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学生论文-王立芳

肥胖学生论文-王立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肥胖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生肥胖率,近视率,国家义务教育,学生体能,质量监测,视力不良,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中国商报,监测结果报告

肥胖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芳[1](2019)在《我国学生肥胖率近视率双升》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商报从教育部网站获悉,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学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以下简称数学报告)和《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以下简称体育报告)。这两项报告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商报》期刊2019-11-26)

杨金伟[2](2019)在《学生肥胖率近视率上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杨金伟)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此次监测在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了331个样本县(市、区)、6680所中小学,对近20万名四、八年级学生进行了现(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19-11-22)

周韵曦[3](2019)在《四、八年级学生肥胖率和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有所上升》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周韵曦 发自北京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于日前发布了《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学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和《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分学科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9-11-21)

左崇文,崔玉鹏[4](2019)在《8周体育课干预对大城市单纯性肥胖学生减重效果和身体机能的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体质下降了20年,尤其在大城市这种现状更加突出,通过了解大城市超重和单纯性肥胖学生的肥胖程度以及身体机能现状,可以对超重和肥胖的在校学生提供和实施有效的校园体重监控和减重方法,为国内外大城市超重和单纯性肥胖学生减肥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方针和依据,改善当前小学生的体质下降状况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质量。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应用"WHOC"筛选分类标准,因为该筛选标准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7-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状况。从北京市一所小学选取40名1-4年级的超重和肥胖学生。在干预前测试所有受试者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和肺活量。随机分为四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名受试者。2.2运动干预利用每天体育课的时间进行8周的运动干预,每周3次,每次40分钟。受试者穿戴Polar RX400心率带和心率表金心率监测。2.3身体形态和机能测试运动组采用趣味性运动干预方式(运动+游戏),对照组仅采用体育教师主导的传统体育课模式。分别对运动组和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干预前的身体形态测试(身高、体重、BMI)和肺活量测试。2.4数理统计法选用SPSS22.0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运动干预对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的影响;比较两组受试者前后的各项数据差异,分析运动干预对肺活量的显着性。研究结果:3.1实验前测试结果运动组:第一组平均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分别为127.31±3.16 cm、28.31±4.73 kg和19.12±1.31。第二组分别为130.82±2.15 cm、32.46±3.49 kg、20.25±1.24。第叁组分别为135.61±3.24 cm、39.61±2.51 kg、21.73±1.42。第四组为142.67±2.15cm,42.32±4.35kg,22.16±1.64。对照组:第一组为128.38±2.56,29.05±3.12kg,20.01±1.12。第二组分别为131.12±2.75cm、33.08±2.47kg、20.45±1.48。第叁组为134.92±3.48cm,38.86±3.71kg,22.05±1.15。第四组分别为141.95±2.64 cm、43.11±3.08 kg、22.35±1.62。3.2干预8周后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身高保持基本不变,没有显着性差异(P=0.536),但是第一组实验组平均体重28.01+3.45kg,体重指数19.08+1.15,虽然略有下降,但无显着性差异(P=0.216,P=0.134)。第二组为31.59±4.05kg,体重指数19.54±1.29,第叁组为38.60±3.12kg,体重指数21.05±1.32,第四组为41.15±3.75kg,体重指数21.48±1.74;2-4年级组的平均体重和体重指数均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35,P=0.028)。对照组学生体重和体重指数变化不显着(P=0.164和0.084)。3.3实验前肺活量测试结果实验组在干预前的平均肺活量分别为1379.81±514.74mml,1320.24±624.21mml,1297.45±64.21mml,1401.16±31mml,对照组的平均肺活量分别为1352.35±493.81ml,1342.86±62.31mml,1338.23±54.96mml,1364.48±56.87mml3.4干预后肺活量测试结果经过8周的干预后,实验组的平均肺活量均出现上升,分别为1680.51±620.72mml,1508.25±342.61mml,1625.16±531.75mml,1643.46±534.94mml,对照组的平均肺活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1428.46±503.84ml,1401.73±433.23mml,1512.65±531.12mml,1538.46±612.42mml,两组前后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在大城市中小学校园传统的体育课不能有效地减轻超重和单纯肥胖学生的体重但是对身体机能的改善有显着效果。