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东亚汇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晚中生代,东亚大陆,多板块汇聚,大陆汇聚构造体系
东亚汇聚论文文献综述
张岳桥,董树文[1](2019)在《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与大陆构造体系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大陆原型形成于叁迭纪印支造山运动旋回,其周邻环绕的叁大洋(古太平洋、蒙古-鄂霍茨克洋、中特提斯洋)于早侏罗世初期几乎同时向东亚大陆俯冲,开启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历史。文章通过总结东亚大陆晚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构造岩浆事件的新近研究成果,简述了东亚多板块汇聚产生的叁个陆缘汇聚构造系统(北部蒙古-鄂霍次克碰撞造山带、东部与俯冲有关的增生造山系统、西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构造带)、陆内汇聚构造变形体系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大陆构造-岩浆演化的时间框架,将其划分为叁个阶段:早侏罗世(200~170 Ma)周邻大洋板块初始俯冲阶段和陆缘裂解事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70~135 Ma)周邻陆缘碰撞造山或俯冲增生造山作用、陆内再生造山作用和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中晚白垩世(135~80 Ma)大陆岩石圈的减薄作用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的发育。研究认为,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在时空上的有序演化和深浅构造的复合迭加,不仅产生了东亚大陆复杂的陆缘和陆内构造体系,同时控制了中国东部燕山期爆发式岩浆-成矿作用,也使东亚构造地貌发生东西翘变,早期陆缘汇聚产生的东部高原因晚期大陆岩石圈的减薄和伸展而垮塌。东亚大陆构造体系的形成和演化与联合古大陆的裂解同步,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完成了从东亚到欧亚大陆的演替,以东亚大陆为核心的多板块汇聚格局一直延续至新生代,可能成为未来超大陆形成的起点。(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任晓萌,杨琪琪[2](2019)在《万款海科海工新品“聚”青岛》一文中研究指出“参观东亚海洋博览会,简直就是‘万花筒里看世界’,不仅有各式各样的海洋装备,更有全球商品任你购,让人过足瘾!”9月5日,在2019东亚海洋博览会上,来自西海岸新区的孙笑涵带着一家叁口来参观,他一边忙着用手机拍照分享到家庭群,一边兴高采烈地告诉。(本文来源于《青岛日报》期刊2019-09-06)
董树文,张岳桥,李海龙,施炜,薛怀民[3](2019)在《“燕山运动”与东亚大陆晚中生代多板块汇聚构造——纪念“燕山运动”90周年》一文中研究指出翁文灏先生提出"燕山运动"已经整整90周年,燕山运动对中国大地构造历史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文章回顾了"燕山运动"提出、发展和构造幕划分沿革历史,介绍与燕山运动相关的构造事件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重点阐述了中国大陆不同地区对燕山运动的沉积、变形和岩浆响应,进一步梳理了燕山运动幕式演化历史及其动力作用性质,探讨了燕山运动发生的板块动力学背景及其全球构造意义.研究认为,燕山运动是叁迭纪东亚大陆雏形形成后的一次重大地质构造事件,起始于中侏罗世(170±5)Ma,先后经历175~136Ma主变形期、135~90Ma主伸展期和89~80Ma的弱挤压变形期等3个主构造运动时期.主变形期包含了北京西山和燕山地区发育的2个地层不整合事件:髫髻山底部不整合和张家口底部不整合,对应于翁文灏先生1928年定义的A幕和B幕.从区域上看,晚中生代燕山运动的启动和发展与古太平洋、新特提斯和蒙古-鄂霍茨克叁大构造域洋壳俯冲消减历史和板块汇聚碰撞过程密切相关.晚侏罗世,东亚周邻多板块汇聚形成了3个巨型陆缘汇聚造山系统(北部蒙古-鄂霍茨克碰撞造山带、东部陆缘Cordillera型俯冲增生造山系统、西部班公湖-怒江俯冲碰撞造山系统)以及向陆内变形扩展系统,包括多方向的陆内造山带、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的环形褶皱山系.陆内变形表现为远离汇聚板块边缘的大规模逆冲-褶皱构造、古老造山带的复活和广泛的岩浆成矿作用.结合古大陆分离-聚合过程的周期演变规律,本文提出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可能是未来亚美超大陆的起始点,燕山运动应是亚美超大陆诞生的"第一声啼鸣".(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章百家[4](2018)在《割裂、分流与汇聚——东亚现代化进程与中国角色》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21世纪,作为全球瞩目的新兴大国的中国,如何在东亚乃至整个亚洲发挥作用?回顾东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分析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在这一进程中的相互关系,可以为我们把握当下、规划未来、明了中国的角色带来一些启示。从割裂到分流的东亚现代化东亚地区的现代化大致始于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本文来源于《世界知识》期刊2018年05期)
