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体混凝土论文-彭术,陈浩,水中和,余睿,王鑫鹏

基体混凝土论文-彭术,陈浩,水中和,余睿,王鑫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体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废弃混凝土再生粉,性能评价

基体混凝土论文文献综述

彭术,陈浩,水中和,余睿,王鑫鹏[1](2019)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取代水泥(0、10%、20%、30%、40%、50%取代)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性能的影响,验证使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制备UHPC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再生粉取代水泥降低了UHPC基体的工作性能和抗折强度,但使用50%的再生粉取代水泥制备的UHPC基体28 d抗压强度与基准组相当;使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制备UHPC基体具有较好的抗渗性能;随再生粉取代量的增加,UHPC基体的早期自收缩下降; XRD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取代水泥并不改变水化产物的种类;但掺加废弃混凝土再生粉能明显缩短UHPC基体的水化诱导期,降低累积释放热。除此之外,使用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制备的UHPC基体能耗显着降低。(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力[2](2019)在《钢纤维-混凝土基体界面粘结性能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纤维混凝土破坏时纤维一般为拔出破坏,纤维未得到充分利用。为充分发挥钢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增韧、阻裂作用,利用PFC~(3D)建立了不规则粗骨料混凝土离散元模型,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不同参数对钢纤维与混凝土基体间粘结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粘结层厚度、摩擦系数和钢纤维埋深的增加,均使得钢纤维与混凝土基体间的粘结力增强;平行粘结变形模量的增加,会导致粘结力的降低。为钢纤维混凝土离散元数值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宋家楠[3](2018)在《贯入式复合混凝土路面基体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了贯入式复合混凝土路面基体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沥青膜厚度及2.36mm筛孔通过率来控制混合料空隙率,并通过2.36mm筛孔通过率与空隙率的相关关系来确定混合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18年09期)

杨洪涛[4](2018)在《混凝土基体龄期对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通过吸水率试验对比不同混凝土基体龄期的防水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深度的混凝土基体内部结晶状况。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基体龄期的延长,基体吸水率逐渐变小;吸水率的变化主要是基体内部生成大量的不溶于水的结晶体造成的。(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8年04期)

黄政宇,阳东翱[5](2017)在《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的组成与微结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交流阻抗、差热分析等技术研究了不同矿物掺合料组成和水胶比下,UHPC基体的组成与微观孔结构关系。结果表明,矿粉与硅灰的掺入可以极大地改善基体的孔隙结构。在粉煤灰和矿粉最密堆积下,UHPC基体的体积电阻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硅灰掺量大于20%,低水胶比时,基体的体积电阻达到相对最大值。当水胶比大于0.18时,UHPC基体的体积电阻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孔隙吸水率研究表明,在热养护2 d条件下,UHPC基体的孔隙吸水率总体上随着硅灰掺量的减少以及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加,在水胶比0.22以下孔隙结构可能开始不连通。差热分析的研究表明,硅灰的掺入降低了Ca(OH)_2含量,增加了C-S-H凝胶含量,说明硅灰通过发生火山灰反应改善UHPC基体的孔隙结构,在掺量大于20%、水胶比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连通孔隙最少,达到最优孔隙结构。(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7年12期)

