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华沙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华沙鳅,宜宾江段,胃含物分析,食性
中华沙鳅论文文献综述
李雷,颉璇,吴金明,危起伟[1](2019)在《长江上游宜宾江段中华沙鳅摄食生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4月30日—5月16日,采用流动和定点收购的方法收集了长江上游宜宾江段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 264尾,体长范围为65~124mm,利用传统胃肠含物分析法研究此江段中华沙鳅的摄食生态。结果表明,中华沙鳅为偏动物性的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幼虫、甲壳类、底栖无脊椎动物,其次为浮游生物。中华沙鳅食物组成随体长的增加而显着变化:体长小于75mm时食物主要为甲壳类,重量百分比为66.39%,其次为水生昆虫幼虫;体长大于75mm时,底栖无脊椎动物开始出现;体长为75~105mm时,主要食物为甲壳类、水生昆虫幼虫、底栖无脊椎动物。随着中华沙鳅个体发育,水生昆虫幼虫的重量百分比增加:体长>105mm时,水生昆虫幼虫成为其最主要的食物,重量百分比为76.68%。平均饱满指数和空胃率结果显示,中华沙鳅的摄食强度没有明显的体长变化,但有明显的昼夜变化,2:00和14:00有两个摄食高峰。随着向家坝蓄水,坝下水域鱼类的饵料生物也发生了变化,本次调查是向家坝蓄水前宜宾江段中华沙鳅的最后食性调查,为向家坝蓄水对长江上游中华沙鳅的摄食影响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周剑,李强,柯红雨,刘超,苏旭涛[2](2019)在《中华沙鳅繁殖过程中卵巢组织学特征和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中华沙鳅(Sinibotia superciliaris)是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水系的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野生资源逐少,开展中华沙鳅繁殖性能相关的研究对其种质资源保护和经济价值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试验采集繁殖前期、繁殖期和繁殖后期的中华沙鳅卵巢组织和血液样本,采用组织切片法方法进行了卵巢组织学特征观察,并进行了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组织学特征表明,中华沙鳅繁殖前期卵巢内以第Ⅱ时相卵母细胞为主,可见少量第Ⅲ时相卵母细胞;繁殖期以第Ⅳ时相卵母细胞为主,可见少数第Ⅱ、Ⅲ、Ⅴ时相卵母细胞;繁殖后期卵巢中以第Ⅱ时相卵母细胞为主,可见少量的第Ⅲ时相和第Ⅵ时相卵母细胞,核周细胞质内出现空泡。中华沙鳅第Ⅱ时相卵母细胞直径约50~110μm;第Ⅲ时相卵母细胞直径约110~260μm;第Ⅳ时相卵母细胞直径约470~720μm;第Ⅴ时相卵母细胞胞直径约700~950μm。血液生化指标表明:中华沙鳅繁殖过程中总胆固醇(CHOL)、甘油叁酯(TG)、白蛋白(ALB)等血液生化指标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碱性磷酸酶(ALP)则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糖(GLU)、总蛋白(TP)、球蛋白(GLO)等血液生化指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则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但均未呈现出显着差异。【结论】本研究为中华沙鳅繁殖过程中卵母细胞变化规律、不同时期的卵径和血液生化指标提供参考数据,为进一步探究中华沙鳅繁殖过程中卵巢发育特点、提高中华沙鳅繁殖力和了解其繁殖期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柯,王志刚,毛丽盈,胡佳鸿,杨依曼[3](2019)在《中华沙鳅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中华沙鳅两性异形状况,检测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16个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及雌性个体生育力。t检验显示,沙鳅雌性个体体长和体质量显着大于雄性个体。以体长为协变量的One-way ANCOVA和Tukey's检验显示,中华沙鳅的雌性个体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后头长、体高、尾柄高、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显着大于雄性个体(P<0.05)。对全部样本的16个指标形态特征经标准化后进行主成分分析(Eigenvalue>1)发现,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共解释形态变异69.044%。回归分析表明,中华沙鳅的怀卵数量与体长、体质量等特征正相关。对所有测量的形态特征与体长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雌性中华沙鳅局部形态特征的生长速率明显大于雄性。生育能力影响雌性中华沙鳅腹腔容量。(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王志刚,徐勇斌,朱金波,贺文芳[4](2019)在《中华沙鳅的养殖保护及研究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鳅科、沙鳅亚科,因其体表黏液丰富,捕捞后能凝结成涎,故沿江渔民多称其为"涎鱼子",也有人称为"龙针""青龙丁""花鳅"等,为我国特有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近年来,由于长江上游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人为过度捕捞、非法渔具的使用,使中华沙鳅野生资(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9年03期)
