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性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时空感,灵与肉,《活着》,五蕴皆空
自性空论文文献综述
樵夫[1](2013)在《万物皆流 我自性空——站在经验达不到的地方观漫青心经》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读张漫青最新诗集《失眠犯》,谈谈漫青的诗的心经。关键词之一是"镜"。就算站在漫青的镜子前,她的空镜子也不会反射出你的影子(空镜子里,没有一个人/我没有你/我不想记起你/我想记起世上的一切/但不想记起你《我不想记起你》)。在她的明镜台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经由过滤、选择性呈现的。镜子是女人的良伴,她的镜子,是她照亮自己的地方,也是生活蒙尘的地方(我可以/领回镜子和署名了吗《你换新衣服了吗》)。同一面镜子,在不同时候映射出不同的她,同时吸收她,镜面因此迷雾丛生(我穿衣/镜子取我一点(本文来源于《厦门文学》期刊2013年09期)
万全勇[2](2008)在《宗喀巴“缘起自性空”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宗喀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是藏传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藏传佛教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佛学思想以及在这些佛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宗教改革,挽救了西藏的佛教,稳定了西藏的社会,其宗教影响和社会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宗喀巴的“缘起自性空”思想是其众多佛学思想中最根本的思想,也是其成功地进行宗教改革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思想武器。本文以佛教因明逻辑为方法,以宗喀巴本人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入中论善显密意疏》、《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佛法叁根本要义》、《缘起赞》、《中论略义》、《中论广释》等八部着作以及现有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宗喀巴的“缘起自性空”思想作了较为系统与全面的梳理与研究,也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观点与看法,以飨学界。关于“缘起(有)”。宗喀巴一方面承袭了龙树的“缘起即性空义”和“惟名安立中有”这两个命题,另一方面也结合当时西藏佛教界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这两个命题作出了自己的理解与发挥。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当时西藏佛教界对龙树所说“性空”所作的种种断见式诠释,宗喀巴自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名言由量成就。认为一切缘起法(有)只所以是有,而非断无、毕竟无,是因为由量(世间名言识量)成就,若无量成,则成断无、毕竟无。“名言由量成就”这一命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宗喀巴对中观缘起说的维护与完善。关于“(自)性空”。针对当时西藏佛教界对龙树所说“性空”的种种其乱如草的解读以及由此而在实践中引起的极大危害,特别是针对对龙树所说“性空”所作的种种断见式诠释,宗喀巴提出了最重要的一个命题:空即缘起义。“诸具慧者应知,性空之空义,是缘起义,非作用空无事之义。”这就是号称雪域“说空第一”的宗喀巴对龙树所说“性空”的解读。宗喀巴正是以此命题作为自己“缘起自性空”思想的核心,既驳斥了诸实事师提出的“性空与生死涅盘一切建立皆相违”的语难,又批判了当时西藏佛教界所普遍流行的“非有非无”之见,认为所谓的“非有非无”之见实质上是对龙树所说“性空”的一种断见式诠释。从而再一次体现了宗喀巴对中观缘起说的维护,也表明了宗喀巴“缘起自性空”思想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恢复世俗法在世俗谛层面的存在性及其有效性。另一方面,宗喀巴也反对藏传佛教觉囊派提出的“他空”见,认为只有佛陀在第二转法轮时所宣说的“自空他亦空”即“毕竟空”才是究竟了义说。佛陀在第叁转法轮时所宣说的常恒坚固不变之如来藏等胜义有是权便义非如来如实言,而觉囊派却执为究竟了义说。因此,所谓的“他空”见即“他空”而“自不空”的说法实质上是于性空之空执为谛实或见为实事,故必堕常边。在关于修空的方法上,宗喀巴以修空次第不能颠倒为因,对当时西藏佛教界也颇为盛行的“无分别”说进行了批判,认为“无我”是达“无分别”之前提条件,“善分别”是达“无分别”之必由之路,“无我”(止)与“善分别”(观)必须双修、双运,才能证达“无分别”的境界。因此,应恪守次第,修空次第是不能颠倒的。关于“缘起(有)”与“(自)性空”的关系。就世俗谛层面而言,宗喀巴以“缘起(有)与(自)性空互为因果”为中道;就胜义谛层面而言,宗喀巴以“缘起(有)与(自)性空是一不是二”为实相。宗喀巴认为,只有以“缘起(有)与(自)性空互为因果”为中道,才能趋向或证达“缘起(有)与(自)性空是一不是二”的实相境界。(本文来源于《西藏民族学院》期刊2008-04-01)
