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最小覆盖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保护区选址,最小覆盖集模型,坡度,Marxan
最小覆盖集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1](2015)在《基于最小覆盖集模型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选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保护区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08年到2011年,十个经济大国中就有八个国家的濒危物种数增加了,并且其中六个国家的陆地保护区占总陆地面积的比重减少了。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多,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的保护区并不能很好地保护濒危物种,保护区的扩建存在可能性。为了提高保护区对物种的保护力度,除了完善现有保护区的管理措施外,保护区的扩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论文以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现有保护区边界5公里缓冲区内的地块进行研究,分析哪些地块适宜作为天目山保护区扩建的优先考虑对象。论文基于Marxan软件的最小覆盖集模型,结合Q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并加入坡度这一空间约束到最小覆盖集的目标函数中,对研究区域进行选址分析。为了方便土地购置与管理,需要将研究区划分成较小的地块单元。综合考虑计算机运行效率与便于管理的地块尺寸,论文将研究区划分成200m×200m的正方形地块单元共4470个(缓冲区边缘地块单元为不规则图形),并且论文还将研究区划分为边长200米的正六边形地块单元1749个进行选址分析,对比不同地块划分形状的选址结果。本文将最小覆盖集模型应用到选址分析中,该模型是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使目标函数最小的一种整数规划模型,即在满足物种保护目标的前提下,使得保护区建设成本(Cost)最小。本文认为在选址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形。坡度大的地块,地势陡峭,通常人类活动影响小,人为干扰少,适宜作为保护区的天然屏障。同时,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文件规定城市道路用地的坡度不得大于8%,即7.2°,居住用地最大坡度不得超过25%,即22.5°,公共设施用地最大坡度不得超过20%,即18°。可见坡度大的土地上,建筑物较少,相对的土地购置费用较低。因此论文将坡度这一空间约束引入最小覆盖集模型目标函数的Cost因子中。另外设置参数α,用于平衡地块面积与坡度值对cost值的影响,意在使选址结果中的地块单元综合考虑地块面积与坡度值对cost值的影响,使得选址结果中选取的地块不仅面积尽量小(即地块数量少)而且选取的地块平均坡度尽量高。论文通过对比分析各a值的选址结果,选择α=0.7143作为合适的权重因子。用此α值对研究区域进行选址分析,得到的结果既满足保护大多数物种的要求,又能降低土地购买、管理和维护的成本。确定较优的α值(0.7143)作为权重后,文章还选取不同的边界长度修正(BLM)值进行选址计算,使得选取的地块比较紧凑,不仅能保证保护区的连续性,而且便于地块的购买与维护,作为管理者和开发者扩建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参考可行性比较高。本文利用R语言编程实现了选址和出图的自动化。最后文章对选址结果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总结,阐述本选址研究的不足与可改进之处。另外结合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现状,对加强物种保护力度、提高管理效率等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李国,蒿培培[2](2014)在《机场噪声监测无线传感网络最小连通覆盖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机场噪声监测无线传感网络中的最小连通覆盖集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目标区域Voronoi划分的集中式近似算法,用于分析完全覆盖目标区域所需的最低要求的节点集;为了更好地调整噪声监测节点的感知半径Rs与通信半径Rc的比值关系,在通信半径小于两倍感知半径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生成树的连通算法用以确保CVT算法构造的覆盖集连通所需的辅助节点。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与现有常用的集中式贪婪算法和DVC算法相比,CVT(+MST)算法的性能在时间复杂性和连通覆盖集大小等两方面都较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郑文萍,郭炳,杨贵[3](2014)在《广义Petersen图的最小点覆盖集》一文中研究指出点覆盖问题是一个着名的NP完全问题.本文对广义Petersen图P(n,2)的精确最小点覆盖数进行研究,讨论并证明了广义Petersen图P(n,2)的最小点覆盖数,给出了最小点覆盖集的构造方法.(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潘小琴[4](2013)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覆盖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目前IT领域研究热点之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涉及到传感器技术、网络和无线通信等众多技术,在军事国防、环境监测、智能家居、防洪救灾等军用和民用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网络节点通常在监测区域中通过随机撒播的方式部署,分布不均匀,同时由于节点能量有限、且不方便补充。为了达到网络区域覆盖和连通要求,节点需要以高密度撒播,导致网络中大量冗余节点的存在,使网络拓扑结构和数据路由协议复杂化、加剧网络有限通信信道的竞争、大量由冗余节点产生的冗余数据会无谓地耗费节点能量。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节能覆盖方法和均衡的能量消耗机制,在不改变原有网络覆盖水平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各节点的状态,使网络每轮的能量消耗最少,以延长网络生存时间。本文提出了基于离散的节点感应区域判别冗余节点的最小覆盖集算法来确定目标区域内的冗余节点。算法用离散的感应区域点阵来近似其感应区域,将圆的覆盖问题转换为点与圆的位置问题,达到简化冗余节点判定算法的目的。最后对LEACH算法作了改进,网络工作时休眠冗余节点,在簇首选举时优先考虑剩余能量多的节点为簇首节点,以减少簇首节点死亡率,平衡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存时间。通过实验仿真比较表明,算法在对初始覆盖基本无影响的情况下,获得和现有的节点覆盖集算法相当的效果,而算法更简单有效;改进的LEACH算法可以获得更长的网络生存周期。(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3-05-01)
