25%(101/39 616)。不同文化程度人群泡型包虫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76,P<0.01)。牧民、半农牧、农民出率较高,分别为0.34%(63/18 558)、0.29%(29/10 078)、0.14%(45/31 369);学龄前儿童患病率较低,为0.02%。不同职业人群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1,P<0.01)。年龄分布方面,40~、50~、60~、≥70岁组人群患病率分别为0.25%(35/14 150)、0.21%(26/12 099)、0.39%(26/6 628)和0.36%(12/3 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49,P<0.01)。随年龄增高,患病率增高。文盲人群患病率较高,为0.22%(102/46112)。PCR检测拉萨市尼木县中间宿主泡球蚴(基因)阳性率较高,为3.96%(4/101),丁青县和察隅县分别为2.17%(2/92)和1.45%(5/345)。全区推算患病率为0.20%。结论西藏泡型包虫病流行严重,应加大筛查力度,早发现早治疗病人。啮齿类动物泡球蚴感染严重,应加强灭鼠,控制泡型包虫病的传播。(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顾冬花,杨继元,伊平昌,李国平,张才旦卓玛[6](2017)在《大通县包虫病中间宿主感染状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全面掌握大通县包虫病在中间宿主中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状况,在全县范围内对牛、羊、人包虫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地牛、羊包虫病感染率分别是1%、7.42%,人感染率为0.0029%,包虫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此病的传播流行。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等肉(本文来源于《山东畜牧兽医》期刊2017年12期)
胡飞,吕尚标,李宜锋,李召军,葛军[7](2017)在《江西省血吸虫中间宿主分布现状研究Ⅰ鄱阳湖区钉螺分布态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掌握鄱阳湖区草洲钉螺分布现状,为制订和调整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鄱阳湖区草洲空间数据库按200 m×200 m创造矢量网格,对网格进行随机抽样,并对抽取的网格以50 m×50 m开展系统抽样法调查螺情;同时以2009年鄱阳湖区湖底地形图为基础提取所有调查螺点的高程数据,分析有螺点的平均高程和极值,明确钉螺在草洲分布高程范围。结果鄱阳湖区南湖和北湖分别选取网格样本949个和210个,占各自区域总样本的3.04%和3.21%;共调查螺点15 231框(每框面积为0.1 m~2),有螺框出现率8.15%,活螺平均密度为0.463只/0.1 m~2;鄱阳湖区南湖和北湖有螺区域高程分布分别为11~16 m和9~16 m,南湖密螺带分布高程为12~13 m和15~16 m,北湖密螺带分布高程为12~14 m。结论鄱阳湖区草洲钉螺分布在9~16 m的高程范围内,湖区适宜钉螺孳生,繁殖生境已向鄱阳湖北部及下高程区移动。在今后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可依据现行钉螺孳生的地理特点,制定出更为科学的防治措施,进一步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8](2017)在《藏系绵羊是细粒棘球绦虫最适宜的中间宿主》一文中研究指出包虫病是细粒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等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所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为牛、羊、猪、马等家畜、野生动物和人,其中绵羊为最适宜的中间宿主。细粒棘球绦虫的虫种内存在大量变异,在不同的宿主体内以及不同的地理环境中,虫(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7-07-19)
易琳,李晓恒,陈劲松,高世同,梅树江[9](2017)在《深圳环境因素对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藁杆双脐螺的分布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藁杆双脐螺是传播曼氏血吸虫病重要的中间宿主,环境因素的变化对该螺的分布与扩散产生很大影响,研究藁杆双脐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预测该螺的孽生分布、曼氏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在获取深圳市各区河流段的藁杆双脐螺密度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深圳市各区河流段的藁杆双脐螺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深圳市螺的分布有较强的聚集性,其密度高低受环境因素影响.螺很少出现在水质极好或极差的环境中,主要分布在地势起伏小且坡度在0~9之间、植被为3~9的环境中;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区域温度、湿度的差异对螺分布影响较小。且各环境因素对螺密度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环境相关性有坡度>植被>湿度>水质>温度。结论分析结果显示藁杆双脐螺的分布特征与环境因素关系密切。环境因素影响其生存条件,并与其分布密度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7年04期)
江颖[10](2016)在《我国华支睾吸虫中间宿主螺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华支睾吸虫隶属于后睾科(Opisthorchiidae)的支睾属(Clonorchis),它寄生于人体肝胆系统,可引发多种疾病,如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胆管癌等。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我国为华支睾吸虫的流行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之一。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复杂,需要两个中间宿主(螺和鱼虾)和一个终宿主才能完成整个生活史。华支睾吸虫生活史中较少有研究是针对于其第一中间宿主螺类。研究中间宿主螺类的分类,对防治华支睾吸虫病及螺类的生物学研究等具有实际意义。目前,一些中间宿主螺类有一些相近种类形态不易区分,结合外部形态及内部解剖等形态学方法鉴定物种有难度,而运用近几年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第一中间宿主螺类的分类研究却有实际意义。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是一种新兴的物种鉴定方法,即从DNA序列上选取一个较短的片段应用为快速鉴别种类的标记,不同物种的标记可与相应的物种建立相互对应的关系。这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已广泛应用。