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免疫毒理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臭牡丹,抑菌,免疫研究
免疫毒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蜀艳,蒲建萍,李政,张良玺[1](2019)在《臭牡丹提取物体外抑菌及免疫毒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臭牡丹(CBS)在传统中医药中运用广泛,具有一定的抗菌性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本文探讨CBS对地塞米松(DXMS)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后续综合开发免疫性疾病新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不同浓度CBS提取物对致病大肠杆菌等6种细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根据外观和抑菌效果,选择合适供试品,用不同浓度CBS对免疫抑制小鼠进行腹腔注射,以云芝多糖(CVP)为阳性对照,检测腹腔免疫器官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结果:发现CBS水提物在125 g/L时,对致病大肠杆菌等6种细菌均有理想的抑制作用;CBS提纯处理后在10~20 g/L浓度范围内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及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剂量有依赖性,对免疫器官有明显保护作用,同时高浓度CBS使免疫抑制小鼠降低CD4~+T细胞数量、升高CD8~+T细胞数量、CD4~+/CD8~+T细胞数量明显降低至正常值,表明了高浓度CBS可使DXMS导致的细胞免疫功能正常化。结论:CBS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及细胞的免疫功能,且效果优于CVP。(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胡怀忠[2](2016)在《免疫毒理学在药物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药物开发中免疫毒理学用于检测受试品对动物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有害损伤。免疫毒理学的检测一般都整合在普通毒理学的动物实验中,在下列情况下需要检测:1.前期实验中临床与组织病理学发现受试品对免疫细胞和器官有损害;2.受试品的靶细胞是免疫细胞、或者调节细胞因子与化学趋化因子;3.受试品是免疫调节剂;(本文来源于《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6-28)
陈虹,王春仁,周小婷,张梅玲,韩倩倩[3](2016)在《免疫毒理学体外替代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上,我们使用动物试验来推测施用于人体的材料或产品等可能给人体带来的免疫毒性危害。但由于动物与人类种属差异的局限性和动物保护福利要求的日益加强,传统的动物实验已经不能满足对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要求。寻找与人类的在体实验原理更接近并且高效、灵敏又快速的体外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成为近几年国际上的研究热点。随着基础科研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毒理的一些机理、细胞通路、毒理学终点日渐被发现并被认知,科研工作者们开发了一些体外替代方法逐步取代动物实验。本文介绍若干免疫毒理学体外替代方法的研究进展,通过比较各方法优点及局限性给拟使用这些方法进行毒理评价的工作者一些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6年03期)
顾敏,谢雁鸣,赵玉斌,郭新娥,王志飞[4](2016)在《SIgE监测对上市后中药注射剂免疫毒理学评价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后中药作为注入性抗原、可溶性抗原,其引起的过敏反应按照修改后的Coombs和Gell分类属于Ⅰ型超敏反应(变态反应)。Ⅰ型超敏反应是上市后中药免疫毒性监测的重点内容,对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主要参与成分的分析提示免疫球蛋白IgE是引发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抗体,SIgE检测是中药注射剂致过敏反应特异性诊断最重要的检测方法之一。1上市后中药免疫毒理学监测背景上市后中药(中药注射剂)大多由复方组成,其成分十分复(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王志飞,艾青华,黎元元,姜俊杰,王连心[5](2015)在《基于血清免疫毒理学的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类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依托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登记注册式医院集中监测探讨了中药注射剂临床过敏反应的类型、发生比例及发生特征。监测的品种包括疏血通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共监测15余万病例;病例按巢式病例对照设计分组,采集过敏患者血样14例,匹配患者血样55例;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C3,C4,Ig E,Ig G,MCT-β共5项免疫毒理学指标,根据结果分析其过敏反应类型为:疏血通注射液过敏2例,1例判定为Ⅰ型变态反应,1例无法判定类型;灯盏细辛注射液过敏3例,1例判定为Ⅰ型变态反应,1例判定为Ⅰ型变态反应和类过敏反应同时发生,1例无法判定类型;参芪扶正注射液过敏4例,3例判定为Ⅰ型变态反应,1例无法判定类型;参麦注射液过敏1例,判定为类过敏反应;刺五加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过敏各1例,无法判定类型。结果提示纳入监测的上述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以Ⅰ型变态反应为主,类过敏反应较少;过敏反应的类型可能与中药注射剂品种关系密切,同一品种的过敏反应类型相同;灯盏细辛注射液过敏的同一患者可以同时发生Ⅰ型变态反应和类过敏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5年24期)