2、8周的综合体育课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超重和肥胖学生的体重,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肺活量。3、学校对超重和单纯肥胖学生的体育课干预效果优于传统体育课。(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王云涛,张彦峰,武东明,温英英[5](2019)在《澳门超重、肥胖学生体质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澳门作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其地区发展有独特的政治历史渊源,一方面深受华夏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又经历了近叁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儿童青少年在生活环境、教育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这种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儿童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本研究对2005年、2010年和2015年澳门儿童青少年体质监测数据进行研究,掌握超重、肥胖的流行趋势,以及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的体质特征,并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探究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05年、2010年和2015年澳门地区开展的叁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选取7-22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运用身高、体重数据计算体质量指数,根据中国肥胖工作组研究制定的《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对澳门儿童青少年学生的超重、肥胖情况进行判定,通过数理统计法对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通过对各年度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比较,澳门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从超重和肥胖率的动态变化趋势来看,男性进入肥胖快速增长期,女性进入超重快速增长期;2)从各年度BMI明显增长的年龄分布来看,2015年男性BMI明显增长的年龄范围明显扩大,而女性增长的年龄范围有所缩小;3)根据男女性各BMI水平人数百分比结构分布来看,2005-2015年期间,BMI分布区间越来越大,曲线呈现右移趋势,男性不同年度各BMI水平人数百分比的"峰值"均出现在BMI为18kg/m2,而女性"峰值"界点不断右移,这种变化趋势说明澳门地区女性BMI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也预示着澳门地区女性学生可能会进入超重和肥胖快速发展期;4)超重和肥胖人群在身高发育方面存在"优势",但男性在13岁、女性在11岁之后身高"优势"消失,澳门地区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问题日益突出,且男性较女性更为明显。5)儿童青少年血压随着BMI增大而上升,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压检出率不断攀升。6)BMI与肺活量呈正相关,但是当男性BMI大于21kg/m2,女性大于19kg/m2后,肺活量随BMI增长进入"平台期",肺活量体重指数分析显示,BMI过大将对机体的摄氧能力有负面的影响;7)儿童青少年综合身体素质随BMI变化趋势呈现叁个阶段,BMI<17为身体素质水平变化的上升阶段,男性为17≤BMI≤23,女性为17≤BMI≤25为身体素质变化的平稳阶段,男性BMI>23,女性BMI>26为身体素质水平的下降阶段,男女身体素质水平随BMI变化呈现出的不同区间,说明BMI值对男女性身体素质水平的影响有所区别;8)对不同BMI组别身体素质各指标的比较发现,超重和肥胖人群的"优势"指标为握力和背力,坐位体前屈和选择反应时各组别间无明显差异,其它指标均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9)本研究从生活方式、锻炼情况、饮食习惯等方面选取睡眠时间、户外玩耍时间、静坐少动时间、体育锻炼时间、饮食情况等共9个维度,分析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除在课外平均每天户外玩耍累计时间、平均每天在家完成课余作业或温习功课的累计时间和每周在餐馆或快餐店进食次数3个指标外,其它因素各BMI组别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每天睡眠时间、每天静坐少动时间、每次体育锻炼时间、运动强度和进食习惯是影响BMI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儿童青少年的肥胖问题已成为国家化的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期的肥胖会对青少年产生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是成年肥胖的预测因子,中、重度肥胖人口的迅速增长,会直接导致众多慢性疾病在学龄阶段或成年早期的流行。本研究从多维度分析发现,澳门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人群增长明显,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有明显的影响,造成提前发育,高血压,心肺功能能力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呈现多样化,包括饮食习惯、体育锻炼、自我认知、家庭环境等,为取得良好的预防和干预效果,必须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形成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机制,制定有效的措施与手段,并通过有效的途径推行运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马生来,曲衎衎[6](2019)在《某高校肥胖学生运动行为的改变阶段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事规律运动对身心皆有益处[1]。静态的身体活动形态是造成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2],缺少身体活动也是造成慢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3],肥胖会造成一系列短期和长期的健康危害,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4],可能会减少2~5年的期望寿命[5],持续的肥胖势必会影响国人健康,造成医疗费用和社会成本的增加。跨理论模式横跨心理治疗与行为改变的2个理论论点,最初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9年10期)

