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表现艺术论文-赵敏纳

新表现艺术论文-赵敏纳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表现艺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绘画艺术风格

新表现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赵敏纳[1](2018)在《浅析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绘画艺术风格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新表现主义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盛行于德国,让油彩与画布重新服务于艺术家手里的画笔,用极为大胆的笔触、色彩来表现二战之后战败国每一位受伤者的灵魂。艺术家不管是经历过战争的洗礼还是在各种信息、照片等方面去了解战争,都为此感到缅怀、哀悼且同情,并也因此影响了艺术家的绘画艺术风格及绘画发展道路。(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8年03期)

王进华[2](2018)在《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中的理性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在20世纪“85美术新潮”时期,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就已经被介绍到中国。“安塞姆·基弗作品中国巡回展(2016—2017)”在中国掀起不小波澜,使新表现主义再次进入国人的视野,这使表现主义艺术史研究者、当代艺术观念实践者有了近距离观看其作品的机会,他们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2-12)

蒋骏[3](2016)在《探析《艺术在没落中升起》——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新表现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艺术界被称作去物质化的观念艺术,然而传统艺术在当时是不被认可的。《艺术在没落中升起》一书中的伟大画家就将焦点集中在装置和综合材料这样的艺术形式上,以及它表达了当时德国的政治和文化精神。那么,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当代绘画有什么启发和影响呢?(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6年05期)

熊金华[4](2015)在《德国新表现主义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新表现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的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本文从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特征着手,从表现形式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阐述了德国新表现主义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5年16期)

刘海平[5](2015)在《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新表现主义,是一个中国艺术家和艺术史家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产生以来,我们就常常会听到或想到“新表现主义”和“德国新表现主义”这两个词。但它们所指向的历史现实和真实意义是什么?我们可能没有去深究。当然对于新表现主义这个重要的西方艺术现象,也需要我们在不同时期对它进(本文来源于《油画艺术》期刊2015年01期)

李楠[6](2015)在《新科技环境下胶片摄影艺术的新表现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拍摄技巧与摄影艺术的角度出发,对新科技环境下胶片拍摄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胶片摄影艺术的发展方向,以期更好地促进摄影艺术的发展。(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5年01期)

刘雨雄[7](2014)在《从马库斯·吕佩尔兹的艺术观看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库斯·吕佩尔兹在德国艺术史上的地位极其显赫,作者对他进行了一次访谈,这次的访谈内容主要是围绕吕佩尔兹的艺术观来看德国的新表现主义绘画。(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4年06期)

傅可,邹畅[8](2012)在《新表现油画的东方情怀——刘大明绘画艺术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刘大明教授所主张的非固定模式,丢掉语言束缚,力求突破实像与虚像的表层特征,最终达到无法而发,对生命时光及心灵深层探索的艺术观点进行探索与理解。(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2年09期)

张森[9](2012)在《对艺术理念与艺术新表现语言间互动关系的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文化在保持其自身文化特性及样式的基础上,认识与总结出勇于纳取"他"文化以健全自身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传统精神。本文在分析基础上,指出当下中国画在发展上存有的认识误区与发展动能上的乏力。面对当下信息化、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尤其对当下中国画在多元文化影响下在创作理念与艺术表现语言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建构等,在"接触→冲突→交流→适应→整合"的认识基础上,梳理出当下中国画必然再发展的一些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期刊2012年03期)

闫琳琳[10](2012)在《对城市公共艺术新表现形式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在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外感形象与内在精神文化素质的统一。在城市环境中,我们也理应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融,提高城市公共艺术的格调,开发公共艺术更多的存在方式,丰富公共艺术的形式语言,使公共艺术作品在城市中形成独特的公共艺术空间,加强与大众的交流,起到连接大众与艺术之间纽带的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上)》期刊2012年01期)

新表现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早在20世纪“85美术新潮”时期,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就已经被介绍到中国。“安塞姆·基弗作品中国巡回展(2016—2017)”在中国掀起不小波澜,使新表现主义再次进入国人的视野,这使表现主义艺术史研究者、当代艺术观念实践者有了近距离观看其作品的机会,他们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表现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赵敏纳.浅析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绘画艺术风格成因[J].中国文艺家.2018

[2].王进华.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中的理性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3].蒋骏.探析《艺术在没落中升起》——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精神[J].美与时代(中).2016

[4].熊金华.德国新表现主义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5

[5].刘海平.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与意义[J].油画艺术.2015

[6].李楠.新科技环境下胶片摄影艺术的新表现意识[J].艺术科技.2015

[7].刘雨雄.从马库斯·吕佩尔兹的艺术观看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J].艺术教育.2014

[8].傅可,邹畅.新表现油画的东方情怀——刘大明绘画艺术解读[J].美术大观.2012

[9].张森.对艺术理念与艺术新表现语言间互动关系的认识[J].中国美术.2012

[10].闫琳琳.对城市公共艺术新表现形式的初探[J].美与时代(上).2012

标签:;  ;  ;  

新表现艺术论文-赵敏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