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遥感及GIS技术支持下林地动态变化图的编制及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以四川省盐源县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斌,杨顶田,徐尚昭,周阳阳,王宏志,方颖颖[1](2021)在《1990—2015年湖北省林地遥感制图与时空变化分析》文中认为林地作为一种重要森林生态资源,在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研究基于湖北省1990—2015年(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6期土地利用遥感基础调查数据、DEM和气象(气温和降水)数据,借助变化率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完成了研究区林地遥感制图分析,并对研究区近25年间林地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近25年间湖北省林地面积总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990—1995年林地面积增加显着,增加幅度为641.14km2;2000—2005年林地面减少显着,减少762.96km2;1990—2015年林地类型主要以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为主,三者占林地总面积的95%以上;研究区林地在空间上分布较不均匀,鄂西北、西南为林地的主要集中分布区,而在江汉平原、武汉市、荆州市及江门市分布较少,整体呈零星状分布;林地变化活跃区集中在高程500—1000 m、坡度5—15°、气温17—18℃、降水1000—1200 mm的区域。在驱动因素上,自然地理要素的垂直地带性规律影响和制约林地的空间分布态势,而国家政策方针、经济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成为影响林地分布的短期驱动因素。本研究能为湖北省林地制图、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向勤[2](2021)在《基于GeoSOS-FLUS的乌鲁木齐市绿色空间生态服务价值分析与动态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榕[3](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问题是阻碍喀斯特地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限制因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实现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是稳固石漠化治理成效的关键,对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效的同时稳固农村脱贫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人地系统协调发展、贫困恶性循环、乡村地域系统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针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量化、协同治理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要。在代表南方喀斯特整体环境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对240个贫困村通过统计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和问卷调查,以村域为研究单元,从“区域-村-户”多尺度视角,综合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耦合度模型、A-F法、结构式访谈等方法,围绕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阐明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与贫困特征,揭示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机理与形成机制,集成创新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体系并进行应用示范,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参考。(1)通过分析村域石漠化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发现,村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坡度和人均耕地面积是喀斯特地区村域石漠化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村域石漠化规模的驱动因子及作用过程因所在喀斯特地貌类型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喀斯特高原槽谷区的村平均石漠化发生率为13.49%,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为23.22%,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为38.38%。研究区整体的村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坡度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21、0.14和0.12。村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平均坡度的交互q值最大,为0.4。喀斯特高原槽谷区的村域地表起伏度、平均坡度、森林覆盖率和村人均纯收入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32、0.15、0.14和0.14,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喀斯特高原山地区的村域河网密度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15和0.12,河网密度因子与石漠化规模呈负相关关系,人均耕地面积因子与石漠化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喀斯特高原峡谷区的村域平均坡度、水土流失率、平均海拔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31、0.3、0.28和0.23。村域坡度和海拔因子与村域石漠化规模均呈现显着正相关,村域水土流失率和人均耕地面积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喀斯特地区村域贫困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村域行政村所属县域GDP、平均海拔、耕地比例和通广播电视率,不同喀斯特地貌类型区的驱动因子不同。喀斯特高原槽谷区2015年村平均贫困发生率为27.97%,喀斯特高原山地区为16.10%,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为29.24%。到2018年,喀斯特高原槽谷区为2.08,高原山地区为4.69,高原峡谷区为9.52。从2015年村域贫困发生率影响因素看,研究区整体的行政村所属县域GDP、平均海拔、耕地比例和村通广播电视率的决定力q值分别为0.28、0.25、0.19和0.18,村人均纯收入与所属县域GDP的交互q值最大,为0.37。喀斯特高原槽谷区主要受村人均纯收入、园地比例、距省道距离和耕地比例等因子的影响,决定力q值分别为0.16、0.18、0.12和0.1。喀斯特高原山地主要受村域平均坡度、耕地比例、村域内危房户占比和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决定力q值分别为0.19、0.15、0.11和0.11。喀斯特高原峡谷区主要受村域内公共服务点数量、村集体经济收入、饮水安全困难户占比、到县政府驻地距离等因子的影响,决定力q值分别为0.13、0.1、0.1和0.1。综上,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农村贫困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高原槽谷区主要受经济与资源条件限制,高原峡谷区主要受公共服务设施的限制。(3)喀斯特地区贫困村的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在地理分布上有很大的相关性,随贫困程度的增加,石漠化规模越来越大。大部分村域的石漠化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整体呈现较高水平耦合等级和高度耦合协调类型。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关系表现为低水平耦合、磨合阶段和高水平耦合三种类型,大部分村落的石漠化与贫困耦合等级为高水平耦合,喀斯特高原槽谷区与喀斯特高原山地区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协调性相似,与喀斯特高原峡谷区石漠化与贫困的耦合协调等级差异较大,驱动因素也不同。