阳东翱[6](2017)在《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的组成与微结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作为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高耐久性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它通过使用较低的水胶比、高用量的胶凝材料和掺加高活性矿物掺合料,在各项性能上获得了显着提升。其中的活性掺合料,如硅灰、超细矿粉、粉煤灰等通过微集料效应和火山灰效应,能增加UHPC基体的密实度,从而大幅提高其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本文针对UHPC基体中的矿物掺合料和水泥颗粒的级配进行了研究。在可压缩堆积(CPM)模型的指导下,研究了不同矿物掺合料与水泥颗粒单掺及双掺的最密实级配范围,进行了最密堆积状态下的配合比设计。还通过交流阻抗法(AC)使用等效电路对不同组成、不同水胶比和养护条件下的UHPC基体的Nyquist图进行了研究,最后还进行了不同UHPC基体的吸水率、Ca(OH)2含量和孔结构分析。通过对上述各项实验的研究与分析,取得了如下成果:(1)详细介绍了可压缩堆积(CPM)模型的理论方法,并且对固体颗粒体系的几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公式推导,同时研究了如下两个应用于粉体颗粒级配的关键问题:1)证明了用Matlab求解堆积密实度Φ的方法,即取非线性方程的最小解;2)确定了矿物掺合料与水泥颗粒单掺和双掺下的最密实级配范围,进行了最密堆积下的配合比设计。(2)常温养护3d的条件下,各组基体的Nyquist图的准Randles形态不明显,未发生明显的电化学反应,早期主要以矿物掺合料颗粒的填充效应为主,阻抗值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常温养护7d条件下,水化反应已经开始进行,除了纯水泥组外,其他各组Nyquist图的准Randles形态相比常温养护3d时已经有了大的改善,呈现较为典型的Randles图形。(3)掺合料粒径和活性、水胶比、颗粒级配对UHPC基体的体积电阻影响显着。在不掺硅灰的情况下,掺加粉煤灰与矿粉的基体的体积电阻相比纯水泥组的体积电阻可以提高一个数量级,而掺加硅灰之后,在适宜的水胶比下,UHPC基体的体积电阻值相比纯水泥组可以提高两个数量级,当水胶比保持在0.18~0.20,硅灰掺量大于20%时体积电阻值提高显着。因此,掺入适量的硅灰,保持较低的水胶比,可以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的电阻值。UHPC基体的体积电阻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减小。低水胶比、高掺量硅灰可优化基体的孔隙结构,增加非连通孔隙,提高基体电阻。(4)孔隙吸水率试验结果表明,纯水泥与粉煤灰组的吸水率随着时间的增加不断增大,矿粉组在9h后基本保持不变,说明矿粉组内部孔隙吸水量达到饱和,孔隙连通性低;而掺硅灰组在水胶比小于等于0.22时,基体孔隙吸水率随吸水时间的增加而先增加后不变,在水胶比大于0.22时,基体吸水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变大,吸水量不断增大,孔隙结构的连通性增加。所以在UHPC基体的配制中,控制适当的水胶比可以降低基体的吸水孔隙量。(5)相比于纯水泥组,掺入粉煤灰和矿粉组的Ca(OH)2含量降低50%,而掺入硅灰组则显着降低了 Ca(OH)2含量,UHPC基体硅灰掺量大于20%,水胶比为0.18时,基体Ca(OH)2含量相对较少,基体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6)掺合料的粒径和活性、胶凝材料的颗粒级配、水胶比是决定基体微结构的关键因素,在配制时控制硅灰掺量大于20%,水胶比控制在0.18~0.20范围,可以得到高耐久性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5-26)

