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言比较论文-张静

历史语言比较论文-张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语言比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印度人,《非洲研究》

历史语言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1](2019)在《《非洲研究》杂志发表南非印度历史、文学和语言比较专刊》一文中研究指出英文《非洲研究》(African Studies)杂志是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主办的一份国际性跨学科学术期刊,由Taylor&Francis公司出版。该杂志创立于1942年,前身是1921年创刊的《班图研究》(Bantu Studies)。它发表与非洲社会历史文化有关的高质量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人类学、(本文来源于《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期刊2019年02期)

宋菲菲[2](2015)在《汉语和满—通古斯语言回指方式比较——基于历史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语和满—通古斯语言的指示代词回指方式进行了比较。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汉语和满—通古斯语言表示回指的方式具有共通性,这主要表现在回指方式与人称代词的相关性上,即第叁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的同形或同源现象,并且发现这一同形或同源现象并不为汉语和满—通古斯语言所特有,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5年03期)

张旭[3](2013)在《语言理据性像似性概念在中西语言哲学传统中的历史发展及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据性和像似性是目前语言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但针对其历史发展,国内对西方传统的论述多语焉不详或有失片面,而对我国本土语言哲学传统中的思想根源则多避之不谈,更无系统论述。文章以几个中西方代表人物的观点为主线,择要回顾并对比认知语言学兴起前此概念在中西传统中的发展,并从我国古代哲学文化传统中追溯其认知思想根源,籍此证明,理据性像似性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是西方理论框架下我国传统思想的再包装,与汉语有更高的适配性。(本文来源于《浙江传媒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秦楠,江海燕[4](2010)在《民族语言历史比较研究之管见》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民族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面临叁个难题;民族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需要理论平台、多元视角及"本土化";汉语和藏缅语之间的类型差异具有极其复杂的历史成因;汉语的多元异质特性当与语言接触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青海民族研究》期刊2010年04期)

王娟[5](2008)在《从梅耶的《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看语言演变的研究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梅耶,在他的经典之作《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中,对历史语言学进行了回顾,论述了历史比较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该书,可以对语言演变的研究原则作大致窥探。(本文来源于《华商》期刊2008年18期)

罗仁地,杨将领[6](2007)在《通过亲属语言、方言的比较了解语言的历史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缅甸北部卡钦州的日旺语与中国云南省的独龙语这两个亲属语言的比较,探究日旺语的受益结构的来源,同时也应用同样的比较方法,探究独龙语标记第一人称复数的动词长元音和标记施事者的代词长元音的来源。本文用这两个现象来例示一个研究方法:在描写某一种语言的时候,可以用该语言与其亲属语言的比较来了解该语言本身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东方语言学》期刊2007年01期)

李宗勋,张晓宇[7](2007)在《中韩日叁国语言文化比较——以一般性特点及历史视角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文化作为汉字文化圈的母体文化,在历史上给了韩国语和日语以深刻的影响,叁者在语言的运用上呈现出某些相同的文化印记。但又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各自的特色。汉字具备可读性、可识性、可习性、可衍性,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韩国语不能废除汉字,汉字是东方文化的共同财富,应共同继承与发扬。日本是最早引进汉字的东方国家,近代以来大量引进西方外来语,但应学会取舍,规范自己的民族语言。(本文来源于《东疆学刊》期刊2007年04期)

王秋萍[8](2007)在《中外古近代语言研究历史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6至前5世纪。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语言研究的历史对现代普通语言学的发展都曾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并在理论上、研究方法上存在着诸多可资借鉴之处。本文通过对中外古近代语言研究的历史作总结和比较,探讨其对当下我国语言学现状、发展的启示。(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孙华[9](2006)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语言学应当始于历史比较语言学,这不仅是因为历史比较语言学使语言学真正成为独立的学科,同时也为后来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特别是其比较构拟的方法,更是语言学研究中科学的归纳法和假设演绎法的开端。正确认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贡献,同时也为正确认识后来的诸种语言观,比如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的语言观提供了某种参照。(本文来源于《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7期)

陈保亚[10](2006)在《从语言接触看历史比较语言学》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的历史语言学通过形态和基本词汇的系统对应确定同源关系,通过对应中显示的差异划分谱系树、重建原始语言。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一套工作程序被证明为历史语言学的重要基石。随着研究的深入,所比较的语言的增多,已有的工作程序被证明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还不够充分,还不能完成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设定的同源判定、谱系划分、原始语言重建等几个重要任务。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展开,关于语言起源和语言演变的一些新的重要问题开始呈现出来,这些问题有些不在早期历史语言学的视野中。本次笔谈就目前历史语言学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出现的研究趋势进行了讨论,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加入这一探讨,共同来拓展历史语言学的视野,推动历史语言学的新发展。(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历史语言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语和满—通古斯语言的指示代词回指方式进行了比较。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汉语和满—通古斯语言表示回指的方式具有共通性,这主要表现在回指方式与人称代词的相关性上,即第叁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的同形或同源现象,并且发现这一同形或同源现象并不为汉语和满—通古斯语言所特有,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语言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1].张静.《非洲研究》杂志发表南非印度历史、文学和语言比较专刊[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9

[2].宋菲菲.汉语和满—通古斯语言回指方式比较——基于历史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考察[J].现代交际.2015

[3].张旭.语言理据性像似性概念在中西语言哲学传统中的历史发展及比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

[4].秦楠,江海燕.民族语言历史比较研究之管见[J].青海民族研究.2010

[5].王娟.从梅耶的《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看语言演变的研究原则[J].华商.2008

[6].罗仁地,杨将领.通过亲属语言、方言的比较了解语言的历史发展[J].东方语言学.2007

[7].李宗勋,张晓宇.中韩日叁国语言文化比较——以一般性特点及历史视角为中心[J].东疆学刊.2007

[8].王秋萍.中外古近代语言研究历史比较[J].绥化学院学报.2007

[9].孙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10].陈保亚.从语言接触看历史比较语言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标签:;  ;  

历史语言比较论文-张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