李风铃,江艳华,姚琳,王联珠,翟毓秀[6](2014)在《水生生态系统中POPs的免疫毒理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不仅具有"叁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和遗传毒性,而且对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具有毒害作用。再加上自身具有难降解、易蓄积、可长距离运输等特点,给水生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带来极大危害。结合当前的研究趋势,围绕水生生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免疫毒性进行了介绍,同时回顾了近年来该类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及各方面毒性效应,并对目前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热点进行了讨论和总结。(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刘星,孙金鹏,孙斌,王旭,裴炜炜[7](2014)在《免疫毒理学:现状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免疫毒理学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经40年来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本文通过万方数据库知识平台以"免疫毒理学"为关键词检索文献,检索到相关文献2457篇,其中研究性文献2331篇、综述111篇。论文的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并在2008年达到高峰,该年共发表相关文献306篇,随后几年有所下降,但其数量一直维持在180篇/年以上。国际上,免疫毒理学研究起步于上世纪50_年代,但发展较为缓慢。通过Pubmed数据库以"immunotoxicity"为关键词,检索到英文相关文献1673篇,其中研究性文献1378篇、综述295篇。自2000年开始,我国免疫毒理学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已超过国外文献发表数量,并逐年上升,表明我国免疫毒理学研究的发展速度较快。将中外免疫毒理学相关文献按照药物,金属和有毒化学物,农药,辐射和材料,食品,实验技术和模型建立,生物机制,安全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分类,结果显示,中文文献中以药物为研究对象所占比例为36%,金属与有毒化学物为23%,农药为4%,辐射和材料为3%,食品为3%,实验技术和模型建立为11%,生物机制为11%,安全性评价为1%,其他为8%。国外文献中,以药物为研究对象所占比例为11%,金属与有毒化学物为54%,农药为7%,辐射和材料为3%,食品为2%,实验技术和模型建立为8%,生物机制为7%,安全性评价为3%,其他为5%。上述结果表明,我国免疫毒理学研究多集中在药物研究,其次为金属和有毒化学物,而国外研究多集中在金属和有毒化学物研究,其次为药物研究。国外对金属和有毒化学物研究比例超过半数,而我国仅占四分之一,提示在此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研究内容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包括免疫毒理学定义、免疫毒性机制研究、免疫毒理基因组学、发育免疫毒理学、以及免疫毒性体外检测方法等方面,都有新的进展。这些进展对于今后我国免疫毒理学研究的发展,将提供更广阔的前景和动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4-11-13)
常艳鹏,萧伟,谢雁鸣,王连心,赵宾江[8](2014)在《热毒宁注射液过敏反应患者的血清免疫毒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嵌套式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使用热毒宁注射液的30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监测,对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按1∶4比例匹配,匹配因素为性别、年龄±5岁、用药季节、药品批次等,另取4例健康志愿者,检测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总补体C3(C3)、血清总补体C4(C4)、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重组人干扰素γ(IFN-γ)、总免疫球蛋白IgE(TIgE)。结果 3000例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患者中有2例出现过敏反应,根据匹配原则共检测血清样本14例,2例过敏患者TIgE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IL-10、IL-4均升高,IgA、IgG、C3、C4、IL-2、IFN-γ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健康志愿者及匹配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别,提示患者机体的免疫应答系统激活。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过敏反应可能为由IgE介导的Ⅰ型过敏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4年14期)
