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淆词论文-王钦

易混淆词论文-王钦

导读:本文包含了易混淆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易混淆词,HSK6,语料库,语素教学

易混淆词论文文献综述

王钦[1](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十组HSK6级易混淆词偏误考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中大量复合词含有相同的语素,并且词语意义相同或相近,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容易发生混淆。本文从历年HSK6级试题中选取了十组共40个词,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收集相关语料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结果反思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如何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词语辨析,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27期)

芙蓉[2](2019)在《阿拉伯学生汉语易混淆词的分类及其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初步确定的阿拉伯学生汉语易混淆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意义关系、词类分布、误用方向及词际关系四个角度观察、分析了阿拉伯学生汉语易混淆词的主要特征。通过量化分析发现:阿拉伯学生汉语易混淆词主要集中于意义较近的同词类词之间,其中动词性易混淆词最多;从误用方向来看,阿拉伯学生汉语易混淆词大多表现为单向误用;从混淆词的词际关系来看,阿拉伯学生汉语易混淆词以一对一的混淆为主。(本文来源于《国际汉语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范丹宏[3](2018)在《初级阶段汉语易混淆词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词语误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常见问题,误用是外在表现,其根源在词语混淆。误用词和当用词即为易混淆词。初级阶段易混淆词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此阶段是第二语言词汇体系的搭建环节,重视易混淆词教学有助于中高级阶段的词汇学习,规避石化问题。本研究根据汉语初级阶段词汇大纲的要求,通过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中介语语料库对《汉语教程》中易混淆词的混用偏误进行调查分析。易混淆词混用偏误分理性意义混用和色彩意义混用两大类七小类。在误用频率和母语背景分布,词际关系和误用方向以及母语语义关系上呈现不同的特点。基于混用偏误的分类及特点描写,探讨成因,发现语言知识、教学因素、学习者等是主因。其中教学因素包括教师、教材两主体。易混淆词的辨析及教学应从教师、教材、学生出发,注重课堂显性辨析与练习,提倡“发现式”教学,运用适合学生汉语水平的辨析策略,从“预防式”为主逐渐向“治疗式”过渡,循序渐进,并适当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5-17)

