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诗派论文-王珊珊

河朔诗派论文-王珊珊

导读:本文包含了河朔诗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清代诗派研究,河朔诗派,申涵光,交游

河朔诗派论文文献综述

王珊珊[1](2016)在《清代河朔诗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朝叁百年间,诗词创作数量巨大,由于种种原因,清诗尤其是清诗流派是文学史研究领域中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清诗流派的开端是出现在京畿地区以申涵光为首的“河朔诗派”,他们主要活动在顺治时期、康熙初期的一段时间,王士祯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河朔诗派”这一名称。从诗人的籍贯分布来看,“河朔诗派”是一个以地域为主的诗歌流派,它声势的壮大与申涵光的名气和其他几位性格迥异的成员息息相关。“河朔诗派”是清初第一个诗派,也是很重要的文学流派。以申涵光为领导者,以“畿南叁才子”为中心,成员大约四十多人,遍布畿南地区,影响时间超过百年,创作了大量的诗集,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也产生了像申涵光这样的文学大师,是河北文学和中国清诗文学的高峰,他们为低迷许久的诗坛注入了一股“清刚”之风,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的。本文以地域为切入点,将“河朔诗派”中的几位成员放在相应的历史背景之下,重点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内容、思想艺术,以及诗派对后世的影响。文章共设五章,第一章研究河朔诗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明清易代,中原动荡,战争不断,内忧外患,士子们尤其是明代遗民,抑郁的情绪无处诉说,大量的创作成为他们发泄的最佳方式,独特的山水、地域文化以及申涵光的领袖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诗派的创作。第二章主要是对河朔诗人的生平和交游情况进行简单的叙述,初露锋芒的河朔诗派使诗坛和朝野上下对他们另眼相看,河朔诗人与各界名士交友频繁,诗人们不同的性格演绎着不同的人生历程。第叁章重在研究河朔诗人创作主张,诗人诗作中表现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对诗派创作理念进行诠释。第四章研究河朔诗派创作题材特征,诗人们坚持了“词义贞刚,重乎气质”的创作理念,创作出关心民瘼、反映现实和歌咏亲情、反映对故乡的思念的题材。第五章重点研究河朔诗人创作艺术特征,河朔诗派在创作上最推崇盛唐之诗,悲天悯人、人生经历坎坷的杜甫是诗人们心中的诗圣,甚至在为人和作诗方面以杜甫为宗,同时,以隐居自适的陶渊明是诗派学习的另一位宗师。(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6-05-01)

周蓓[2](2014)在《河朔诗派: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明遗民群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此书以河朔诗派作为切入点,还原了清初江北遗民活动的历史场景,以及他们在文化上所做的抗争。诗人们的心态复杂而矛盾。   河朔诗派产生于清初直隶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因位于黄河之北,古称河朔。诗派开创者及领袖申涵光及其成员大多出身于明末的仕宦家(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4-03-05)

章红雨[3](2013)在《冷门领域呼唤出版关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读书·新知叁联书店出版、河北学者李世琦撰写的《申涵光与河朔诗派》,首次对申涵光及河朔诗派的脉络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为河朔诗派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申涵光与河朔诗派》出版研讨会上,与会者认为,在中国众多的文学流派中,有一(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报》期刊2013-12-02)

蒋寅[4](2013)在《清诗史上被忽略的创作群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知道,文学发展到明清之际,北地相比南方已有明显的落差。除了山东之外,北方广大地区的文学创作都无法与江南抗衡。不算京师,河北一带产生全国影响的诗派只有永年申涵光开创的“河朔诗派”。当时申涵光与同邑张盖、鸡泽殷岳并称“畿南叁才子”、“广平叁君”,名动朝野(本文来源于《河北日报》期刊2013-11-29)

