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负载均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LTE多载波负载,均衡参数,试验方案
负载均衡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周燕,王鲁俊[1](2019)在《关于LTE多载波负载均衡参数选择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各大运营商在4G无线网络优先选择过程中,主要以多载波扩容等建设方式为主,以此来应对数据流量的迅速增长,但由于相关参数设计不合理,出现了新的话务量不均衡问题。本次试验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其中最重要的参数进行处理,并通过合理的分析方法和试验方案,确定出最佳参数组合,利用跟踪试验,对其有效性进行证明。(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04期)
龙昭华,叶二伟,董瑞芳[2](2019)在《SDN中基于多指标的链路负载均衡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传统网络控制层和数据层的紧耦合,其路径分配算法全局性差,实时性不足,且网络流量分配不均衡,导致网络出现拥塞。针对该问题,根据SDN集中控制和透明的优势,提出一种多指标的链路负载均衡(multi-index load balancing,MI-LB)模型。实时计算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K条可用路径,基于多指标的综合评价算法对K条可用路径综合评价,选取评价最高的路径作为转发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链路负载均衡模型优于传统的Dijkstra路由算法,增加了网络带宽利用率,降低了网络时延,有效提高了网络的综合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9年04期)
钟坛旺[3](2018)在《LTE多载波负载均衡参数选择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各大运营商的4G无线网络优先选择通过多载波扩容等建设方式,以应对高速增长的数据流量,但由于参数设置不合理等原因,使得同覆盖的多层网络间存在较多的话务量不均衡情况,本文选取其中关键的4个参数,通过正交方差分析法,并选用L_9(3~4)正交表编制试验方案,寻找最优的参数组合,通过跟踪试验,证明其有效性。1.前言随着LTE数据流量资费的下降,特别是不限流量套餐的推广,使得LTE无线网络流量呈爆发式增长,高(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8年24期)
陈大才,吕立,高岑,孙咏[4](2018)在《基于预测模型及独立训练节点的负载均衡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业务量、用户量的增大,提高服务器集群的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训练得到响应时间预测模型,来预测新请求的响应时间,根据每个服务器节点的预估响应时间将请求分配给具有最少响应时间的服务器节点,从而提高集群中请求分配的均衡性,提高集群的效率.本文通过对叁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实验,均表明本策略能降低小集群高并发场景中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8年09期)
张云春,李龙宝,姚绍文,胡建陶,张晨斌[5](2018)在《基于沙堆模型的无线Mesh网负载均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网络中广泛使用的基于最短路径路由算法的负载均衡机制,存在部分节点负载过重而导致网络拥塞的问题,严重降低了网络的传输性能;同时,无线网络的广泛部署和应用需求急剧增长,迫切需要对现有的负载均衡机制进行优化和改进。因此,基于沙堆模型的坍塌机制及其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Mesh网络的负载均衡算法,重点设计了负载均衡的触发条件、候选节点集合计算和负载分配机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沙堆模型的负载均衡算法在丢包率和吞吐量方面相比同类算法分别改善了10.4%和7%。(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于磊春,陈健美,刘响,胡杨[6](2018)在《基于预测模型的HDFS集群负载均衡优化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HDFS集群默认负载均衡策略中判定阈值的设定具有主观性、滞后性以及衡量指标单一性等问题,通过分析HDFS集群架构搭建、HDFS集群处理对象以及集群本身动态实时变化等特点,结合研究一些负载均衡策略中阈值改进算法,提出一种基于预测模型估算文件属性并结合集群属性综合计算阈值的方法,并将该方法计算出的阈值代入相应的负载均衡策略中进行负载优化。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提出的基于预估模型估算文件属性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并且基于预估模型的负载均衡策略对于集群负载的调整具有高效性,同时能够进一步缩短集群的作业执行响应时间,提高集群作业效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8年05期)
李荣荣,牛立栋,孙纪敏[7](2018)在《基于CloudSim的分类负载均衡调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集群调度模型效率低下不足以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loudSim的分类负载均衡调度模型;首先,构建任务请求的指标体系以完成数学模型的建立;接着,采用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改进算法对请求分类,即用改进的最小支撑树算法获取初始中心,有效性测度获取其分类个数,BP神经网络算法提高其学习能力;然后,采用两次分类的方法对服务器分类,预聚类对服务器进行功能预聚类,模糊关联聚类按处理负载能力对其分类;最后将分类调度模型在CloudSim下仿真实验,综合3种场景,相比于其他调度算法,分类调度模型的最大运行时间最低,资源利用率最高且最高至99%,结果表明该模型更具适应性和高效性,具有工程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8年03期)