赖玲珑(NITITAYA,SOONTORNTHAMNITI)[4](2018)在《泰国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易混淆词是泰国学习者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国际汉语教学领域的易混淆词研究日益增多,但是针对泰国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的深入研究还比较少。随着泰国汉语教学的深入发展,易混淆词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中介语理论和易混淆词相关理论,对不同水平泰国汉语学习者的词语混淆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希望能够为泰国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教学提供参考,丰富和深化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研究。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偏误分析法、访谈法和语料库方法。我们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出泰国学习者的96组易混淆词,并从中选出76组词语,对初级、中级、高级不同水平的泰国汉语学习者进行混淆情况测试调查,根据测试结果研究泰国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的混淆情况,包括混淆率、混淆程度等级、易混淆词类型和混淆关系等,以学习者调查为基础分析泰国汉语学习者产生词语混淆的原因,结合对泰国汉语教师和学习者的访谈提出易混淆词教学与学习的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确定泰国学习者的汉语易混淆词。我们根据泰汉语言对比和对汉语词进行分析的结果,编制汉语易混淆词预测表,然后对不同水平的泰国汉语学习者进行测试,考察各组词语的混淆率、混淆难度。根据数据统计,选取混淆程度高的词语作为最终确定的易混淆词,编制成《泰国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表》,一共有96组词语,其中新HSK初级词语13组,新HSK中级词语12组,新HSK高级词语71组。第二,泰国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的混淆情况。本文以初级易混淆词对初、中、高各级别学习者进行测试,以中级易混淆词对中级和高级水平的学生进行测试,以高级易混淆词对高级水平的学生进行测试。根据274位被试的测试结果,将不同水平学习者的易混淆词分为叁个混淆程度等级:高度混淆、中度混淆和低度混淆,并找出不同水平学习者最容易混淆的词语。初级学习者最容易混淆的词语有5组,中级学习者最容易混淆的词语有13组,高级学习者最容易混淆的词语有13组。比较不同水平学习者易混淆词的混淆情况来看,大部分易混淆词都是初级学习者的混淆程度高于中级和高级水平的学习者,体现出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越高,对词语的混淆程度就越低。不过,有的易混淆词,不同水平学习者的混淆程度相同,比如“回-次”这组词对于初、中、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来说都属于高度混淆等级,“明白-懂”这组词对于初、中、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来说都属于中度混淆等级。第叁,泰国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的类型及混淆关系。泰国学习者的汉语易混淆词主要分为以下7个类型:(1)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如:引起-导致;(2)语素相同的近义词,如:缺乏-缺少;(3)形音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如:制订-制定;(4)泰语对译词相同或相近的词,如:在-着;(5)词形相近的词,如:找-我;(6)语音相同的词,如:只-支;(7)形音相同或相近的词,如:篇-遍。泰国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的混淆关系主要有叁种:一对一混淆、一对多混淆、多对一混淆。部分易混淆词组之间表现为较为复杂的混淆关系。第四,泰国学习者汉语词语混淆的成因。根据易混淆词测试结果以及被试的报告,我们将造成泰国学习者汉语词语混淆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1)因汉语本体的特点而混淆,又可细分为6种情况:因词形相近而混淆;因语素相同而混淆;因词义相近而混淆;因语音相同而混淆;因句法功能不同而混淆;因词语搭配不同而混淆。(2)受母语影响而混淆,又可细分为因2种情况:因泰语对译词相同而混淆;因泰语对译词相近而混淆。第五,泰国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教学与学习建议。根据测试和访谈的结果,本文提出泰国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教学的以下建议:(1)在课前准备时,教师需要掌握好汉语词的结构及规律。(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采用适合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汉泰语进行讲解;重视讲解词语的词义和用法;注重辨析形近词语的语素、汉字和偏旁;利用情景语境进行教学;强调汉语词语的搭配关系。针对泰国汉语学习者的易混淆词学习,我们提出以下四方面建议:(1)不同水平学习者共同的学习策略:在汉语学习的各阶段都要强化词语学习;重视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初级水平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多训练与抄写汉字,掌握好词语的构成单位;注意汉泰语结构的不同,掌握好词语的句法功能;重视汉语的句类,区分用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的词语;重视辨析词语的语体色彩;(3)中级水平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注重辨析词语的理性意义和感情色彩;重视不同词语的搭配关系;(4)高级水平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将之前学过的知识相综合起来,训练汉语易混淆词的辨析能力;注重辨析词语的句法功能和理性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8-05-03)

徐鲁燕[5](2018)在《新HSK六级词汇中易混淆词的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汉语国际教育来说,新HSK无疑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与前几级相比,我们认为新HSK六级在语法方面的升阶并不算多,许多基本句型和短语类型学生已经学过,而升阶较多的方面在于词汇。新HSK六级要求学生掌握5000个词汇,词汇量比较大,而在这些词汇中有一部分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易混淆的,并且也是重要考点,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新HSK六级词汇中的这些易混淆词及其辨析,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1章为绪论,阐明了选题缘由,介绍总结了汉语国际教育词汇研究的相关研究现状,并谈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其中,研究现状主要分为(1)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近义词与易混淆词范围界定、(2)汉语二语者近义词习得研究、(3)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词汇辨析研究、(4)近义词教学研究、(5)易混淆词研究这五个方面;而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辨析对象、辨析手段、辨析视角上的理论性较强,试图构建一个理论体系,而不仅仅满足于少数易混淆词组的具体辨析。第2章讨论了汉语国际教育中词汇辨析的对象,即易混淆词的界定与确定。本章首先考察了本体词汇研究和汉语国际教育词汇研究在词汇辨析方面的异同,认为汉语国际教育词汇辨析的范围与本体研究的不同之处存在于(1)不局限于同词性、(2)不局限于同级语法单位、(3)不局限于意义的相同或相近、(4)常常需要对虚词进行辨析这四个方面,提出对汉语国际教育词汇辨析当使用“易混淆词”这个术语,认为易混淆词是研究者站在中介语的立场、着眼于目的语理解和使用中的词语混淆现象并根据混淆的普遍程度而归纳出来的词语类聚,与本体研究基于不同视角和归纳标准,能够使汉语国际教育的词汇研究有一个包含文字、语音、词汇、语法的立体视角。之后将新HSK六级词汇大纲中的5000个词汇分别在BCC中介语语料库中进行考察,以实证的方式总结归纳出322组易混淆词,将其一一列举,并提供偏误示例。第3章讨论了易混淆词辨析框架的构建。本章依据易混淆词偏误的主要成因,探讨了辨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辨析的针对性及经济原则、(2)中介语的系统性、(3)汉语二语者的母语背景、(4)媒介语因素。之后本文在综合考虑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综合的词汇辨析框架,包括了字形、语音、语义、语法四个层面,其中每个层面下设了一些汉语二语者易于理解且操作性强的识别项目。第4章讨论了易混淆词的辨析。我们在第2章归纳出了需要辨析的对象,在第3章构建了辨析的框架,本章则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具体面对不同特点的易混淆词组(群)时应如何选取辨析手段。我们以混淆词的特点为视角,将其分为(1)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易混淆词、(2)字形相近的易混淆词、(3)声音相同或相近的易混淆词、(4)媒介语同译词、(5)媒介语同形词及词形上的母语迁移这五个主要类型,分别讨论了它们的辨析。第5章是余论。本章简要谈了一些本文主体框架之外的其他问题,如混淆方向的单向与双向等,作为余论,期望能够对后续的研究有所启发。(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05-01)

