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经脉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针灸,经脉脏腑相关,《难经》,《黄帝内经》
经脉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左海燕,万四妹,吴生兵,吴欣,王堃[1](2019)在《《难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挖掘经典古籍中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明确其相关内涵及演变,为针灸基础理论研究和针灸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采用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借助现代信息学方法,结合计算机、网络、及学术期刊电子版检索文献资料。结果:1.经脉脏腑相关:《难经》与《灵枢·经脉》篇所载手足阴经气绝证候一致,体现其与五脏关系密切;手厥阴心包经与心包、心、叁焦相关;手少阳叁焦经与叁焦、心包相关。《难经》十五络脉之名异于《灵枢·经脉》篇,有阴跷、阳跷之络而无督脉络、任脉络,在脏、腑相合的影响下,络脉与脏腑通过经脉间接联系,此外,部分络脉循行、病候、络穴主治反映该络脉与脏腑相关?《难经》首创奇经八脉理论系统,八脉中除带脉、维脉与脏腑的相关性不明确外,督、任、冲、跷脉与脑、肾、女子胞密切相关。2.穴位脏腑相关:《难经》根据五输穴的五行属性推论井、荥、俞、经、合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但并不能代表此类穴位主治的客观反映;《难经》在《黄帝内经》所载原穴的基础上,补充"兑骨为少阴之原",提出"原气"概念,充实了原穴与脏腑相关的内涵;并阐发俞募穴的阴阳属性及主病机制,明确其与脏腑相关,为后世俞募配穴法及治脏取俞、治腑取募奠定了基础;"八会穴"首见于《难经》,由五腧穴、背俞穴、募穴、原穴等组成,因此八会穴与脏腑也存在不同程度相关?3.相关问题探讨:营卫循环、标本、根结、四街、四海、原气等内容是经脉脏腑联系的基础,心包、叁焦等脏腑概念的差异以及经络理论与脏腑理论的融合是经脉脏腑相关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1.《难经》所载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奇经八脉及特定穴理论,不仅丰富了经、穴与脏腑相关的内涵,而且对现代针灸临床有普遍指导意义。2.经脉、脏腑间的联系与营卫循环、标本、根结、四街、四海、原气等有关,脏腑概念的差异、经络理论与脏腑理论的融合是经脉脏腑相关的重要影响因素?3.《难经》经脉脏腑相关内容部分源于《黄帝内经》,不同之处可能引自其它古医经,为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期刊2019-08-17)
张倩,周美启[2](2019)在《《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为现代经脉脏腑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和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将《素问》《灵枢》中经脉脏腑有关的条文进行归纳,并根据脏腑与经脉、络脉、经别生理联系、病候表现、诊断及治疗四个维度进行分类,分析其中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对《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特点、影响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哲学文化因素及《黄帝内经》之后的具有代表性的针灸学着作有关经脉脏腑相关内容的补充和发挥等进行提炼和总结。结果:《黄帝内经》中五脏与经脉的相关性具有较为坚实的实践基础,其来源于脉诊实践,手足脉均诊相应五脏之气,有关五脏生理脉象和病理脉象的记载也详细充实。在脉诊实践的基础上,对五脏的病候表现进行阐述,因此,五脏的病候表现与相应经脉较为一致,而其治疗也主要选择该经脉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黄帝内经》中有关六腑的生理、病理表现及其治疗论述均不及五脏之充分、详尽、具体。《灵枢·经脉》虽然将六腑与六阳经建立了相应的联系,但并非直接联系,而主要是通过经别实现,因此六腑与阳经的联系密切程度较低,六阳经的"是动病"和"所生病"也与相应的六腑关系不大,其"是主所生病"均用"是主津所生病""是主血所生病""是主液所生病""是主筋所生病""是主脉所生病"表述,为邪气入侵所致的经脉循行所过部位发生的体表外经病,较少涉及内腑病症。尽管《灵枢·经脉》为了理论构建的需要,将手太阳经与小肠相配,手阳明经与大肠相配,手少阳经与叁焦相配,然而,因其缺乏相应临床实际支撑,也仅仅停留于文字。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形成过程较为漫长,受不同时期哲学文化因素的影响,如"天六地五"学说、"天之十二"学说、"二十八宿"学说、叁阴叁阳学说、古代官制理论,其理论发生了更替、变革,甚至是出现与事实相背离的现象。结论:经脉脏腑相关理论体系源于《黄帝内经》;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4个维度而言,《黄帝内经》五脏的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框架体系具有完整性,而六腑的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框架体系不完整;《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受到当时哲学文化因素影响,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来源于《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期刊2019-08-17)