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度受坡度和降雨量等自然环境影响,且坡度、降雨量越大,耦合度越低。分地貌区看,经济发展维度对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和峡谷区的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度影响不显着,但在高原槽谷区,仅受经济维度的显着影响,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受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影响,且自然环境为负相关,资源禀赋中除村域人均耕地面积外,均为正相关。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受村域海拔和坡度的负向影响,受耕地比例和人均耕地面积的正向影响。村域是解决区域石漠化与贫困问题的有效战场和有力对象,开展村域尺度的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研究成果,能够更加有效的指导区域实践。(4)基于石漠化环境与贫困的耦合机理,研发了石漠化环境相对贫困识别技术、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和中-强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并对取得成果进行示范验证。构建的相对贫困人口识别指标体系实现了相对贫困家庭和区域相对贫困程度的精准有效识别,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模式推广技术和诊断技术,能有有效促进治理模式在县域尺度的推广示范,以“成效评价—贫困诊断—诉求分析—路径谋划”为主线构建的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模式诊断的技术,能够较好的实现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成效评价、问题诊断、病因分析与路径谋划。未来应以建设生态产业的纵向和横向延伸的产业化工程为目标,构建石漠化地区农户参与式生态产业经营模式,进而实现石漠化地区的乡村振兴。
陈全[4](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及时空演变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以来,随着对自然资本价值的认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为核心的生态资产估算需求日益迫切。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由于受复杂地表与光学卫星成像条件的限制,区域生态环境遥感长期以来面临着混合像元现象严重、高质量光学遥感影像缺失等瓶颈问题,传统基于像元/格网尺度的定量遥感研究方法无法满足区域生态资产精准评估、时空演变机制挖掘以及生态修复决策支持的需求目标,引入遥感图谱认知的前沿理论与方法开展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评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以贵州省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典型研究区,以遥感图谱认知理论的“图谱耦合”思想和地理图斑智能计算模型“分区分层感知—时空协同反演—多粒度决策”的方法论为指导,从生态资产质量与生态资产服务功能维度出发构建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评估框架,按照“空间—时间—属性”的线性认知过程,深度探索融入地貌分区控制的生态资产基本地理空间单元解构,开展多源数据协同的关键生态因子反演计算与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并基于经典地理空间分析方法挖掘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模式与驱动机制,初步实现对区域近20年来生态资产“位置—结构—指标—演化”的深层理解。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生态资产遥感评估与时空演变研究的理论背景深入分析,从评估与挖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近20年来生态资产时空演变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遥感图谱认知理论和地理图斑智能计算模型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评估框架,提出了深度融入地貌分区控制的生态资产地理单元解构、多源数据协同的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基于地学空间分析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理解和驱动机制揭示等关键问题,为按照“空间—时间—属性”的维度递进开展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在分析传统生态环境定量遥感研究方法长期存在的问题与短板的基础上,论述了以具有明确地理意义的基本空间单元为空间基准开展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分区分层感知模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基本空间单元解构思路,并基于高精度DEM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了区域地貌单元、地理单元与地理图斑/地块三级基本空间单元的解构。(3)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特征,基于生态资产“存量(stock)”和“流量(flow)”的理论内涵和去价值化的系统评估思路,系统构建了以生态系统类型与数量、NPP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岩石裸露率、植被覆盖度等关键生态因子驱动的生态资产质量与服务功能状况评估模型和生态资产综合指数评估模型,完成不同监测期生态资产质量与服务功能等级划分以及地理单元尺度下区域2000-2018年的生态资产综合评估。(4)围绕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理解的目标,以地理单元与地貌单元为基准,将经典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引入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研究中,从生态资产时空变化格局和生态资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两个方面,分别叠加2000-2018年生态资产变化“图”和驱动因素作用“图”,实现了对不同时间阶段、不同空间尺度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及驱动机制的阐述和揭示,为区域生态治理与修复提供理论基础与科技支撑。
王佳[5](2021)在《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文中提出优化乡村空间结构是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乡村空间进行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的研究,是实现乡村发展空间优化实践的基础和支撑。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作为中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高山高原峡谷区之一,属于全国生态建设重点区,同时也是全国脱贫攻坚重点区。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土地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甚至恶化,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土地质量退化,影响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使得长江上游区的“贫困”现象非常突出。为此,需要探索一条统筹兼顾减贫和建设生态环境双重目标、符合长江上游区实际的生态建设和扶贫致富的双赢之路。