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人民医院内一科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率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5%(33/43),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VEF与心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LVEF与心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LVEE;心率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1-0081-01
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是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近年来发生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室性心律失常作为CHF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能加速病情的进展及恶化,使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胺碘酮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胸片、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等检查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2],且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肿瘤、胺碘酮不适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脏瓣膜病者,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5.37±3.38)岁;心功能分级:Ⅱ级21例,Ⅲ级39例,Ⅳ级2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41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1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强心、利尿、抗感染、营养心肌等常规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胺碘酮0.2g,3次/d,5~7d后改为0.2g,2次/d,连服l周,之后以0.1~0.2g,l次/d,维持4周,所有患者用药的同时监测心率、心律及血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率变化。
1.3疗效评价标准[2]
显效:治疗后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减少大于90%或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减少50%-90%;无效:以上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
2.结果
2.1两组治疗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5%(33/43),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使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死率显著增加,据数据统计,因室性心律失常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高达40%~60%[3]。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能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减慢传导速度,还能扩张血管,增加心肌供血量,阻滞钾离子外流,延长动作电位,有利于减慢心率,改善心功能[4]。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5%(33/43),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VEF与心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LVEF与心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剑锋,杨吉栓.胺碘酮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2,04:42-43.
[2]吴翔.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2:76-77.
[3]邢非.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5,02:165-167.
[4]王建斌.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5: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