何翔[8](2018)在《嵌入式多核操作系统负载均衡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嵌入式系统大量采用多核架构处理器,然而传统的嵌入式软件架构并没有充分考虑并行计算的负载均衡,导致多核处理器性能无法充分发挥,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嵌入式领域多核应用特点的嵌入式多核操作系统负载均衡研究框架,以便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晏泽锦[9](2017)在《基于Vicsek模型的云负载均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云计算和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两大重要部分,云平台在日常生活中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云可以进行计算、存储、共享,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然而,在云的使用变得越加广泛的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也慢慢变得突出。云用户的增多、网络数据量的提高,使云负载量急剧上升、云节点出现负载不均,云平台的可靠性、安全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通过任务初期分配的负载均衡策略已经不能满足云平台负载均衡的需要。因此,针对云平台长期运行所导致的节点负载不均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Vicsek模型和虚拟机迁移的云负载均衡方法。该方法以Vicsek模型思想为核心选择虚拟机负载迁移双方,并利用节点间信任评估模型保证负载迁移安全性,可以有效平衡云平台节点间的负载,提高云平台的整体服务能力。首先,针对现有负载均衡模型分布性调节差、缺少后期调配的问题,提出了可以用于云平台分布式后期负载调节的改进Vicsek模型。这种模型基于群体智能思想——在群体中个体的速率和方向受邻域内其他个体影响,从而整体达到一致性。相比于传统Vicsek模型,该改进模型添加了个体的体积和剩余能量,强调了个体的差异性,可以用于解决云平台中具有负载差异性的节点间进行负载均衡的问题。其次,针对后期负载均衡过程中,节点间虚拟机传输导致平台安全稳定性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云负载均衡的节点双向信任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接收方和发送方双方进行评价,将单向选择传输对象变成需要双方满足信任条件才能传输,从而提升了整体运行安全性,降低了不可靠传输的概率。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无信任评价和单向信任评价,这种方法能够保证信息流动具有较高的传输正确率和速率。最后,针对现有云负载均衡模型后期均衡能力差、均衡效率和分布性能力低的问题,结合已经提出的改进Vicsek模型和双向信任评估模型,给出了基于改进Vicsek模型的叁层虚拟机迁移负载均衡方法。该方法分为迁移触发策略、负载均衡策略和负载迁移方法叁部分,分别使用预测触发、可信迁移、预拷贝迁移方式,在保证迁移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快速对云平台中的负载进行平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均衡负载,并保证云平台维持较高的服务可用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7-12-01)
秦建军[10](2016)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云计算平台负载均衡优化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云计算是一种由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以及并行计算发展起来的新型计算模式。针对标准遗传算法在云计算资源调度的应用中往往会出现负载不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ap/Reduce编程模型实现对诸多任务的分配功能的改进的多任务调度算法。(本文来源于《生活教育》期刊2016年21期)
负载均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传统网络控制层和数据层的紧耦合,其路径分配算法全局性差,实时性不足,且网络流量分配不均衡,导致网络出现拥塞。针对该问题,根据SDN集中控制和透明的优势,提出一种多指标的链路负载均衡(multi-index load balancing,MI-LB)模型。实时计算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K条可用路径,基于多指标的综合评价算法对K条可用路径综合评价,选取评价最高的路径作为转发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链路负载均衡模型优于传统的Dijkstra路由算法,增加了网络带宽利用率,降低了网络时延,有效提高了网络的综合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负载均衡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周燕,王鲁俊.关于LTE多载波负载均衡参数选择模型研究[J].通讯世界.2019
[2].龙昭华,叶二伟,董瑞芳.SDN中基于多指标的链路负载均衡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9
[3].钟坛旺.LTE多载波负载均衡参数选择模型研究[J].电子世界.2018
[4].陈大才,吕立,高岑,孙咏.基于预测模型及独立训练节点的负载均衡策略[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8
[5].张云春,李龙宝,姚绍文,胡建陶,张晨斌.基于沙堆模型的无线Mesh网负载均衡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8
[6].于磊春,陈健美,刘响,胡杨.基于预测模型的HDFS集群负载均衡优化与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8
[7].李荣荣,牛立栋,孙纪敏.基于CloudSim的分类负载均衡调度模型[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
[8].何翔.嵌入式多核操作系统负载均衡模型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
[9].晏泽锦.基于Vicsek模型的云负载均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10].秦建军.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云计算平台负载均衡优化模型[J].生活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