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的临床研究

慢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的临床研究

一、慢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方法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艳[1](2021)在《真武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真武汤联合中药灌肠在慢性结肠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慢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病例数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使用西药柳氮磺砒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真武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86%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结肠炎临床治疗中,应用真武汤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法,综合疗效好于西药治疗,应该获得广泛使用。

贺潇月,谢钧[2](2021)在《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溃疡性结肠炎是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中西医治疗方法多样。通过检索近15年来,少数民族医药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文献报道,总结民族特色内外治疗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王春梅[3](2021)在《地塞米松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在慢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6例慢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43例)与观察组(地塞米松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43例),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炎症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7%,97.7%,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在慢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王诗恒[4](2020)在《基于主要数据库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肠炎疾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可表现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多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微致病生物感染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腹部胀满、高热、里急后重、腹泻、大便稀、伴脓血或黏液等,严重者可导致脱水、休克甚至死亡。目前由于生活、学习、工作等压力的不断增大,暴饮暴食、酗酒、过食油腻等不良饮食习惯在民众中的日益增多,加上食品卫生问题和滥用抗生素等现象的普遍存在,肠炎类疾病的发生率持续较高。西医治疗肠炎的主要手段是使用抗生素,但是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和增强致病微生物的耐药性等问题,而中医治疗肠炎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葛根芩连汤为《伤寒论》中的一首经典方剂,目前多用于治疗包括肠炎疾病在内的消化系统疾病。本研究通过检索常用数据库中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旨在对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种类、中医证型、用药规律、用药量、药物加减、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使用临床试验方法学评价文献的质量,并使用Meta分析评价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期刊平台和PubMed数据库中有关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相关文献,使用NoteExpress对文献进行管理,使用Excel对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总结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的疾病种类、中医证型、临床症状、药物加味类型和用量、用药方法、疗程、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再选取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进行Meta分析,以分析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疗效和有效性。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10篇,通过筛选,最终纳入135篇文献(RCT试验111篇,非RCT试验24篇),年份范围为1997~2019年,共检索到13种肠炎,纳入6种文献较多的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急性肠炎、放射性直肠炎和细菌性痢疾,大部分都为肠道湿热型。共有患者总数为10638例(RCT试验有9089例,其中非RCT试验有1549例),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研究结果显示:葛根芩连汤的平均治愈率为41.32%,平均有效率为93.37%,西医治疗平均治愈率为22.37%,平均有效率为82.84%,葛根芩连汤的临床疗效优于西医治疗。共有247例不良反应事件,葛根芩连汤有59例,西医治疗有188例,葛根芩连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治疗,安全性优于西医治疗,特别指出的是葛根芩连汤治疗的乏力症状多于西医治疗,需引起重视。用药情况方面,成人用量范围为葛根3~40g,黄芩5~30g,黄连3~30g,炙甘草2~30g,儿童用量范围为葛根5~15g,黄芩4~12g,黄连3~15g,炙甘草3~6g,成人用量范围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用量范围,儿童的用量范围除黄连外基本在中国药典规定的范围之内,成人和儿童用药量均小于《伤寒论》中的用量范围。药物加味上,使用最多的三大类是健脾祛湿药、理气药和养血调经药,与中医证型和临床症状基一致。Meta分析结果显示,葛根芩连汤或者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发现,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型肠炎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由于受制于文献数量和质量,本研究结果还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去进一步验证。

王淋,朱梦佳,杨慧萍[5](2020)在《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慢性结肠炎西医病因尚不明确,治疗相对局限。中医药在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方面优势显着。现将近年来各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分型治疗进行归纳整理,对中医辨证治疗及外治疗法着重论述。

