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论文-陈震,钟磊

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论文-陈震,钟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等离子刀,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震,钟磊[1](2019)在《经皮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和研究本院骨科于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评价经皮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和研究本院骨科收治的30例经皮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的治疗患者。收治患者均为首次手术,术前评估包括症状、体征、查体、X线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所有患者的手术都由同一小组医师完成。于术前、术后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简称VA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等进行评定,针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1周、1月、3月、6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的VAS评分,P<0.05,有统计学差异;术后患者的CASC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术前术后CASCS评分(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有效率为80%。结论应用经皮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可靠,该治疗方式可提高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01期)

樊效鸿,陈日高,黄勇,王鑫灵[2](2013)在《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与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对50例纤维环未破裂者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髓核成形术进行治疗,分析其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患者取仰卧位,颈部轻度过伸。透视下克氏针定位病变间隙。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局麻,颈部前外侧入路,在血管鞘和内脏鞘之间置入穿刺针,C臂透视正侧位均位于椎间盘中点。拔除穿刺针芯,插入并向前推动等离子刀头。保持等离子刀头不动,将穿刺针回抽,透视下监视等离子刀头环状电极暴露出来,将等离子刀头与穿刺针锁定,再次确认刀头位置。刀头尾部连接ArthroCare2000等离子刀射频汽化仪,将能量设置为2档,踩压热凝脚踏半秒钟,如出现明显的神经刺激症状,则重新放置刀头。踩压消融脚踏,持续大约8秒钟。同时往复旋转180°。并给予适量非甾体类止痛药。颈围制动1周。结果本组病例男28例,女16例,平均53岁。颈痛伴上肢放射痛26例,颈痛伴肩胛区疼痛18例;病程5-9个月,平均7.4个月。其中C3/4 4例,C4/5 8例,C5/6 18例,C6/7 8例,C4/5、C5/6 4例,C5/6、C6/7 2例;MRI显示纤维环未破裂,无骨质破坏及椎管狭窄等。44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3~6个月,平均4.6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前VAS评分8.1,术后3天、7天、1月、6个月分别为3.7、3.3、3.1、2.8。临床疗效评术后1周优22例,良8例,可10例,差4例。术后1月优28例,良6例,可8例,差2例。术后6个月优30例,良8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86.4%。结论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创伤小、安全,是治疗轻中度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微创手术。(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06-21)

韩卫东,钱自亮,靳松,刘纪文,黄爱军[3](2013)在《DSA引导下单纯盘内臭氧溶核术与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盘内臭氧溶核术联合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与单纯盘内臭氧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分别选择行单纯盘内臭氧溶核术(A组)及盘内臭氧溶核术联合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B组)各36例,比较VAS评分和两组疗效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无脊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B组治疗后3、7 d评分高于A组,而180 d时则低于A组(P<0.05)。治疗后180 d A组优良率为77.8%,B组优良率为9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盘内臭氧溶核术联合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较单纯盘内臭氧溶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好。(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3年09期)

樊效鸿,陈日高,黄勇,王鑫灵[4](2012)在《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与短期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0年12月,对25例纤维环未破裂者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髓核成形术进行治疗,分析其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患者取仰卧位,颈部轻度过伸。透视下克氏针定位病变间隙。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局麻,颈部前外侧入路,在血管鞘和内脏鞘之间置入穿刺针,C臂透视正侧位均位于椎间盘中点。拔除穿刺针芯,插入并向前推动等离子刀头。保持等离子刀头不动,将穿刺针回抽,透视下监视等离子刀头环状电极暴露出来,将等离子刀头与穿刺针锁定,再次确认刀头位置。刀头尾部连接Arthro-Care2000等离子刀射频汽化仪,将能量设置为2档,踩压热凝脚踏半秒钟,如出现明显的神经刺激症状,则重新放置刀头。踩压消融脚踏,持续大约8秒钟。同时往复旋转180°。并给予适量非甾体类止痛药。颈围制动1周。结果:本组病例男14例,女8例,平均53岁。颈痛伴上肢放射痛13例,颈痛伴肩胛区疼痛9例;病程5-9个月,平均7.4个月。其中C3/4 2例,C4/54例,C5/69例,C6/7 4例,C4/5、C5/6 2例,C5/6、C6/7 1例;MRI显示纤维环未破裂,无骨质破坏及椎管狭窄等。22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3~6个月,平均4.6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前VAS评分8.1,术后3天、7天、1月、6个月分别为3.7、3.3、3.1、2.8。临床疗效评术后1周优11例,良4例,可5例,差2例。术后1月优14例,良3例,可4例,差1例。术后6个月优15例,良4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86.4%。结论: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创伤小、安全,是治疗轻中度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微创手术。(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08-24)