杨京礼,许永辉,姜守达[5](2012)在《基于最小覆盖集的高精度链路丢包率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链路丢包率测量过程中网络资源消耗,提高测量的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覆盖集的高精度链路丢包率测量方法。通过最小覆盖集测量方法有效降低路由矩阵的秩,从而减少测量路径数量;采用线性方程组求解和Gibbs采样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提高测量的准确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需要较少的端到端测量路径,同时具备更高的精度。(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2年12期)
洪刚,汤宝平,裴勇[6](2012)在《基于感应区域像素的无线传感器最小覆盖集近似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基于感应区域像素的最小覆盖集问题求解算法.算法通过将节点感应区域离散化为一系列像素点,用感应区域像素点的点阵来近似逼近节点感应区域,通过判定感应区域内所有像素点的被其他节点覆盖的情况即可确定节点是否冗余.理论分析了算法的可行性以及性能,讨论了影响算法精度的因素,并通过实验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估,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通过与CVT算法对比实验数据表明,算法可以得到和CVT算法相当的最小覆盖集,而其时间复杂度要优于现有的CVT算法.(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2年12期)
王淑礼,朱叶,张鹏[7](2012)在《基于遗传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覆盖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降低能耗以延长网络生存时间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提出一种利用遗传算法实现的"密度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无线传感器工作节点的最小节点子集(最小覆盖集),达到覆盖整个传感器网络区域的目的.所提出的算法能够较好地调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和网络覆盖率之间的矛盾,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谢源[8](2012)在《基于最小覆盖集的福州市中心地区绿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中心绿地的繁荣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实现城市绿地建设的实用性和必要性的统一,利用图的最小覆盖集来建立模型,讨论如何在福州市各路口建设最少的街心公园来满足最多居民的需要.(本文来源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吴旦,王改云,李小龙[9](2012)在《基于最小覆盖集的WSN数据聚集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能量有限且网内聚集错误检测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覆盖集的WSN数据聚集算法。构造一颗以汇聚节点为根并包含最少中间转发节点的树,其中间转发节点为树的最小覆盖集。在中间转发节点中引入读向量的相似性判断,以去除网内冗余及错误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减少网内通信能耗,提高收集数据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2年02期)
陆克中,孙宏元[10](2010)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覆盖集的贪婪近似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生命期是限制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的一个瓶颈.在保证网络监控性能的前提下,仅调度部分节点工作而让其余节点处于低功耗的休眠状态,可以有效节省能耗,延长网络生命期.节点调度的目标是寻找一个能够覆盖监控区域的最小节点集合,这是一个NP难问题,目前,其近似算法的性能较低.提出了一种基于贪婪法的最小覆盖集近似算法,在构造覆盖集的过程中,优先选择扩展面积最大的有效节点加入覆盖集.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构造出较好的覆盖集,时间复杂度为O(n),其中,n为初始节点总数.实验数据表明,该算法的性能要优于现有算法,得到的覆盖集的平均大小比现有算法减小了14.2%左右,且执行时间要短于现有算法.当初始节点分布较密时,该算法得到的平均覆盖度小于1.75,近似比小于1.45.(本文来源于《软件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最小覆盖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机场噪声监测无线传感网络中的最小连通覆盖集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目标区域Voronoi划分的集中式近似算法,用于分析完全覆盖目标区域所需的最低要求的节点集;为了更好地调整噪声监测节点的感知半径Rs与通信半径Rc的比值关系,在通信半径小于两倍感知半径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生成树的连通算法用以确保CVT算法构造的覆盖集连通所需的辅助节点。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与现有常用的集中式贪婪算法和DVC算法相比,CVT(+MST)算法的性能在时间复杂性和连通覆盖集大小等两方面都较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小覆盖集论文参考文献
[1].王敏.基于最小覆盖集模型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选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2].李国,蒿培培.机场噪声监测无线传感网络最小连通覆盖集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4
[3].郑文萍,郭炳,杨贵.广义Petersen图的最小点覆盖集[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潘小琴.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覆盖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
[5].杨京礼,许永辉,姜守达.基于最小覆盖集的高精度链路丢包率测量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
[6].洪刚,汤宝平,裴勇.基于感应区域像素的无线传感器最小覆盖集近似算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2
[7].王淑礼,朱叶,张鹏.基于遗传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覆盖集算法[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谢源.基于最小覆盖集的福州市中心地区绿地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
[9].吴旦,王改云,李小龙.基于最小覆盖集的WSN数据聚集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2
[10].陆克中,孙宏元.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覆盖集的贪婪近似算法[J].软件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