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生活事件论文-付志高

一般生活事件论文-付志高

导读:本文包含了一般生活事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活变动事件,压力,精神卫生,学生

一般生活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付志高[1](2018)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和压力后成长间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大学生遭遇的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压力后成长问卷,对分层随机抽样的凯里学院、贵州民族大学、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和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91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遭遇的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得分分别为(39.68±15.40)(26.10±6.55)(46.47±10.40)分;男生受惩罚、适应、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2.96,2.28,3.82,P值均<0.05),男生压力后成长总分低于女生(t=-2.10,P<0.05);专科生丧失、学习压力和生活事件总得分高于本科生(t值分别为3.28,4.23,2.65,P值均<0.01);来自农村大学生的丧失、学习压力、适应和生活事件总得分高于城镇大学生(t值分别为4.53,3.41,2.92,3.40,P值均<0.01)。除丧失因子外,生活事件及其各因子与压力后成长及其各因子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及其因子均呈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与压力后成长之间存在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8年03期)

付志高[2](2016)在《大学生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压力后成长的关系及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高校扩招”、“物价上涨”、“就业形势严峻”、“社会转型”等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学习、家庭经济、人际关系和恋爱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在困难面前,有人迎难而上,不断进步成长;有人望而却步,萎靡不振。原因何在?班杜拉(1989)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外在行为具有交互作用。自我效能感通过行为选择、动机性努力、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等四个方面,直接影响个体在开展某一行为活动的动力心理过程中的功能发挥;另一方面,行为及事件发生后,个体对其进行归因,获取成败经验,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我们推测大学生遭遇的生活事件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压力后成长是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理清大学生遭遇的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的现状及其关系,提高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水平,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了调查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的现状及其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对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干预,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压力后成长水平。研究包括两部分:研究一选取贵州省四所高校的912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压力后成长问卷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的特征及其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探讨叁者的关系,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和压力后成长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二是团体心理咨询干预实验,是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选取某高校被试3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成员进行为期2个月的团体心理咨询干预,对照组则进行安慰剂处理,通过量表对被试进行前后测试,对团体心理咨询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均处于中等水平。2.大学生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在性别、学历、年级和生源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存在显着差异。3.大学生生活事件及其各因子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不显着,但学习压力因子例外。4.大学生生活事件及其各因子与压力后成长及其各因子显着负相关,但丧失因子例外。5.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及其因子显着正相关。6.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各因子对压力后成长的影响之间存在调节作用。7.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进而提高压力后成长水平。(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吴小敏[3](2013)在《中职生的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中职生应对方式与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本文以s中职学校为例,选取该校7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应对方式量表”对他们展开调查,并且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录入和处理所得数据,进而以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来检验各项假设。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该校中职生使用的应对方式依次是:问题解决,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寻求社会支持,忍耐,发泄情绪,幻想、否认,逃避等。“问题指向的应对”和“情绪指向的应对”分量表得分有显着差异。说明中职生总体倾向于使用问题指向的应对方式。中职生面临的生活事件中,受惩罚、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对他们影响较大,健康适应、其他以及丧失次之。受惩罚这一因子对中职生的影响超过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因子,位居首位。该校中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表明我国的中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整体有待提闻。(2)应对方式中“问题指向的应对”分量表及问题解决、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因子显示出了显着的性别差异。在发泄情绪、逃避因子上显示出了显着的性别差异;问题解决因子的得分年级差异显着;“情绪指向的应对”分量表及忍耐因子、发泄因子的得分年级差异显着。“问题指向的应对”分量表及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因子得分在城乡维度上有显着差异。“情绪指向的应对”分量表及忍耐因子、逃避因子、幻想否认因子得分在家庭结构维度上有显着差异。生活事件各因子在性别、年级维度差异显着,其中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因子在家庭结构维度有显着差异;然而生活事件各因子及总分在城乡维度均无显着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年级、家庭结构维度有显着差异,在性别、城乡维度均无显着差升;(3)中职生生活事件与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合理化解释等因子及“问题指向的应对”分量表呈显着正相关;中职生生活事件与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等因子及“情绪指向的应对”分量表呈显着正相关。这说明中职生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他既可能采用问题指向的应对方式,同时也可能采用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4)中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问题指向的应对”分量表及问题解决因子、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因子呈显着正相关;中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情绪指向的应对”分量表及发泄情绪因子、逃避因子和幻想、否认因子呈显着负相关。这说明,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中职生,倾向于采用问题指向的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低的中职生,倾向于采用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5)生活事件各维度及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呈显着的负相关。说明中职生经历负性生活事件越多,其一般自我效能越低。(6)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的关系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这说明,中职生经历的生活事件可以直接影响其应对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个体一般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其应对方式。具体而言,在面临同一生活事件时,引入一般自我效能这一中介变量后,如果提高中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则将有效地减少个体采用情绪指向的应对方式的频率,相应增加个体采用问题指向的应对方式的频率,从而改善个体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3-06-01)

