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污染总量分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尼系数,贡献系数,污染负荷分配,不公平因子
水污染总量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秦迪岚,韦安磊,卢少勇,罗岳平,廖岳华[1](2013)在《基于环境基尼系数的洞庭湖区水污染总量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系统的整体效益出发,构建了基于基尼系数的水污染负荷公平分配评价指标体系,并且以贡献系数作为判断不公平因子的依据,结合GIS技术分析洞庭湖区不公平因子分布的空间差异性;利用基尼系数最小化模型,制订了洞庭湖区基于公平性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研究表明:2008年湖区基于GDP和土地面积的总氮、总磷污染负荷基尼系数均大于0.2,超过了基尼系数合理限值,湖区氮磷排放在经济和自然资源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在湖区3个大型污染控制区中,Ⅰ区(中心城市污染控制区)和Ⅲ区(山地丘陵生态保育区)分别具有最小的氮磷土地面积贡献系数和经济贡献系数,是湖区不公平性特征最为显着的2个区域;在优化分配所得的2020年湖区各单位相对于2008年的总氮排放削减方案中,Ⅰ区削减率最高,达8.18%,岳阳市区削减量最大,为865.0 t/a;在相应的总磷排放削减方案中,Ⅱ区(平原农业综合整治区)削减率最高,达9.45%,华容县削减量最大,为78.45 t/a.(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姜磊[2](2011)在《苕溪流域非点源水污染预测及总量分配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大量养殖废水、化肥和农药随着降水或灌溉水进入水域,严重影响了水环境质量和饮用水安全。面临日益严峻的水环境污染形势,国内外众多学者针对污染物总量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由于非点源总量估算和控制难度较大,其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以苕溪流域为例,对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物总量进行估算和预测;从环境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建立起基于基尼系数与环境效率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通过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单目标多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最终得到体现公平性最大化的总量分配方案。本论文选择农田径流、畜禽水产养殖和居民生活等主要非点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非点源水污染物总量估算模型,对由以上几种污染源排放至水体的COD和NH3-N总量进行计算。采用LEAP2008模型,以2007年为基准年,预测近期(2015年)和远期(2020年)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结果表明,2015年研究区域内COD和NH3-N排放总量分别较2007年增长22%和26%;2020年全流域COD和NH3-N排放总量增长幅度均超过45%,分别将达到206946t和16738t。流域内水污染防治的形势异常严峻。选取适当的环境基尼系数指标,在合理的假设和约束条件下,制定出优化的地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依照效率原则,以所有污染源产值最大为目标函数,结合等比例削减法得到细化的行业污染物总量分配最终方案。通过分析发现,猪和家禽养殖业是苕溪流域非点源总量控制的重点行业。经过优化后的方案能够在满足总量目标的前提下较好地解决分配过程中的环境公平性问题。本文建立的基于基尼系数与环境效率最大化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不但全面考虑了各地区的COD和NH3-N污染排放现状、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社会等多种客观因素,且数据易于获取、简单易行,克服了分配过程中技术参数缺乏的问题,为确保总量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也为后期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1-03-15)
同园园,马宏瑞[3](2010)在《我国水污染负荷总量分配模型研究进展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我国目前水污染总量分配模型的研究进展,包括总量分配基本方法研究和水污染负荷分配模型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及分析,以期为新模型的建立提供更充分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期刊2010年12期)
刘娜,谢绍东[4](2007)在《中国不同经济区域大气污染总量分配方法的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公平性分配原则,提出影响大气污染物总量分配的5种基本影响因子是污染源排放现状、污染企业的环境行为、污染源对区域或城市经济贡献、污染源布局和污染源的环境影响,然后剖析了现有分配方法隐含的这些影响因子,并评价各种分配方法的公平性和适用性。研究指出,目前还没有一种分配方法完全考虑了这些分配影响因子,均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存在的相对公平性,因此应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环境管理要求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分配方法,于是提出了中国不同经济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的选择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马飙[5](2006)在《刍议水污染总量指标的确定与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环境管理从浓度控制转变为质量控制的必然趋势,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1995年,国务院发布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了“国家对淮河流域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004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与淮河(本文来源于《治淮》期刊2006年10期)