本文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等为指导,以地处长江上游贫困山区的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雪山乡为例,基于多次实地调研和已有调查及统计数据,对雪山乡土地资源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总结、梳理和提炼了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主要战略任务;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这一评价方法,充分考虑研究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条件,建立了雪山乡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研究区土地适宜性特点;在探讨的土地利用优化布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要求的土地利用结构为核心,研究提出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结构的方案及合理措施,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最后分析了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生态经济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雪山乡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下,仅为49.82%。从农用地来看,耕地较少,占土地总面积的5.23%,而且陡坡耕种现象非常严重,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偏低,仅为24.30%。从建设用地来看,总面积只有133.88公顷,占比1.01%,需要适当扩建。而未利用地中的荒山荒草地(其他草地和裸地)达6585.78公顷,约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1/2,亟待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由此进一步凝练了研究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根据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定了雪山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方针为“二保三扩四加速”,并提出了土地利用具体的战略目标。(2)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了宜耕土地类、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类、宜林土地类、宜牧草地类、宜自然生态修复地类、宜建设用地类、其他地类的评价结果,据此分析了土地适宜性特点。从评价结果来看,各土地适宜类的适宜等级偏低,以三等地为主,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76.28%。其中,以宜林土地为主,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57.71%,宜耕土地较少,占土地总面积的4.82%;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占比为15.36%,为农村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土地资源条件。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为产业开发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土地资源保障。从限制因子来看,影响土地适宜性的主要是地形坡度、海拔高度和裸岩率。(3)基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充分探讨土地利用优化布局原理,研究制定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优化配置后的雪山乡耕地规模占土地总面积的4.75%,应重点实施“坡改梯”措施。经济林果产业用地规模达2044.93公顷,占比为15.36%,应按照高山峡谷区的立体气候特征,以高、中、低3个海拔层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林地规模最大,占土地总面积的57.71%,主要做法是政府致力于提高地面植被覆盖率而进行封山育林的管理以及对部分地区进行飞播种草。牧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51%,主要是加强草山建设与管理,提高草山质量和载畜能力。自然生态修复地占比为9.14%,总体上遵循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为先”的理念和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进行自然生态修复。建设用地规模为142.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7%,应适当增加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4)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布局后,雪山乡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达到86.96%;生态用地比例提高到67.80%,单位面积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净提升7079.24元/公顷;特色产业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利用的农户增收效果和扶贫效应将显着增大,该乡书姑村委会50户典型脱贫户2018年和2020年特色产业种植纯收入分别占2018年和2020年家庭纯收入总数的20.94%和30.31%。全乡2020年末贫困发生率降为0.00%。
彭琳玉[6](2021)在《基于GIS的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格局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地处重要交通枢纽区域的上杭县城得以充分发展,城区规模日益扩大,而区域内生态用地的不断减少,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干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对人类的生存也构成了威胁。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实践不断得以发展落实,合理地规划和保护生态用地对维持研究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上杭县城规划区作为研究对象,以2009、2013、2019年三期的卫星遥感图像为基础数据,并结合地形图、实地调研材料以及上杭县城规划区各规划纲要等材料,综合运用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展开研究。基于ENVI 5.3,ArcGIS 10.5软件平台首先对三期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结构变化特征,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迁移等方法揭示生态用地空间分布动态演变特征。选取了高程、坡度、坡向、到最近水域的距离、到最近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到最近道路的距离、交通服务设施密度7个因子作为解释变量,通过SPSS 26.0软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演变的驱动因素进行运算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引入CA-Markov模型,结合IDRISI 17.0平台模拟预测生态用地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9年期间,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整体数量面积持续减少,其中林地、耕地、水体、草地的面积持续减少,未利用地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公园与绿地是生态用地中唯一呈持续增加趋势的地类;在生态用地动态转移流向中,以林地、耕地、未利用地三类生态用地的转移变化量较为显着,生态用地演变总体呈城中心向四周城郊区扩张的趋势,重心由西北方向东北方迁移。(2)高程、到最近道路的距离和到最近农村居民点的距离至始至终影响着研究区生态用地的变化,且各时段生态用地的变化都与交通因素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说明政策法规和交通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城镇化的推进,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格局,导致了更多的生态用地被建设用地替代。(3)预测结果显示,在2019-2025年的发展阶段中,生态用地的流失主要发生在九州村、西南村北部、城北片区以及部分沿江地带。在2019-2029年的发展阶段中,生态用地的减少主要集中在交通干道周边、中心城区北部、南部工业园区以及汀江下游部分区域,与城市规划中北扩南优的发展方向相符合。