唐国香[6](2018)在《对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探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对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月1月至2017年7月期间临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及护理管理。然后观察这些患者接受治护的效果。结果:接受治护后,这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5%(68/69),其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4.2%。结论:对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王华[7](2018)在《慢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分型及其要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104例慢性结肠炎门诊及住院患者的病程时间、诱发因素、腹痛腹胀程度、有无腹泻、里急后重性质等主要症状,以及主要临床兼症等特征进行分析,重点归纳总结慢性结肠炎临床证候分型及其分布特点,分析讨论慢性结肠炎之临床辨证论治的价值与意义,为临床中医论治慢性结肠炎证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镜室以及内科门诊,按照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共收集104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先填写慢性结肠炎临床证候观察表,整理分析慢性结肠炎临床患者的症状,使用Microsoft Excel对收集到的四诊资料进行初步的归纳整理,之后将其转换为SPSS17.0等统计软件支持的规范数据库,对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证候进行描述性统计等分析,获得其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等相关的证候分布的结果,并列出相关频数分析等表,同时运用因子分析对慢性结肠炎患者的各证型之症状体征进行分析总结,删除各证型重复出现的症状以及频率小于10%的症状,采用因子旋转特征根≥1的因子数目,将旋转后的公因子进行归纳分型并得到最后的慢性结肠炎的临床证候分型。结果:本研究中,根据性别分类,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7例,所占比例分别为54.8%、45.2%。本研究中纳入的年龄范围为:17—81岁,大于81岁以及小于17岁的排除在外,其所占的病例例数和比例分别为:20岁以下(2例,1.9%)、21-30岁(12例,11.5%)、31-40岁(21例,20.2%)、41-50岁(21例,20.2%)、52-60岁(26例,25.0%)、61-70岁(19例,18.3%)、71-80岁(2例,1.9%)、80岁以上(1例,1.0%)。研究观察结果同时表明,慢性结肠炎病程时间所占比例为:0-5年(75例,72.12%),5-10年(16例,15.38%),10-15年(10例,9.62%),15年以上(3例,2.88%)。本研究还调查了常见引起慢性结肠炎的诱发因素,在该次调查研究中,具有诱发因素的患者总数为85例,占81.73%,其中共有48例男性患者,占总病例的46.15%,37例女性患者,占总病例的35.58%,按照常见诱发因素进行整理统计,其中饮食不节(25例,24.04%)>饮食不洁(22例,21.15%)>劳累过度(21例,20.19%)>情志不畅(16例,15.38%)、外感因素(16例,15.38%)。其中出现两种以上的诱发因素共15例,占病例总数14.42%。慢性结肠炎主要临床症状中,按照每日腹泻次数分类:每日少于3次(40例,38.46%)、每日3-6次(28例,26.92%)、每日7次以上(3例,2.88%),依照腹痛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轻微,隐痛,偶发(46例,44.23%)、胀痛或隐痛(47例,45.19%)、剧痛或绞痛、反复发作(2例,1.92%),按照腹胀严重程度分类:偶有腹胀或食后则胀(55例,52.88%)、腹胀较重,每日达6小时左右或以上(14例,13.46%)、腹胀如鼓或者整日腹胀(2例,1.92%),依照脓血便量的多少程度分类:少量脓血便(14例,13.46%)、脓血便为主(3例,2.88%)、全部脓血便(2例,1.92%),按照粘液便量的多少程度分类:少量粘液(12例,11.54%)、粘液便为主(3例,2.88%)、全部粘液便(2例,1.92%),按照里急后重严重程度分类:偶感(19例,18.27%)、腹泻时伴有(12例,11.54%)、持续坠胀难忍(4例,3.85%)。