袁辉,王里奥,胡刚,崔志强,詹艳慧[6](2004)在《叁峡重庆库区水污染总量的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叁峡重庆库区各区县的COD和NH3-N排放总量分别应为12.63万t/a和0.78万t/a,为了实现库区各个沿江城镇城区段的水环境控制目标,需要将总量分配到各个沿江区县。根据库区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2种分配方法:根据排放量及污染带面积大小进行分配和等比例分配,对重庆库区2010年允许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了分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叁峡重庆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目标的具体措施。(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2期)
傅平,王华东[7](1992)在《水质污染总量的合理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质污染总量削减分配的目的应该是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组合和高效利用.本文利用运筹学中的DEA方法,对企业的经济、管理及排污叁个方面的素质进行了评价,进而形成企业素质综合指数.企业素质综合指数为我们确定总量控制对象和总量削减分配权重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环境科学》期刊1992年02期)
李开明,陈铣成,许振成[8](1990)在《潮汐河网区水污染总量控制及其分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潮汐河网地区水污染总量控制的两种方法和水污染负荷总量分配的六种方法。对各种方法都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求解方法,并给出了各种方法的应用实例。(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1990年06期)
水污染总量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大量养殖废水、化肥和农药随着降水或灌溉水进入水域,严重影响了水环境质量和饮用水安全。面临日益严峻的水环境污染形势,国内外众多学者针对污染物总量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由于非点源总量估算和控制难度较大,其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以苕溪流域为例,对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物总量进行估算和预测;从环境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建立起基于基尼系数与环境效率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通过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单目标多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最终得到体现公平性最大化的总量分配方案。本论文选择农田径流、畜禽水产养殖和居民生活等主要非点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非点源水污染物总量估算模型,对由以上几种污染源排放至水体的COD和NH3-N总量进行计算。采用LEAP2008模型,以2007年为基准年,预测近期(2015年)和远期(2020年)苕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结果表明,2015年研究区域内COD和NH3-N排放总量分别较2007年增长22%和26%;2020年全流域COD和NH3-N排放总量增长幅度均超过45%,分别将达到206946t和16738t。流域内水污染防治的形势异常严峻。选取适当的环境基尼系数指标,在合理的假设和约束条件下,制定出优化的地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依照效率原则,以所有污染源产值最大为目标函数,结合等比例削减法得到细化的行业污染物总量分配最终方案。通过分析发现,猪和家禽养殖业是苕溪流域非点源总量控制的重点行业。经过优化后的方案能够在满足总量目标的前提下较好地解决分配过程中的环境公平性问题。本文建立的基于基尼系数与环境效率最大化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不但全面考虑了各地区的COD和NH3-N污染排放现状、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社会等多种客观因素,且数据易于获取、简单易行,克服了分配过程中技术参数缺乏的问题,为确保总量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也为后期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污染总量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1].秦迪岚,韦安磊,卢少勇,罗岳平,廖岳华.基于环境基尼系数的洞庭湖区水污染总量分配[J].环境科学研究.2013
[2].姜磊.苕溪流域非点源水污染预测及总量分配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
[3].同园园,马宏瑞.我国水污染负荷总量分配模型研究进展及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
[4].刘娜,谢绍东.中国不同经济区域大气污染总量分配方法的选择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5].马飙.刍议水污染总量指标的确定与分配[J].治淮.2006
[6].袁辉,王里奥,胡刚,崔志强,詹艳慧.叁峡重庆库区水污染总量的分配[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7].傅平,王华东.水质污染总量的合理分配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1992
[8].李开明,陈铣成,许振成.潮汐河网区水污染总量控制及其分配方法[J].环境科学研究.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