(4)为促进研究区生态用地的保护和良好发展,可通过改善农村的生活就业环境,避免人口过度流向城区;其次需要统筹推进耕地保护,改进加强耕地占补平衡;构建生态网络系统,维护生态安全格局;管控建设用地规模,提高生态用地质量;调控社会经济发展,优化转型产业结构;加强生态安全监管体系,实行分区分类管理,同时加强生态用地格局中基质、廊道、斑块上的优化和保护,以长期维护区域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陈王赋[7](2021)在《基于GIS的郴州市苏仙区景观格局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许多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而正确描述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不但可以全面了解城市化进程的原因和作用,还能反映人类潜在的活动对城市环境生态的影响。因此,研究郴州市苏仙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景观类型变化特征、景观格局变化规律及景观格局变化原因能够有效可行的指导城市未来发展及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来实现苏仙区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郴州市苏仙区2001年、201 1年和2018年的三期Landsat TM和ETM遥感影像及自然、社会经济等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RS/GIS及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得该区三期景观类型分布图。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和数理统计法,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景观动态度指数、地形位指数、面积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分布指数、地学信息图谱和Logistic回归方程等方法,对苏仙区17a间的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各景观类型的驱动因子,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未来苏仙区景观格局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时期内,各景观类型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苏仙区基质由耕地、林地组成,林地具有绝对优势,占比超过50%,郴江、东江及其支流作为廊道,建设用地和未利用为主要斑块。结合景观类型面积转移矩阵可知,2001—2011年,主要转移类型为林地和耕地的面积相互转换,草地、建设用地和水域有少量面积转入,未利用地转出面积最多。2011—2018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草地面积有少量增加,耕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均有转出。建设用地的单一动态度变化高达9.62%,较其他类型变化速度最快,研究区两阶段综合景观动态度变化类型均为极缓慢变化型,从1.50%下降至1.43%,景观类型稳定性增强。林地破碎化程度降低,形状趋于复杂分离,耕地受人为分割边界更加不规则,建设用地在人为规划意愿下不断扩增而形成“中心团聚,周边分散”布局,草地形状更加规则而离散但绿地类型越来越丰富,原有水域有所萎缩同时新水域被人工开凿,未利用地前期开发利用后期受环境问题影响。2018年苏仙区整体景观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增加至1.15,香农均匀度指数增加至0.64,蔓延度指数下降至43.35,聚集度先增加后下降,景观分离度先降低后增加。苏仙区区域内地形位指数范围是0.076—1.512,其主要的地形梯度为中低等级水平。其中,林地优势区正由高向低演化,耕地优势区由低向高演化,建设用地与耕地存在优势区竞争,草地优势区扩大,水域景观主要集中在低地形位区域。景观类型的图谱变化模式主要是“稳定型”且各区域均有分布,其中以“林地—林地—林地”为主要图谱类型。(2)景观格局驱动力因子分析表明:影响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景观类型是耕地、建设用地和林地。其演变过程是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影响林地、草地、耕地、水域较多,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较多。其中,林地主要受地势和GDP影响,草地主要受气候和地形影响,建设用地主要受人类活动强度和人口影响,耕地主要受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影响,水域主要受自然水系的影响,未利用地主要受地形及道路影响。(3)运用CA-Markov模型模拟研究表明:到2025年,研究区建设用地景观、草地景观、水域景观和未利用地景观面积有所增加,而耕地景观和林地景观面积有小幅度减少。几类景观变化幅度都较小,说明在2025年景观结构变化趋于稳定。
黄曦娇[8](2021)在《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对秦岭北麓保护与发展关系处理不当,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层出不穷,其根源在于空间管控失效。而生态健康评价是识别空间问题,进而实现有效空间管控的关键所在。如何从景观尺度进行具有空间管控导向的生态健康评价,使得健康评价兼具空间属性与生态内核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和PSR理论模型,采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模型、景观格局指数法、指标体系法、层次分析法等基本方法,通过景观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构建了景观尺度的健康评价体系,并基于此进行长安区段实证研究及空间管控策略提出,以期实现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和发展的协调。本研究主要内容包含4部分:(1)基础理论研究及分析框架的提出。概述景观健康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厘清景观健康的内涵,梳理相关理论,并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2)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Fragstats软件中的标准法和移动窗口法从景观整体水平及类型水平两个尺度分析长安区段1990-2020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对演变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识别出景观健康评价关键指标;(3)秦岭北麓景观健康评价体系构建。基于景观格局演变分析结果,结合秦岭北麓区域特征,运用指标体系法基于PSR模型构建适应于秦岭北麓的景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8个项目层的17项具体指标;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4)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实证研究。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例,对其2000年、2010年及2020年的景观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对景观健康变化进行定量、定位分析,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诊断区域现存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空间管控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有4点:(1)提出了景观格局演变分析与景观健康评价的衔接关系;(2)构建了基于PSR理论模型的秦岭北麓景观健康评价体系;(3)评价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的景观健康变化状况;(4)指认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生态问题并提出空间管控策略。
