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裂纹论文-曾慧敏,罗超

叶片裂纹论文-曾慧敏,罗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叶片裂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整流器,氩弧焊,裂纹

叶片裂纹论文文献综述

曾慧敏,罗超[1](2019)在《整流器氩弧焊叶片裂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整流器叶片裂纹的分析,确定裂纹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方向。(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17期)

吴琪强,郭帅平,王钢,李学军[2](2019)在《基于风力机叶片固有频率的裂纹定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风力机叶片裂纹定位问题,基于裂纹叶片固有频率差值比参数只与损伤位置相关的关系,提出了固有频率差值比的裂纹位置参数,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建立裂纹位置参数数据库,提出裂纹定位参数及裂纹定位准则,实现了叶片裂纹所属区间定位;同时,研究叶片裂纹定位参数在裂纹区间内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裂纹定位参数与区间相对位置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叶片裂纹区间内的精确定位。通过数值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定位精度较高,为实际的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9年05期)

徐亚亚,刘兴勇[3](2019)在《某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表面裂纹检测方法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某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在进行常规荧光渗透检测过程中,存在荧光背景过重及检测后涂层表面呈现黄绿色,而使得该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引起了客户抱怨。采用过滤微粒渗透检测方法对该叶片涂层进行检测,将常规渗透检测方法和过滤性微粒渗透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并最终在叶片热障涂层的检测中得以实施。(本文来源于《无损检测》期刊2019年06期)

马天畅[4](2019)在《基于微裂纹应力场—温度场关联分析的风力机叶片早期损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片是风力发电机获取风能的关键部件,随着近年来风能的发展,叶片尺寸也逐渐趋于大型化以满足对风能的需求。由于大型叶片制造工艺容易导致叶片内部出现气泡缺陷,在高空中复杂载荷的作用下,气泡缺陷的进一步演化会造成微裂纹的形成、扩展,进而造成叶片断裂等重大恶性事故。风力机叶片内部的微裂纹成为大规模风电场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正确理解损伤形成机制、识别损伤类型和预测损伤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理论、仿真和试验叁个方面对风力机叶片微裂纹的萌生、扩展以及断裂的整个疲劳损伤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首先以存在气泡缺陷的风力机叶片为研究对象,引用含缺陷体流变性材料破坏理论和流变断裂学理论,并在该理论基础上分别求解形变、能量释放变化率,最后建立了气泡缺陷演变过程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关联。同时对具有气泡缺陷的叶片试件进行疲劳拉伸试验,结合理论公式可以通过红外热像图的温度变化规律揭示气泡缺陷演变时的应力变化,试验和理论的误差均小于5%,且45°铺层更容易加快缺陷的演化。由气泡缺陷演化的微裂纹在风载荷的作用下会逐渐扩展为宏观裂纹,而该过程占据了风力机叶片疲劳断裂的绝大部分。因此建立微裂纹扩展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和拉伸试验,利用红外热像仪记录整个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分析了微裂纹附近不同位置处的温度与应力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缺陷的分布对周围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情况。利用模拟得到的应力场计算得到的温度场同试验结果对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气泡缺陷的存在导致了微裂纹的萌生且随着载荷的增大而扩展。最后,对试件断裂形貌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微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过程中温度和应力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符合实际的,并根据该函数关系分别对其萌生和扩展过程的红外热像图中的微裂纹部位进行了损伤识别,提出了利用温升来识别其疲劳损伤程度的方法。同时,微裂纹整个扩展过程中的红外热像图也可用来确定早期损伤的不同类型对试件断裂的影响作用,且温度的极值点出现在裂纹的失稳扩展和断裂之间。(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5-25)

