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性论文-赖蕾

超敏性论文-赖蕾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敏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培土抑木法,内脏超敏,白介素-10

超敏性论文文献综述

赖蕾[1](2018)在《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探究培土抑木法缓解IBS-D内脏超敏性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宏观临床症状、微观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水平的视角,以JAK-STAT信号通路为切入点,分析JAK-STAT信号通路与IBS-D(肠易激综合征)内脏超敏发生机制的联系,进一步探究痛泻要方“培土抑木法”缓解IBS-D内脏超敏性的机制。方法:将筛选出的90例IBS-D受试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抑木组(白芍、防风组)、培土组(陈皮、白术组)、培土抑木组(痛泻要方全方组),另增加30例正常对照组。每位受试者需口服对应组分的中药免煎颗粒30天,正常对照组无需服药。受试者在试验前后分别填写每月正常排便维持时间及腹痛/腹部不适评分表及抽取血液标本。统计并分析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比较试验前后血浆中IL-10含量、TNF-αIP3 mRNA表达值、血液中JAK-STAT信号通路指标JAK3 mRNA、STAT3mRNA、PIAS3 mRNA表达差异,探讨痛泻要方“培土抑木法”缓解IBS-D内脏超敏性的机制。结果:1.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各组受试者性别、年龄、病程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腹痛/腹部不适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后,各治疗组受试者腹痛、腹部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抑木组和培土抑木组对改善受试者的腹痛、腹部不适更为显着,与培土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3.正常排便维持时间比较:治疗后,各治疗组受试者30天内正常排便维持的天数有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抑木组和培土抑木组改善效果较培土组显着(P<0.05)。4.IL-10含量变化比较:治疗后,各治疗组血浆IL-10 mRNA的表达值较前显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TNF-αIP3 mRNA表达值比较:治疗后,抑木组及培土抑木组受试者血液TNF-αIP3 mRNA的表达值较前显着下降(P<0.05),而培土组TNF-αIP3 mRNA表达值下降不明显(P>0.05)。6.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JAK3 mRNA、STAT3 mRNA表达值比较:治疗后,抑木组和培土抑木组受试者血液JAK3 mRNA、STAT3 mRNA的表达值显着下降(P<0.05),PIAS3 mRNA的表达值显着上升(P<0.05),而培土组JAK3 mRNA、STAT3mRNA表达值下降不明显(P>0.05),PIAS3 mRNA表达值上升明显(P<0.05)。结论:1.培土抑木法能明显改善IBS-D腹痛、泄泻等临床症状,其中抑木组疗效较培土组更为明显。2.患者血浆中抑炎因子IL-10含量变化可作为反应IBS-D病情轻重的一个参考指标。3.培土抑木法可能通过升高IBS-D患者血浆中抑炎因子IL-10的含量从而缓解IBS-D患者内脏超敏性。4.培土抑木法可能通过降低IBS-D患者血浆中促炎因子TNF-α的含量从而缓解IBS-D患者内脏超敏性5.JAK-STAT信号通路与IBS-D内脏超敏性密切相关。6.培土抑木法可能是通过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以缓解IBS-D的内脏超敏性,从而达到改善IBS-腹痛、泄泻等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4-01)

王珊珊,路永红[2](2017)在《报告1例冷超敏性皮肤病》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告一例发生于双侧耳廓、手背、双脚外侧缘及足跟部的冷超敏性皮肤病。患者,男,12岁。双侧耳廓、手背、双脚外侧缘及足跟红斑、水疱、血疱,伴痛痒10余年。皮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瘀斑,压之不退色,部分表面水疱、血疱,部分结痂,无Raynaud征。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组织病理:表皮轻度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部分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全层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少许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表现,诊断冷超敏性皮肤病。(本文来源于《2017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7-04-20)

王珊珊,路永红,单雨婷,高诗燕,章培[3](2016)在《报告1例冷超敏性皮肤病》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告一例发生于双侧耳廓、手背、双脚外侧缘及足跟部的冷超敏性皮肤病。患者,男,12岁。双侧耳廓、手背、双脚外侧缘及足跟红斑、水疱、血疱,伴痛痒10余年。皮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瘀斑,压之不退色,部分表面水疱、血疱,部分结痂,无Raynaud征。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组织病理:表皮轻度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部分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全层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少许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表现,诊断冷超敏性皮肤病。(本文来源于《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首届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第十届深圳呼吸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6-10-21)

王珊珊,路永红,单雨婷,高诗燕,章培[4](2015)在《报告1例冷超敏性皮肤病》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告一例发生于双侧耳廓、手背、双脚外侧缘及足跟部的冷超敏性皮肤病。患者,男,12岁。双侧耳廓、手背、双脚外侧缘及足跟红斑、水疱、血疱,伴痛痒10余年。皮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瘀斑,压之不退色,部分表面水疱、血疱,部分结痂,无Raynaud征。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组织病理:表皮轻度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部分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全层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少许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表现,诊断冷超敏性皮肤病。(本文来源于《2015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4-16)