于玲[9](2021)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岭北麓作为平原与山地的生态交错地带,其有效的保护与合理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中,对秦岭北麓的保护方式多为静态圈层保护,对山区发展的内在需求考虑较少,且规划引导措施落地性较弱,造成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类违建项目层出不穷,不恰当的管控区划方式已成为导致空间管控失效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针对上述空间管控失效问题,亟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以实现对于秦岭北麓土地资源的有效管控。本文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例,基于结构—功能理论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展开空间管控单元的划分,并提出管控指标与导则。在此基础上,与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进行对比,提出优化协调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4部分:(1)通过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现实问题和学科问题的分析凝练,指出秦岭北麓环境保护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同时提出本学科问题并凝练关键问题为:如何进行有效的空间管控区划以实现秦岭北麓土地的合理利用?据此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并对核心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如整体性治理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确定本研究的写作框架(绪论、第二章);(2)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本概况及主要景观功能进行研究与分析,对秦岭北麓西安段历届保护条例及保护、利用规划文件进行梳理,指认现状空间管控区划体系问题(第三章);(3)围绕核心关键问题对国内外不同目标导向、不同功能导向下的管控区划方法进行总结与梳理,并与秦岭北麓浅山区空间进行理论匹配性分析;同时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第四章);(4)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实践研究,采用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在核心研究尺度层面展开功能与结构协同管控的空间管控区划研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分析的背景,形成管控有效的区划单元结果,并提出相关管控的策略(第五章)。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构建了以功能——结构和参数管控为主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2)划定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单元;(3)提出了空间管控单元导则与具体指标,并制定了管控图则。
李雅晴[10](2021)在《基于RS和GIS技术的合肥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二、遥感及GIS技术支持下林地动态变化图的编制及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以四川省盐源县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遥感及GIS技术支持下林地动态变化图的编制及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以四川省盐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1990—2015年湖北省林地遥感制图与时空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数据源和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林地类型划分方法 |
2.2.2 自然因子等级划分方法 |
2.2.3 不同类型林地变化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1990—2015年林地空间分布制图 |
3.2 1990—2015年林地结构与面积变化 |
3.3 1990—2015年林地转移类型变化分析 |
3.4 1990—2015年林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3)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生态与贫困 |
(二)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 |
(三)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和贫困特征 |
(一)贫困村石漠化环境特征 |
1 村域石漠化的地理格局 |
2 石漠化影响因子分析 |
3 不同地貌类型区石漠化影响因子比较 |
(二)石漠化环境的乡村贫困特征 |
1 乡村贫困的地理格局 |
2 喀斯特贫困乡村影响因子分析 |
3 不同地貌类型区贫困乡村影响因子比较 |
四 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 |
(一)石漠化与贫困的地理相关性 |
1 石漠化与贫困相关性 |
2 石漠化与贫困空间组合 |
(二)石漠化与贫困耦合实证 |
1 石漠化与贫困耦合结果 |
2 空间自相关与聚集效应 |
3 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分析 |
五 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现有技术措施 |
1 石漠化环境贫困识别技术 |
2 石漠化环境精准扶贫技术 |
3 石漠化环境精准扶贫成效评估技术 |
(二)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措施研发 |
1 相对贫困家庭识别技术 |
2 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 |
3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 |
4 中-强度石漠化环境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 |
(三)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应用示范与验证 |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石漠化与贫困现状评价及措施布局 |
4 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措施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5 石漠化与贫困协同治理技术措施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4)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及时空演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生态资产理论研究进展 |
1.2.2 生态资产评估体系与方法研究进展 |
1.2.3 生态资产遥感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
1.2.4 喀斯特地区生态资产评估研究进展 |
1.2.5 研究进展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科学问题 |
2.2 研究内容 |
2.2.1 研究内容设计 |
2.2.2 研究内容逻辑关联 |
2.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案 |
2.3.2 研究技术路线 |
2.4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4.1 研究区代表性论证 |
2.4.2 研究区概况 |
2.4.3 研究区自然环境 |
2.4.4 研究区社会经济 |
2.4.5 研究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三章 生态资产评估与时空演变研究框架构建 |
3.1 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资产评估 |
3.1.1 生态资产评估范围 |
3.1.2 生态资产评估内容 |
3.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面临的困难 |
3.3 遥感图谱认知理论 |
3.3.1 地学信息图谱 |
3.3.2 遥感信息图谱 |
3.3.3 遥感图谱认知理论 |
3.3.4 地理图斑智能计算模型 |
3.4 基于遥感图谱认知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研究框架 |
3.4.1 评估框架 |
3.4.2 关键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资产评估基本空间单元解构 |
4.1 引言 |
4.2 基于分区分层感知模型的生态资产基本空间单元解构 |
4.2.1 分区分层感知模型 |
4.2.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基本空间单元解构 |
4.3 基于高精度DEM的地貌/地理单元划分 |
4.3.1 基于高精度DEM的地貌单元边界优化 |
4.3.2 基于高精度DEM的地理单元划分 |
4.4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理图斑/地块提取 |
4.4.1 地理图斑/地块提取方法 |
