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碳纳米管的功能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纳米管,功能化,重金属,吸附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论文文献综述
管东红,管映兵,杨帆[1](2019)在《功能化碳纳米管材料在含重金属处理废水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情况阐述了碳纳米管的改性方法,系统介绍了碳纳米管及功能化碳纳米管的性能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功能化碳纳米管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深入探索该类材料一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发展趋势和方向,并指导制备出高度选择和高效吸附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改性碳纳米管材料。(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宋君萍,李锡腾,田开艳,王一雯,王泽鹏[2](2019)在《功能化碳纳米管/炭黑复合橡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碳纳米管进行非共价键改性包覆,研究功能化碳纳米管与炭黑复合材料性能。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碳纳米管的石墨表面形成π-π堆叠,可有效阻止碳纳米管间的团聚。功能化碳纳米管/炭黑复合材料硫化时间缩短,加工性能得到改善,断裂伸长率提高66.1%,导热率提高8.4%。Payne效应和TEM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包覆碳纳米管可有效改善碳纳米管在橡胶基体中分散,也改善了炭黑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混合填料在橡胶基体均匀分散,加强了填料与基体的界面作用,建立良好的叁维空间网络结构,使复合材料性能得到改善。(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金媛媛,吴淑恒,刘梁[3](2019)在《PEI功能化碳纳米管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纳米管(CNT)因其独特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在许多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碳纳米管为基础材料开发新型药物载体,通过碱性条件下多巴胺(DA)自聚合反应将聚多巴胺(PDA)包裹在碳纳米管上,再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得到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碳纳米管(CNT@PDA@PEI)。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CNT@PDA@PEI进行表征,并对载体的载药性能和释放性能以及细胞毒性和细胞摄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PDA和PEI修饰的CNT合成成功,CNT@PDA@PEI可以很好结合并释放盐酸阿霉素(DOX),且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能负载DOX进入细胞内。综上,CNT@PDA@PEI有望发展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药物转运载体。(本文来源于《武汉轻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尹晓雷,马千,江姗,温馨[4](2019)在《原位合成功能化磁性碳纳米管负载钯的Heck 反应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常规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及加水CVD制备磁性碳纳米管(CNTs)。后将其作为催化剂载体以一锅合成法制备负载金属纳米颗粒Pd的催化剂(Pd/CNTs-P,Pd/CNTs-OH)。采用TEM,XRD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原位制得的碳纳米管中含有磁性金属Ni颗粒而具有明显的磁性。而以其为载体制得的催化剂中,Pd在CNTs-P和CNTs-OH表面中以Pd(0)的形式分散。在其Heck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测试发现,当Pd/CNTs-OH催化剂的量为10 mg,反应温度为100℃时是最佳催化碘苯与丙烯酸甲酯的反应条件,产量为99.2%。在催化活性测试中,Pd/CNTs-OH比Pd/CNTs-P有着更优良的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5期)
盛磊,李廷鱼,郭丽芳,李刚,张文栋[5](2019)在《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填充的凝胶电解质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基凝胶电解质常常受制于低离子电导率,阻碍了其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中的应用。而利用纳米填充可提高凝胶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及凝胶电解质DSSCs的性能。本文使用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f-MWCNT)作为PVDF-HFP凝胶电解质的纳米填充物,通过改变f-MWCNT的质量分数来研究其对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离子扩散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DSSCs的转化效率和长期稳定性的增强作用。研究发现:质量分数0. 5%的f-MWCNT明显提高了PVDF-HFP凝胶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离子扩散系数。并且,该凝胶电解质基DSSCs的光转换效率可达5. 28%,相比于未填充的PVDF-HFP凝胶电解质基DSSCs(4. 01%),其效率提高了31. 7%。42 d后,该电池依然可以保持最初转化效率的86. 5%。实验结果证实了f-MWCNT在纳米填充方面的巨大潜能,为采用纳米填充物提高凝胶电解质DSSCs的性能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07期)