黄志军,吴卓航,邱烈泽,章文春[3](2019)在《腧穴太赫兹光谱特征与筋膜经脉气道理论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右手鱼际、劳宫、少府、后溪、中渚、合谷穴的太赫兹光谱特征,结合各腧穴的解剖定位,探讨腧穴生物物理特性与腧穴所处解剖部位结构的关系。方法:运用太赫兹光谱技术,对50名在校大学生的右手鱼际、劳宫、少府、后溪、中渚、合谷穴分别进行太赫兹波检测。结果:手掌部劳宫穴与少府穴平均辐射谱线高于手背部合谷穴与中渚穴(P<0.01);手背部合谷穴与中渚穴平均辐射谱线高于手掌两侧赤白肉际处鱼际穴与后溪穴(P<0.01)。结论:人体手部各腧穴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学基础,但叁处部位上生物物理特性有所区别,这可能与每个部位筋膜的分布有关,从一定的角度上为筋膜间隙是经脉气道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刘鹏[4](2019)在《五脏、六腑与十二经脉理论之间的矛盾与融汇》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之间的矛盾。五脏与六腑,一阴一阳,互为表里,但两者的数目明显不匹配。十二经脉与脏腑相络属,但五脏与六腑直接相加为十一,明显与十二不对等。因此,《黄帝内经》中的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理论应该有着不同的渊源。首先,五脏的设立是为了与五行相对应;其次,六腑的设置原本就不是为了与五脏、五行相对应;再者,十二经脉也不是为了与五脏相对应,而是以阴阳叁分为标准,改造五脏,又融合六腑。《黄帝内经》的集结者以汉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为标准,对它们进行了改造和结合,实现了不同学派学术思想的融汇。(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王欣欣[5](2019)在《基于经脉学说浅谈《黄帝内经》“少阳主骨”理论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肾主骨"与"少阳主骨"是出自《黄帝内经》的两种不同观点,前者侧重于藏象内容,广为人知;后者立足于经脉理论,但其思想的形成和真正含义仍不清晰。笔者查阅了"少阳主骨"这一理论观点的相关文献、后世注说,现从经脉学说的视角出发,基于足少阳经循行、腧穴、经脉病候及临床应用具体阐释"少阳主骨"的内涵,为其在针灸临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09期)
张倩,周美启[6](2019)在《试析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文化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形成过程较为漫长,受不同时期文化因素的影响,如"天六地五"学说、"天之十二"学说、"二十八宿"学说、叁阴叁阳学说、古代官制理论,其理论发生了更替、变革,甚至是出现与事实相背离的现象。受"天六地五"学说影响,早期经络文献只记载十一脉,"天之十二"学说将经脉之数由十一发展为十二,十二经脉之外的联系之脉则归入络脉、奇经八脉范畴。叁阴叁阳理论是经脉脏腑相关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重要因素,手叁阳经所主病候与大肠、小肠和叁焦无关,主治腧穴也位于下肢。受古代职官制度的影响,心为君主之官,心包代心受邪,将主治心脏病证的手厥阴脉与心包相配,手少阴脉独无腧。深入剖析经脉脏腑相关理论中的文化因素,剥离其中不符合临床实践的要素,对今后的经脉脏腑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9年05期)
邢玉瑞[7](2019)在《从《素问·刺腰痛篇》看经脉理论的发生与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经脉理论起源于临床"诊疗一体"观念下腧穴对远隔部位疾病诊治的经验事实,对此经验事实的最初解释形成了一穴一脉理论。随着对相同功能诊疗腧穴认识的丰富,人们试图将同一功能的节点联系起来,并给予一定的名称,但最初的命名尚没有统一的规则,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可谓经脉理论的初创时期。后来在"天人合一"理念的支配下,以阴阳法则划分脉道,规范命名经脉,使经脉理论得以定型。《素问·刺腰痛篇》的叁部分内容,恰好充分体现了经脉理论发生与演变的这一过程,可谓认识经脉理论发生与演变的典型文本。(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刘芸,陈采益[8](2019)在《两种经脉理论模式下的经络辨证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初始向心型经脉模式和后期脏腑-经络环型模式下的经络辨证的基本内容。初始的向心型经脉模式相较于脏腑-经络环型模式更加侧重于经气在四肢的变化规律,该模式下的经络辨证意在说明机体远隔部位之间的联系,体现了针灸诊疗的核心与特色;而脏腑-经络环型模式将经脉络属脏腑,使得在该模式指导下的经络辨证,更侧重于对机体整体功能的探索与总结,意在说明所生病症与脏腑、经络之间的病理、生理联系,用以明确病因病机。认为明辨此两种经脉模式的特点与区别,才能更好地指导针灸临床。(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青,刘彦汶,宋庆桥,黄飞剑,沈仕伟[9](2018)在《运用脏腑风湿理论探讨寒凝经脉型高血压病的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仝小林教授根据脏腑风湿理论,提出寒凝经脉型高血压病的新治法,指出此类高血压病与感受风寒湿邪关系密切,病机要点在于风寒湿等外邪内侵机体,治疗重点在于透邪外出,且兼顾伏邪内藏的重要病机;临床常采用散寒解肌、通阳舒筋,温阳驱寒、软脉活血,温经通脉、化瘀通络等法;常用方药为葛根汤、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阳和汤、桃红四物汤、大黄虫丸等,临床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期刊2018年11期)