4.4.2 地理图斑/地块精度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源数据协同的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 |
5.1 引言 |
5.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 |
5.2.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评估体系 |
5.2.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方法 |
5.3 多源数据协同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岩石裸露率反演 |
5.3.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岩石裸露率反演 |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3 喀斯特山区岩石裸露率反演方法 |
5.3.4 喀斯特山区岩石裸露率反演结果 |
5.4 基于时序遥感数据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 |
5.4.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 |
5.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4.3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方法 |
5.4.4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结果 |
5.5 不同尺度下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结果 |
5.5.1 地块与像元尺度的生态资产质量与服务功能状况评估 |
5.5.2 地理单元尺度的生态资产综合评估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与驱动机制分析 |
6.1 引言 |
6.2 基于时空动态度模型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6.2.1 不同地理单元生态资产时空变化特征 |
6.2.2 不同地貌单元生态资产时空变化特征 |
6.3 基于ESTDA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分析 |
6.3.1 生态资产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6.3.2 生态资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6.3.3 生态资产局部空间格局演化趋势分析 |
6.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
6.4.1 生态资产时空变化分异的地理探测 |
6.4.2 生态资产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及交互作用分析 |
6.4.3 生态资产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作用强度变化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基础理论 |
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
二、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二节 自然条件 |
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与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任务 |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自然特点 |
一、地形坡度大,以陡坡地为主 |
二、海拔高差大,以高海拔土地为主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特点 |
一、土地利用现状 |
二、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
第三节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 |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
二、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 |
第四节 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方针与目标 |
一、土地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 |
二、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
三、土地利用的战略方针 |
四、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 |
第四章 雪山乡土地适宜性评价 |
第一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基本原则、内容与评价系统 |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
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一、宜耕土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二、宜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三、宜林土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四、宜牧草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五、宜自然生态修复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六、宜建设用地类的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 |
第三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
一、评价单元的选择 |
二、评价方法模型的构建 |
三、参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及结果值 |
四、基础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第四节 评价结果分析 |
一、评价结果 |
二、土地适宜性特点分析 |
第五章 雪山乡土地利用优化布局 |
第一节 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基本原理 |
一、遵循生态规律,根据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各业用地布局,实现“人类与自然共生”,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二、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最佳综合效益 |
三、遵循可持续发展原理和国家发展战略,兼顾减贫开发和生态建设双重目标,建立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 |
一、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总体方案 |
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的特点分析 |
第三节 各类用地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一、耕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二、经济林果产业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三、林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四、牧草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五、自然生态修复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六、建设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七、其他用地的优化布局与合理利用措施 |
第四节 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效应分析 |
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
二、生态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将显着提高 |
三、特色产业用地比例大幅度扩大,土地利用的农户增收效果和扶贫效应将显着增大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未来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6)基于GIS的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生态用地的界定与分类研究 |
