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小部门化论文-仝志辉

农业小部门化论文-仝志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业小部门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部门化,去部门化,农民组织化

农业小部门化论文文献综述

仝志辉[1](2016)在《“去部门化”: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关键》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80年代初我国就提出要发展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但时至今日,在中央政策文件中,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仍被视为要加以"健全"的制度。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未能成功构建的症结何在?依据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内涵和演变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由部门落实、各部门自建服务组织体系的"部门化"路径,是这一政策迟迟没有获得应有效果的症结所在。而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服务农业和农村发展,就必须革除"部门化"的弊端,真正做到"去部门化"。"去部门化"的根本方略是农民组织化,而农民组织化的本质内容是农民合作化,同时须警惕不自觉地加强"部门化"。(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6年06期)

樊端成,凡兰兴[2](2015)在《农业小部门化与工业反哺农业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农业小部门化是经济发展必然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了农业小部门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小部门化既使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又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提出了既要从技术层面、更要从制度层面加强工业反哺农业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期刊2015年09期)

刘茂松[3](2009)在《论新型工业化的中国特色——农业小部门化时期的中国农业工业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工业化不只是工业制造业的信息化,而是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高度化。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工业化的一个重大历史使命就是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目前,农业小部门化与农民大量化的二元逆向结构,导致农业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不适应、农业低产出与土地高投入不适应、农民低收入与国民经济高增长不适应等问题十分尖锐,已构成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性矛盾。对此,我们认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实质,应该是工业与农业的产业融合,推动工业资本进入农业,工业技术设施装备农业,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总括起来就是深化农业产业内部的分工,发展农业工业化,提高农业生产率,全面推进国民经济现代化。(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燕兴胜[4](2008)在《农业小部门化时期我国农业内分工深化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即“农业小部门化”。在这一趋势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仍然相当重要。能否加快农业内部的分工深化,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分工深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其表现,在农业部门同样如此。本文以杨小凯的新兴古典分工理论为依据,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为研究对象,联系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际,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首先介绍了农业小部门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论述了农业小部门化的内涵以及现代经济中农业的多功能性。接着对比了农业和工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发现农业的生产率落后于工业,二者之间有加大的趋势。接着运用数理模型从分工差异角度解释农业和工业之间生产率的差异,认为以专业化水平,迂回生产程度等为特征的农业分工水平低是造成农业生产率不高的原因。然后从实证角度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分工深化对农业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接下来分析了我国农业分工得不到深化的原因在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供给不足等方面的制度因素导致农村地区的交易效率低下,阻碍了分工的发展。最后提出了促进农业分工深化的措施在于推进农业工业化发展战略。农业工业化是以工业化的手段来发展农业生产,能有效促进农业内部的分工深化。(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刘茂松[5](2008)在《论农业小部门化时期的中国农业工业化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农业曾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结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农业小部门化趋势出现。在这个新时期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关键是走农业工业化道路,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本体现。(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刘茂松[6](2007)在《农业小部门化时期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论农业工业化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来说,在工业化以前的社会里,农业是作为唯一的主导性社会产业部门而存在的,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生存,又主导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是一种传统的农本经济社会。而工业化的发展,农业的主导性即对社会发展的带动性,逐步被工业部门所代替。尤其是农业工业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后,工业替代农业主导地位的作用更加全面和彻底,农业生产逐渐成为社会生产的非主要部分,表现出农业小部门化特征。具体反映在农业增长对整个国民经济(本文来源于《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期刊2007-09-01)

李晓明[7](1997)在《农业的小部门化趋势及其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革命后,农业从一个大部门逐渐成为一个小部门。它表现为农业份额和就业人数的下降,同时也带来人均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农业小部门化趋势并不意味着农业与其他部门联系的减弱和总量的绝对下降。因此,适应这一趋势,加速技术替代、实现规模经营、控制人口总量及实施保护性产业政策联动应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问题》期刊1997年03期)

李晓明[8](1997)在《农业的小部门化》一文中研究指出1.农业小部门化是一个客观规律。根据资料,我们可以得出工业革命以来农业经济地位的演变情况:第一,农业产出与农业劳动力占用量占整个经济系统产出与劳动力资源拥有量的份额较大,是整个经济系统处在发展过程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之一;第(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1997年65期)

农业小部门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分析农业小部门化是经济发展必然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了农业小部门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小部门化既使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又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提出了既要从技术层面、更要从制度层面加强工业反哺农业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业小部门化论文参考文献

[1].仝志辉.“去部门化”: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关键[J].探索与争鸣.2016

[2].樊端成,凡兰兴.农业小部门化与工业反哺农业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5

[3].刘茂松.论新型工业化的中国特色——农业小部门化时期的中国农业工业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

[4].燕兴胜.农业小部门化时期我国农业内分工深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5].刘茂松.论农业小部门化时期的中国农业工业化战略[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6].刘茂松.农业小部门化时期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研究——论农业工业化战略[C].推动新型工业化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2007

[7].李晓明.农业的小部门化趋势及其对策[J].中国经济问题.1997

[8].李晓明.农业的小部门化[J].经济研究参考.1997

标签:;  ;  ;  ;  

农业小部门化论文-仝志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