毛建仁,王涛,厉子龙,邱瑞照[5](2017)在《“东亚大陆边缘型”理论:中生代多板块汇聚和多方向挤压-伸展造山》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东亚大陆边缘由南而北分为4段,即东北亚、华北、华南和东南亚,它们分别是由东北亚俯冲增生造山带、华北克拉通、华南褶皱造山带和东南亚裂解增生带组成。东亚大陆边缘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别是控制亚洲显生宙构造演化的叁大动力体系(古亚洲洋体系、特提斯-古太平洋体系和印度洋-太平洋体系)的响应。本文旨在于创立东亚中生代多板块汇聚与多方向挤压-伸展的"东亚大陆边缘型"理(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董树文,张岳桥,陈宣华,施炜,刘刚[6](2016)在《从燕山运动到东亚汇聚再到亚美超大陆形成——再论“燕山运动”的全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燕山运动"是中国境内的晚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的系统和过程统称。这一概念由翁文灏最先提出(Wong,1927,1929),是指华北燕山地区侏罗-白垩系内部发育的构造(褶皱、逆冲和区域性角度不整合)、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同时,他还明确指出:(1)根据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可以把燕山地区的晚中生代主要变形事件划分为"A"幕和"B"幕;(2)晚中生代构造不仅发生在华北,同时也发生在秦岭、北淮阳、大青山和华南;(3)侏罗纪晚期的构造在亚洲东部和北美洲西部具有可比性。(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大陆地壳、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深部探测、专题4:中国大陆成矿系统与成矿过程》期刊2016-10-15)
Shuwen,Dong,Yueqiao,Zhang,Fuqin,Zhang,Yue,Zhao,Jianjun,Cui[7](2014)在《论东亚晚侏罗纪板块汇聚与陆内变形——“燕山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东亚大陆的基本构造格架形成于中生代,特别是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的构造过程,如,强烈的地壳收缩和增厚过程,以及加厚岩石圈垮塌和大规模地壳伸展减薄过程。目前,晚中生代构造的基本特征、阶段划分、阶段转换的时间节点和动力学机制等仍是地质学家普遍关注的科学问题。本文对东亚大陆在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的沉积作用、构造变形、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获得了以下两方面认识:一、中、晚侏罗世和白垩纪初期的造山过程与强烈的地壳收缩构架了东亚大陆的基本构造样式,主要特征为:(1)叁条侏罗纪晚期陆缘造山带的形成,即:北部蒙古-鄂霍次克碰撞造山带;东部大陆边缘造山带和西部班公湖-怒江造山带;(2)强烈而广泛的陆内造山和变形响应,形成了不同方向的远离板块边缘的山脉,伴有大规模褶皱、逆冲和推覆,形成了侏罗系与白垩系之间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3)发育同构造花岗岩(165-136 Ma)、埃达克质岩浆岩和混合岩;(4)地壳经历过强烈的构造抬升和剥蚀作用(J2-K1),造成上侏罗统沉积缺失,发育广泛的磨拉石建造和陆缘增生杂岩带(长度>5000 km);二、早白垩世中期的岩石圈垮塌和地壳伸展过程,主要表现为:(1)广泛发育变质核杂岩(135-120 Ma)和伸展红层盆地系统;(2)与幔源岩浆作用有关的大规模岩浆岩(135-120 Ma)侵入和火山岩喷发;(3)巨量金属成矿作用。上述两个构造阶段的转化发生在135 Ma前后,导致东亚大陆的古地理、古地貌、古环境和古气候剧变,与古生物群落的更替密切相关。亚洲东部的晚中生代构造动力学机理为:以南蒙古-中朝陆块为中心,周边的板块发生俯冲和碰撞,形成规模宏伟的陆缘造山带(总长度>10000 km)。同时,陆缘造山挤压应力向陆内作远程传播(>1000 km),形成宽阔的陆内变形带、岩浆岩带和不同方向的山系。东亚的晚中生代板块汇聚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打开过程相对应,是Pangea裂解背景下地幔发生全球性对流和循环的表现,标志着新一轮超级大陆建造过程的启动。这场深刻的构造变革被称为"燕山运动"。(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61: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地壳精细结构探测论文集》期刊2014-10-20)