1.2.2 生态用地格局动态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
1.2.3 生态用地模拟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1.3.1 人地关系理论 |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
1.3.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1.3.5 景观生态学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总体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
2.1 上杭县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 |
2.1.3 社会经济条件 |
2.2 上杭县城规划区概况 |
2.3 研究区生态用地的界定和分类 |
2.4 研究方法 |
2.4.1 土地利用动态度 |
2.4.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2.4.3 重心迁移 |
2.4.4 Logistic回归模型 |
2.4.5 元胞自动机(CA模型) |
2.4.6 马尔柯夫模型(Markov模型) |
2.5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5.1 数据来源 |
2.5.2 数据预处理 |
3 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
3.1 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及特征 |
3.1.1 2009年生态用地及特征 |
3.1.2 2013年生态用地及特征 |
3.1.3 2019年生态用地及特征 |
3.2 生态用地结构变化分析 |
3.2.1 数量变化 |
3.2.2 动态度变化 |
3.3 生态用地空间分布动态演变分析 |
3.3.1 转移矩阵 |
3.3.2 重心迁移轨迹 |
3.4 本章小结 |
4 上杭县生态用地演变影响因素研究 |
4.1 定性分析 |
4.1.1 人口和经济的增长 |
4.1.2 政策法规 |
4.1.3 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 |
4.1.4 交通的发展 |
4.2 定量分析 |
4.2.1 影响因子体系的构建 |
4.2.2 驱动因素处理 |
4.2.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CA-Markov模型的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模拟及预测 |
5.1 模型的选择 |
5.2 上杭县城规划区2019生态用地模拟及精度检验 |
5.2.1 2019年生态用地格局模拟 |
5.2.2 模拟结果精度检验 |
5.3 上杭县城规划区2025年、2029年生态用地格局模拟与分析 |
5.3.1 2025年生态用地格局模拟结果 |
5.3.2 2029年生态用地格局模拟结果 |
5.3.3 模拟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6.1 存在的问题 |
6.2 建议及对策 |
6.3 生态用地格局优化保护途径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基于GIS的郴州市苏仙区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地理信息系统 |
1.3.2 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 |
1.3.3 景观格局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景观格局动态演变研究 |
1.4.2 景观格局驱动力研究 |
1.4.3 景观格局预测模拟研究 |
1.4.4 综述评述 |
1.5 相关理论基础 |
1.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5.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1.5.3 人地协调理论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郴州市概况 |
2.1.2 苏仙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来源 |
2.2.1 遥感影像数据 |
2.2.2 自然地理数据 |
2.2.3 社会经济数据 |
2.2.4 其他辅助数据 |
2.3 空间数据预处理 |
2.3.1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
2.3.2 景观类型划分 |
2.3.3 遥感影像分类 |
3 郴州市苏仙区景观格局分析 |
3.1 苏仙区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3.2 苏仙区三期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3.3 苏仙区景观格局动态演变分析 |
3.3.1 景观类型结构变化分析 |
3.3.2 景观单一动态度变化分析 |
3.3.3 景观类型水平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
3.3.4 景观水平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
3.3.5 景观空间转移矩阵分析 |
3.3.6 景观综合动态度变化分析 |
3.3.7 基于地形梯度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3.8 基于地理信息图谱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 郴州市苏仙区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分析 |
4.1 驱动力因子分析方法 |
4.2 驱动力因子的选择及处理 |
4.2.1 驱动因子选择原则 |
4.2.2 驱动因子数据处理 |
4.3 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4.3.1 定量分析 |
4.3.2 定性分析 |
4.4 回归模型有效性检验 |
5 郴州市苏仙区景观格局模拟预测及分析 |
5.1 预测模拟思路概述 |
5.2 CA-Markov耦合模型构建 |
5.3 苏仙区2018年预测模型结果及精度检验 |
5.4 苏仙区2025年景观格局模拟预测结果及分析 |
6 问题与建议 |
6.1 存在问题 |
6.2 提升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现实问题 |
1.1.2 学科问题 |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确定 |
1.2.2 时空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生态评价相关研究 |
1.5.2 景观健康相关研究 |
1.5.3 景观格局相关研究 |
1.5.4 压力-状态-响应(PSR)理论模型相关研究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景观健康评价理论与方法 |
2.1.1 景观健康相关概念 |
2.1.2 景观健康评价理论基础 |
2.1.3 健康评价研究的时空尺度 |
2.1.4 景观健康评价研究方法 |
2.2 景观格局演变理论与方法 |
2.2.1 景观格局相关概念 |
2.2.2 景观格局演变理论基础 |
2.2.3 景观格局演变相关研究方法 |
2.3 连接景观格局与景观健康的理论 |
2.3.1 格局-过程-功能理论 |
2.3.2 PSR理论模型 |
2.3.3 相关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 基于上述理论方法的分析框架 |
2.4.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4.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
3.1.1 自然资源概况 |
3.1.2 人文经济概况 |
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1 多源数据 |
3.2.2 土地利用分类及解译 |
3.2.3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
3.3 景观格局演变时空特征分析 |
3.3.1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
3.3.2 类型水平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3.3.3 景观整体水平景观格局演变时空特征分析 |
3.4 景观格局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3.4.1 自然地理影响因子 |
3.4.2 社会人文影响因子 |
3.4.3 关键影响因子识别 |
3.5 基于景观格局演变分析的评价时间节点选取与关键指标识别 |