楚艳平,王广海,卢宁[4](2013)在《留守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留守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两者间所起的中介作用,以期为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一般效能感量表(GSES)对鲁西南某中学500名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实施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存在正相关,与生活事件存在负相关;路径分析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特别是人际关系维度与心理弹性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和心理弹性密切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两者间起着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情报杂志》期刊2013年04期)

张姝明,蒋钦,谢丹菊[5](2013)在《大学生对一般生活事件和意外事故的乐观和悲观偏差估计:直接和间接测量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考查了大学生对一般生活事件和意外事故的乐观与悲观偏差,并检验不同测量方法是否会产生不同结果。通过对27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研究,结果发现:(1)在直接和间接测量时,被试对一般消极事件、意外事故存在乐观偏差,对幸免于意外事故存在悲观偏差;但对一般积极事件,被试在直接测量时出现乐观偏差,在间接测量时为悲观偏差。(2)在两种方法中,被试对意外事故的乐观偏差皆高于一般消极事件,但一般积极事件与幸免于意外事故的结果在直接测量时有显着差异,而在间接测量中差异不显着。(3)在直接测量时,消极事件的发生频率越低乐观偏差越严重,积极事件的发生频率越低则悲观偏差越严重;在间接测量中事件频率与偏差结果相关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赵萌萌[6](2012)在《农村初中生一般自我概念及生活事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初级中学时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特定称谓为"心理断乳期"。一般自我概念影响最大的是学习和人际交往,生活事件更影响一般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农村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2年96期)

陆小兵[7](2009)在《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生活事件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焦虑和抑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负性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的出现,一方面可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影响个体的认知方式、正常的学习和交往活动;另一方面造成生理机制的紊乱,从而导致各种疾病。本研究试图探讨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生活事件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关系,从而为(本文来源于《护理研究》期刊2009年18期)

刘国斌[8](2009)在《上海市高中足球传统校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中的叁元交互决定论表明,作为个体主观因素的自我效能感同外部环境具有双向的影响和决定作用。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于上个世纪90年代被提出,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主体行为的影响及其预测作用和有关的理论阐述,集中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压力、焦虑、应付、乐观、幸福感、学习适应性的关系上。外部环境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以上海市180名高中足球传统校运动员和276名普通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对上海市高中足球传统校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做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足球传统校运动员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排序具有一致性,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是最主要的压力来源。2、高中足球传统校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着低于高中普通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足球运动员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于均值。3、高中足球传统校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重点校和非重点校、年级上差异显着。4、高中足球传统校运动员生活事件各因素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和健康适应等四个因素与高中足球传统校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有显着相关,其中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因素对高中足球传统校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9-03-01)

一般生活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在“高校扩招”、“物价上涨”、“就业形势严峻”、“社会转型”等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学习、家庭经济、人际关系和恋爱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在困难面前,有人迎难而上,不断进步成长;有人望而却步,萎靡不振。原因何在?班杜拉(1989)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外在行为具有交互作用。自我效能感通过行为选择、动机性努力、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等四个方面,直接影响个体在开展某一行为活动的动力心理过程中的功能发挥;另一方面,行为及事件发生后,个体对其进行归因,获取成败经验,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我们推测大学生遭遇的生活事件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压力后成长是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理清大学生遭遇的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的现状及其关系,提高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水平,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了调查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的现状及其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团体心理咨询技术对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干预,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压力后成长水平。研究包括两部分:研究一选取贵州省四所高校的912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压力后成长问卷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的特征及其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探讨叁者的关系,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和压力后成长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二是团体心理咨询干预实验,是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选取某高校被试3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成员进行为期2个月的团体心理咨询干预,对照组则进行安慰剂处理,通过量表对被试进行前后测试,对团体心理咨询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均处于中等水平。2.大学生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在性别、学历、年级和生源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存在显着差异。3.大学生生活事件及其各因子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不显着,但学习压力因子例外。4.大学生生活事件及其各因子与压力后成长及其各因子显着负相关,但丧失因子例外。5.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压力后成长及其因子显着正相关。6.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各因子对压力后成长的影响之间存在调节作用。7.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进而提高压力后成长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一般生活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1].付志高.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生活事件和压力后成长间的调节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8

[2].付志高.大学生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压力后成长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3].吴小敏.中职生的生活事件、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4].楚艳平,王广海,卢宁.留守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

[5].张姝明,蒋钦,谢丹菊.大学生对一般生活事件和意外事故的乐观和悲观偏差估计:直接和间接测量的比较[J].心理科学.2013

[6].赵萌萌.农村初中生一般自我概念及生活事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J].考试周刊.2012

[7].陆小兵.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生活事件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J].护理研究.2009

[8].刘国斌.上海市高中足球传统校运动员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标签:;  ;  ;  ;  

一般生活事件论文-付志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