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空间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租房区位选择,社会空间,外来人口,理论创新
社会空间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洋[1](2019)在《城市外来人口租房区位选择研究的理论框架——社会空间视角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理论框架基础上,针对外来人口这一特定群体和租房这一特定行为的区位选择特点,从社会空间视角出发,构建城市外来人口租房区位选择研究的理论框架,开展理论创新。以期为研究我国特大城市外来人口租房区位选择的影响特征与内在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路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房地产》期刊2019年27期)
林聚任,申丛丛[2](2019)在《后现代理论与社会空间理论的耦合和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渐趋凸显,西方以现代性为主要特征的理论传统及发展模式出现了危机,受到了广泛质疑和批评。相应地,社会理论研究相关的多个领域了发生了一系列新转向。其中"后现代转向"是一个突出方面。这种转向既是社会理论自身发展危机的反映,也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和学术变迁根源。在此背景下,传统理论在走向"终结",而各种"后现代"理论观点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近年来兴起的社会空间理论就是一个突出方面,作为一类具有跨学科性和后现代性特征的新理论,它实际上也是这种理论大思潮下理论综合与创新性发展的结果。本文侧重分析社会空间理论兴起的理论背景,其主要理论取向及其对空间社会学新学科发展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社会学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程广丽[3](2018)在《空间正义理论的重构——爱德华·苏贾的社会空间批判理论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德华·苏贾根据对资本主义社会空间实践与空间秩序的新变化的审视,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后现代性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阐释,在对空间正义理论混乱的多维度的解读中,苏贾立足于社会空间的辩证法,将历史的建构、地理的构筑与社会空间的生产结合起来,对后现代大都市激进空间实践理论在知识层面上进行了重构,提出了以"第叁空间"为依托的叁元辩证法的社会空间正义本体论。苏贾的空间正义重构的理论努力有其独到的见解,但由于其拘泥于对资本主义空间秩序、空间实践与空间经验的现象性的描述,而无法深入到对社会空间秩序的重构的根本性制约因素的思考当中去,因而不能完整地把握到资本逻辑对社会空间的统摄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因此看不到资本主义空间秩序的重构其实是由资本霸权完成的。(本文来源于《云梦学刊》期刊2018年05期)
张梦尧[4](2018)在《社会分层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以银川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实地调查,并结合社会空间理论,笔者认为银川市城市社会空间格局属于传统的舒伯格模式。以社会分层理论为视角,分析解读银川市社会空间分异现象,特别是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对于城市化进程、居于城市空间中的个体和群体的影响。最后,提出推动居住空间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以改善城市社会空间。(本文来源于《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期刊2018年02期)
孟莹,张冠增[5](2018)在《乡村空间营造的逻辑——基于文化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乡村文化、社会、环境与能动者的关系视角,按照空间营造理论,把乡村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空间形成过程中文化、社会等结构性要素的相互作用,阐述了乡村空间营造的结构层级、不同层级的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围绕乡村空间营造实践,分析了乡村主体的价值取向和空间的文化意义,提出正是乡村内生的文化价值体系,与土地制度及管理方式一起,形塑了空间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的空间结构。同时,针对空间营造的社会过程,指出乡村主体与其他主体在自组织方式基础上,与财产继承关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一起形塑了空间社会属性和社会空间结构。最后指出空间营造的核心是乡村文化价值的营造,主体和客体在认知方面的统一才有利于乡村社会文化空间的保护和传承。(本文来源于《城市规划》期刊2018年06期)
李弘佩[6](2018)在《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解读《子夜》的空间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子夜》是茅盾以20世纪30年代初为时代背景创作的长篇现实主义小说。该作品以上海作为故事发生的地点,切入点看似从细微处着手,通过将视角投射在主人公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的主线上,以及其与相关角色的互动、周围所涉及的场景的变换等,却向读者展示了特定时代特定地点不同空间的丰富内涵。本论文以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为基石,对《子夜》展开文本分析。从二十世纪末哲学界出现“空间转向”开始,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空间理论也开始了梳理和阐发。与传统空间观不同,以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实践观作为重要理论之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空间是充满人类实践的“人化”的空间,它自身即是一种空间产物,该产物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从而创造出空间形式和空间秩序,因此社会空间是在不断生产中的空间。这种社会空间是具有历史性、抽象的、矛盾性的。本论文通过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解读《子夜》小说文本中的空间内涵,目的在于探索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之于现代中国文学文本研究领域的理论有效性;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小说文本中时代社会之宏大与生命经验之细腻的衔接、咬合、渗透,为“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肌理。本论文结合作者旨在反映特定时代的现实主义写作动机,着眼文本所设定的宏大的社会时代背景,重点分析城市空间、乡村空间并置与转化的历史性格局,具体而言,着眼于文本的细微之处,包括分析具体的场景、人物的具体言行、情节的发展推进等,旨在清理中国二十世纪叁十年代以上海为代表所显现的社会空间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是历史性空间、抽象空间以及矛盾性空间,并要分析叁者相互混融、影响之关系而构成的复杂而独特的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图景。(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8-05-01)