杜沙沙,杨傲飞,邹季[5](2012)在《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6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经皮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nucleoplasty,PCN)治疗颈椎病,自2002年临床运用以来,其临床疗效已经得到肯定,是一项微创、安全、简便、有效的技术[1]。中药方剂补阳还五汤运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2]。湖北省中医院骨科自2009年2月-2010年10月,采用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配合中药方剂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何承建,尹晓光,白书臣,曾俊华,王伟军[6](2010)在《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适应症及疗效。方法:自2005年10月~2008年3月我们应用等离子刀手术系统对18例具有临床症状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了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年,临床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无并发症。结论: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针对性强、损伤小、安全和恢复快以及易为患者接受等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0年02期)

康波,史晨辉[7](2009)在《颈椎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量效及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coblation nucleoplasty,CN)量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通过相同时间不同能量等离子刀行羊颈椎间盘CN,观察记录CN在椎间盘形成的效能腔、椎间盘周围温度变化并取CN间盘节段双侧神经节观察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叁实验组手术效能腔与对照组穿刺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2档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叁实验组温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叁种能量手术时,2档温度在安全范围内,3档形成的有效效能腔最大,3档HSP7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表达,1、2档无表达。CN效能腔、温度与能量成正相关。结论: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的量效、温度变化与能量成正相关,临床使用2档行颈椎间盘CN较为安全。(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09年22期)

康波,史晨辉,董金波,李宽新[8](2009)在《等离子刀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效能及安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能量颈椎间盘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CN)效能及安全性。方法对40个C3~T1羊椎间盘按照不同能量分1档(A组,80W)、2档(B组,100W)、3档(C组,120W)3个实验组,每组10个椎间盘;另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10个间盘,仅作穿刺)。分别通过相同时间(40s)不同能量组行羊颈椎间盘CN,观察CN在椎间盘所形成的消融腔截面积大小,记录椎间盘前缘、后缘、椎间孔处温度变化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组手术消融腔、对照组穿刺腔截面积分别为(3.000±0.449)mm2、(9.436±1.271)mm2、(27.359±2.001)mm2、(2.010±0.000)mm2,其中B、C档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A、B、C3个实验组、对照组温度分别为:(28.697±1.571)℃、(35.470±0.617)℃、(41.733±0.345)℃、(20.600±0.582)℃,3个实验组温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3种能量手术时,2档温度在安全范围内,3档形成的有效消融腔截面积最大,消融腔、温度与能量成正相关。结论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的效能、温度变化与能量成正相关,临床使用2档行颈椎间盘CN消融效能和安全性最高。(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09年05期)

李宽新,康波,史晨辉,董金波[9](2009)在《等离子刀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温度控制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能量等离子刀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coblation nucleoplasty,CN)椎间盘周围组织温度变化、消融腔大小及其能量-温度规律,为CN临床安全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通过相同时间1、2、3档不同能量等离子刀行羊颈椎间盘CN,观察消融腔直径,记录椎间盘前缘、后缘、椎间孔处温度变化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叁种能量手术时温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1),2档温度在安全范围内;3档消融腔最大,2档其次,1档消融腔最小;温度与能量成正相关。结论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温度变化与能量成正相关,以2档较为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实用骨科杂志》期刊2009年04期)