患者临床证型分布如下:大肠湿热型32例,占总病例数的30.77%、脾胃虚弱型16例,占总病例数15.38%、肝郁脾虚型24例,占总病例数的23.08%、寒湿困脾型11例,占总病例数的10.58%、脾肾阳虚型13例,占总病例数的12.50%、气滞血瘀型病例8例,占总病例数的7.69%。以上各证型例数所占比例依次为:大肠湿热证(30.77%)>肝郁脾虚证(23.08%)>脾胃虚弱证(15.38%)>脾肾阳虚证(12.50%)>寒湿困脾证(10.58%)>气滞血瘀证(7.69%)。将104例病例资料进行整理以及统计学分析后,本次研究中所收集到的慢性结肠炎患者中,出现的临床证型共6种,其中以大肠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最多。大肠湿热型证候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轻微、胀痛或者隐痛,偶有腹胀或腹胀每日达6小时或以上,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小便黄赤,诱发因素主要为饮食不洁和饮食不节。另外可见腹泻每日3-6次和每日少于3次,少量脓血,里急后重腹泻时伴有,饮食稍有减少,大便稀溏,大便硬结。舌象多表现为红舌,舌苔薄黄或黄腻,脉为滑数。脾胃虚弱型证候主要诱发因素为饮食不节、外感因素、劳累过度,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精神倦怠,腹部隐痛或胀痛,腹胀偶发,饮食减少。头晕眼花,腹泻,嗳气,大便稀溏均较多出现。未出现小便短黄,肛门灼热,腹痛即泻,形寒肢冷等症状。舌象表现为淡白舌,薄白苔,脉细。肝郁脾虚型证候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每日3-6次和每日少于3次,腹部轻微胀痛或隐痛,腹痛即泻,偶有腹胀或食后腹胀,诱发因素主要为情志不畅。大便稀溏,胸胁偶然胀痛或情绪波动时发生胀痛,少量粘液、脓血便,精神倦怠,里急后重,头晕眼花偶尔或经常发生。舌象表现为淡白舌,薄白苔,脉细或弦。寒湿困脾型证候主要临床症状为偶有腹胀或食后腹胀,腹泻每日少于3次,腹部冷痛轻微、偶发,精神倦怠。同时可见腹部冷痛较甚、频发,饮食减少,大便稀溏偶发,腹痛轻微,亦可见大便偏硬,晨起腰酸、捶打可止,胸胁偶尔胀痛,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象表现为淡白舌,苔白滑,脉濡缓。脾肾阳虚型证候主要临床症状为晨起腰酸、捶打可止,经常性怕冷或冬天手足冰冷欠暖,精神倦怠,腹痛轻微、隐痛,偶有腹胀或食后腹胀,诱发因素主要为劳累过度。饮食减少,头晕眼花,少量脓血便,腹泻每日3-6次,腹部隐痛或胀痛,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亦多见。舌象表现为淡白舌,白滑苔,脉细。气滞血瘀型证候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轻微、隐痛,胸胁偶尔疼痛,腹泻每日3-6次,偶有腹胀或腹胀较重,饮食减少,粘液便为主,主要由饮食不洁因素诱发。同时可见腹部隐痛或胀痛,大便稀溏,整日腹胀或腹胀如鼓,每于情绪波动时发生胸胁胀痛。舌象表现为舌质青紫,舌苔薄黄,脉弦。因子分析结果将本研究慢性结肠炎证候分为六类。第一个证型为大肠湿热,其主症为:脓血便,大便秘结,粘液便,腹泻,舌苔黄腻。第二个证型为寒湿困脾,其主症为:腹泻,脓血便,粘液便,腹部冷痛,肢体倦怠,头晕眼花,舌苔白滑,脉濡缓。第三个证型为肝郁脾虚湿蕴,其主症为:腹痛轻微,腹痛即泻,胸胁胀痛,肢体倦怠,神疲懒言,舌苔薄白,舌质淡白,脉细。第四个证型为气滞血瘀,其主症为:少量脓血,粘液便,腹部剧痛或绞痛,腹胀,舌质青紫。第五个证型为脾肾阳虚,其主症为:腹泻,腰酸,形寒肢冷,白滑苔,脉细。第六个证型为脾胃虚弱,其主症为:大便稀溏,饮食减少,嗳气每日少于4次,脉细。结论:通过对本次研究中所收集到的104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慢性结肠炎的高发年龄集中在31-60岁,其中以51-60岁患者数量最多,调查临床病程时间发现,其病程时间主要集中在0-5年,而常见的诱发因素中以饮食不节最多,其次为饮食不洁诱发。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在慢性结肠炎患者中,多出现腹泻每日次数多、腹胀严重程度较重、腹痛程度中等,大多数患者表现出脓血便、粘液便的症状,同时少数患者亦存在大便秘结的症状。其他的临床表现如肛门灼热、神疲懒言、腹痛即泻、胸胁胀痛、小便黄赤、肢体倦怠、饮食减少、腰膝酸软、大便稀溏、形寒肢冷、头晕眼花、嗳气等临床症状均可出现。结合本次研究中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证候,研究结果表明慢性结肠炎临床可出现大肠湿热、气滞血瘀、寒湿困脾的实证,也有肝郁脾虚、脾胃虚弱的虚证,同时亦可出现虚实夹杂的患者,主要涉及的脏腑为脾胃、肝、肾、大肠,可以为本病的中医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在多样的临床表现中抓住主要矛盾予以整体的辨证施治,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减少发病率和复发率,达到更佳的临床论治效果,提高临床治愈率以及患者生命质量。