3.5.1 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评价时间节点选取 |
3.5.2 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关键压力指标识别 |
3.5.3 基于格局演变特征分析的关键状态指标识别 |
3.5.4 基于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关键响应指标识别 |
3.6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体系构建 |
4.1 景观健康研究尺度与评价范畴 |
4.1.1 研究尺度 |
4.1.2 评价范畴 |
4.2 基于PSR模型的景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 评价指标内容解析 |
4.2.4 指标数据标准化 |
4.2.5 指标权重值确定 |
4.3 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及等级划分 |
4.4 景观健康综合指数变化信息提取 |
4.5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及空间管控策略 |
5.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单因子评价 |
5.1.1 压力层单因子评价 |
5.1.2 状态层单因子评价 |
5.1.3 响应层单因子评价 |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综合评价 |
5.2.1 压力—状态—响应集成评价结果 |
5.2.2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5.3 基于景观健康评价结果的生态问题指认 |
5.3.1 宏观尺度——景观整体 |
5.3.2 中观尺度——斑块廊道 |
5.3.3 微观尺度——要素类型 |
5.4 基于景观健康评价结果的空间管控策略 |
5.4.1 空间管控原则 |
5.4.2 空间管控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 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9)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现实问题 |
1.1.2 学科问题 |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2.1 秦岭北麓 |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空间管控区划相关研究 |
1.5.2 不同空间类型管控区划方法研究 |
1.5.3 区划相关研究 |
1.5.4 景观分类相关研究 |
1.5.5 空间管控区划技术方法 |
1.5.6 研究评述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辨析 |
2.1.1 空间管控区划 |
2.1.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
2.1.3 景观分类 |
2.2 基础理论 |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2 尺度效应 |
2.2.3 格局—功能理论 |
2.2.4 景观异质性理论 |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相关概况 |
3.1 长安区段概况 |
3.1.1 自然资源 |
3.1.2 人文、社会资源 |
3.2 长安区段景观多功能研究 |
3.2.1 供给功能 |
3.2.2 调节功能 |
3.2.3 支持功能 |
3.2.4 文化功能 |
3.3 秦岭北麓空间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政策与文件研究 |
3.3.1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历程 |
3.3.2 相关条例、规划中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
3.4 问题指认 |
3.5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
4.1 不同目标下空间管控区划方法对比 |
4.1.1 基于资源保护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1.3 基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1.4 基于管理角度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
4.2.1 管控区划方法体系构建原则 |
4.2.2 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与对象匹配性分析 |
4.2.3 管控区划层次 |
4.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
4.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
4.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管控单元划分 |
4.6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
5.1 基础数据来源 |
5.2 区域背景 |
5.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
5.3.1 综合水安全格局 |
5.3.2 地质灾害安全格局 |
5.3.3 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
5.3.4 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格局 |
5.3.5 游憩安全格局 |
5.3.6 视觉安全格局 |
5.3.7 区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及管控策略 |
5.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
5.4.1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研究 |
5.4.2 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
5.4.3 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
5.4.4 游憩休闲功能研究 |
5.4.5 生态服务综合功能重要性评价 |
5.4.6 管控单元划分 |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西尧村空间管控区划 |
5.5.1 生态控制指标选取 |
5.5.2 用地单元管控图则编制 |
5.6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四、遥感及GIS技术支持下林地动态变化图的编制及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以四川省盐源县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1990—2015年湖北省林地遥感制图与时空变化分析[J]. 陈斌,杨顶田,徐尚昭,周阳阳,王宏志,方颖颖. 生态科学, 2021
- [2]基于GeoSOS-FLUS的乌鲁木齐市绿色空间生态服务价值分析与动态模拟[D]. 向勤.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3]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耦合机理及协同治理研究[D]. 赵榕.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及时空演变机制研究[D]. 陈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5]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研究 ——以云南省禄劝县雪山乡为例[D]. 王佳.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6]基于GIS的上杭县城规划区生态用地格局演变研究[D]. 彭琳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GIS的郴州市苏仙区景观格局演变研究[D]. 陈王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8]基于格局演变分析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健康评价研究[D]. 黄曦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9]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D]. 于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基于RS和GIS技术的合肥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研究[D]. 李雅晴. 安徽农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