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复合板论文-庄丽敏

多层复合板论文-庄丽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层复合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累积迭轧,超细晶,多层复合板,组织演变

多层复合板论文文献综述

庄丽敏[1](2015)在《累积迭轧法制备的超细晶纯Cu、纯Al及Cu/Al多层复合板组织与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u/Al超细晶多层复合板材结合了超细晶铜材优异的延展性、导电导热性以及铝材抗蚀、质轻价廉的优点,不仅提高了产品性能,而且节约了资源和能源,在仪表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累积迭轧工艺制备超细晶纯Cu、纯Al及Cu/Al多层复合板材,研究不同厚度比的纯铜板和纯铝板组合对Cu/Al多层复合板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由此选择出最佳的厚度比。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背散射衍射技术和透射电镜观察分析不同累积迭轧道次后纯Cu、纯Al及Cu/Al多层复合板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和结合界面组织结构;采用硬度测试和单轴拉伸测试研究累积迭轧后纯Cu、纯Al及Cu/Al的力学性能。对纯Cu、纯Al不同累积迭轧迭轧道次后的试样进行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退火热处理,研究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累积迭轧技术成功制备出不同厚度比的超细晶Cu/Al复合板材,各个厚度比下界面结合过程、组织与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基本类似,但厚度比hCu,hAl为2:1时,界面结合质量和力学性能均最好。累积迭轧工艺不仅实现了不同材料间的冶金结合,而且实现了材料的超细晶化。累积迭轧1道次后,界面实现了初步的机械结合,晶粒发生了明显的细化,但不均匀;随着累积迭轧道次的增加,界面结合质量逐渐提高,组织细化程度不明显,但晶粒分布逐渐均匀。累积迭轧6道次后,大部分界面已实现了冶金结合,铜层晶粒片层厚度由~50μm细化到-0.2μm,铝层也细化到0.5μm左右。晶粒细化主要以位错滑移交割为主,并伴随一定孪生的作用。纯铜板累积迭轧后心部为典型的轧制织构,主要组分是{110}<112>。板材经累积迭轧后硬度和强度得以提高,塑性降低。累积迭轧1道次后,纯铜的屈服强度增加262MPa,比退火态的提高了近3倍;而纯铝则增加了70MPa,约为退火态母材的2倍。随着道次的增加,强度略有增加直至饱和,断裂延伸率基本不变或略有降低,单一的Cu/Cu和Al/Al多层板分别在5%和10%左右,且6道次后的综合力学性能均最好;而Cu/Al复合板3道次后的综合性能最佳。板材累积迭轧后的强化机制主要以加工硬化和细晶强化为主,同时表面打磨时硬化夹杂层和界面的引入以及无润滑轧制造成的摩擦也是材料强度提高的原因。断口结合机制为混合型的剪切韧性断裂。累积迭轧板材经热处理后,组织的回复再结晶及长大主要从界面处向基体扩展,而且累积迭轧获得的片层晶的热稳定性较好。初步确定纯铜、纯铝板不同累积迭轧道次下较合适的退火工艺参数。其中,纯铜累积迭轧1,3,6道次后的退火工艺分别为:350℃/30min、300℃/30min、300℃/20min;纯铝累积迭轧1,3,6道次后的退火工艺分别为:300℃/30min、250℃/30min、250℃/20min。(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03-01)

李小兵,祖国胤,王平[2](2015)在《Al/Cu多层复合板的组织演化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异步冷轧退火工艺制备的Al/Cu多层复合材料的组织演化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TEM分析界面组织,用界面剥离实验和拉伸实验测试复合板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异步冷轧复合工艺可以获得界面紧密连接的超细晶多层复合材料。退火促进Al和Cu连接界面上金属原子的扩散,甚至导致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复合板的连接界面在300°C退火时发生固溶强化现象,界面的连接强度达到最大,但是在更高温度退火时界面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导致连接性能急剧下降。在300°C退火时,复合板组织发生再结晶并获得较高的抗拉强度;而在350°C退火时,界面存在亚微米厚度的过渡层,有利于位错滑移运动,因此复合板获得较高的伸长率。(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5年01期)