尹诗文[8](2015)在《中药煎剂联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慢性结肠炎是一种非克罗恩病(CD)的炎症性肠病,典型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带有粘液甚或脓血便,有里急后重或是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可仅有便秘无血便,其特点为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患者可能存在癌变可能,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且近年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现代医学对该病病因、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治疗药物及方法也相当匮乏,多数采用的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极少数严重的患者会采用免疫抑制或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明显不适及副作用,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开始寻求中医治疗方法,其中使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得到诸多认可,但中医辩证方药存灵活多变,没有统一的诊断及治疗标准。本研究针对湿热型慢性结肠炎采用中药煎剂联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的方法,并探讨次方法的实施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及所具备的优势,为此法的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改进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将94例(男性56例,女性38例)确诊为湿热型慢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对照组46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经过统计分析后,患者分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粘膜病变程度及病程分期上都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采用生理盐水70m1配合庆大霉素4m1(16万单位)及地塞米松1ml (2.5mg)每日上午10:00保留灌肠一次,中药方剂苦参25g、黄柏1 5g、白芷15g、野菊花15g、五倍子15g、威灵仙15g、丹皮15g,赤芍15g、每剂煎取200m],分裴100m]每袋,每晚20:00保留灌肠一袋,12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70ml配合庆大霉素4m1(16万单位)及地塞米松1ml (2.5mg)每日上午10:00保留灌肠一次,每晚20:00保留灌肠一次,同样为12天为一个疗程,均采用规定标准的灌肠方法,1个疗程后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在症状体征、粘膜改变情况、综合疗效指标上的差异。结果1个疗程后,经统计学软件SPSS19分析,两组对象中医症候积分对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一个疗程后,治疗组在中医症候的改善上要优于对照组;镜下黏膜分级对比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的镜下黏膜改善程度要好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0%,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对象治疗前积分对比D0.05,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做治疗前后积分对比,其P值均小于0.05,提示经过治疗,患者症状都得到改善,有一定治疗效果,治疗后两组积分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治疗方法要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立足中医辩证论治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中医的治疗优势,采用中药煎剂联合西药保留观灌肠的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尤其是针对远端结肠的患者,此治疗方法方便易行,具有局部用药,药物浓度高,副作用小,可避免口服,减少西药使用的特点,从临床观察结果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分级、镜下粘膜病变分级以及综合疗效对比上,P<0.05,中西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法比单纯西药保留灌肠有着更好的疗效,因此认真探索中医辩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多样性,对于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吴雪霞,姚艳丽,季志荣[9](2015)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护理方法。方法:80例慢性结肠炎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为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对照组为单纯中药口服治疗。结果: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有效率高。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作用显着。