方瑾,贾旭东,李宁[9](2013)在《免疫毒理学和其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免疫毒理学是研究外在因素影响机体后,免疫系统所被迫做出的一系列调节反应。毒理学评估已经证明免疫系统是机体暴露于各种外源物后的一个靶点,这些外源物包括:紫外辐射、化学污染物、治疗和康复药物。目前免疫反应抑制和对感染抵抗力下降以及不同类型肿瘤的形成之间已经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对于人体,轻微至中度的免疫抑制与社区获得性感染的抵抗力下降是有联系的;而对于那些出现严重免疫抑制的个体来说,出现机会致病菌感染的情况就会很普遍,虽然机会致病菌感染在普通人群中是很少见的。外源性物质暴露可能也会导致无意的免疫功能刺激,虽然这种无意的免疫功能刺激和一些不良后果之间还没有被确定下来,但是有证据显示当易感人群暴露于某种特殊的外源性物质时,过敏症、自身免疫性和病理性发炎将会恶化。外源物能作为过敏原和导致超敏反应,或者它们还能对其他过敏原导致的过敏反应进行调节,比如花粉或尘螨常起到"佐剂"的作用,增强了过敏反应的发展或者表达。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这些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过敏反应,都是暴露在化学物后导致的结果。自身免疫反应所涉及到的免疫效应物和机制与外来的抗原产生的反应是一样的;但是这些反应至针对宿主自身的细胞。然而,化学物诱导的免疫抑制、非特异性的免疫刺激或者超敏反应可能都会影响自身免疫性。针对免疫毒性的风险评估所遵循的方法和原则与针对其他非致癌效应的风险评估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外源物影响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免疫毒性数据可能应该划分开来并逐个评价,这其中就包括了:免疫抑制、免疫刺激、致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期刊2013-11-12)
陈锦瑶,张立实[10](2013)在《二乙酰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在免疫毒理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二乙酰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DA-SE)结合流式细胞术的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与传统的检测针对有丝分裂原的T淋巴细胞增殖的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且省时省力,可避免传统的[H~3]TdR掺人法的放射性污染,还可对特殊淋巴细胞亚群设门,在体内/体外追踪某个亚群的淋巴细胞增殖,并研究细胞分化/调亡相关活化分子和(或)细胞内蛋白的表达。CFDA-SE亦可用于检测细胞混合样本中的死亡细胞,即先用CFDA-SE标记靶细胞,再用可标记死亡/调亡细胞的染料PI或7-AAD标记混合样本,以检测死亡的靶细胞,此技术可定量、敏感、客观的检测受试物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已有研究将其应用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大/小鼠淋巴细胞的细胞杀伤活性检测。还有研究使用CFDA-SE/7-AAD双染和与细胞杀伤能力的传统测试方法~(51)Cr释放法同时测定大鼠CD95介导的细胞杀伤能力,结果显示两法所得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CFDA-SE/7-AAD双染法更为灵敏。另一项研究应用CFDA-SE/PI染色测定了从大鼠外周血中分离出的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性较好,可将其应用于常规的免疫毒理学动物试验中。本实验室近期研究中已证实以一定浓度CFSE-DA染料负载淋巴细胞,其荧光染色稳定、不易渗漏沾染,且在所选剂量范围内不影响细胞增殖;并将CFDA-SE染色方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方法结合应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免疫抑制作用评价的动物实验中,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目前国内常用的MTT方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较好,且更为直观灵敏。(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期刊2013-11-12)
免疫毒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药物开发中免疫毒理学用于检测受试品对动物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有害损伤。免疫毒理学的检测一般都整合在普通毒理学的动物实验中,在下列情况下需要检测:1.前期实验中临床与组织病理学发现受试品对免疫细胞和器官有损害;2.受试品的靶细胞是免疫细胞、或者调节细胞因子与化学趋化因子;3.受试品是免疫调节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免疫毒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1].张蜀艳,蒲建萍,李政,张良玺.臭牡丹提取物体外抑菌及免疫毒理学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2].胡怀忠.免疫毒理学在药物安全评价中的应用[C].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论文集.2016
[3].陈虹,王春仁,周小婷,张梅玲,韩倩倩.免疫毒理学体外替代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
[4].顾敏,谢雁鸣,赵玉斌,郭新娥,王志飞.SIgE监测对上市后中药注射剂免疫毒理学评价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
[5].王志飞,艾青华,黎元元,姜俊杰,王连心.基于血清免疫毒理学的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类型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5
[6].李风铃,江艳华,姚琳,王联珠,翟毓秀.水生生态系统中POPs的免疫毒理学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14
[7].刘星,孙金鹏,孙斌,王旭,裴炜炜.免疫毒理学:现状与进展[C].中国毒理学会免疫毒理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4
[8].常艳鹏,萧伟,谢雁鸣,王连心,赵宾江.热毒宁注射液过敏反应患者的血清免疫毒理学研究[J].中医杂志.2014
[9].方瑾,贾旭东,李宁.免疫毒理学和其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C].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2013
[10].陈锦瑶,张立实.二乙酰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在免疫毒理学中的应用[C].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摘要.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