吴泽媚[7](2017)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纤维与基体界面粘结性能多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非常密实、高强高韧,良好耐久的新型水泥基材料,在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制备过程中,通常掺入强度较高的钢纤维。钢纤维可以显着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并减小结构尺寸,使得其结构更轻巧美观。但是,由于钢纤维成本高,掺量过多将显着提高UHPC造价。此外,纤维的掺入将引入新的纤维-基体界面过渡区,此界面区具有水灰比和孔隙率比基体高、氢氧化钙(CH)定向排列等特点,被称之为复合材料的薄弱层。当外界荷载作用于混凝土时,纤维一开始并不直接承受荷载作用,荷载通过纤维-基体界面区传递给纤维,利用纤维和基体的界面性能共同承受荷载。因此,纤维-基体界面粘结性能的质量对应力的传递及整个混凝土系统的增强、增韧和阻裂作用至关重要。对纤维-基体的界面性能优化主要包括叁方面:掺辅助性胶凝材料或高温养护密实基体;掺异形纤维提高力学锚固;采用冷离子或对纤维表面打磨处理以增强纤维-基体摩擦力或附着力。其中,对基体的密实是最基本最首要的改善措施。本文旨在对纤维-基体界面粘结性能、基体与纤维-基体界面微观结构以及UHPC力学性能进行多尺度研究,并建立相互之间的关系,以获得密实、高强高韧的高性能且低成本的UHPC。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研究不同品种和掺量的辅助性胶凝材料,包括硅灰、矿粉、粉煤灰和纳米材料对基体性能的影响。测试性能包括流动度、水化热、基体强度及纤维-基体粘结性能。2)采用先进微观测试技术,如TG、MIP、XRD、SEM和显微硬度等,对比并探讨基体及纤维-基体界面微观组成和结构变化。3)采用变形纤维改善纤维-界面粘结性,揭示不同纤维形状对粘结增强增韧作用及破坏机理。4)研究纤维形状和掺量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根据相应研究成果,采用复合材料理论建立UHPC抗折强度与纤维-基体粘结强度之间的关系式。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研究掺不同品种与掺量的辅助性胶凝材料的UHPC基体在养护不.同龄期后的基体性能及纤维-基体界面粘结性能,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各性能的发展规律,并建立了粘结粘度或拉拔能随硅灰掺量和龄期变化的统计学模型。结果显示:常温养护28 d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基体力学性能和纤维-基体界面粘结性。硅灰加速了胶凝材料的水化,但存在一个最佳掺量(15%-25%)。在此范围内,流动度、基体力学性能和纤维-基体粘结性能最好。矿粉和粉煤灰的掺入延缓了胶凝材料的水化,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早期基体强度以及纤维-基体粘结性能。但常温养护28d后,其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纳米CaCO3和纳米SiO2的掺入均会加速基体水化并提高基体的力学性能及纤维-基体粘结性能。但是,存在一个最佳掺量,纳米CaC03为1.6%-4.8%,纳米Si02为0.5%-1.5%。当超过这个掺量时,基体强度开始下降。对于纤维-基体粘结性能,纳米CaC03的增强作用明显比纳米Si02好,尤其是在养护28 d后。(2)采用TG、MIP、XRD、SEM和显微硬度等技术测试了不同基体试样养护不同龄期后的CH含量、孔结构、水化产物和界面区微观形貌等特征,分析探讨了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微观结构的变化证实了基体力学性能及纤维-基体界面粘结性能随矿物掺合料和龄期的变化规律。养护28 d后,掺15%-25%硅灰的UHPC基体中的CH含量和孔隙率非常低且基本稳定,分别约为2%和6.8%。当矿粉或粉煤灰与硅灰混掺时,尽管早期CH含量非常低,但水化产物粘结性较差。纳米材料的掺入进一步消耗了 CH,优化了 C-S-H的结构,XRD分析上表现为在28.2°左右出现一个较强烈的C-S-H峰值,使得基体显微硬度和纤维-基体粘结性能得到增强。(3)通过掺波纹和端钩两种异形纤维,研究了纤维-基体粘结性能,并与掺直纤维的结果进行对比,阐明了不同纤维形状对粘结增强作用及界面拉拔破坏机理。波纹纤维和端钩纤维显着改善了粘结性能,与直纤维相比,其28 d粘结强度分别提高3倍和7倍,拉拔能提高3倍和4倍。变形的纤维主要通过提供力学锚固并提高基体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以改善界面粘结性能。(4)通过掺不同形状和掺量的钢纤维,研究了 UHPC抗压和抗折性能的变化规律。根据纤维-基体粘结性能和UHPC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基于复合材料模型建立了 UHPC抗折强度与纤维-基体粘结强度的关系式,探讨了纤维对UHPC增强增韧机理。结果显示:纤维形状对抗折荷载-位移曲线的初始开裂点基本无影响,但是对峰值荷载点(极限抗折强度)影响显着。峰值荷载的大小具有以下规律:端钩纤维>波纹纤维>直纤维。此外,随纤维掺量的增加,UHPC的强度和韧性不断增大。与掺直纤维试样比,掺1%-3%的波纹和端钩纤维试样的抗折强度分别提高4%-10%和10%-27%。根据试验所测的纤维-基体粘结强度和基体的抗折强度,复合材料模型能有效地预测UHPC的抗折强度,且预测值与试验值比值介于0.8-1.2之间。此模型考虑了纤维掺量、纤维长度、纤维直径、纤维分布系数等参数,纤维分布系数确定为0.5。(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5-23)

周昌杰[8](2016)在《基体混凝土水灰比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长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可利用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及密闭作用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是将再生混凝土用于结构竖向承重构件的一种有效方式。研究表明,钢管再生混凝土的轴压性能、偏压性能以及滞回性能等均与钢管普通混凝土构件相差不超过10%。但是,再生骨料的掺入会显着增加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的长期变形,因此须对其长期性能予以关注。目前已有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长期变形预测模型多是考虑了残余砂浆含量的影响,其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在一些情况下仍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未考虑残余砂浆自身性质的影响。而残余砂浆的性质与基体水灰比密切相关。考虑基体水灰比的影响,本文针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长期静力性能展开了以下研究:(1)进行了5组(10个)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长期持荷试验,加载龄期为28天,加载初期应力水平为0.3,持荷150天。考察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50%、100%)、基体水灰比(0.25、0.45)与目标水灰比(0.28、0.45)对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长期静力性能的影响,并利用试验数据验证了课题组前期提出的考虑基体水灰比影响的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期变形预测模型的可靠性。(2)采用课题组前期提出的考虑基体水灰比影响的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期变形预测模型,结合逐步积分法,对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期静力性能进行参数分析。分析的参数包括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含钢率、核心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加载龄期、再生粗骨料表面残余砂浆含量与基体水灰比。此外,将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期变形简化计算方法(包括有效模量法、平均应力法和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与逐步积分法进行对比,确定了简化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3)利用ABAQUS建立了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较为系统的参数分析,研究时效作用对其轴压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考虑的参数包括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长细比、基体水灰比、钢材的屈服强度、含钢率以及荷载比(持荷荷载与不考虑时效作用的稳定承载力之比)。基于参数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轴压徐变稳定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7-01)