王琛[3](2013)在《Mg/Al多层复合板阻尼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轧制变形工艺制备了单层纯镁和纯铝板材,采用轧制复合法制备了Al/Mg/Al叁明治复合板,采用累积迭轧技术(ARB)在室温下进行不同道次轧制变形制备Mg/Al多层复合板材。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复合板的显微组织变化,利用电子背散射(EBSD)技术对单层纯镁轧板的织构演变进行分析,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复合板的界面。采用拉伸试验机对板材的室温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利用机械动态分析仪(DMA-Q800)分析测试板材的阻尼性能。此外,本文还对复合板进行了退火处理,分析和探究了退火时间和退火温度对复合板组织、界面结合及阻尼性能的影响。对于纯镁轧板,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晶粒越来越细小;板材的室温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也明显增加。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位错缠结增多,板材室温阻尼值逐渐降低。铸态纯镁板的阻尼-温度谱中存在叁个内耗峰;轧制变形量较小时纯镁板中只存在一个明显的内耗峰,且该峰为晶界弛豫峰;轧制量达到80%的纯镁板材中存在两个内耗峰,其中P2为晶界弛豫峰,P3为再结晶峰。单层铝板的室温阻尼值随着铝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其阻尼-温度谱存在两个内耗峰,200℃左右的P1峰为弛豫峰,300℃左右的P2峰为再结晶峰。在室温下,将不同厚度的纯铝板材与镁板相迭合轧制出Al/Mg/Al叁明治板材。不同Al/Mg/Al板的界面结合良好,主要为机械结合,且轧制变形量越大,界面结合越好。不同Al/Mg/Al叁明治板的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都与叁明治板中铝板含量有关,例如0.7Al/Mg/Al板中铝板含量较多且轧制变形量较大,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较高。由于叁明治板的室温阻尼应变谱主要受到板材中镁层的影响,故其阻尼应变谱变化趋势与单层镁板相同,即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而降低。叁明治板的阻尼-温度谱中存在两个内耗峰,P1峰为弛豫峰,其激活能介于镁板和铝板激活能之间,P2峰为再结晶峰。200℃退火处理后,Al/Mg/Al板的界面结合增强,开始产生明显的扩散层,250℃退火后Al/Mg/Al板界面明显出现叁个界面层:Al(Mg)/Al_3Mg_2、Al_3Mg_2/Al_(12)Mg_(17)、Al_(12)Mg_(17)/Mg(Al)。对于阻尼应变谱,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低应变区阻尼值降低;而高应变区阻尼值快速增加,与晶粒长大有关。对于阻尼温度谱,200℃以上退火后P1峰降低,主要与铝层的弛豫峰降低有关;由于在300℃退火发生了再结晶,P2再结晶峰降低。在室温下,利用累积迭轧技术对叁明治板进行不同道次轧制,轧制后界面平直,除了叁道次轧制后出现局部颈缩现象。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ARB复合板中镁层的细小等轴晶比例增加,显微组织更均匀。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ARB复合板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也逐渐增加。由于轧制道次的增加,阻尼应变谱没有明显变化。ARB-2cycle复合板的阻尼温度谱中存在叁个内耗峰,P1峰和P2峰为弛豫峰,P3峰为再结晶峰。相比于叁明治板,3道次ARB变形复合板的界面结合更好。200℃退火处理后,界面明显扩散层;250℃退火后,界面生成了两种界面反应物。退火后复合板的室温阻尼性能明显降低,这与镁板中杂质原子的扩散、Mg/Al界面处Mg、Al原子的互扩散有关。200℃左右退火后,复合板阻尼温度谱中的P2弛豫峰明显降低,与退火后铝层弛豫峰降低有关,而150℃左右的P1弛豫峰与镁板的晶界弛豫峰有关;250℃退火发生了再结晶,因此P3峰移至高温且峰高降低。(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06-01)

杨运高[4](2012)在《Al/TiN/TiSiN多层复合板力学性能的FEM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复合板的研究情况,该复合板由硬层TiN、TiSiN与软层Al层合而成。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TiSiN超硬复合表面材料找到一种新的应用途径。关于该复合板的研究主要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找到适合叁棱锥形(Berkovich)压痕的应力应变求解方法,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设定若干材料的试算屈服应力,得出载荷位移曲线,并与实验曲线对比,从而确定材料的屈服极限。第二部分,综合了经典层合板理论、层合板宏观力学理论以及强度理论,计算出复合板的层厚比,为避免拉伸和弯曲对复合板整体性能的影响,本文将复合板设计为对称复合板。在此基础上,根据比模量的物理意义求得复合板的比模量。第叁部分,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复合板受横向冲击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高频载荷冲击响应分析,得到了最大冲击力和冲击后的剩余速度。对比不同厚度钢板受冲击的结果,考察了其减缓冲击力的性能。最后,对复合板进行热力学分析,计算出复合板的温度场分布及热流通量曲线,对其隔热性能进行考察。该项研究得到以下主要成果:①课题所采用的应力应变求解方法是可行的,最终求出TiN和TiSiN的屈服极限分别为12GPa、25GPa。②计算出了复合板组分Al、TiN、TiSiN的层厚比为3.11:1.00:0.69。③计算得出了A1/TiN/TiSiN复合板比模量约为钢板100倍、碳纤维10倍的结果。④更为重要的是,得出了在同样的冲击条件下,复合板受到的冲击力约为钢板的50%。此外,复合板自身具有显着的隔热效果。综上所述,A1/TiN/TiSiN复合板具有比模量大、减缓冲击性能强及隔热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期刊2012-06-02)