邹远超,文正勇,覃川杰,李华涛,王永明[5](2018)在《野生和养殖中华沙鳅肌肉营养成分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沙鳅(Sinibotia superciliaris)又名龙针、钢鳅,属鲤形目,鳅科,沙鳅亚科,中华沙鳅属,为我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上游水系[1],属肉食性底栖鱼类,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继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等鳅科鱼类之后又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食用鱼类。近年来,由于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利工程建设等原因,使中华沙鳅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加上过渡捕捞和水污染等因素,导致该鱼野生资源量急(本文来源于《营养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安莉丽,江修龙,郑枫,王建,朱成科[6](2018)在《一例中华沙鳅体表溃烂病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沙鳅隶属鲤形目、鳅科,是长江中上游特产优质的名贵珍稀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兼备;且体态纤细,体色艳丽,有着较高的观赏价值,市场价格逐年攀升,最高时达到600~700元/千克。目前由于水利工程、环境污染等因素,中华沙鳅的自然资源急剧减少,而市场对该鱼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产区已开展对中华沙鳅的人工驯养与繁育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功。但人工驯养和繁育过程中,中华沙鳅极易出现体表溃烂症状的疾病,发病率在(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8年05期)
赵田田,蒲宗旺,岳兴建[7](2017)在《宽体沙鳅与中华沙鳅同工酶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宽体沙鳅Sinibotia reevesae和中华沙鳅Sinibotia superciliaris成体的心脏、肝胰脏、肠、肾、肌肉、脑、眼7种组织中的酯酶(EST)、过氧化氢酶(CA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共4种同工酶的活性和类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7种组织中检测到6种酯酶同工酶,2种过氧化氢酶同工酶,4种乳酸脱氢酶同工酶,8种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表达;(2)在7种组织中,各同工酶表现出明显组织特异性,这与同工酶的功能密切相关;(3)在两种中华沙鳅属鱼类中,4种同工酶酶带的分布具有一定相似性和差异性,体现在宽体沙鳅和中华沙鳅EST-1、EST-2同工酶表达相似性较高,CAT同工酶在肝胰脏和中肾组织表达较强,LDH同工酶酶谱相对简单,线粒体型MDH同工酶在两种鱼类的各组织中表达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黄先全,王永明,罗霞,董春燕,覃川杰[8](2017)在《中华沙鳅、宽体沙鳅及两者杂交种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宽体沙鳅(Botia reevesae)及两者杂交种幼鱼的生长特性。【方法】以各自1对亲鱼人工繁殖获得的60d龄中华沙鳅、宽体沙鳅和两者的杂交种幼鱼(中华沙鳅为母本,宽体沙鳅为父本)为研究对象,经15d人工饲料驯化后,进行为期210d的生长实验。实验结束后对叁者的生长、饲料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进行比较。【结果】中华沙鳅和宽体沙鳅的绝对生长率接近,并均比杂交种的绝对生长率高,且与后者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中华沙鳅的相对生长率、特定生长率最高,与其他两种鱼的这两项指标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宽体沙鳅的丰满度最高,且3种鱼丰满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华沙鳅的饲料总消化率最高,宽体沙鳅的次之,杂交种的最低,且杂交种与中华沙鳅间的这一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者的蛋白质消化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中华沙鳅的淀粉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为最高,与宽体沙鳅和杂交种的对应指标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宽体沙鳅的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相比,杂交种的两种酶活性更高,且与前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华沙鳅比宽体沙鳅更偏肉食性,叁者对人工配合饲料的利用率中华沙鳅最高,宽体沙鳅次之,杂交种最低。