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边缘论文-吕明辉

华夏边缘论文-吕明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华夏边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认同,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人类生态体系

华夏边缘论文文献综述

吕明辉[1](2018)在《人类生态体系的形成、延续与变迁——对《华夏边缘》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王明珂先生的"人类生态体系"概念为研究起点,从人类生存环境、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组织与认同体系等方面描绘"华夏边缘"、"华夏"的长期发展历史,对人类生态体系在微观情境中的延续与变迁进行说明。从人类生态体系的视角来说,民族发展、民族文化、民族习俗在与市场经济发展中如何相互适应成为应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民族主体更应发挥主动性,增强内生性,不断推动人类生态体系高水平的延续与变迁。(本文来源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姚大力[2](2018)在《“华夏边缘”是怎样被蛮夷化的》一文中研究指出诸夏孕育了"中国",而后又被中国所超越。自诸夏文化从华北突起、从而改变了中国史前文化"满天星斗"的原有格局,历经五个时段,传统的"天下中国观"遂以形成,汉文明边界之外的广大外部世界亦逐步被蛮夷化。(本文来源于《思想战线》期刊2018年01期)

李瑞峰[3](2016)在《边缘视角下的华夏构建诠释——读王明珂《华夏边缘》》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一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该书在台湾允晨1997年版、大陆社科文献2006年版基础上,除了少量文字修改外,对于本书主旨、观点均无明确修改。因此,该书可以直观反映王明珂先生所提而趋成熟的"华夏边缘"理论。通过对该书整体的梳理整合,以此来探讨王明珂先生对于"华夏族群"形成的研究与思考,以期能更深的理解这一族群诠释理论,对华夏族群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并对其近代变迁有所反思。(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6年33期)

张入月[4](2016)在《别具一格的民族史边缘研究理论——读王明珂《华夏边缘》》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明珂先生在其着作《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中,从边缘视角建构了别具一格的民族史边缘研究理论,以勾勒华夏边缘形成的方式来研究华夏概念和华夏民族认同形成的历史,同时以"结构性失忆""集体记忆"为理论基础来研究民族认同,这种批判、解构历史实体论,却又超越近代建构论的理论体系,是区别于传统民族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6年08期)

龙成鹏[5](2016)在《从“边缘”看历史 读《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一书,是台湾历史学者王明珂民族史研究的名着,1997年在台湾出版,2006年在大陆出修订版,2013年出全新修订本,在知识界一直很畅销。被评价为"历史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典范",读这本书,可以了解最近民族研究领域的部分声音。(本文来源于《今日民族》期刊2016年07期)

赵小花[6](2016)在《从华夏边缘到民族边疆:近代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河湟地区是指青海日月山以东,祁连山以南,西宁四区叁县、海东地区以及青海海南、黄南等地。自古以来,这一地区即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先秦至民国时期,青海河湟地区的社会文化属性经历了从华夏边缘到民族边疆的变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内地化是变迁的主流,也是促进这一地区社会文化各项事业进步的主要动力。先秦至清代前中期,青海河湟地区经历了从一个生态的、文化的独立地区到华夏边缘的漫长发展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华夏边缘的社会文化属性赋予这一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及文化面貌。两汉以来,这一地区进入内地化的历史阶段,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及文化因素对青海河湟地区持续地产生影响,而在内生的地方秩序的长期影响下,地方性文化因素也影响着这一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进程。此后,中央王朝对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进程的影响逐步深化,而中央王朝在青海河湟地区行政力量的扩张与收缩过程即是王朝国家与地方秩序的角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原华夏与民族边缘地区之间的社会文化也经历着冲突与融会,而持续进行的内地化过程,使当地社会文化诸方面受到中原社会文化诸因素的影响。作为内生地方秩序的承载体,历史上,西羌、鲜卑、吐谷浑、吐蕃(藏族)、蒙古、回族、土族等民族皆对青海河湟地区的历史演进产生重要影响。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青海河湟地区形成具有华夏边缘的社会文化属性,其在社会文化内在结构及其外在形式上具有多元性的文化特质,且在政治、经济及文化上具有鲜明的边缘性特征。华夏边缘的社会文化属性既为这一地区的内地化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同时又以地方性的社会文化因素制约着内地化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从而使内地化进程成为一个可逆的、不确定的社会发展方向。近代以来,青海河湟地区的内地化进程加速,其社会文化诸项事业的进步突出表现在内地化与近代化的双重变奏,西方化的因素也伴随着近代化进程影响着青海河湟社会文化的近代建构,同时,一些地方性社会文化因素仍然存续,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青海河湟地区形成了民族边疆的社会文化属性。从民族边疆社会文化因素的形成动因看,晚清以来,随着中央政权对青海河湟统治的深化,这一地区作为民族边疆的社会文化属性得以确立,特别是青海建省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县制改革,既促使了这一地区在政治上与内地的均质化,同时也进一步突显出这一地区作为民族边疆的特殊性;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特别是抗战以来民族国家理念的传播,加速了青海河湟地区意识形态的均质化进程,同时一些地方性文化观念在民族主义思潮形成的社会大背景下更加突现出来;近代以来,人口迁徙和商贸活动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青海河湟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共同成为民族边疆社会文化属性得以确立的重要动因,而原有的人口结构与独具特色的商贸活动,也使这一地区作为民族边疆的社会文化属性得以深化。民族边疆社会文化属性的确立还体现在近代国民的塑造、近代教育的兴起及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方面,这些因素既是形成新的社会文化属性的动因,也是这一社会文化属性导致的结果。在上述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代以来,青海河湟地区的内地化已是一个不可逆的历史过程,也是这一地区社会文化发展与进步的主要动力源泉。当然,也应当看到,青海河湟地区的近代化在促进边疆地区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受到诸如保甲制度复兴等逆近代化因素的一些影响,加之一些与近代化过程背道而驰的内生地方秩序的干扰、影响,河湟地区的近代化发展步伐显得艰难、迟缓。此外,我国的近代化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社会的影响,因此,近代化过程伴随着西方化的历程,这一点也有青海河湟社会文化近代化过程中有所体现。从近代以来青海河湟地区政治结构、商贸经济、医疗卫生、教育、文娱、体育、饮食等内地化、近代化的进程看,这一时期社会文化也可用"变"与"不变"的二元对立关系加之总结,其中,"变"特指的是由内地化引发的该地区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而"不变"则既指受地方秩序影响或某些利益团体的阻碍而使地方社会文化处于滞后的状态,也包括客观存在的一些地方性文化因素。"变"代表了事物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而"不变"则指事物的特殊性。在民族边疆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变"的因素还突出地代表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传统惯性因素。在青海河湟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长河中,"变"代表了这一地区前进的动力与方向。总之,从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的内在结构、发展趋势及未来走向看,内地化是青海河湟地区进步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宋亚欣,刘国强[7](2016)在《对《华夏边缘》的几点感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华夏边缘》,学术界有诸多的争议,褒贬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联系现状,以边缘研究、历史记忆、自利性、族群认同等内容为重点,阐释自己的思考与看法。(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6年01期)