李浩[5](2019)在《基于图像识别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裂纹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发动机叶片是航空发动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正常运转可以为发动机提供持续不断的飞行动力。它工作于高温高压的环境,并且服役时间往往较长,这样的环境容易使其产生疲劳裂纹,这些发动机叶片上的裂纹对航空发动机的正常运行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事实上,只要发动机叶片上存在裂纹,无论其大小如何,都会危及人员并对机器构成严重的威胁,重则机毁人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现在迫切需要有一种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式来对航空发动机叶片裂纹进行检测,这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将R-FCN(Object Detection via Region-based 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算法应用到航空发动机叶片裂纹的检测任务,之后利用R-FCN算法的位置敏感得分图和感兴趣区域池化操作来确保此网络可以准确的区分出待检测目标的类别以及确定其位置。实验的改进部分主要是结合航空发动机叶片裂纹自身的细而长特点,对R-FCN算法中的区域推荐网络(Region Proposal Network,RPN)中的anchor部分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检测精度。同时对所有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测试集图像添加噪声后进行检测,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R-FCN算法对含有噪声的叶片裂纹图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2)将YOLOv3(You Only Look Once)算法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裂纹的目标识别任务。YOLO系列的算法是基于one-stage方法的典型代表算法,其检测速度非常快。本文借鉴FPN(Feature Pyramid Networks)特征金字塔的多尺度、多层级检测结构,对初始的YOLOv3中的特征金字塔结构做出改进,构建了一个特征尺度更丰富,层级更多的金字塔结构,将高层次高语义的特征图与低层次高分辨率的特征图进行充分融合,得到四个不同尺度的预测层,有助于获取更多的关于小型目标物体的特征和位置信息。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改进后的算法相比于改进前具有更好的检测精度,可达到实时检测。同时对所有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测试集图像添加噪声后进行检测,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YOLO算法对含有噪声的叶片裂纹图像的鲁棒性较差。(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9)

曹胜捷[6](2019)在《应用于风机叶片裂纹定位的新型压电元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风机叶片在复杂交变载荷的长期作用下极易发生结构损伤,严重时将造成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因此,及时、高效地检测出风机叶片存在的结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Lamb波损伤定位技术则可实现对风机叶片裂纹进行实时在线定位检测。对于Lamb波损伤定位技术,需要压电元件激发Lamb波。然而传统压电元件驱动性能小,需多个压电元件阵列使用,且压电元件在平面内呈各向同性,激发的Lamb波信号其能量分散整个区域,多余的信号被传感器接收,不能突出特征信号,增加了对风机叶片裂纹定位的难度。本文设计一种交叉环形电极压电元件,解决Lamb波损伤定位技术中激励元件在平面内无法提供高的自由应变和夹持应力问题。依据压电方程,建立交叉环形电极压电元件径向夹持力与自由位移的输出方程。利用ABAQUS软件对该压电元件进行电场和力学分析,以确定其极化电压和静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交叉环形电极压电元件极化电压为普通形电极压电元件的1/3,实现低电压对压电元件极化;交叉环形电极压电元件的径向夹持力达到传统普通形电极压电元件的2.6倍,径向自由位移达到普通形电极压电元件的2.8倍,实现平面内大位移、大推力输出。设计一种局部环形电极压电元件,实现压电元件平面内定向产生应力波,提高裂纹定位精度。对局部环形电极压电元件进行静力学分析,研究电极结构参数对其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环形电极压电元件有电极区域的径向夹持应力能达到无电极区域的12.2倍,有电极区域的径向自由应变达到无电极区域的2.6倍,在平面内表现出明显的正交异性,产生定向应力波;减少分支电极中心距、增大电极宽度以及减少压电元件厚度有利于提高局部环形电极压电元件有电极区域的静力学性能。利用ABAQUS软件建立风机叶片表面裂纹定位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局部环形电极压电元件激发Lamb,运用Lamb波无基准损伤定位技术对风机叶片不同位置的表面裂纹进行定位。仿真分析得到的表面裂纹位置与实际的表面裂纹位置二者相对误差分别为(6.5%,4.6%)、(5.0%,4.2%)。结果表明,无基准Lamb波损伤定位技术能准确对风机叶片表面裂纹进行定位和成像,且成像效果更为直观、清晰。(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沈婧怡,任维彬,薛亚平,曹赛男[7](2019)在《TC4叶片裂纹及体积损伤激光修复工艺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TC4合金叶片经常性表层裂纹萌生、体积损伤以及修复材料成本高的工程实际,优选FeCrNiB系以及TiAlVFe系合金材料,基于脉冲激光成形工艺优势,实现了TC4合金叶片表层裂纹及体积损伤修复,从成形工艺、金相组织、显微硬度以及叁维尺寸等方面验证了工艺匹配性。结果表明:FeCrNiB合金熔覆层主要由细小致密的等轴晶、交错分布的树枝晶以及均匀分布的胞状晶组成,而TC4合金主要由针状马氏体和网篮组织交错伴生组成,都具有较好的组织形态。FeCrNiB合金熔覆层显微硬度为380~750 HV0.1,较基体提升约1倍;TC4合金熔覆层显微硬度为295~350 HV0.1,与基体基本保持一致。叶片成形后整体形状尺寸精度控制在0.8 mm以下。通过激光工艺优化和性能匹配分析可知,FeCrNiB合金适合局部微裂纹修复,而TC4合金适合体积损伤成形。(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马劲夫,陈文博[8](2019)在《某型发动机进口导流叶片裂纹故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某型到寿送修发动机的检查发现,其前机匣进口导流叶片叶身上下轴颈端处均存在裂纹故障,针对该故障进行分析研究,最终找出了原因,可为同类问题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航空维修与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苏清风,习小文,袁雅妮,江海军,陈力[9](2019)在《超声红外热像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叶片裂纹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发动机叶片作为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容易产生裂纹等缺陷,但其具有复杂的曲面结构,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用超声红外热像技术对叶片裂纹进行检测,开展了超声红外热像技术原理及系列试验研究,并搭建了超声红外热像检测试验平台,实现了对航空发动机导向叶片和工作叶片细微裂纹的检测,展示了该技术对航空发动机叶片裂纹的检测能力。(本文来源于《无损检测》期刊2019年04期)

