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红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471002
摘要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词汇不断涌现,信息跨国界交流,教师如何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信息语言,指导教学,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平面教学模式,转而成为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学生从“厌学”到“乐学”,本文尝试粗浅探索。
关键词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新词汇中专生特点教学模式转变
初中毕业后进入职专的学生,一般年龄在十四五岁左右。这个年龄段正处于从儿童时期向青年时期过度的阶段。但因目前实际的情况是,多数进入中专学习的同学,成绩普遍较差,好动贪玩,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学,而对吃,穿,玩等能直接满足感观需求的东西,有强烈的追求动力。来自城里的同学,成绩好的进入了普通中学学习,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进入了中专学习。所以,很多同学一开始就抱有自暴自弃的心态来到学校。与此同时,来自农村的同学,在初中学习时,多因父母在外打工,与父母交流少,缺乏与人沟通,自以为是,性格孤僻,学习成绩差,也是带着很多问题来到中专学习。
当城市问题少年与农村问题少年走到一起时,更多的问题来了:物质生活的攀比导致盗窃,早恋问题导致打架斗殴。而互联网的兴起,则让更多同学迷途不知返。主要表现为1更加自我封闭现在的中专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本来就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责任感模糊,道德感缺少,而网络的匿名特征,使得初涉网络的中专生责任感,道德感更加恶化,人情淡漠。2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游戏。一边是枯燥的学习生活,严格的学校纪律,一边是形形色色网游,本来自制力就差,很多同学一头扎进了网游,就不再回头了。而网游所提供的激烈的打斗场面,甚至情色画面,使人的原始本能得以尽情释放,“打”人不需要理由,“杀”人可以不眨眼,而网游的匿名特质使得他们“打杀”之后不需要负任何责任。这使得他们原本就淡薄的责任感就更加荡然无存了!
首先,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在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家长自己要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学会使用网络。如果家长本身不了解网络,对网络持抵触情绪,认为网络为洪水猛兽,则在教育孩子使用网络方面,效果会适得其反。学会使用网络语言,因势利导,以“毒”攻“毒”,也许会事半功倍。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在网络问题上与孩子达成某种协议,让他知道“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让孩子认识到信守诺言的重要性,“言必出,行必果”。一方面网络迅捷,实时,广博,跨地域的特征,使人们的信息交流发生了质的飞跃,它所能提供的不仅仅有原始的数据,文本,更提供了声音和图像等动态的可视信息。人所能够触及的世界从身边有限的空间一下至无界弗远。另一方面,现实的物理世界,千天一日,一呈不变,疲惫,乏味。面对枯燥的现实世界和多彩的虚拟世界,人的内心很容易失去平衡,从一端走向另一端。但,正如弗罗伊德对人的三种划分所描述的那样:本我,自我,超我。成人已完成从“本我”到“自我”最后到达“超我”的超越,道德内化,在理性的自觉约束下,能够压制“本我”的盲目冲动,从而将“本我”的不合理要求拒之门外。但,对于身心都未成熟的少年来说,这一切都变得非常的困难。所以,青少年仍需要引导,需要监护人监护。在信息时代,这对监护人是个挑战。
信息时代的到来,面临更严峻挑战的是教育工作者。网络的迅速普及,信息接收端的便携化,信息本身的良莠不齐,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变得异常困难。对于网络的出现,“堵”不如“疏”,越“堵”越增强学生的好奇心,结果是越“堵”不住。班主任要主动参与学生的网上活动,推荐好的网站给同学们,告诉他们什么样的信息是有益的,什么样的信息是有害的,因势利导,让网络的“洪水”变成“涓涓溪流”。其次,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比方说和同学一起打球,做益智小游戏等。也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读书活动,让同学们一篇文章,然后讨论,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和心得。或者,组织同学们一起欣赏高雅音乐,让同学们品味艺术之美,陶冶情操。现实的世界变得魅力十足了,虚拟的网络的吸引力就会相应下降。正所谓“此消彼长”!
以“读,写,算”为基础的传统教育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教师作为课题教学的操作者,应该在心理上认可和接纳信息技术的出现,并且运用这些技术搞好课堂教学。以英语教学为例,传统的英语教学不外乎“读和听”,无法真正体会英语的实际应用环境。借助于现代互联网技术,教师就可以实时登录英语国家网站,和学生共同体验英语的实际应用环境。而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教师有更多的途径获取英语的影像资料,利用多媒体播放,为同学们学习英语创造一个有声有色的语言环境。
信息时代中的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传统的知识的传播者,而应同时是一位引导者和操作者。在急速流动的信息洪流中,教师更像一位舵手,带领同学们识别和评价各类信息,化险为夷,从而帮助同学们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
在信息时代,新旧知识的更替到达了空前的速度,而知识的覆盖面也达到了空前的广泛。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不仅要做一个传授者,同时也必须是一个学习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始终走在学术的前沿,保证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够满足培养新时代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信息时代,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即恰当理解信息,并能准确查找,分析,加工,利用和评价这些信息。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排除不良信息的干扰,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要基本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比如W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多媒体播放,网络搜索,文件传输,博客等,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搜集,整理,储存和运用这些信息。通过开设博客,网上论坛,QQ日志等,与同行交流心得,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他人分享成功的经验等,从而促进更多新知识新思想的产生。
信息时代的到来已成为不可逆转,它正在深刻地改变这我们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和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作为向社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中专,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送来上学的学生变了,来向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的要求变了,有益信息造福于社会的同时,无益甚至有害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青年学生,先进的信息接收终端一方面方便了人们获取有益信息,同时它也成了干扰甚至毒害青年学生的“电子鸦片”。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自己掌握信息技术,接纳新思想新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保持同步,另一方面要学会运用信息语言,信息技术,以现进的思想和理念,引导同学接收新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红霞《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其养成》(中国电化教育)
【2】刘电芝《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