王倩,包永欣[10](2018)在《“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还原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经脉-脏腑相关"是中医经络理论的核心,"经脉-脏腑相关"是沟通经络基础和临床的纽带,经脉理论是其中研究的突破口,文章通过系统分析经脉理论,阐释经脉理论的内涵,对"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有着笔者独特的见解,为中医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将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应用于临床,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8年11期)
经脉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为现代经脉脏腑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和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将《素问》《灵枢》中经脉脏腑有关的条文进行归纳,并根据脏腑与经脉、络脉、经别生理联系、病候表现、诊断及治疗四个维度进行分类,分析其中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对《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特点、影响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哲学文化因素及《黄帝内经》之后的具有代表性的针灸学着作有关经脉脏腑相关内容的补充和发挥等进行提炼和总结。结果:《黄帝内经》中五脏与经脉的相关性具有较为坚实的实践基础,其来源于脉诊实践,手足脉均诊相应五脏之气,有关五脏生理脉象和病理脉象的记载也详细充实。在脉诊实践的基础上,对五脏的病候表现进行阐述,因此,五脏的病候表现与相应经脉较为一致,而其治疗也主要选择该经脉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黄帝内经》中有关六腑的生理、病理表现及其治疗论述均不及五脏之充分、详尽、具体。《灵枢·经脉》虽然将六腑与六阳经建立了相应的联系,但并非直接联系,而主要是通过经别实现,因此六腑与阳经的联系密切程度较低,六阳经的"是动病"和"所生病"也与相应的六腑关系不大,其"是主所生病"均用"是主津所生病""是主血所生病""是主液所生病""是主筋所生病""是主脉所生病"表述,为邪气入侵所致的经脉循行所过部位发生的体表外经病,较少涉及内腑病症。尽管《灵枢·经脉》为了理论构建的需要,将手太阳经与小肠相配,手阳明经与大肠相配,手少阳经与叁焦相配,然而,因其缺乏相应临床实际支撑,也仅仅停留于文字。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形成过程较为漫长,受不同时期哲学文化因素的影响,如"天六地五"学说、"天之十二"学说、"二十八宿"学说、叁阴叁阳学说、古代官制理论,其理论发生了更替、变革,甚至是出现与事实相背离的现象。结论:经脉脏腑相关理论体系源于《黄帝内经》;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4个维度而言,《黄帝内经》五脏的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框架体系具有完整性,而六腑的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框架体系不完整;《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受到当时哲学文化因素影响,具有一定局限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脉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左海燕,万四妹,吴生兵,吴欣,王堃.《难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研究[C].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2019
[2].张倩,周美启.《黄帝内经》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研究[C].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2019
[3].黄志军,吴卓航,邱烈泽,章文春.腧穴太赫兹光谱特征与筋膜经脉气道理论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4].刘鹏.五脏、六腑与十二经脉理论之间的矛盾与融汇[J].山东中医杂志.2019
[5].王欣欣.基于经脉学说浅谈《黄帝内经》“少阳主骨”理论思想[J].中国民间疗法.2019
[6].张倩,周美启.试析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文化因素[J].中国针灸.2019
[7].邢玉瑞.从《素问·刺腰痛篇》看经脉理论的发生与演变[J].中医杂志.2019
[8].刘芸,陈采益.两种经脉理论模式下的经络辨证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9].王青,刘彦汶,宋庆桥,黄飞剑,沈仕伟.运用脏腑风湿理论探讨寒凝经脉型高血压病的治疗[J].北京中医药.2018
[10].王倩,包永欣.“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还原与重构[J].时珍国医国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