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影运动论文-周安华

教育电影运动论文-周安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育电影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陵大学,影像,中国,教育电影

教育电影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周安华[1](2018)在《金陵大学影像与1930年代中国教育电影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在蔡元培等积极倡导下,致力于国家复兴和精神启蒙的金陵大学拍摄了一批风格独特,涉及民俗风光、科学常识以及现代化建设的电影,旋即引发了当时声势颇为浩大的中国教育电影运动。早期教育电影体现着"现代化自觉",其新哲学和新艺术,其潜含的精英价值,是异乎寻常的。作为科技报国的完满体现,它们逆水行舟,创造性地开启了中国电影的文化与知识路向,显示了十分罕见的现代知识分子品格,其价值层面的纯质性、超越时间、生命的眼光与历史感、影像主体平民化背后,毫不虚饰的"劳工神圣"意识,反映了务实派"现代中国"理念对民族电影事业的期待,是富国强兵意识的流露,代表了新型的科学工作者以人文方式推转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强烈激情。它呼应国际性文化视觉化的潮流,非常及时地弥补了中国文化转型的短板,显得弥足珍贵。(本文来源于《南大戏剧论丛》期刊2018年02期)

杜伟[2](2018)在《民国早期教育电影运动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运动在中国教育史学研究中的缺席,是中国教育史的重大遗憾。本文在文本分析与历史叙述的基础上,通过对民国早期教育电影运动思想的分析,探寻教育电影运动与民国教育思想的关系,从而将其整体的研究导向深化。(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8年36期)

刘冬晔,霍清清[3](2015)在《民国教育电影运动及其思想内涵与历史功绩》一文中研究指出1932年7月8日,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民国电影运动的兴起,由此拉开了教育电影运动的序幕。该时期教育电影的思想内涵崇尚真善美,以孙中山"叁民主义"作为主导性教育思想,蔡元培、陶行知等人的教育思想也成为教育电影思想内涵的重要内容。民国教育电影运动促进了电影理论研究,促进了教育电影网络的推广,促进了教育电影的专业化。(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5年28期)

虞吉[4](2008)在《民国教育电影运动教育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对中国教育(文化)历史上长期被遮避、遗漏的教育历史文化现象——民国教育电影运动及其教育思想内涵的系统研究。作为民国时期时延长达十余年,纵跨战前与战时两个阶段的教育文化运动,民国教育电影运动有着纷纭的外观和复杂的内构。本文紧扣民国教育电影运动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发生?运动生成了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成果?这些成果对今天的影像教育有何意义和作用等系列相关性问题加以阐释。由于尚无既存史述,本文首先完整地复现了民国教育电影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并清理其发生的历史文化语境;然后,按照相关性类聚的原则,将民国教育电影运动教育思想内涵的构成图式描述为:“作为社会历史阶段阶层‘想象共同体'的政治、文化(教育)理念”、“具有目标联系性的教育思想主张”、“教育电影观念与专门教育理念”叁个层次的动态套装。运用科学实在论的研究方法分析教育思想内涵的叁个构成层次,本文认为:民国教育电影运动教育思想内涵的基底,是社会历史阶段阶层“想象共同体”的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理念。而这一理念作为知识分子阶层共性化认同的产物,有着民族主义的坚实根基和“纳新知,育新民”,实现民族国家(包括教育)现代化的共同朝向,而电影作为当时最具科技色彩和强大传播效力的“新知”,自然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可是电影赤裸的商品属性和世俗文化面貌又使其难以承受“想象之重”。这一“两相悖反”的认知选择,造就了绵长的焦虑。(商务印书馆最早经营电影,试制教育影片的尝试终遭失败的事例就是最为生动的说明。)最终这一焦虑在中国统一,训政政治的历史合力的助推下,为“电影的教育电影改造”所化解,并由此形成了波及整个教育文化领域的教育电影运动。正是在阶层“想象共同体”的宽大台基上,那一时期影响中国教育的多种教育思想主张,如平民教育思想、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思想、科学教育思想、叁民主义教育思想,聚合于教育电影教育思想的内构,并生成了以“手段——功能”观为主导的教育电影观念。在此之中,“教育电影哲学观”的提出和阐释,颇具理论前瞻性,与现代视觉哲学的学术成果形成了局部的历史性互映,也为我们在现实的层面上重新思考、倡导、建构现代影像教育找到了两相贯通的认识论接点。民国教育电影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是中国教育文化历史上的宝贵遗产,无论从知识论或方法论的角度审视,它都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和启示意义。虽然在当代传媒语境下的影像教育已有着许多质的差异,但教育电影始终是可称之为传统的根基。就此而论,民国教育电影运动教育思想研究,也可视之为以当代影像教育为重心的后续研究的前奏。(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8-04-18)

教育电影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运动在中国教育史学研究中的缺席,是中国教育史的重大遗憾。本文在文本分析与历史叙述的基础上,通过对民国早期教育电影运动思想的分析,探寻教育电影运动与民国教育思想的关系,从而将其整体的研究导向深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育电影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周安华.金陵大学影像与1930年代中国教育电影运动[J].南大戏剧论丛.2018

[2].杜伟.民国早期教育电影运动思想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

[3].刘冬晔,霍清清.民国教育电影运动及其思想内涵与历史功绩[J].兰台世界.2015

[4].虞吉.民国教育电影运动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

标签:;  ;  ;  ;  

教育电影运动论文-周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