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功效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物理,热力学,等温膨胀过程,热功转换效率
热功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吴林威[1](2016)在《从热功转换效率角度分析纯压缩空气驱动汽车的实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大学物理热力学中的热功转化效率理论和文献查阅的目前技术能达到的纯压缩空气驱动汽车的技术指标数据,定量分析了纯压缩空气驱动汽车的实用性.通过经典热力学理论联系创新前沿的实例分析,增强了古老热力学理论学习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本文来源于《物理通报》期刊2016年11期)
刘敬平,付建勤,唐琦军,徐政欣,邓帮林[2](2014)在《自然吸气式汽油机热功转换效率影响因素的共性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车用汽油机的热功转换效率和能力,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针对某款典型车用汽油机进行台架试验,实测各种影响汽油机缸内工作过程的参数.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交叉对比,总结得出一些共性规律:燃烧效率是过量空气系数的单值/线性函数;50%燃烧点位置与最高爆发压力位置呈近似线性关系,后者稍微滞后于前者,且随着转速的增大,这两个点逐渐靠近;点火提前角与50%燃烧点位置呈近似线性关系(斜率为负);高压循环指示热效率峰值出现在50%燃烧点,位于上止点后6~10°,CA处;高压循环指示平均压力主要受进气参数的影响,缸内过程的影响处于次要地位.(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14年03期)
高思远,赵长禄,李云龙,张付军,朱焱锋[3](2012)在《冷却液温度对柴油机热功转换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分析了柴油机热功转换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T-Suite软件的仿真模型,实现了冷却系统与发动机的耦合仿真。设计并进行了DEUTZ TCD8V2015型柴油机的热平衡试验,对仿真模型进行了校核。利用所建立的分析手段,研究了冷却液温度变化对柴油机热功转换过程的影响,得出了发动机性能及缸内传热随冷却液温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柴油机中小负荷时冷却液温度变化对热功转换效率影响较大,冷却液温度每升高20℃,热功转换效率增加2%~3%。(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姜文生[4](2011)在《浅谈影响喷气引擎热功转化效率的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影响喷气式引擎热功转化效率的理论因素作初步探讨,以期为喷气引擎的技术改进提供方向上的定位。首先是建立一个简化的引擎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米舍尔斯基方程、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定理等对影响效率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推导,然后用这些因子对热功转化效率进行代数表示,最后通过对式子的分析,联系实际技术对标题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11年10期)
曾祥平,江青茵,曹志凯[5](2006)在《火力发电机组热功效率的在线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负荷变化时的机炉协调控制问题,需要对发电机组的热功效率进行在线计算。为了得到蒸汽焓值的简单表达式,对蒸汽焓值进行了二阶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提出了一种在线热功效率的简便计算方法;采用从现场采集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运行数据,对热功效率进行了仿真计算。(本文来源于《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09-01)
热功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车用汽油机的热功转换效率和能力,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针对某款典型车用汽油机进行台架试验,实测各种影响汽油机缸内工作过程的参数.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交叉对比,总结得出一些共性规律:燃烧效率是过量空气系数的单值/线性函数;50%燃烧点位置与最高爆发压力位置呈近似线性关系,后者稍微滞后于前者,且随着转速的增大,这两个点逐渐靠近;点火提前角与50%燃烧点位置呈近似线性关系(斜率为负);高压循环指示热效率峰值出现在50%燃烧点,位于上止点后6~10°,CA处;高压循环指示平均压力主要受进气参数的影响,缸内过程的影响处于次要地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功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1].吴林威.从热功转换效率角度分析纯压缩空气驱动汽车的实用性[J].物理通报.2016
[2].刘敬平,付建勤,唐琦军,徐政欣,邓帮林.自然吸气式汽油机热功转换效率影响因素的共性规律[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4
[3].高思远,赵长禄,李云龙,张付军,朱焱锋.冷却液温度对柴油机热功转换效率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2
[4].姜文生.浅谈影响喷气引擎热功转化效率的因素[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
[5].曾祥平,江青茵,曹志凯.火力发电机组热功效率的在线计算[C].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