宣隆佛[3](2004)在《从自然科学的例子试述“缘起无自性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缘起”“无自性”“空”外教靠全能的神来救助自己,“信即得救”,而佛教重视自力修为,不靠外力恩赐,追求的是“智慧得解脱”。此所以佛教深邃的理论与外教迥异。佛教理论的基础是缘起论,佛经中对“缘起”的解释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本文来源于《法音》期刊2004年11期)
自性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宗喀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是藏传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藏传佛教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佛学思想以及在这些佛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宗教改革,挽救了西藏的佛教,稳定了西藏的社会,其宗教影响和社会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宗喀巴的“缘起自性空”思想是其众多佛学思想中最根本的思想,也是其成功地进行宗教改革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思想武器。本文以佛教因明逻辑为方法,以宗喀巴本人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入中论善显密意疏》、《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佛法叁根本要义》、《缘起赞》、《中论略义》、《中论广释》等八部着作以及现有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宗喀巴的“缘起自性空”思想作了较为系统与全面的梳理与研究,也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观点与看法,以飨学界。关于“缘起(有)”。宗喀巴一方面承袭了龙树的“缘起即性空义”和“惟名安立中有”这两个命题,另一方面也结合当时西藏佛教界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这两个命题作出了自己的理解与发挥。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当时西藏佛教界对龙树所说“性空”所作的种种断见式诠释,宗喀巴自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名言由量成就。认为一切缘起法(有)只所以是有,而非断无、毕竟无,是因为由量(世间名言识量)成就,若无量成,则成断无、毕竟无。“名言由量成就”这一命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宗喀巴对中观缘起说的维护与完善。关于“(自)性空”。针对当时西藏佛教界对龙树所说“性空”的种种其乱如草的解读以及由此而在实践中引起的极大危害,特别是针对对龙树所说“性空”所作的种种断见式诠释,宗喀巴提出了最重要的一个命题:空即缘起义。“诸具慧者应知,性空之空义,是缘起义,非作用空无事之义。”这就是号称雪域“说空第一”的宗喀巴对龙树所说“性空”的解读。宗喀巴正是以此命题作为自己“缘起自性空”思想的核心,既驳斥了诸实事师提出的“性空与生死涅盘一切建立皆相违”的语难,又批判了当时西藏佛教界所普遍流行的“非有非无”之见,认为所谓的“非有非无”之见实质上是对龙树所说“性空”的一种断见式诠释。从而再一次体现了宗喀巴对中观缘起说的维护,也表明了宗喀巴“缘起自性空”思想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恢复世俗法在世俗谛层面的存在性及其有效性。另一方面,宗喀巴也反对藏传佛教觉囊派提出的“他空”见,认为只有佛陀在第二转法轮时所宣说的“自空他亦空”即“毕竟空”才是究竟了义说。佛陀在第叁转法轮时所宣说的常恒坚固不变之如来藏等胜义有是权便义非如来如实言,而觉囊派却执为究竟了义说。因此,所谓的“他空”见即“他空”而“自不空”的说法实质上是于性空之空执为谛实或见为实事,故必堕常边。在关于修空的方法上,宗喀巴以修空次第不能颠倒为因,对当时西藏佛教界也颇为盛行的“无分别”说进行了批判,认为“无我”是达“无分别”之前提条件,“善分别”是达“无分别”之必由之路,“无我”(止)与“善分别”(观)必须双修、双运,才能证达“无分别”的境界。因此,应恪守次第,修空次第是不能颠倒的。关于“缘起(有)”与“(自)性空”的关系。就世俗谛层面而言,宗喀巴以“缘起(有)与(自)性空互为因果”为中道;就胜义谛层面而言,宗喀巴以“缘起(有)与(自)性空是一不是二”为实相。宗喀巴认为,只有以“缘起(有)与(自)性空互为因果”为中道,才能趋向或证达“缘起(有)与(自)性空是一不是二”的实相境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性空论文参考文献
[1].樵夫.万物皆流我自性空——站在经验达不到的地方观漫青心经[J].厦门文学.2013
[2].万全勇.宗喀巴“缘起自性空”思想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8
[3].宣隆佛.从自然科学的例子试述“缘起无自性空”[J].法音.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