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蒸发冷却空调,多孔陶瓷,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管式换热器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论文文献综述
樊丽娟,黄翔[1](2019)在《多孔陶瓷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设计与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台换热管采用多孔陶瓷材料且换热管立式布置的间接蒸发冷却器,并且以该间接蒸发冷却器为基础搭建了实验台,并在实验台上对该间接蒸发冷却器进行了性能测试,研究其温降和效率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冷却器降温效果明显,蒸发冷却效率较高。本文为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结构改造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进一步推广了蒸发冷却技术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9年07期)
樊丽娟,黄翔[2](2019)在《纺织车间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耗水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搭建了一台适用于纺织车间的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试验台,并研究了其实际耗水量、蒸发损失以及飘逸损失。针对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循环水损失严重,需要大量补水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措施。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后冷却器耗水量大大减少,从而节省了循环水补水量,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孙铁柱,黄翔,魏敬茹,唐松标,胡家利[3](2019)在《淋水密度对多孔陶瓷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湿球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间接蒸发冷却器材料吸水性较差,只能采用连续布水方式使湿通道表面保持湿润。为此开发了一种多孔陶瓷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利用多孔陶瓷丰富的比表面积来增大水膜与工作空气的接触面积;利用其较好的吸水性快速蓄水,实现间接蒸发冷却器的间歇性淋水,缩短循环水泵运行时间。本文针对淋水密度对多孔陶瓷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湿球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孔陶瓷管完全湿润的情况下,淋水密度越小,湿球效率越高;淋水密度为8.8kg/(m·h),泵连续运行10 min,陶瓷管壁可完全侵透,水泵停止间隔100 min期间,冷却器的湿球效率最高,而且波动不大,相比传统连续布水方式,节约水泵能耗90%。(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9年04期)
张鸿,黄翔,杨立然,褚俊杰,贺红霞[4](2018)在《复合式露点间接及板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定的二/一次风量比、水气比情况下,对复合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及板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湿球效率、降温幅度、间歇性喷水时间、耗水量等性能参数进行试验分析,并对这2种冷却器的性能特点及适用性进行对比分析。当风量接近2 000 m~3/h时,板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流道较宽,使用灵活,适用性较强;而复合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降温效果、湿球效率、产冷量更大,但其相应的耗水量也更大。(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8年08期)
毕久冲[5](2017)在《折板式与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性能综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耗一直是关注的重点。近些年建筑能源消耗逐年增加,其中空调能源消耗所占得比例最大。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迫使我们对绿色空调的研究,将自然冷源替代人工冷源的间接蒸发冷却的新型方法,一种环保、高效、经济的冷却技术。本课题根据现有实验台的情况,结合郑州地区暖温带大陆性气候、雨水相对偏少、偏干燥等特点,研究折板式、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对多种参数进行模拟测试,并整理分析数据,在同一实验台的情况下分别得出折板式、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效率、保持最优效率的参数选择范围以及分析对比两种结构形式冷却器的性能。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实地的测量,给出了两种形式的实际工程推荐值,为以后企业对空调形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1)学习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成果,了解不同结构形式的冷却设备,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和热工计算方法,为课题实验效果的检测分析提供简便有效的计算方法。(2)根据现有的折板式、圆管式蒸发冷却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对综合实验台进行通风优化调试。均匀布置测试点,对进风口合理封堵以满足不同的结构形式,确保有合理的气流组织。(3)对实验台各个系统以及不同功能段简要介绍,接着在同一实验台相同时间下对两种形式的冷却器进行测量,合理调节变量风速、喷水量等参数,对不同工况进行检测并进行记录整理数据,分析计算得出两种设备换热效率、各参数对效率的影响趋势以及两种形式的冷却器性能对比分析,得出两种形式冷却器的最优的效率参数选择范围、影响因素。(4)分别对两种冷却器的性能进行研究并给出实际工程中参数的选择范围,介绍了某纺织厂空调工程实际运行中冷却器实际运行效率以及节能情况。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不同形式的间接蒸发冷却器节能效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因素对设备效率运行影响,为工业车间空调形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原工学院》期刊2017-03-01)
于凯[6](2016)在《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效率的推理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数学模型分析,得出间接蒸发冷却器一次空气的换热效率εp、一次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αp、二次空气与水膜的热湿交换效率εs和二次空气的对流传质系数σs,并经过推理和分析得出一种适用于工程实践的间接蒸发冷却器效率E的计算公式,为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计算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6年03期)
董恺,黄翔,宋祥龙,刘凯磊,黄萍[7](2015)在《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适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间接蒸发冷却的几种形式与特点;分析了卧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对比介绍了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原理与优点,介绍其适用场所与目前运行现状。(本文来源于《2015全国纺织行业节能减排解决方案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5-11-26)
宋祥龙,黄翔,李鑫,张璐瑶,邱佳[8](2015)在《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实验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现有的卧式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搭建了模拟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实验台,并进行相关测试,在标准实验工况下,该模拟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最大温降9.2℃,最高换热效率62.4%,最佳一次空气流量为2000~2500m3/h,最佳二次/一次风量比为0.7,最佳淋水密度1197kg/(m·h)。与卧式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性能进行对比,该模拟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效率略低,二次空气侧阻力较大。总结出实际的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应设计为大管径、圆形换热管,布水方式采用管内直接布水。(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5年03期)