康波,李宽新,史晨辉[10](2009)在《等离子刀行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安全性的实验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等离子刀在不同能量档位、相同消融时间行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coblation nucleoplasty,CN)时的效能及安全性。方法:7具18月龄新鲜宰杀羊颈椎标本(包括周围肌肉及组织),每具含6个颈椎间盘,将其中40个椎间盘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个间盘。实验组分别用80W(1档,A组)、100W(2档,B组)、120W(3档,C组)行CN,消融时间相同;对照组模拟手术操作,不行消融。术中测量椎间盘前缘、后缘、椎间孔处温度,术后测量CN在椎间盘中形成的消融腔截面积大小,并取对应节段双侧脊神经节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的表达。结果:术中各组椎体前缘、后缘、椎间孔处的温度无显着性差异,取叁个测量点温度平均值,对照组、A组、B组、C组的温度分别为20.60℃±0.22℃、28.69℃±0.39℃、35.47℃±0.51℃、41.73℃±0.31℃,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穿刺形成的穿刺腔截面积为2.01±0.00mm2,A、B、C组消融腔截面积分别为3.00±0.45mm2、9.447±1.27mm2、27.36±2.00mm2,A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B组与A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C组与其余叁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温度和消融腔截面积与能量成正相关(温度与能量r=0.97,消融腔与能量r=0.96,P<0.05)。C组免疫组化染色HSP70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5%(19/20),对照组和A、B组HSP70表达阴性。讨论:相同消融时间下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的效能、邻近组织的温度与能量成正相关,周围组织热损伤与能量的选择密切相关,相比较而言选择100W能量(2档)行CN手术效果和安全性都较为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与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对50例纤维环未破裂者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髓核成形术进行治疗,分析其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患者取仰卧位,颈部轻度过伸。透视下克氏针定位病变间隙。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局麻,颈部前外侧入路,在血管鞘和内脏鞘之间置入穿刺针,C臂透视正侧位均位于椎间盘中点。拔除穿刺针芯,插入并向前推动等离子刀头。保持等离子刀头不动,将穿刺针回抽,透视下监视等离子刀头环状电极暴露出来,将等离子刀头与穿刺针锁定,再次确认刀头位置。刀头尾部连接ArthroCare2000等离子刀射频汽化仪,将能量设置为2档,踩压热凝脚踏半秒钟,如出现明显的神经刺激症状,则重新放置刀头。踩压消融脚踏,持续大约8秒钟。同时往复旋转180°。并给予适量非甾体类止痛药。颈围制动1周。结果本组病例男28例,女16例,平均53岁。颈痛伴上肢放射痛26例,颈痛伴肩胛区疼痛18例;病程5-9个月,平均7.4个月。其中C3/4 4例,C4/5 8例,C5/6 18例,C6/7 8例,C4/5、C5/6 4例,C5/6、C6/7 2例;MRI显示纤维环未破裂,无骨质破坏及椎管狭窄等。44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3~6个月,平均4.6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前VAS评分8.1,术后3天、7天、1月、6个月分别为3.7、3.3、3.1、2.8。临床疗效评术后1周优22例,良8例,可10例,差4例。术后1月优28例,良6例,可8例,差2例。术后6个月优30例,良8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86.4%。结论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创伤小、安全,是治疗轻中度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微创手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论文参考文献

[1].陈震,钟磊.经皮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心理月刊.2019

[2].樊效鸿,陈日高,黄勇,王鑫灵.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分析[C].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3

[3].韩卫东,钱自亮,靳松,刘纪文,黄爱军.DSA引导下单纯盘内臭氧溶核术与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3

[4].樊效鸿,陈日高,黄勇,王鑫灵.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分析[C].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2

[5].杜沙沙,杨傲飞,邹季.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6例[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6].何承建,尹晓光,白书臣,曾俊华,王伟军.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

[7].康波,史晨辉.颈椎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量效及安全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

[8].康波,史晨辉,董金波,李宽新.等离子刀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效能及安全研究[J].临床骨科杂志.2009

[9].李宽新,康波,史晨辉,董金波.等离子刀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温度控制相关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09

[10].康波,李宽新,史晨辉.等离子刀行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安全性的实验观察[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

标签:;  ;  

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论文-陈震,钟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