李庆四[8](2010)在《东亚汇聚矛盾与希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东亚在当今世界格局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亚地区充满了矛盾与希望,同时把人类社会的冲突对立与和平发展演绎得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这里成为世人格外关注的热点地区。 从目前流行的经济一体化角度讲,人们习惯于把东北亚和(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0-03-16)
吴绮敏,韦冬泽,任建民,刘刚,孙天仁[9](2009)在《东亚携手搭台 汇聚合作声势》一文中研究指出10月24日,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在泰国如期启幕,东亚合作的主旋律,在本地区人民期盼的目光中再度奏响。值此时刻,本报编辑同随行、驻外连线,多角度感知东亚合作新乐章。 中国“保八” 东亚同喜 编辑:泰国中部海滨小城华欣,升腾着东(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09-10-25)
董树文,李廷栋,钟大赉,王成善,沙金庚[10](2009)在《侏罗纪/白垩纪之交东亚板块汇聚的研究进展和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侏罗纪/白垩纪之交东亚板块多向汇聚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侏罗纪/白垩纪之交的东亚板块汇聚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的重大研究命题,需要长期持续开展研究。侏罗纪/白垩纪之交是地球演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是国际地球科学前沿。在我国东部和东亚地区,该时期发生了太平洋、西伯利亚和拉萨-基梅里等多向板块汇聚和多向陆内造山、构造体制转换和矿产资源"大规模爆发"。"燕山运动"大致概括了其基本内涵。通过侏罗纪/白垩纪之交东亚板块汇聚方式及陆内构造动力学过程的分析与恢复,建立深部过程-构造-地貌-环境的耦合机制,以及浅层构造对深层变化的响应模式,从理论高度,多角度重新诠释"燕山运动",恢复东亚汇聚构造体系,形成并提出晚中生代东亚大陆构造演化与地质环境转变的新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基金》期刊2009年05期)
东亚汇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参观东亚海洋博览会,简直就是‘万花筒里看世界’,不仅有各式各样的海洋装备,更有全球商品任你购,让人过足瘾!”9月5日,在2019东亚海洋博览会上,来自西海岸新区的孙笑涵带着一家叁口来参观,他一边忙着用手机拍照分享到家庭群,一边兴高采烈地告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亚汇聚论文参考文献
[1].张岳桥,董树文.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与大陆构造体系的发展[J].地质力学学报.2019
[2].任晓萌,杨琪琪.万款海科海工新品“聚”青岛[N].青岛日报.2019
[3].董树文,张岳桥,李海龙,施炜,薛怀民.“燕山运动”与东亚大陆晚中生代多板块汇聚构造——纪念“燕山运动”90周年[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
[4].章百家.割裂、分流与汇聚——东亚现代化进程与中国角色[J].世界知识.2018
[5].毛建仁,王涛,厉子龙,邱瑞照.“东亚大陆边缘型”理论:中生代多板块汇聚和多方向挤压-伸展造山[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6].董树文,张岳桥,陈宣华,施炜,刘刚.从燕山运动到东亚汇聚再到亚美超大陆形成——再论“燕山运动”的全球意义[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专题3:大陆地壳、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深部探测、专题4:中国大陆成矿系统与成矿过程.2016
[7].Shuwen,Dong,Yueqiao,Zhang,Fuqin,Zhang,Yue,Zhao,Jianjun,Cui.论东亚晚侏罗纪板块汇聚与陆内变形——“燕山运动”[C].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61: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地壳精细结构探测论文集.2014
[8].李庆四.东亚汇聚矛盾与希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9].吴绮敏,韦冬泽,任建民,刘刚,孙天仁.东亚携手搭台汇聚合作声势[N].人民日报.2009
[10].董树文,李廷栋,钟大赉,王成善,沙金庚.侏罗纪/白垩纪之交东亚板块汇聚的研究进展和展望[J].中国科学基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