于凯[9](2014)在《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十二五”计划的推进,节能减排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作。而在建筑领域中,空调的能耗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因此在空调领域实现节能显得尤为重要。蒸发冷却空调利用干空气能实现制冷的方式,体现了节能、环保、低能耗的社会发展要求,使得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且随着技术上不断改进,蒸发冷却式空调已经在我国气候干燥的西北地区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兰州处于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温差大,气候比较干燥,有利于蒸发冷却空调的适用。基于兰州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在该地区的良好适用性,提出设计并实际建造了本实验台。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国内以及国外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研究情况,提出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性能研究的实验目的、意义、方法以及在该领域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的换热原理,指出水与空气在直接接触时所遵循的热质交换机理是蒸发冷却的理论基础,在水与空气热量交换和质量交换同时进行时,焓差将是推动总的热交换进行的动力。并且对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传热和传质过程进行分析并计算,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选择出传热和传质关系式,此关系式误差范围较小,计算出一次空气、二次空气和喷淋水在换热过程中的有效的技术参数,为在兰州气候条件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更好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之后本文着重对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特性进行实验设计与研究,对实验初始状态参数进行合理设置,并且控制安装的测试系统对该蒸发冷却器的各实验变量进行控制,如一次空气干球温度、二次空气湿球温度、二次/一次空气风量比等,得出各实验参数的变化情况和各参数变化时对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效率的影响,为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在兰州地区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另外,对J.L.Peterson建立的一种适用于工程实践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热工计算模型进行推理和验证。经过对这种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然后用实验的方法对这种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证明了这种模型的工程实践性,得出了一种适用于工程实践的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模型。最后介绍内插螺旋线的管式间接蒸发冷却管的数值模型建立过程,并得出整体温度分布云图,一次空气中心路线路径温度变化曲线以及内插螺旋线和内无螺旋线的换热管各个位置温度分布云图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内插螺旋线的换热管内一次空气温度降低效果明显优于内无螺旋线的换热管。(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4-04-01)
于凯,杨惠君[10](2014)在《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在兰州的性能测试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在兰州地区针对二次空气为室外新风的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进行研究,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得出这种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效率和温降随二次/一次风量比和淋水量的变化关系。在所取实验风量中得出当一次空气风量为9000m3/h时,最佳二次/一次风量比为0.7,效率达到71%,温降达到9.1℃,此时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效率和温降达到最高。在这种情况下改变淋水量,若一、二次空气风量都一定,淋水量越大,冷却器的效率和温降越高,当淋水量达到4.6m3/h时,再增大淋水量,冷却器效率和温降没有太大的改善。这样就进一步验证了二次空气为室外新风的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在兰州地区的适用情况,同时也为这种类型的管式蒸发冷却器在其他地区的适应性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4年01期)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搭建了一台适用于纺织车间的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试验台,并研究了其实际耗水量、蒸发损失以及飘逸损失。针对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循环水损失严重,需要大量补水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措施。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后冷却器耗水量大大减少,从而节省了循环水补水量,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论文参考文献
[1].樊丽娟,黄翔.多孔陶瓷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设计与性能分析[J].流体机械.2019
[2].樊丽娟,黄翔.纺织车间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耗水量的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19
[3].孙铁柱,黄翔,魏敬茹,唐松标,胡家利.淋水密度对多孔陶瓷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湿球效率影响的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19
[4].张鸿,黄翔,杨立然,褚俊杰,贺红霞.复合式露点间接及板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18
[5].毕久冲.折板式与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性能综合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7
[6].于凯.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效率的推理和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6
[7].董恺,黄翔,宋祥龙,刘凯磊,黄萍.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适用性分析[C].2015全国纺织行业节能减排解决方案讨论会论文集.2015
[8].宋祥龙,黄翔,李鑫,张璐瑶,邱佳.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实验初探[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5
[9].于凯.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
[10].于凯,杨惠君.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在兰州的性能测试与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4
标签:蒸发冷却空调; 多孔陶瓷; 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 管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