李马力[9](2016)在《考虑劣化与基体材料影响的FRP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劣化和基体材料影响的FRP约束混凝土组合结构应力应变关系展开了系统研究,分别考虑了FRP约束荷载和硫酸盐劣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及FRP约束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获得基于劣化混凝土和不同基体材料混凝土的FRP约束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力应变关系,为劣化混凝土的维修、加固设计以及FRP约束再生骨料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首先,在FRP约束荷载劣化混凝土轴心抗压实验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混凝土强度等级、荷载预劣化等级、截面倒角半径和FRP约束刚度等因素对其约束模式、极限强度、极限应变以及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并提出FRP约束荷载劣化混凝土的统一应力应变模型。其次,在人工模拟硫酸盐溶液高温干湿循环环境下,从极限强度、极限应变与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叁个方面比较了不同侵蚀周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化,以及不同劣化等级混凝土在FRP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的变化,分析了混凝土在不同腐蚀周期下的破坏形态和抗压强度的退化机理。采用超声波声速变化率及混凝土强度变化率来量化硫酸盐侵蚀造成混凝土的劣化程度,并且在FRP约束硫酸盐劣化混凝土轴心抗压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超声声速变化率及混凝土强度变化率的FRP约束硫酸盐劣化混凝土的极限强度、应变模型及应力应变关系模型。最后,在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模型,该强度模型综合考虑了配合比设计方法、水胶比、再生粗骨料性质以及再生粗骨料替代率等因素。同时,通过FRP约束再生骨料混凝土与FRP约束普通混凝土的比较,分析了FRP种类、约束刚度和再生骨料替代率对FRP约束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不同基体材料对FRP约束混凝的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并建议和提出了FRP约束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6-06-30)

潘永灿[10](2016)在《纤维织物与混凝土基体界面粘结性能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纤维织物与混凝土基体界面粘结性能。探讨了纤维织物与混凝土基体界面粘结性能测试方法,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纤维织物与混凝土基体界面粘结性能的因素。试验表明,对纤维织物浸渍环氧树脂、表面粘砂及施加预应力,会明显改善纤维织物与混凝土基体的界面粘结性能。并对纤维织物与混凝土基体界面的粘结锚固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基体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钢纤维混凝土破坏时纤维一般为拔出破坏,纤维未得到充分利用。为充分发挥钢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增韧、阻裂作用,利用PFC~(3D)建立了不规则粗骨料混凝土离散元模型,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不同参数对钢纤维与混凝土基体间粘结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粘结层厚度、摩擦系数和钢纤维埋深的增加,均使得钢纤维与混凝土基体间的粘结力增强;平行粘结变形模量的增加,会导致粘结力的降低。为钢纤维混凝土离散元数值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体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

[1].彭术,陈浩,水中和,余睿,王鑫鹏.废弃混凝土再生粉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的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2].王力.钢纤维-混凝土基体界面粘结性能数值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

[3].宋家楠.贯入式复合混凝土路面基体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J].北方交通.2018

[4].杨洪涛.混凝土基体龄期对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性能的影响[J].新型建筑材料.2018

[5].黄政宇,阳东翱.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的组成与微结构关系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7

[6].阳东翱.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的组成与微结构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7

[7].吴泽媚.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纤维与基体界面粘结性能多尺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7

[8].周昌杰.基体混凝土水灰比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长期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9].李马力.考虑劣化与基体材料影响的FRP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研究[D].深圳大学.2016

[10].潘永灿.纤维织物与混凝土基体界面粘结性能分析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6

标签:;  ;  ;  

基体混凝土论文-彭术,陈浩,水中和,余睿,王鑫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