黄焰,朱凯云,邱迎伟,江桂华,陈俊抛[5](2014)在《慢性偏头痛患者超敏性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BOLD)功能核磁成像探讨慢性偏头痛患者产生皮肤超敏性疼痛(CA)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A组(n=29):伴有一侧前臂(颈8支配区)CA和/或同时有V1区和/或C2-C3区CA者;B组(n=31):伴有一侧额区(叁叉神经第一支)和/或伴有一侧颈区(C2-C3支配区)CA者;C组(n=30):不伴CA者;D组(n=30):正常对照。采用BOLD功能核磁成像技术研究慢性偏头痛患者诱发CA时叁叉神经感觉系统不同级别神经元激活情况。结果:在诱发CA时,A组的叁叉神经节、叁叉神经脊束核和丘脑的神经元均被激活致敏,B组的叁叉神经节、叁叉神经脊束核受到激活致敏,C组则只有叁叉神经节受到激活致敏,D组则叁级神经元均未激活致敏。结论:慢性偏头痛出现的头痛和躯体不同部位的CA与叁叉神经感觉系统不同级别神经元受到激活致敏有关。(本文来源于《岭南急诊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03期)

王丽霞[6](2012)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致超敏性血管炎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超敏性血管炎又称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本病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累及皮肤的细小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后静脉)并以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其核破碎为病理特征的血管炎病。常见的致敏因素为药物或化学药品,也可以是某些自身免疫疾病,淋巴增生性疾病或肿瘤、系统性血管炎或某种感(本文来源于《中国保健营养》期刊2012年16期)

孙群[7](2010)在《1例重症超敏性血管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报告1例重症超敏性血管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意识改变,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护理,做好呼吸道管理,做好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及皮肤护理,针对性进行转科指导,患者好转出院。(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0年24期)

张玲玉,叶鹏,Tan,ZY,Lu,Y,Whiteis,CA[8](2010)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高血压发生前的化学感应器超敏性、交感神经兴奋、ASIC和TASK通道的超量表达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和动物模型中观察到,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和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在高血压患者中观察到,外周化学感应器的敏感性升高增加交感神经的活性,但外周化学感应器敏感性升高并没有被确定为高血压发生前促进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的机制。为验证这一假设,作者选择高血压发生前的幼年自(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10年07期)

杨庆玺,高磊,夏婉婷,石鑫,王瑛[9](2009)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致超敏性血管炎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63岁。因左上肺占位手术及化疗后1 a余,咳嗽、左胸不适入院。入院诊断:肺癌术后并肺内转移(中分化腺癌)。给予多西他赛+长春瑞滨方案化疗。第8天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9×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9.2%,嗜酸性粒细胞4.60%(入院时血象为白(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09年13期)

余轶婧,沈继龙[10](2007)在《血吸虫感染对超敏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超敏反应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较高,并有上升趋势。随着卫生假说(hygiene hypothesis)的提出,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来试图解释这个假说。一些学者在研究血吸虫感染与超敏反应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时发现了相关机制,并促使了对该假说的进一步研究。本文仅介绍近年来血吸虫感染对超敏反应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期刊2007年12期)

超敏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报告一例发生于双侧耳廓、手背、双脚外侧缘及足跟部的冷超敏性皮肤病。患者,男,12岁。双侧耳廓、手背、双脚外侧缘及足跟红斑、水疱、血疱,伴痛痒10余年。皮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瘀斑,压之不退色,部分表面水疱、血疱,部分结痂,无Raynaud征。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组织病理:表皮轻度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部分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全层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少许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表现,诊断冷超敏性皮肤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敏性论文参考文献

[1].赖蕾.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探究培土抑木法缓解IBS-D内脏超敏性的机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

[2].王珊珊,路永红.报告1例冷超敏性皮肤病[C].2017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7

[3].王珊珊,路永红,单雨婷,高诗燕,章培.报告1例冷超敏性皮肤病[C].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首届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第十届深圳呼吸论坛论文汇编.2016

[4].王珊珊,路永红,单雨婷,高诗燕,章培.报告1例冷超敏性皮肤病[C].2015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

[5].黄焰,朱凯云,邱迎伟,江桂华,陈俊抛.慢性偏头痛患者超敏性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4

[6].王丽霞.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致超敏性血管炎1例报告[J].中国保健营养.2012

[7].孙群.1例重症超敏性血管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

[8].张玲玉,叶鹏,Tan,ZY,Lu,Y,Whiteis,CA.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高血压发生前的化学感应器超敏性、交感神经兴奋、ASIC和TASK通道的超量表达情况[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

[9].杨庆玺,高磊,夏婉婷,石鑫,王瑛.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致超敏性血管炎1例[J].山东医药.2009

[10].余轶婧,沈继龙.血吸虫感染对超敏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调控作用[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7

标签:;  ;  ;  ;  

超敏性论文-赖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