胡卫疆[10](2015)在《结肠灌注机灌注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结肠灌注机灌注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试验组患者给予结肠机灌注联合中药灌肠剂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灌肠方法保留灌肠治疗。两组患者共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灌注机灌注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明显,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二、慢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方法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方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真武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2.2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 讨论

(2)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少数民族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及论述
    1.1 维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1.2 藏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1.3 蒙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1.4 壮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1.5 傣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1.6 其他民族医学
2 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2.1 维医临床研究
    2.2 藏医临床研究
    2.3 蒙医临床研究
    2.4 壮医临床研究
    2.5 傣医临床研究
    2.6 彝医临床研究
    2.7 侗医临床研究
    2.8 苗医临床研究
    2.9 瑶医临床研究
3 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基础研究
    3.1 维医药
    3.2 藏医药
    3.3 蒙医药
    3.4 壮医药
    3.5 彝医药
    3.6 侗医药
    3.7 苗医药
4 少数民族医药特点和优势
5 展望

(3)地塞米松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清炎症因子
        1.3.2 中医症状积分
        1.3.3 综合疗效
        1.3.4 预后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对比
    2.2 2组中医症状积分对比
    2.3 2组综合疗效对比
    2.4 2组预后指标对比
3 讨论

(4)基于主要数据库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综述
前言
1 葛根芩连汤概述
    1.1 方证概述
    1.2 用量和用法
    1.3 组成和方解
        1.3.1 方剂组成
        1.3.2 方解
    1.4 现代药理研究
        1.4.1 退热作用
        1.4.2 抗病毒和抗菌作用
        1.4.3 解痉、抑制胃肠运动作用
        1.4.4 抗炎、化痰、止渴、清热作用
        1.4.5 增强免疫力作用
        1.4.6 抗缺氧作用
    1.5 肠炎疾病简述
        1.5.1 放射性直肠炎
        1.5.2 急性肠炎
        1.5.3 溃疡性结肠炎
        1.5.4 慢性结肠炎
        1.5.5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1.5.6 细菌性痢疾
2 临床文献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纳入和整理
        2.1.2 数据分析
        2.1.3 文献的检索和纳入
        2.1.4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2.1.5 文献整理
        2.1.6 文献质量评价
        2.1.7 文献要素分析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过程
        2.3.1 检索策略
        2.3.2 文献数量统计
        2.3.3 文献要素录入
        2.3.4 文献要素处理
    2.4 研究结果
        2.4.1 文献年份
        2.4.2 文献类型
        2.4.3 文献分布地区
        2.4.4 肠炎类型
        2.4.5 医院级别
        2.4.6 患者信息
        2.4.7 诊断标准
        2.4.8 疗效标准和分级
        2.4.9 干预措施
        2.4.10 中医证型
        2.4.11 临床症状
        2.4.12 用药情况
        2.4.13 临床疗效
        2.4.14 安全性
        2.4.15 文献质量评价
        2.4.16 疾病分类论述
3 葛根岑连汤或联合西药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3.1 葛根芩连汤或联合西药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3.1.1 资料与方法
        3.1.2 结果
        3.1.3 Meta分析
        3.1.4 讨论
        3.1.5 结论
4 讨论
    4.1 文献研究情况总结
        4.1.1 文献的一般情况总结
        4.1.2 文献质量总结
        4.1.3 用药情况总结
        4.1.4 临床疗效
        4.1.5 安全性
        4.1.6 Meta分析结果总结
    4.2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启示
        4.2.1 存在的问题
        4.2.2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中医辨证
3 分型论治
    3.1 脾气虚弱型
    3.2 脾肾阳虚型
    3.3 肝郁脾虚型
    3.4 肠络瘀血型
4 中医外治法
    4.1 针 灸
    4.2 中药灌肠
    4.3 穴位贴敷
5 小 结

(6)对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护理管理方法
    1.3 治护效果的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慢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分型及其要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慢性结肠炎的现代医学研究
        一、概念与命名
        二、流行病学特征
        三、发病因素及发病机制
        四、诊断标准
        五、治疗方法
        六、疗效评定标准
    第二节 中医学对慢性结肠炎的认识
        一、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证候分型
        四、中医诊断标准
        五、治疗
        六、中医数据的因子分析
        七、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慢性结肠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临床资料
        二、诊断标准
        三、病历选择标准
        四、证候分型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数据库建立
        二、数据整理及分析
        三、证候要素及证型的提取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相关性分析
        二、临床证型证候的描述性分析
        三、证候要素的因子分析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相关性症状分析
    第二节 中医临床证候分布与描述性分析
    第三节 证候要素的分布与分析
    第四节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8)中药煎剂联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相关标准
    3 治疗方法
    4 统计方法
    5 研究结果
讨论
    1 对慢性结肠炎的认识
    2 现代医学针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现状
    3 西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副作用
    4 保留灌肠中药的选择以及作用机制
    5 本临床研究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分组及灌肠:
        1.2.2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3.2 心理护理:
    3.3 饮食护理:
    3.4 用药护理:
    3.5 灌肠特殊护理:
4 体会

(10)结肠灌注机灌注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2.2 临床症状改变情况比较
3 讨论

四、慢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方法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真武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J]. 张立艳.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S1)
  • [2]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 贺潇月,谢钧. 亚太传统医药, 2021(04)
  • [3]地塞米松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 王春梅. 基层医学论坛, 2021(02)
  • [4]基于主要数据库的葛根芩连汤治疗肠炎疾病的临床文献研究[D]. 王诗恒.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进展[J]. 王淋,朱梦佳,杨慧萍. 中医研究, 2020(04)
  • [6]对接受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结肠炎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探析[J]. 唐国香. 当代医药论丛, 2018(16)
  • [7]慢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分型及其要素分析[D]. 王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8]中药煎剂联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研究[D]. 尹诗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5(08)
  • [9]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护理体会[J]. 吴雪霞,姚艳丽,季志荣. 内蒙古中医药, 2015(02)
  • [10]结肠灌注机灌注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J]. 胡卫疆.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02)

标签:;  ;  ;  ;  ;  

慢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