邵营格,孙杨杨,刘冰青,许媛媛[6](2019)在《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载药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多种羧基化碳纳米管(carboxylated carbon nanotube,CNTs)复合物的制备及载药性能研究,首先将壳聚糖(chitosan,CS)共价修饰于各碳纳米材料表面,进一步缩合用于示踪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及负载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随后采用Zeta电位和透射电镜进行碳纳米载药复合物的表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进行载药性能及药物体外释放的研究,CCK-8法测定其对细胞的毒性。结果显示:相比多种CNTs纳米复合物,GO纳米复合物有较高的载药量(LC)和载药效率(LE),LC和LE分为1.24 mg/mg和92.7%;药物释放量与pH值相关,酸性条件(pH=5.8)下,36 h时HCPT累计释放量达到56.15%,中碱性条件(pH=7.4和pH=8.0)下,HCPT累计释放量分别是12.58%和7.35%;CCK-8显示GO纳米载药复合物在50μg·mL~(-1)范围内使用时,无细胞毒性。提示:以GO为载体合成的纳米复合物在生物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9年06期)
王寒,郭军,郭霞,贾剑红,李文凤[7](2019)在《大豆分离蛋白对单壁碳纳米管的功能化修饰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大豆分离蛋白(SPI)功能化修饰经酸化提纯的单壁碳纳米管(O-SWCNTs),得到纳米复合材料(SPI-O-SWCNTs)。对SPI-O-SWCNTs及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表明:SPI有效提高了O-SWCNTs的分散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SPI通过物理作用吸附到了O-SWCNTs表面,导致O-SWCNTs表面的C原子混乱度少许增加以及电化学性能降低。药物体外释放实验和细胞毒性检验实验表明:SPI修饰后的O-SWCNTs,能够提高药物的缓释效果,并且降低了对细胞的毒性。(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龙继敏[8](2019)在《多壁碳纳米管的长度及功能化对血管健康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MWCNTs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增加了其与人血管接触的机会,而目前MWCNTs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对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影响的机制尚不清楚,为确保MWCNTs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的安全性,有必要评估MWCNTs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体内的循环作用对血管系统的不良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两种不同长度的MWCNTs(XFM19,平均长度:884nm;XFM22,平均长度:282nm)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BET(Brunauer-Emmett-Teller)比表面积法,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pe,TEM),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和拉曼光谱进行表征。体外模型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通过对细胞毒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内质网应激及其生物标志物的表达这一系列生物学指标的测定来探究MWCNTs对HUVECs的毒性及其机制。TEM的观察结果表明MWCNTs可内化进入HUVECs并定位在细胞核及线粒体,较长的MWCNTs(XFM19)对HUVECs有更强的细胞毒性。两种MWCNTs都显着提高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THP-1单核细胞对HUVECs的粘附,同时伴随着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释放的增加,内质网应激的生物标志物DDIT3经过较长的MWCNTs(XFM19)暴露后表达水平显着增加,而XBP-1s的表达和BiP蛋白水平没有显着变化。实验结果表明MWCNTs对HUVECs毒性效应具有长度依赖性可能跟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的激活有关。2.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和DLS分别表征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对MWCNTs(XFM19和XFM21)的吸附情况、水合粒径和Zeta电位。实验模型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评估未修饰MWCNTs(XFM19)和羧基化MWCNTs(XFM21)经BSA预孵育(MWCNTs-BSA)对HUVECs的内化、细胞毒性、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AFM显示BSA在MWCNTs表面吸附,且直径增大。MWCNTs-BSA的Zeta电位降低,TEM显示MWCNTs-BSA的内化作用增强,MWCNT暴露引起细胞毒性和氧化应激以及适度的炎症反应。与MWCNTs相比,MWCNTs-BSA对HUVECs的细胞毒性较小,HUVECs经MWCNTs-BSA诱导的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释放以及THP-1粘附增强。以上结果表明在评估MWCNTs在循环中的生物效应时,有必要考虑MWCNTs与血清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3.采用TEM、DLS对未修饰MWCNTs(p-MWCNTs)、羟基化MWCNTs(h-MWCNTs)和羧基化MWCNTs(c-MWCNTs)的形态结构、水合粒径与Zeta电位进行表征。