毛丽娟[6](2018)在《《等级划分》一级词汇中的易混淆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教学历来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随着国际汉语教学体系的愈加完善和成熟,笔者发现一直以来作为教学难点和重点的“同义词辨析”问题有了新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即“易混淆词辨析”。本文立足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张博先生提出的“易混淆词”这一概念为基础,简要介绍易混淆词在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中的研究现状,结合最新的《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通过交叉比对,分析易混淆词具有的特点从而阐释易混淆词研究在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根据自身的海外教学经验,通过对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关于智利学生易混淆词学习方面的相关结论,希望能为易混淆词的海外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共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方法和思路。同义词辨析一直是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点,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在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更应从学习者的立场出发,以中介语为基础,采用更适宜教学实践的“易混淆词辨析”。因此本文以国际汉语教学的视角,结合《等级划分》一级词表,目的在于找出最新的汉语国际教学大纲中易混淆词的特点,总结其类型,并希望通过整理和研究能够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同时,也将易混淆词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得出西语为母语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易混淆词的使用特点和规律,从而分析易混淆词及其辨析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合理性。第二部分为易混淆词的研究现状和重要性说明。根据前人的经验,梳理总结出易混淆词从出现到当前发展过程中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倾向,可以发现当前的易混淆词研究主要在易混淆词的词典编纂、语料库中的易混淆词及针对不同类别易混淆词的辨析和教学方法共叁个方面上。然而,通过整理和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目前的研究多数未将易混淆词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进行划分,这使得研究的层次针对性不够,这也是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关注的地方。第叁部分为实践教学中易混淆词的调查研究,既包括对使用教材中易混淆词的研究,也包括对智利汉语学生易混淆词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前者采用语料分析的方式,后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并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反馈的语料,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了关于智利学生学习汉语时,易混淆词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特点。第四部分是关于易混淆词的分类和辨析方法及其教学建议。主要以《等级划分》为纲,以教材和问卷调查结果为重要语料来源,根据前一部分得出的结论对已找出的易混淆词进行分类和分析,并结合张博先生之前所作的研究,给出相适宜的针对智利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对一级词汇表中易混淆词的相关研究和海外易混淆词教学提供帮助。此外,从教师、教材、学生叁个角度出发,给出有关易混淆词教学中不同角度的针对性的建议。教师应未雨绸缪,结合教材总结和预想易混淆词,并结合专业知识以最适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易混淆词;教材编写上应注意对于易混淆词进行区别性的翻译以及适当的补充说明;学生自身应加强对于易混淆词的学习,遇到问题时应及时请教老师,避免将问题“化石化”。第五部分为结语,是对全文观点、结论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8-04-01)