蒋寅[5](2013)在《河朔诗派:不该遗忘的文学遗产》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90年代初我开始考察清代诗学文献时,有关清代文学的研究还很少,可以参考的论着有限,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自己去摸索。20多年过去了,清代文学研究的面貌已大为改观,最明显的就是基于地域、家族、性别等视角展开的专题研究日益丰富,积累了一大批有价值的成果,(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3-11-24)

蔺九章,郭红[6](2011)在《河朔诗派主将申涵光交游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申涵光,明末清初着名遗民诗人,河朔诗派领袖。他集节义与简傲于一身,交游数量虽不甚多却非常广泛,很有时代特点。从其诗文作品及相关文献看,交往人物主要包括殉节英烈、遗民高士、乡谊姻亲、患难之友和仕宦名人。与五类人的交往对申涵光的诗歌创作及河朔诗派的知名度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蔺九章[7](2010)在《论文化地理学视阈中的河朔诗派》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朔诗派是明末清初崛起于燕赵大地的一个诗歌流派,它的形成及诗歌创作与诗论主张包含了特定时间和空间的社会文化背景。从文化地理学视阈来看,可以说正是独特的山水风物孕育了河朔诗派的诗歌情怀,浓烈的燕赵情怀确立了河朔诗派的诗歌生命基调,特殊的时空熔铸了河朔诗派愤激而和平的诗学倾向。(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0年12期)

蔺九章,刘秋彬[8](2010)在《论燕赵文化视阈中的河朔诗派》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朔诗派是明清鼎革之际崛起于燕赵大地的诗歌流派。燕赵大地厚重的人文历史和多彩的自然景观所构成的统一的文化环境,孕育了河朔诗派的诗歌情怀,确立了河朔诗派的诗歌生命基调,熔铸了该诗派愤激而和平的诗学特征,使其以独特而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清初北方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蔺九章,李峰[9](2010)在《山林遗逸 与世推移——河朔诗派主将申涵光心路历程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朔诗派是清初北方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其中遗民诗人占据主要地位。他们的领袖申涵光在明清鼎革之际和京畿重地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域环境中,创作了大量诗歌。其诗歌创作集中体现了申涵光浓烈的遗民心态、布衣精神以及隐逸情怀,庶可观照更代之际北方士子特有的复杂而隐幽的心路历程。(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0年32期)

王小舒[10](2006)在《清初的河朔诗派》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朔诗派是清初一个地域性的诗歌流派,其中遗民诗人占据了中心地位。他们的领袖作家是申涵光,成员包括张盖、刘逢源、赵湛等人。其艺术风貌恰如当地的山川风貌,多以悲壮、沉雄为主,在艺术上与明七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传承关系,同时在创作上也开始调整和转变。(本文来源于《厦门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河朔诗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此书以河朔诗派作为切入点,还原了清初江北遗民活动的历史场景,以及他们在文化上所做的抗争。诗人们的心态复杂而矛盾。   河朔诗派产生于清初直隶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因位于黄河之北,古称河朔。诗派开创者及领袖申涵光及其成员大多出身于明末的仕宦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朔诗派论文参考文献

[1].王珊珊.清代河朔诗派研究[D].河北大学.2016

[2].周蓓.河朔诗派:新文化史视野下的明遗民群体[N].中华读书报.2014

[3].章红雨.冷门领域呼唤出版关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

[4].蒋寅.清诗史上被忽略的创作群体[N].河北日报.2013

[5].蒋寅.河朔诗派:不该遗忘的文学遗产[N].光明日报.2013

[6].蔺九章,郭红.河朔诗派主将申涵光交游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7].蔺九章.论文化地理学视阈中的河朔诗派[J].广西社会科学.2010

[8].蔺九章,刘秋彬.论燕赵文化视阈中的河朔诗派[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9].蔺九章,李峰.山林遗逸与世推移——河朔诗派主将申涵光心路历程透析[J].名作欣赏.2010

[10].王小舒.清初的河朔诗派[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

标签:;  ;  ;  ;  

河朔诗派论文-王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