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电化学论文-张有军,罗先熔,段焕春,韩彩云,苑鸿庆

地球电化学论文-张有军,罗先熔,段焕春,韩彩云,苑鸿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球电化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球电化学方法,衬度异常法,找矿预测

地球电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有军,罗先熔,段焕春,韩彩云,苑鸿庆[1](2015)在《地球电化学方法在秦岭柳梢沟金矿找矿预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秦岭柳梢沟矿区深部找矿问题,在柳梢沟金矿区开展了电化学找矿研究,利用衬度异常法等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地电提取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3个不同矿区的已知矿体上方集中出现了明显的地电提取的主成矿元素异常及衬度累加异常,说明地球电化学勘查找矿方法是有效的。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和主成矿元素的关系,初步建立了秦岭柳梢沟隐伏金矿地电化学理想找矿模型,并在已知矿体外围开展隐伏矿预测工作,圈出了4处具有找矿前景的异常靶区。(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张志腾,林锋杰,叶冰斐[2](2014)在《福建首次应用地球电化学勘查法进行隐伏区找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日前,福建省煤田地质局与桂林理工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地球电化学勘查法在隐伏区找矿研究》顺利完成野外工作。该方法已经在国内外50余个不同类型的厚覆盖区找到40余个具有找矿前景的成矿靶区,但在福建省地勘工作中的应用尚属首次。 地球电化学勘查(本文来源于《中煤地质报》期刊2014-09-01)

单江涛,罗先熔,王光洪,黄学强,邱炜[3](2012)在《高原寒冷区地球电化学方法寻找隐伏金矿对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高原寒冷景观区隐伏金矿地电化学异常特征,选取辛曲矿区和扎家同哪矿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个矿区的地电提取Au含量均较低,且多为难以连片的狭窄异常,但矿体的分布基本限定在地电化学综合异常范围内。两个矿区有不同的异常特征:产出较陡的辛曲金矿异常多呈狭窄的单峰,峰值与矿体头部相对应;而产出较缓的扎家同哪金矿,异常呈多峰异常形态,在矿头对应部位有异常峰,且异常沿矿体倾斜方向呈阶梯式变弱,表明在高原寒冷景观区地球电化学方法对隐伏金矿体赋存范围和产出形态均有指示作用。结合地电化学异常成因机制、成矿地质条件,初步构建了高原寒冷景观条件下破碎带型金矿地电化学找矿模型。(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侯冬梅,罗先熔,王建历,文美兰,欧阳菲[4](2012)在《地球电化学法在中国-澳大利亚两国寻找隐伏铀矿中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电化学法是一种借外加电场使活动态的金属离子定向迁移到特制的接收装置、分析装置中的电解物,从而发现与隐伏矿床有关的金属离子异常,达到找矿目的的新方法。通过在中国江西省乐安县湖溪某矿区、澳大利亚Four Mile East某矿区开展以地球电化学提取测量为主、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为辅寻找隐伏铀矿的工作,结合相应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该集成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地球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铀矿的理想异常模式。结果表明,地球电化学法不仅适用于厚层覆盖区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对砂岩型铀矿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2年01期)

陈希泉,罗先熔,刘莉文,汤磊[5](2007)在《地球电化学勘查法寻找不同景观区隐伏金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隐伏矿体的周围产生矿物溶解,即在矿床的周围形成离子晕。在不同景观区的矿床上方进行地球电化学勘查的方法试验。利用电化学原理提取矿体上方离子,从而证明利用地球电化学勘查法来寻找隐伏金矿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矿产与地质》期刊2007年01期)

罗先熔,陈叁明,杜建波,胡云沪[6](2002)在《地球电化学勘查法寻找不同埋深隐伏金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伏金矿在宏观和微观原电池的作用下 ,产生电化学溶解 ,形成金的离子晕。在不同埋深的隐伏金矿上方 ,利用地球电化学勘查法能提取到这些金离子晕 ,从而证明利用地球化学勘查法来寻找隐伏金矿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期刊2002年04期)

罗先熔,胡云沪,杜建波[7](2000)在《地球电化学勘查法寻找不同埋深隐伏金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 隐伏金矿金离子晕的形成机制金矿周围离子晕中的金离子主要来源于金矿的氧化溶解与电化学溶解 ,埋藏浅的矿体主要是氧化溶解 ,埋藏较深的矿体则以电化学溶解为主。理论上Au在Au+、Au3+及金络阴离子溶液中的标准电极电位都比较高 ,但据实验测定 ,在中性或(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2000年04期)

罗先熔[8](1999)在《寻找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床的新方法——地球电化学勘查》一文中研究指出1 概述地球电化学勘查法是一种快速定位预测隐伏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床的新方法。利用这套新的技术方法已在全国16个省的20余个各种不同类型的厚覆盖区找到18个具有找矿前景的成矿靶区,其中10个靶区经深部工程验证,有8个靶区找到了隐伏金、银、铜、铅、锌(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期刊1999年06期)

罗先熔[9](1994)在《再论地球电化学测量法寻找隐伏矿床》一文中研究指出进一步论述地电化学现象,地电化学异常及形成,矿体产生电化学溶解等概念和成晕机制等问题。该方法寻找隐伏矿床的可行性试验研究、深部找矿预测效果及大量实际成果说明,地球电化学成晕理论是可靠的,矿体产生电化学溶解是无可置疑的,利用地球电化学测量方法寻找隐伏矿效果较好,方法可行。(本文来源于《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期刊1994年03期)

地球电化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日前,福建省煤田地质局与桂林理工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地球电化学勘查法在隐伏区找矿研究》顺利完成野外工作。该方法已经在国内外50余个不同类型的厚覆盖区找到40余个具有找矿前景的成矿靶区,但在福建省地勘工作中的应用尚属首次。 地球电化学勘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球电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1].张有军,罗先熔,段焕春,韩彩云,苑鸿庆.地球电化学方法在秦岭柳梢沟金矿找矿预测中的应用[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5

[2].张志腾,林锋杰,叶冰斐.福建首次应用地球电化学勘查法进行隐伏区找矿[N].中煤地质报.2014

[3].单江涛,罗先熔,王光洪,黄学强,邱炜.高原寒冷区地球电化学方法寻找隐伏金矿对比试验[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2

[4].侯冬梅,罗先熔,王建历,文美兰,欧阳菲.地球电化学法在中国-澳大利亚两国寻找隐伏铀矿中的对比研究[J].地质通报.2012

[5].陈希泉,罗先熔,刘莉文,汤磊.地球电化学勘查法寻找不同景观区隐伏金矿的研究[J].矿产与地质.2007

[6].罗先熔,陈叁明,杜建波,胡云沪.地球电化学勘查法寻找不同埋深隐伏金矿的研究[J].矿物岩石.2002

[7].罗先熔,胡云沪,杜建波.地球电化学勘查法寻找不同埋深隐伏金矿的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

[8].罗先熔.寻找金、银、铜、铅、锌等金属矿床的新方法——地球电化学勘查[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9

[9].罗先熔.再论地球电化学测量法寻找隐伏矿床[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4

标签:;  ;  ;  

地球电化学论文-张有军,罗先熔,段焕春,韩彩云,苑鸿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