于雷[10](2019)在《混流式机组转轮叶片裂纹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力发电一直是为人们生活提供电力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带动了发电方式的革命,演变出了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也研发出了核电等高效的发电方式。在水力发电的发展过程中,混流式机组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发电机组,当前混流式发电机组很容易出现叶片开裂或断裂情况,主要从机组的概述、产生裂纹的原理分析、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08期)

叶片裂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风力机叶片裂纹定位问题,基于裂纹叶片固有频率差值比参数只与损伤位置相关的关系,提出了固有频率差值比的裂纹位置参数,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建立裂纹位置参数数据库,提出裂纹定位参数及裂纹定位准则,实现了叶片裂纹所属区间定位;同时,研究叶片裂纹定位参数在裂纹区间内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裂纹定位参数与区间相对位置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叶片裂纹区间内的精确定位。通过数值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定位精度较高,为实际的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片裂纹论文参考文献

[1].曾慧敏,罗超.整流器氩弧焊叶片裂纹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

[2].吴琪强,郭帅平,王钢,李学军.基于风力机叶片固有频率的裂纹定位方法[J].机械强度.2019

[3].徐亚亚,刘兴勇.某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表面裂纹检测方法的改进[J].无损检测.2019

[4].马天畅.基于微裂纹应力场—温度场关联分析的风力机叶片早期损伤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

[5].李浩.基于图像识别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裂纹检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6].曹胜捷.应用于风机叶片裂纹定位的新型压电元件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9

[7].沈婧怡,任维彬,薛亚平,曹赛男.TC4叶片裂纹及体积损伤激光修复工艺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

[8].马劲夫,陈文博.某型发动机进口导流叶片裂纹故障研究[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9

[9].苏清风,习小文,袁雅妮,江海军,陈力.超声红外热像技术在航空发动机叶片裂纹检测中的应用[J].无损检测.2019

[10].于雷.混流式机组转轮叶片裂纹问题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

标签:;  ;  ;  

叶片裂纹论文-曾慧敏,罗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