高文佳[7](2018)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含相同语素的双音节易混淆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教学贯穿了对外汉语教学各个阶段,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点。双音节词是词汇教学的主要部分,由于含相同语素的双音节词在书写形式或是词汇意义上或多或少都有着相似的部分,进而导致留学生难以分辨其异同,而将这类词混淆使用。本文突破了传统对外汉语词汇研究中单纯从“同义词”“近义词”角度出发的思维定势,基于中介语语料库,对留学生产生的易混淆词实际偏误进行细致的描写和分析。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新HSK四级词汇大纲中的双音节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研究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含相同语素双音节词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定性研究归纳出含相同语素双音节词混用的类型,分析产生混用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第一部分是绪论,对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利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检索出与新HSK四级词汇大纲产生混用的含相同语素双音节易混淆词,并从混用频率、混用方式、混用方向这叁个方面来描述含相同语素双音节词混用的主要特点。第叁部分,根据词义关系的远近将统计出的含相同语素双音节词划分为“近义易混淆词”和“非近义易混淆词”两类,再结合留学生的易混淆词偏误对两种类型展开描写与辨析。第四部分,从语言相关知识的影响、教学相关因素的影响、留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这叁个方面来对含相同语素双音节易混淆词混用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偏误分析发现留学生产生混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五部分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了含相同语素易混淆词教学的相关建议,并结合具体的实例来验证教学建议的可行性。第六部分为论文的结论部分,主要总结了本项研究所取得的结论以及所存在的缺陷和可拓展的空间等。(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5)

徐燕枫[8](2018)在《对外汉语易混淆词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以“成绩”、“结果”、“效果”、“后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易混淆词一直以来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学生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偏误的重要原因。本文以"成绩"、"结果"、"效果"和"后果"这四个词语为研究对象,站在中介语的角度,旨在探讨这些词语的易混淆点,并针对"结果"的泛化使用、"结果"和"后果"之间的误用等情况,对汉语教师提出"求同存异,重在表异"、"创设语境,串联教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力求减少对外汉语教学在易混淆词上的偏误,促进学生的汉语学习。(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8年03期)

付冬冬[9](2017)在《英日韩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提高”“改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大规模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测查了英、日、韩叁国学习者使用"提高""改善"的混淆情况。从词语混淆的母语背景分布、混淆词对的误用方向和词语混淆的具体表现叁个方面,对不同国别学习者"提高""改善"的混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探析了词语混淆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7年05期)

陈昌旭[10](2017)在《汉泰多对一易混淆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为研究材料,考察其中汉泰语多对一易混淆词的数量及类别,然后探索及分析各类易混淆词的问题。最后,针对各类汉泰语多对一易混淆词的问题点提出解决方法。汉泰语多对一易混淆词的类别从不同角度来看,可分为3类,即实词和虚词的易混淆词、词义距离关系的易混淆词、词性关系的易混淆词。混淆的问题存在于4个方面,即翻译上的问题、词义上的问题、语法上的问题及语用上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期刊2017年02期)

易混淆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初步确定的阿拉伯学生汉语易混淆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意义关系、词类分布、误用方向及词际关系四个角度观察、分析了阿拉伯学生汉语易混淆词的主要特征。通过量化分析发现:阿拉伯学生汉语易混淆词主要集中于意义较近的同词类词之间,其中动词性易混淆词最多;从误用方向来看,阿拉伯学生汉语易混淆词大多表现为单向误用;从混淆词的词际关系来看,阿拉伯学生汉语易混淆词以一对一的混淆为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易混淆词论文参考文献

[1].王钦.基于语料库的十组HSK6级易混淆词偏误考察分析[J].校园英语.2019

[2].芙蓉.阿拉伯学生汉语易混淆词的分类及其特征研究[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9

[3].范丹宏.初级阶段汉语易混淆词习得研究[D].暨南大学.2018

[4].赖玲珑(NITITAYA,SOONTORNTHAMNITI).泰国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8

[5].徐鲁燕.新HSK六级词汇中易混淆词的辨析[D].贵州大学.2018

[6].毛丽娟.《等级划分》一级词汇中的易混淆词研究[D].安徽大学.2018

[7].高文佳.对外汉语教学中含相同语素的双音节易混淆词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8

[8].徐燕枫.对外汉语易混淆词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以“成绩”、“结果”、“效果”、“后果”为例[J].长江丛刊.2018

[9].付冬冬.英日韩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提高”“改善”考察[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

[10].陈昌旭.汉泰多对一易混淆词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7

标签:;  ;  ;  ;  

易混淆词论文-王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