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早期康复治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常规康复治疗,减重支持训练,早期心衰,心脏康复
早期康复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沈晓程,李岳阳[1](2019)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减重支持训练对早期心衰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减重支持训练改善早期心衰患者心脏功能的临床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早期心衰患者80例,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减重支持训练,比较两组心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两组训练前后EDV、LVEDD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 0.05),训练后观察组ESV、LVESD均明显低于同组训练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 <0.05);对照组训练前后SV、CI及EF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 0.05),训练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及同组训练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 <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减重支持训练可有效改善早期心衰患者心脏功能,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丁园,甘文垚,何欧琴[2](2019)在《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的治疗方法对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如何。方法选取2017年间我院收治的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入a、b两组中,在本次试验中对a组病人实行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的治疗方案,对b组病人则实施传统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案,最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有效率和评价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叁项数据均优于b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4期)
刘丹蕾,许卓谦,瞿长春,霍保善,赖汉齐[3](2019)在《早期胃肠康复治疗机械通气的脓毒症伴急性胃肠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4例前瞻性、随机对照、先导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康复治疗机械通气的脓毒症伴急性胃肠损伤(AG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开放设计,对康复评定人设盲。筛选2017年5月~2018年3月在广州市一家叁级甲等教学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则招募入组。以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等为平衡因素,区组随机化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脓毒症标准方案治疗,干预组增加早期胃肠康复。主要研究终点为AGI治愈;次要研究终点包括ICU住院病死率、机械通气预后、ICU住院天数等。数据采集时间点定为入组、呼吸机脱机、转出ICU共3个。结果共招募60例患者,34例完成研究。干预组16例,对照组18例。结果显示,康复治疗后,干预组和对照组AGI治愈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康复治疗前后两组AGI评分的下降值,分别为(-1.9±2.1)分和(0.9±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胃肠康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无器官损伤或意外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两组在ICU住院病死率、机械通气预后、ICU住院天数等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肠康复不能降低AGI患病率,但降低AGI评分,改善胃肠道症状,安全性好,但需在设计更为合理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中证实。(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刘乔夫[4](2019)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试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Fugl-Meyer评分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上肢、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效果显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李建中,李建华,司泽钰[5](2019)在《早期电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电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疗法对患者进行早期协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药物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明显降低,而运动功能得分大幅提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偏瘫的治疗中应用早期电针疗效显着,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4期)
刘丽丹,刘阳[6](2019)在《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有效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83例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依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试验组(n=42),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施以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3周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2周及3周后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患者的GCS评分与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2周及3周后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GCS评分显着提升,并且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显着(P <0.05)。结论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李霖[7](2019)在《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及生存质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卒中单元超早期治疗方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出血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出血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通过常规干预手段和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治疗手段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对照组为65.00%(26/40),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5/40),对照组为37.50%(15/40),P<0.05;通过SF-36对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通过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治疗手段进行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并且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3期)
陈琦[8](2019)在《女性盆底功能恢复中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女性盆底功能恢复中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 100例产妇,依据产后康复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产妇接受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点阴道紧缩度及盆底肌肉综合肌力分级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42 d阴道紧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6个月阴道紧缩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574, P<0.05)。两组产妇产后42 d盆底肌肉综合肌力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6个月盆底肌肉综合肌力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8.515, 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实施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其盆底功能的恢复,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2期)
陈丽平,熊思清,刘怡,陈雨[9](2019)在《早期康复治疗对缺血性卒中后情感淡漠预防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缺血性卒中后1个月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情感淡漠的预防作用。方法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选择了436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患者卒中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通过电话、家庭访视或门诊随访的形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主要是临床淡漠评估量表(AES-C)及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直至随访到卒中后12个月。按照缺血性卒中后1个月内是否在我院完成至少3周的Bobath辅以运动再学习方案(MRP)康复治疗的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缺血性卒中后1个月内不满足早期康复治疗定义的患者分为非康复治疗组。随访的结局事件为第一次诊断为缺血性卒中后情感淡漠,或是最后一次随访时存活且无缺血性卒中后情感淡漠的研究对象。结果⑴研究患者的基线特征为:平均年龄为65.1岁(SD=10.9);44.0%的患者为女性;⑵两组患者在入院基线时的AES-C评分无明显差异(康复组治疗组均值=24.78,SD=4.62;非康复治疗组均值=25.07,SD=4.75);⑶从缺血性卒中后1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的AES-C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⑷与非康复治疗组相比,康复治疗组患者在每个随访时间点上的AES-C评分明显降低(P<0.05);⑸在随访的12个月里,未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出现IPSA的风险是接受康复治疗患者的2.198倍。结论卒中后1个月内行康复治疗较非康复治疗,对卒中后1年内首次出现缺血性卒中后情感淡漠的预防作用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申晓光,马将,王晓芳,张玉漫,王美[10](2019)在《轻点刺络法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轻点刺络法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入院后给予调整血糖、血压、血脂及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基础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轻点刺络法,4周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应用改良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定量表评价感觉功能,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肢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感觉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4、8周后浅感觉、本体觉、皮质觉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均P <0.05);试验组浅感觉、本体觉、皮质觉评分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均P <0.05)。两组治疗前FMA、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4、8周后FMA、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均P <0.05);且试验组FMA、MBI评分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均P <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的68.75%(P <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肝肾功能、造血系统等亦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轻点刺络法联合早期康复是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9年11期)
早期康复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的治疗方法对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如何。方法选取2017年间我院收治的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入a、b两组中,在本次试验中对a组病人实行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的治疗方案,对b组病人则实施传统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案,最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有效率和评价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叁项数据均优于b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早期康复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娜,沈晓程,李岳阳.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减重支持训练对早期心衰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研究[J].临床研究.2019
[2].丁园,甘文垚,何欧琴.高压氧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3].刘丹蕾,许卓谦,瞿长春,霍保善,赖汉齐.早期胃肠康复治疗机械通气的脓毒症伴急性胃肠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4例前瞻性、随机对照、先导试验[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9
[4].刘乔夫.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5].李建中,李建华,司泽钰.早期电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评估[J].基层医学论坛.2019
[6].刘丽丹,刘阳.早期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有效性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7].李霖.卒中单元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及生存质量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8].陈琦.女性盆底功能恢复中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
[9].陈丽平,熊思清,刘怡,陈雨.早期康复治疗对缺血性卒中后情感淡漠预防作用的研究[J].江西医药.2019
[10].申晓光,马将,王晓芳,张玉漫,王美.轻点刺络法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