张飞,张宁[8](2015)在《华夏之为华夏——读《华夏边缘》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王明珂的《华夏边缘》一经出版,即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其在书中明确提出的对华夏族群变迁以及族群认同的观点,借鉴了巴斯等学者的"族群与边界"的理论,拓展了人们对华夏这个数千年历史的族群的认识与理解。(本文来源于《雪莲》期刊2015年27期)

方洪鑫[9](2015)在《边缘作为起点——读王明珂的《华夏边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史学和人类学的"互惠"在国内的学科亲缘性上,历史学和考古学常常走在一块,人类学则和社会学联系更多,这让我们在思考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国家的时候,常常面对各门学科的论述各执一词、缺乏有效的交流手段的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学科的学者之间理解性的互相交流就显得格外重要,能够给予我们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认识。因此,王铭铭建议,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结盟,要建立在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的"互惠"逻(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刘中和,曾丽荣[10](2014)在《试论秦人功利主义的渊源——华夏边缘的成长环境对秦人价值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建鸣先生认为,秦文化具有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特点。即秦人的价值评价完全以世俗的功利为标准,注重对自我以外实际世界的探求和自身物资需要的索取,人们只关心生产、作战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利、害,而忽视仁义礼乐的兴废、道德伦理的完善。这既促使秦人不断壮大并最终吞并六国统一天下,也是造成其速亡的原因之一。1此说当是。秦人的这种价值观是植根于其民族血脉之中并与其成长环境密切相(本文来源于《秦汉研究》期刊2014年00期)

华夏边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诸夏孕育了"中国",而后又被中国所超越。自诸夏文化从华北突起、从而改变了中国史前文化"满天星斗"的原有格局,历经五个时段,传统的"天下中国观"遂以形成,汉文明边界之外的广大外部世界亦逐步被蛮夷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华夏边缘论文参考文献

[1].吕明辉.人类生态体系的形成、延续与变迁——对《华夏边缘》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

[2].姚大力.“华夏边缘”是怎样被蛮夷化的[J].思想战线.2018

[3].李瑞峰.边缘视角下的华夏构建诠释——读王明珂《华夏边缘》[J].长江丛刊.2016

[4].张入月.别具一格的民族史边缘研究理论——读王明珂《华夏边缘》[J].文化学刊.2016

[5].龙成鹏.从“边缘”看历史读《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J].今日民族.2016

[6].赵小花.从华夏边缘到民族边疆:近代青海河湟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7].宋亚欣,刘国强.对《华夏边缘》的几点感悟[J].智富时代.2016

[8].张飞,张宁.华夏之为华夏——读《华夏边缘》有感[J].雪莲.2015

[9].方洪鑫.边缘作为起点——读王明珂的《华夏边缘》[J].西北民族研究.2015

[10].刘中和,曾丽荣.试论秦人功利主义的渊源——华夏边缘的成长环境对秦人价值观的影响[J].秦汉研究.2014

标签:;  ;  ;  ;  

华夏边缘论文-吕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