李丽敏[7](2019)在《中小学校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状况及变化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小学校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0年6月-2018年6月选取的我镇600名中小学生,入选的学生均实施常规的体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体质量超标、肥胖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入选的600名中小学生中,2018年,体质量超标、肥胖的127例,发生率为21.17%;2010年,体质量超标、肥胖的25例,发生率为4.17%。2010年6月-2018年6月,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检出率由2.00%升至10.33%,肥胖检出率中学生由2.17%升至10.83%,数据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的发生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近,且体质量超标、肥胖的检出率处于增长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期刊2019年18期)

[8](2019)在《饮食配餐结合体育运动对肥胖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书评《食品营养与配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饮食上过度能量的摄入导致社会居民肥胖发病率不断提高,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肥胖问题更是引发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据2017年《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显示,我(本文来源于《肉类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赵颖,王艳秋,张烨,金岳龙,汪全海[9](2019)在《芜湖市某中学学生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芜湖市某中学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芜湖市某中学1 295名初一、初二、初叁部分班级学生,以问卷形式对其进行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次调查超重的检出率是9.7%,肥胖的检出率是5.1%,其中男、女生超重的检出率分别是9.7%和9.6%,男、女生肥胖的检出率分别是4.8%和5.4%。单因素分析显示,独生子女、母亲学历是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OR=1.975,95%CI:1.243~3.138)是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母亲学历大专及以上(OR=0.525,95%CI:0.301~0.914)是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该校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较高且与是否独生子女以及母亲学历相关,应该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超重和肥胖的发生。(本文来源于《赣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俞梅红[10](2019)在《体育课中对肥胖学生的心理疏导》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古至今,学习知识文化,成为一位有才华的知识分子是中国老百姓对孩子的期盼,这导致家长忽略了孩子的身体状况与心理状况。新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物质生活、精神文明等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由于吃穿不愁,缺乏正确的饮食习惯和搭配,锻炼较少,导致很多青少年出现肥胖的现象,且肥胖人数日益增多。教育学者面对青少年肥胖出现的心理问题和身体问题,应当加大重视程度,充分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和体育锻炼工作。因此对于学生而言,体育运动的训练必不可少。新课改下,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可以将体育与心理疏导工作相结合。(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学)》期刊2019年06期)

肥胖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杨金伟)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此次监测在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了331个样本县(市、区)、6680所中小学,对近20万名四、八年级学生进行了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肥胖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1].王立芳.我国学生肥胖率近视率双升[N].中国商报.2019

[2].杨金伟.学生肥胖率近视率上升[N].健康报.2019

[3].周韵曦.四、八年级学生肥胖率和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有所上升[N].中国妇女报.2019

[4].左崇文,崔玉鹏.8周体育课干预对大城市单纯性肥胖学生减重效果和身体机能的影响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王云涛,张彦峰,武东明,温英英.澳门超重、肥胖学生体质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6].马生来,曲衎衎.某高校肥胖学生运动行为的改变阶段特征[J].中国学校卫生.2019

[7].李丽敏.中小学校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状况及变化趋势[J].中国农村卫生.2019

[8]..饮食配餐结合体育运动对肥胖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书评《食品营养与配餐》[J].肉类研究.2019

[9].赵颖,王艳秋,张烨,金岳龙,汪全海.芜湖市某中学学生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9

[10].俞梅红.体育课中对肥胖学生的心理疏导[J].新课程(中学).2019

标签:;  ;  ;  ;  ;  ;  ;  ;  ;  ;  

肥胖学生论文-王立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