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林木生物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质,木质素,还原催化分离,碳水化合物
林木生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宋国勇[1](2019)在《“木质素优先”策略下林木生物质组分催化分离与转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石资源的过度消耗及其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驱动了生物质资源各组分转化为燃料、化学品及材料的发展。传统的生物精炼产业聚焦于碳水化合物的分离、纯化、转化与利用,木质素通常作为副产物,仅有少量转化为低附加值产品。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不仅可以为下游工业提供可再生的芳香类碳氢资源,同时可大幅提升当前生物精炼产业链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一种基于"木质素优先"策略,即生物质原料在直接催化处理下优先完成木质素组分降解转化为单分子苯酚化合物,同时保留碳水化合物不参与反应,成为生物质组分分离、抗降解屏障破除及各组分高值化利用的新方案。介绍了国内外课题组在该领域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并从苯酚单体产率、选择性、木质素脱除率及碳水化合物保留率等主要参数入手,详细讨论了催化剂、溶剂及生物质原料等对"木质素优先"策略的影响。同时对该策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木质生物质的高效转化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林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杨思琦,马宁[2](2019)在《林木生物质成型燃料供应链契约协调》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木生物质成型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对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林木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总体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成本较高导致供应链存在较多问题。文章从我国林木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企业实际出发,验证了单一契约和联合契约无法协调生物质成型燃料供应链,在此基础上提出将中间商和生产商进行合并的模式。当生产商和中间商合并时会增加双方合并后的内部交易成本,根据研究结论,此时供应链总收益增加,如果增加的收益可以抵消合并供应链后所产生的内部交易成本,那么生产商将中间商合并为内部收购点的模式对整个供应链有益。(本文来源于《林业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唐琳,王璐莹,李明飞[3](2018)在《林木生物质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致力生物质转化 推动低碳经济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室始终围绕学科国际前沿和我国生物质高值化利用工业的发展需求,致力于解决领域内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推动北京市低碳经济模式的建立。林木生物质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其来源丰富,分布广泛,既包括传统的木材资源,也包含林木抚育剩余物、加工剩余物以及部分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等。在传统化石资源日渐枯(本文来源于《科学新闻》期刊2018年11期)
臧良震,张彩虹[4](2019)在《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潜力测算及变化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各省份林业统计数据,文中利用自下而上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的资源潜力,并对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3—2013年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潜力由0. 78亿t标准煤增长到1. 05亿t标准煤,20年间增长了34. 62%;从资源构成来看,灌木平茬剩余物和采伐剩余物是林木生物质能源的主要供给来源;从区域变化来看,不同省份资源潜力呈现明显差异,但全国平均水平的逐步提高并非个别省份资源潜力大幅度提高使然,而是绝大部分省份资源潜力的共同增长促成了平均水平的连年提高。(本文来源于《世界林业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黄晓霖,彭晓娟[5](2017)在《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木生物质能源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清洁能源的一种,对我国的能源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林木生物质能源能否等到合理的规划与利用,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也关系到再生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针对林木生物质能源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科学有效地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提出几点看法。(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7年26期)
王小军,武紫娟[6](2017)在《林木生物质能源树种——光皮树的推广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前景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代社会人类面临的2大挑战。推广生物质源树种,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是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和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光皮树(Swida wilsoniana)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和优良的林木生物质能源树种,具有分布广泛、耐寒耐旱、抗病虫害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开发前景广阔。本文从光皮树的生物学特性、发展前景等方面综合当前国内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了推广光皮树等其它能源林的优势,为推进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7年15期)
于丹,张兰,张彩虹[7](2016)在《基于熵权TOPSIS的林木生物质能源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木生物质能源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价是林木生物质能源合理、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及前提,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规模、发展战略以及发展可持续性。基于2013年中国31个省区相关数据,引用PSR理论模型构建林木生物质能源区域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TOPSIS法对各省市的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将各省市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潜力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4个等级,指明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产业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原枫柏[8](2016)在《内蒙古林木生物质能源企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有良好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该研究基于内蒙古部分林木生物质能源企业的调研,对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产品市场进行分析,并指出企业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原料基地、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制定相关发展政策等对策以促进内蒙古林木生物质能源企业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9期)
于丹[9](2016)在《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供给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寻找新型可再生能源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林木生物质的能源化利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它所具有的可再生性、高效清洁性、环境友好性等特点给其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各国政府也相继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促进林木生物能源的大力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初级发展阶段,林木生物质能源的资源储量和分布具有较大差异,正确有效地评估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供给能力是林木生物质能源化的基础和前提,也为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此,本文基于1999年-2013年的省级数据,在估算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可获取量的基础上,考虑内、外部因素综合评价其资源供给能力,并以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为基础,定量化地分析相关因素对于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供给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的资源可获取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各地区林木生物质能源的资源储量和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省市具有较好的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供给能力,特别是蕴含丰富林业资源的省市,如内蒙古、黑龙江、广西、四川和云南;资源规模、林龄结构、林业投资、林业政策、能源需求和土地状态对资源供应能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气候条件、造林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着的负向作用;在不同的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可获取量上,相关影响因素对其制约程度存在差异。因此,根据我国各省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水平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的不同,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不可同一而论,应针对每个省市不同的特点,采取相关措施保障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的稳定供给能力。(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6-04-01)
方赛银,邱荣祖,李明[10](2016)在《林木生物质能供应链决策建模与优化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温室气体排放,林木生物质能已成为极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产品,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其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在分析总结现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影响因素、决策尺度、建模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林木生物质能供应链决策建模与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最后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方向和建议。(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林木生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林木生物质成型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对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林木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总体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成本较高导致供应链存在较多问题。文章从我国林木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企业实际出发,验证了单一契约和联合契约无法协调生物质成型燃料供应链,在此基础上提出将中间商和生产商进行合并的模式。当生产商和中间商合并时会增加双方合并后的内部交易成本,根据研究结论,此时供应链总收益增加,如果增加的收益可以抵消合并供应链后所产生的内部交易成本,那么生产商将中间商合并为内部收购点的模式对整个供应链有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林木生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1].宋国勇.“木质素优先”策略下林木生物质组分催化分离与转化研究进展[J].林业工程学报.2019
[2].杨思琦,马宁.林木生物质成型燃料供应链契约协调[J].林业经济.2019
[3].唐琳,王璐莹,李明飞.林木生物质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致力生物质转化推动低碳经济模式[J].科学新闻.2018
[4].臧良震,张彩虹.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潜力测算及变化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2019
[5].黄晓霖,彭晓娟.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对策[J].乡村科技.2017
[6].王小军,武紫娟.林木生物质能源树种——光皮树的推广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前景概述[J].农业与技术.2017
[7].于丹,张兰,张彩虹.基于熵权TOPSIS的林木生物质能源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价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8].原枫柏.内蒙古林木生物质能源企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6
[9].于丹.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供给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6
[10].方赛银,邱荣祖,李明.林木生物质能供应链决策建模与优化研究综述[J].西部林业科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