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天心镇五龙小学342111
摘要:百思听为先。听是任何思考的基础,只有听到了,听清楚了,听明白了,才能认真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合理的思考。只有养成良好的倾听的习惯,才能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倾听语文教学倾听现状造成原因对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倾听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会听,一部分学生不会倾听。课堂上,学生虽然“两手放平坐端正”,表现出很认真听的样子,可问他们对刚才老师或同学的发言有什么看法时,他们会惊慌失措,不知从何谈起;还有的是答非所问;还有的同学会把老师或同学说的话当做耳边风。
2.部分学生无课堂意识、集体意识。上课时,有的学生往往没有一个整体的课堂概念和集体概念。他们不会跟着老师走,也没有去思考上课了“我该做什么”、“我该怎么做”。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总是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以自己的思维为主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想说就说,无拘无束。
3.部分学生认为老师讲的听,同学讲的不屑听。在我的课堂上,我常常发现很多学生不爱听同学的发言,当老师提出问题后,很多孩子虽然善于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是对于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不会专心地去听,孩子说的愿望大于听的愿望,当没有被老师叫到名字回答问题时,就发出阵阵叹息声,这时对于别人回答什么内容,根本不关心。这样的互动不是真正的“互动”。只听老师不听同学,这样的倾听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倾听”。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对自己思维一个自我纠错的过程,但是我们的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4.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当老师在讲授新知时,有的孩子常常坐不住,腿脚不停摇晃,手里不断摆弄东西,刚知道一点皮毛,嘴里就嚷嚷着:“我来,我来……”其实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弄明白道理,让他起来回答,又说不到重点。
让学生认真倾听是保证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为一名教师,我通过认真反思,找出了造成以上不良倾听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庭教育的影响。现在有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以孩子为中心,他们不知道更不会去关注孩子的倾听习惯的培养,总以为是小孩,不论说什么,孩子第一遍没听清,他们就再说一遍,甚至更多的遍数,就这样任意放纵。使得这些孩子养成不良的倾听习惯。
2.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孩子们习惯了电视上那种“有因有果”的现实画面。他们没有耐心听别人说什么原因,更不愿意去思考什么结果。也许他们觉得这个过程太曲折太长,没有电视中那个直接。于是出现了不喜欢听老师的讲解和别人的发言。别人讲时,他们总喜欢插嘴。同时他们又具有好动,自控能力差,容易开小差等特点,就算不插嘴,有的学生总是爱玩一些小东西,边听边玩,分散了他的精力,听讲效率非常低。
3.教师的影响。
(1)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倾听缺乏意识。一般来说,倾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当学生进入学校时,许多教师认为学生都会听课。因而,学生还没学会如何听课,老师的讲课早已开始了。如果教师本身不懂如何倾听,更没有具体倾听要求,这样将会阻碍教师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的倾听主观武断。尽管我们意识到老师是孩子们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倾听,决不在孩子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
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呢?我们语文教师可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让学生明确倾听的意义。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倾听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认真听别人说话,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尤其是小学生,认真听课和听取别人的发言是一种礼貌问题。当孩子们明白了这一点,相信每个孩子都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孩子。
2.教师要教会学生倾听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让学生明白怎样听。针对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少,对抽象的语言不敏感,对操作性强的动作感兴趣等特点,老师应该在课堂上要求他们形成有意倾听的习惯,而不能仅凭兴趣。
3.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无论我们老师怎么强调倾听有多重要,你要怎样怎样听,还不如让他对倾听产生兴趣。多样化的口头奖励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把金钥匙,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多样的口头表扬来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
4.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新颖的,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来不断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达到师生、生生之间充分沟通交流的目的。
5.教师要学会倾听。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事半功倍。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口齿伶俐还是吞吞吐吐,教师都要专心往听,偶然稍作提示,但决不能打断。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