(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李斌,陶敏,徐丹丹,倪露芸,王永明[9](2016)在《长江上游中华沙鳅食性特征的C、N同位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C、N稳定同位素技术并结合肠含物分析对我国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中华沙鳅(Sinibotia superciliaris)不同发育阶段食性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中华沙鳅δ~(13)C、δ~(15)N平均值分别为(–22.48±0.85)‰、(10.09±0.69)‰;不同体长段δ~(13)C(P<0.05,F=2.44)、δ~(15)N(P<0.01,F=6.06)值差异显着,暗示了中华沙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食性转变现象;体长<80 mm的个体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和藻类,属杂食偏肉食性鱼类;体长>80 mm的个体,其食物以虾类、淡水壳菜和水生昆虫为主,属肉食性鱼类。中华沙鳅营养级位于2.02—2.47,与长江上游多种底栖型鱼类生态位相似;食物竞争可能是导致其摄食强度弱和资源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上游中华沙鳅野生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唐勇[10](2016)在《青衣江下游中华沙鳅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5月-2014年6月,对青衣江下游夹江至乐山段中华沙鳅的资源现状,繁殖生物学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常规方法对73尾繁殖期野生中华沙鳅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73尾中华沙鳅标本,其体长在84~184mm范围,平均体长为134mm;体重在10.87~45.57g之间,平均体重为22.64g;其中31尾雌性中华沙鳅绝对怀卵量1542~7563粒,平均怀卵量为4486粒;雌雄中华沙鳅初次性成熟年龄均为2龄。(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世界》期刊2016年03期)
中华沙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中华沙鳅(Sinibotia superciliaris)是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水系的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野生资源逐少,开展中华沙鳅繁殖性能相关的研究对其种质资源保护和经济价值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试验采集繁殖前期、繁殖期和繁殖后期的中华沙鳅卵巢组织和血液样本,采用组织切片法方法进行了卵巢组织学特征观察,并进行了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组织学特征表明,中华沙鳅繁殖前期卵巢内以第Ⅱ时相卵母细胞为主,可见少量第Ⅲ时相卵母细胞;繁殖期以第Ⅳ时相卵母细胞为主,可见少数第Ⅱ、Ⅲ、Ⅴ时相卵母细胞;繁殖后期卵巢中以第Ⅱ时相卵母细胞为主,可见少量的第Ⅲ时相和第Ⅵ时相卵母细胞,核周细胞质内出现空泡。中华沙鳅第Ⅱ时相卵母细胞直径约50~110μm;第Ⅲ时相卵母细胞直径约110~260μm;第Ⅳ时相卵母细胞直径约470~720μm;第Ⅴ时相卵母细胞胞直径约700~950μm。血液生化指标表明:中华沙鳅繁殖过程中总胆固醇(CHOL)、甘油叁酯(TG)、白蛋白(ALB)等血液生化指标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碱性磷酸酶(ALP)则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糖(GLU)、总蛋白(TP)、球蛋白(GLO)等血液生化指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则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但均未呈现出显着差异。【结论】本研究为中华沙鳅繁殖过程中卵母细胞变化规律、不同时期的卵径和血液生化指标提供参考数据,为进一步探究中华沙鳅繁殖过程中卵巢发育特点、提高中华沙鳅繁殖力和了解其繁殖期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华沙鳅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雷,颉璇,吴金明,危起伟.长江上游宜宾江段中华沙鳅摄食生态研究[J].水产学杂志.2019
[2].周剑,李强,柯红雨,刘超,苏旭涛.中华沙鳅繁殖过程中卵巢组织学特征和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规律[J].西南农业学报.2019
[3].李柯,王志刚,毛丽盈,胡佳鸿,杨依曼.中华沙鳅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能力[J].江苏农业科学.2019
[4].王志刚,徐勇斌,朱金波,贺文芳.中华沙鳅的养殖保护及研究展望[J].科学养鱼.2019
[5].邹远超,文正勇,覃川杰,李华涛,王永明.野生和养殖中华沙鳅肌肉营养成分比较分析[J].营养学报.2018
[6].安莉丽,江修龙,郑枫,王建,朱成科.一例中华沙鳅体表溃烂病的诊治[J].科学养鱼.2018
[7].赵田田,蒲宗旺,岳兴建.宽体沙鳅与中华沙鳅同工酶比较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
[8].黄先全,王永明,罗霞,董春燕,覃川杰.中华沙鳅、宽体沙鳅及两者杂交种幼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比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9].李斌,陶敏,徐丹丹,倪露芸,王永明.长江上游中华沙鳅食性特征的C、N同位素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16
[10].唐勇.青衣江下游中华沙鳅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