体外试验模型为THP-1巨噬细胞,以及包含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16HBE和THP-1巨噬细胞的共培养模型。对细胞毒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脂质蓄积,内质网应激标志物,凋亡相关基因等生物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叁种MWCNTs可内化进入具有单层膜的囊泡中,毒性适中,能诱导氧化应激;叁种MWCNT均可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的脂质蓄积,且能被抗氧化剂(N-Acetyl-L-cysteine,NAC)适度减弱,被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有效减弱,而在由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和THP-1巨噬细胞组成的共培养模型中,这种诱导作用更为温和;叁种MWCNTs暴露都可提高内质网应激标志物DDIT3的mRNA水平和p-chop蛋白水平及清道夫受体(CD36,MSR1)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MWCNTs暴露可促进THP-1巨噬细胞的脂质蓄积且可能与内质网应激的调节导致清道夫受体上调有关。(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5-01)
赖玉崇[9](2019)在《小分子功能化碳纳米管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硫电池由于其低的经济成本和高的比能量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然而严重的穿梭效应和正极-电解液复杂的界面反应是锂硫电池成功商业化的大障碍。本文将小分子调控材料作为锂硫电池的添加剂引入普通的正极中,用于加快液相多硫化物转化反应动力学及长链多硫化物向短链多硫化物两相间变化的效率。文中的主要内容如下:(1)将调控小分子叁(4-氟苯基)膦加入多壁碳纳米管负载单质硫复合材料中作正极(CNTs-S-TFPP)。经优化后,在0.2 C,得到一个较高的初始容量1492 mAh g~(-1)同时将倍率提至5 C,进行1000次循环后,仍保持约300 mAh g~(-1)的放电容量,每圈的衰减率为0.042%。另外,当在单位面积的硫负载量上升至4.2 mg cm~(-2)时,以0.1 C循环140圈后容量有545 mAh g~(-1),同时有84.6%的容量保留率。(2)在锂硫电池充放过程中,As_2S_3被选为界面调控材料引入碳纳米管-硫材料中(CNTs-S-As_2S_3)制成电极。在0.2 C下,优化了的CNTs-S-As_2S_3得到一个优于无调控分子的初始容量。并且在倍率为1C下循环400圈后仍约有不低于无调控分子电池的可逆容量。(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9-03-19)
陈慕涵,叶群,蒋绍松,邵敏,金次[10](2019)在《季铵功能化的碳纳米管吸附碱性氰化液中钯》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一种新型碳纳米管-聚苯乙烯甲基季铵盐(ACQ-PS-MWCNT)吸附剂,用于碱性氰化液介质中的Pd(CN)42-的吸附.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光电子能谱(XPS)对ACQ-PS-MWCNT吸附Pd(CN)4~(2-)进行了表征.静态吸附试验测定最大吸附容量达184.0 mg·g-1,吸附能快速进行,30 min内即达到平衡.热力学参数测定显示吸附为吸热反应,且能自发进行,实验结果表明ACQ-PS-MWCNT吸附Pd(CN)42-符合Langmuir和二级动力学模型,使用0.2 mol·L-~1的NH4SCN溶液洗脱ACQ-PS-MWCNT上吸附的Pd(CN)42-,洗脱率大于98.0%.5次循环后Pd(CN)4~(2-)的回收率大于91.0%.ACQ-PS-MWCNT吸附剂展示了对Pd(CN)_4~(2-)的快速和高效的吸附能力.(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碳纳米管进行非共价键改性包覆,研究功能化碳纳米管与炭黑复合材料性能。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碳纳米管的石墨表面形成π-π堆叠,可有效阻止碳纳米管间的团聚。功能化碳纳米管/炭黑复合材料硫化时间缩短,加工性能得到改善,断裂伸长率提高66.1%,导热率提高8.4%。Payne效应和TEM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包覆碳纳米管可有效改善碳纳米管在橡胶基体中分散,也改善了炭黑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混合填料在橡胶基体均匀分散,加强了填料与基体的界面作用,建立良好的叁维空间网络结构,使复合材料性能得到改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论文参考文献
[1].管东红,管映兵,杨帆.功能化碳纳米管材料在含重金属处理废水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9
[2].宋君萍,李锡腾,田开艳,王一雯,王泽鹏.功能化碳纳米管/炭黑复合橡胶性能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9
[3].金媛媛,吴淑恒,刘梁.PEI功能化碳纳米管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9
[4].尹晓雷,马千,江姗,温馨.原位合成功能化磁性碳纳米管负载钯的Heck反应催化性能研究[J].山东化工.2019
[5].盛磊,李廷鱼,郭丽芳,李刚,张文栋.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填充的凝胶电解质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应用[J].应用化学.2019
[6].邵营格,孙杨杨,刘冰青,许媛媛.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载药性能的研究[J].畜牧与兽医.2019
[7].王寒,郭军,郭霞,贾剑红,李文凤.大豆分离蛋白对单壁碳纳米管的功能化修饰及其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8].龙继敏.多壁碳纳米管的长度及功能化对血管健康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湘潭大学.2019
[9].赖玉崇.小分子功能化碳纳米管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温州大学.2019
[10].陈慕涵,叶群,蒋绍松,邵敏,金次.季铵功能化的碳纳米管吸附碱性氰化液中钯[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