胡大平[7](2017)在《社会空间元理论与解放政治学前提重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社会理论"空间转向"的核心理论资源。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哈维的"社会空间哲学"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卡斯特的"城市实践体系"理论,再到索亚的"叁元辩证法",至梅西的"多元异质轨迹"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持续地深化有关社会空间的理解,创造了多种新颖的理论框架,为解放政治学提供了元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7年09期)
许阳[8](2017)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及其现实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历史是生产和变革自然和社会空间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从"空间"的社会之维出发,将"空间"作为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城市化的理论视角,深刻描绘了 19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空间生产图绘。20世纪70年代,以列斐伏尔、哈维为主要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阵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层文化危机和问题进行反思,开始了对"空间"问题的研究。在西方社会科学"空间转向"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并没有缺场,审视全球化、区域不平衡发展、城乡分离等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空间分析和批判的宏观叙事。当代资本主义借助全球化进行了新一轮地理扩张和空间重组,并继续发挥着主导全球政治经济的功能,以利润为中心的新自由主义积累体制恰恰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重塑"中心—边缘"世界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全球化、城市化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运行,具有了"共时性"和"并置性"的特征,中国也处于全球化和城市化空间交汇的节点,改革开放使中国步入了全球空间生产和城市化空间生产的快车道,通过开放国内市场迅速提高了自身空间生产的能力,既解放了生产力和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被纳入了全球资本流动和分工协作的体系,处于内外联动、多元空间交织的格局中。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对于"中国道路"如何应对全球化、城市化进程中潜在机遇和风险,解决中国社会空间生产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现实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7-03-10)
孙全胜[9](2016)在《论马克思社会空间批判理论的叁重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不认同传统学者对空间的片面认识,他指出社会空间不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客观器皿或者纯粹人类想象的东西,而是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动态演化历程。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不仅可以用来批判纷繁复杂的发达工业社会空间现象,而且提供了解决空间矛盾的价值原则。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的社会空间理论形成了资本批判、政治批判和生态批判等叁大主题,其批判主题蕴涵着自由、平等、正义等价值诉求。(本文来源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孙全胜[10](2016)在《论列斐伏尔社会空间批判理论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空间转向在结构和建构基础上批判与审思发达工业社会空间生产现象,阐释与反思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空间生产现象形态,汇集成社会空间批判理论形态。社会空间批判理论形态表现为日常生活现象、政治现象及生态现象形态。在日常生活现象形态上,社会空间批判理论揭示空间生产政治意识形态性质,追求多元、自由及开放空间形态,号召人类开展都市空间革命。在政治现象形态上,社会空间批判理论既阐述资本对空间生产的渗透及消极影响,又批判政治权力导致空间生产偏离,蕴涵政治伦理批判。在生态现象形态上,社会空间批判理论既阐述空间生产与生态联系,又批判空间生产非生态化趋势,蕴涵生态伦理批判。(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社会空间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渐趋凸显,西方以现代性为主要特征的理论传统及发展模式出现了危机,受到了广泛质疑和批评。相应地,社会理论研究相关的多个领域了发生了一系列新转向。其中"后现代转向"是一个突出方面。这种转向既是社会理论自身发展危机的反映,也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和学术变迁根源。在此背景下,传统理论在走向"终结",而各种"后现代"理论观点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近年来兴起的社会空间理论就是一个突出方面,作为一类具有跨学科性和后现代性特征的新理论,它实际上也是这种理论大思潮下理论综合与创新性发展的结果。本文侧重分析社会空间理论兴起的理论背景,其主要理论取向及其对空间社会学新学科发展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空间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王洋.城市外来人口租房区位选择研究的理论框架——社会空间视角下[J].中国房地产.2019
[2].林聚任,申丛丛.后现代理论与社会空间理论的耦合和创新[J].社会学评论.2019
[3].程广丽.空间正义理论的重构——爱德华·苏贾的社会空间批判理论解读[J].云梦学刊.2018
[4].张梦尧.社会分层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以银川市为例[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18
[5].孟莹,张冠增.乡村空间营造的逻辑——基于文化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的分析[J].城市规划.2018
[6].李弘佩.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解读《子夜》的空间内涵[D].西华大学.2018
[7].胡大平.社会空间元理论与解放政治学前提重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验[J].社会科学家.2017
[8].许阳.马克思主义社会空间理论及其现实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9].孙全胜.论马克思社会空间批判理论的叁重主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
[10].孙全胜.论列斐伏尔社会空间批判理论形态[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