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验证了DNA条形码技术用于华支睾吸虫中间宿主种类鉴定的可行性,再利用该技术对中间宿主螺类进行了初步的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此外,还对广西横县两种螺是否存在同种异名现象进行了探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采集于我国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螺类广泛分布地区的9种(另外有叁个为未知种)共136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进行PCR扩增与测序,共得到9种(另外还有叁个未知种)85条COI序列,扩增个体的成功率为62.5%。对所得的COI序列分析后,发现豆螺科内所测物种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1.31%,其中最大的种内遗传距离为14.50%,最小种内遗传距离为0.2%。豆螺科内各个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4.80%,存在条形码间隙。其他科的螺类,如跑螺科(Thiaridae)的瘤拟黑螺(Melanoides tuberculata)、肋蜷科(Pleuroseridae)的方格短沟蜷(Semisulcospira cancellata)和放逸短沟蜷(Semisulcospira libertind)及拟沼螺未知种(Assimineidae)的平均种内遗传距离小于1%,种间距离为平均种内距离的10倍以上,存在条形码间隙。结果证明,基于COI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可有效鉴定本研究中的螺类。2.在本研究中,将COI、16S rDNA、ITS-1、28S rDNA四个基因位点合并应用于本研究中螺类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16S rDNA的通用引物难以扩增大部分实验样品,研究中较易扩增获得ITS-1和28S rDNA的DNA条形码序列。在基于COI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中,几乎所有种类形成单系群,并有较高的支持度。其属和总科也形成了各自的分支。而基于16S rDNA、ITS-1、28S rDNA基因构建的系统树与传统形态学分析结果有较大出入。3.应用DNA条形码技术结合形态学、解剖学方法鉴别采集于广西横县的硬豆螺(Bithynia robusta)与赤豆螺(Bithynia fuchsiana)。两种豆螺形态相似、栖息生境相同,考虑可能存在同种异名现象。通过观察两种螺类的外部形态及测量其主要参数,比较两种豆螺的雄性生殖系统,采用基于CO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Ⅰ, 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方法进行螺种鉴别,并构建系统树。在研究中发现两种螺类的个体外形基本一致,并具有形态相似的雄性生殖系统。两种螺类的种间距离小,小于3%。COI基因序列的变异较小。序列进行整理和剪切后,22个个体的COI基因片段均为517bp,无插入、缺失位点。根据COI基因序列进行系统树的构建,发现两类群的个体明显聚为一支。根据本研究的形态学和COI基因序列证据,提示采自广西横县的赤豆螺与硬豆螺可能为同种异名。(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6-06-30)
中间宿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基于螺的生态学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温度资料,预测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定殖风险及潜在地理分布。方法采用生态学方法实验室测定光滑双脐螺螺卵、幼螺及成螺生存极值高温、极值低温、发育起点温度和世代发育有效积温;采集中国大陆南方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家级气象站点1955-2010年温度资料,建立光滑双脐螺环境温度相关基础数据库,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预测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定殖风险及潜在空间分布区域。结果光滑双脐螺螺卵、幼螺及成螺的半数致死低温分别为6.80、6.34℃和6.60℃,半数致死高温分别为35.99、33.59℃和32.20℃,发育起点温度为7.16℃,平均世代发育有效积温为(1 970.07±455.10)日·度。结合我国南方229个国家级气象站点温度资料的GIS分析显示,中国大陆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福建省的局部地区以及海南全省的气温条件已能满足光滑双脐螺生存的温度要求;其中广东少部分地区和整个海南省区,甚至可完成3个世代以上发育繁殖,可成为该螺入侵后的高风险潜在地理分布区域;并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大陆适合光滑双脐螺定殖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域有由南向北扩展的趋势。结论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区已具备适合光滑双脐螺定殖的温度条件,且此区域呈由南向北扩展的趋势。因此,中国大陆存在光滑双脐螺传入后的定殖风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间宿主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宜安,梁幼生,曲国立,石锋,邢云天.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的生物学特性:生殖与生存[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9
[2].王宜安,杨坤,梁幼生,曲国立,石锋.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在中国大陆的定殖风险及潜在地理分布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8
[3].吕尚标,李宜锋,陈喆,辜小南,袁敏.江西省血吸虫中间宿主分布现状研究Ⅱ钉螺孳生环境时空分布分析[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8
[4].王宜安.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光滑双脐螺种群生态及定殖风险的研究[D].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2018
[5].贡桑曲珍,伍卫平,严信留,薛垂召,边巴卓玛.西藏自治区人体泡型包虫病分布及中间宿主感染调查[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7
[6].顾冬花,杨继元,伊平昌,李国平,张才旦卓玛.大通县包虫病中间宿主感染状况调查[J].山东畜牧兽医.2017
[7].胡飞,吕尚标,李宜锋,李召军,葛军.江西省血吸虫中间宿主分布现状研究Ⅰ鄱阳湖区钉螺分布态势分析[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7
[8]..藏系绵羊是细粒棘球绦虫最适宜的中间宿主[N].人民政协报.2017
[9].易琳,李晓恒,陈劲松,高世同,梅树江.深圳环境因素对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藁杆双脐螺的分布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17
[10].江颖.我国华支睾吸虫中间宿主螺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