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象说论文-华鸿燕

取象说论文-华鸿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取象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语隐喻性话语,取象说,观物取象,认识论价值

取象说论文文献综述

华鸿燕[1](2018)在《汉语隐喻性话语的取象说》一文中研究指出观物取象是我国古人对认知过程的一种哲学概括,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观物取象之于隐喻性话语的认识论价值可从意象思维和全面性的观物原则展开。观物取象是传统中国式隐喻认知模式,在这一原则指导下,隐喻性话语的意义建构就是一个取象过程,并分别体现在据象铸言和立象尽意的语言活动中。这就是隐喻性话语取象说的总体观点,也是观物取象之于本研究的认识价值。(本文来源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贺天忠,胡芳[2](2013)在《论摹仿说和“观物取象”说的文学观差异与学理融通》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摹仿说和中国古代的"观物取象"说影响纵贯古今,形成了西方重叙事文学和中国古代重抒情文学的传统。西方文论长于认知和理性思辨而质实,中国古代文论重形象和体验感悟而精远。摹仿说主叙事典型论,"观物取象"说主表情意境论。摹仿说主客二分,而"观物取象"说主客相融。摹仿说追求本质真实,"观物取象"说讲究传神真实。摹仿说主认识功用,"观物取象"说主教化功用。摹仿说和"观物取象"说都隐含着摹仿对象即被摹仿的自然或社会生活本身就是美的观念。西方摹仿中蕴含着真(偏于合规律性的善)与美统一基础上的再现与表现,中国古代由"观物取象"而"诗言志"蕴含着善(偏于合目的性的真)与美统一的表现与再现。(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张一,任洁[3](2009)在《几何纹样起源取象说之解惑》一文中研究指出观物取象是中国传统纹样产生与创制的一条基本原则和方法,其中对"象"的崇拜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灵魂所在。中国原始社会出现的大量的几何纹样是传统纹样的一大门类,但是由于后世关于其不同起源的争论,逐渐模糊、甚至掩盖了几何纹样的取象说本质,追根溯源,几何纹样同样是古人"观物取象"的结果。(本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理论)》期刊2009年03期)

张一[4](2008)在《从取象说看中国传统纹样的形意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象”的崇拜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灵魂所在,它形成了古人“观物取象”的思维模式与表达方法。取象说从宏观上看是统领了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创造方法;从微观上讲,它是中国传统纹样创制的一条基本原则和办法。中国早期的装饰艺术如彩陶象形纹饰、原始岩画的创作都可以说是“观物取象”的结果。本文从“象”的生发与取象说的起源开始,一步步探寻取象说与中国传统纹样二者间的关系,并从“观物取象”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中国传统纹样的形意表达及其神妙的艺术效果,其间有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的过程,也有结合自身艺术实践和当下的设计领域谈如何合理的运用与挖掘传统纹样艺术的内容。希望通过本文对传统纹样及其形意关系的研究能够使读者从一个更新、更深层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纹样艺术精神,以便更好的发扬民族文化。(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期刊2008-12-01)

黄波,徐志平[5](2004)在《“摹仿说”与“观物取象说”辩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希腊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摹仿说",认为艺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摹仿,文艺是摹仿的产物,摹仿是艺术的特征。我国古代哲学经典《易传》提出"观物取象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对现实生活的"观物取象",两者在关于艺术起源、艺术构造和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有着相通之处。(本文来源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成立[6](1997)在《有别于“摹仿论”的“取象说”》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历史上的“观物取象”说,有着巫学与美学的双重来源与涵义。前者源于《周易》,专指卜筮者观天察地,制作“卦象”的过程;后者见于《左传》,特指制器者铸铜造器,设计“纹样”的过程。这两种“观物取象”由分到合的历史交融,便构成了中国艺术重“象”而非重“形”的美学特色,使中国传统的“取象说”与西方传统的“摹仿论”貌合神离,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色。(本文来源于《文史哲》期刊1997年02期)

取象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方摹仿说和中国古代的"观物取象"说影响纵贯古今,形成了西方重叙事文学和中国古代重抒情文学的传统。西方文论长于认知和理性思辨而质实,中国古代文论重形象和体验感悟而精远。摹仿说主叙事典型论,"观物取象"说主表情意境论。摹仿说主客二分,而"观物取象"说主客相融。摹仿说追求本质真实,"观物取象"说讲究传神真实。摹仿说主认识功用,"观物取象"说主教化功用。摹仿说和"观物取象"说都隐含着摹仿对象即被摹仿的自然或社会生活本身就是美的观念。西方摹仿中蕴含着真(偏于合规律性的善)与美统一基础上的再现与表现,中国古代由"观物取象"而"诗言志"蕴含着善(偏于合目的性的真)与美统一的表现与再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取象说论文参考文献

[1].华鸿燕.汉语隐喻性话语的取象说[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

[2].贺天忠,胡芳.论摹仿说和“观物取象”说的文学观差异与学理融通[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3].张一,任洁.几何纹样起源取象说之解惑[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

[4].张一.从取象说看中国传统纹样的形意表达[D].北京印刷学院.2008

[5].黄波,徐志平.“摹仿说”与“观物取象说”辩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6].成立.有别于“摹仿论”的“取象说”[J].文史哲.1997

标签:;  ;  ;  ;  

取象说论文-华鸿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