朱旭霞,彭大暑,黎祚坚[5](2004)在《多层复合板热轧复合过程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热—力耦合的刚塑性有限元方法 ,对不锈钢 /铝 (合金 ) /不锈钢多层复合材料的热轧复合过程进行了分析 ,对不同变形条件下各组元层的厚比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计算对照分析 ,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值比较相近 ,误差在工程上的允许误差范围内。此外还获得了热轧复合过程中各组元层金属的塑性流动规律和应力—应变分布规律。(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04年01期)

宁爱林,申奇志,肖似蹼[6](2000)在《多层复合板的成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不锈钢 /铝 /不锈钢叁层、五层复合板的成形性能参数 (r,n ,σ0 .2 /σb)的实验测试和分析 ,说明了这种材料的成形性能参数与轧制复合变形量、扩散退火温度的关系 ,指出不锈钢 /铝 /铝合金 /铝 /不锈钢五层复合板是一种优良的冲压材料。(本文来源于《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0年04期)

[7](2000)在《热处理对Fe/Cu多层复合板磁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铁磁性铁基体中分散以无磁铜的铁铜合金是良好的半硬磁材料,但是铁与铜的凝固点温度差异颇大,用熔炼法生产的Fe10%~30%Cu合金在铸锭、延伸锻造加工、热轧、焊接等各种制造加工工序中往往产生裂纹等缺陷,在工业规模生产中有很大困难。因此,采用轧制复合技术是比较理...(本文来源于《金属功能材料》期刊2000年01期)

[8](2000)在《超薄Fe/Cu多层复合板的制造和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真空镀膜和溅射法等结晶成长技术制成的两种以上金属纳米尺寸多层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电学和磁性能。但是采用这类结晶成长技术制作超薄多层复合材料,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颇多困难。因此,确立了用两种金属薄板交互重迭后通过反复热轧和冷轧制造纳米尺寸层厚的多层?..(本文来源于《金属功能材料》期刊2000年01期)

郦华兴,王平[9](1989)在《ABS多层复合板的共挤出生产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ABS的复合板材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和用途。本文介绍ABS复合板材的共挤出生产工艺及其设备,并对各种工艺因素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1989年04期)

刘振江,王育生[10](1988)在《多层复合板的等效参数及其在环境噪声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环境噪声控制中,设计对称形式或非对称形式多层复合板时,引用相应的等效抗挠刚度后,可把多层复合板的求解简化为相应的匀质板问题,将简化多层复合板的设计计算,在环境噪声控制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1988年03期)

多层复合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异步冷轧退火工艺制备的Al/Cu多层复合材料的组织演化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TEM分析界面组织,用界面剥离实验和拉伸实验测试复合板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异步冷轧复合工艺可以获得界面紧密连接的超细晶多层复合材料。退火促进Al和Cu连接界面上金属原子的扩散,甚至导致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复合板的连接界面在300°C退火时发生固溶强化现象,界面的连接强度达到最大,但是在更高温度退火时界面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导致连接性能急剧下降。在300°C退火时,复合板组织发生再结晶并获得较高的抗拉强度;而在350°C退火时,界面存在亚微米厚度的过渡层,有利于位错滑移运动,因此复合板获得较高的伸长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层复合板论文参考文献

[1].庄丽敏.累积迭轧法制备的超细晶纯Cu、纯Al及Cu/Al多层复合板组织与性能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

[2].李小兵,祖国胤,王平.Al/Cu多层复合板的组织演化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5

[3].王琛.Mg/Al多层复合板阻尼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4].杨运高.Al/TiN/TiSiN多层复合板力学性能的FEM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

[5].朱旭霞,彭大暑,黎祚坚.多层复合板热轧复合过程的数值模拟[J].锻压技术.2004

[6].宁爱林,申奇志,肖似蹼.多层复合板的成形性能研究[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7]..热处理对Fe/Cu多层复合板磁特性的影响[J].金属功能材料.2000

[8]..超薄Fe/Cu多层复合板的制造和磁性[J].金属功能材料.2000

[9].郦华兴,王平.ABS多层复合板的共挤出生产技术[J].塑料科技.1989

[10].刘振江,王育生.多层复合板的等效参数及其在环境噪声控制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科学.1988

标签:;  ;  ;  ;  

多层复合板论文-庄丽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