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痛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华蟾素,骨癌痛,背根神经节,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
痛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朱时钰,刘丹,陆永利,杨红卫,胡卫[1](2019)在《华蟾素对骨癌痛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电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华蟾素对骨癌痛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L-VGCC)电流的调制作用。方法:于SPF级雄性SD大鼠胫骨内注射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构建骨癌痛模型。急性分离SD大鼠DRG细胞,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DRG神经元进行鉴定;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华蟾素对骨癌痛模型大鼠DRG细胞L-VGCC电流密度、激活和失活的影响。结果:原代培养获得的DRG神经元大小基本一致,纯度可达到95%以上;与正常组比较,骨癌痛模型大鼠DRG细胞L-VGCC电流密度增强(P<0.05),华蟾素能明显抑制骨癌痛模型大鼠DRG细胞L-VGCC电流密度(P<0.05),并且使失活曲线右移。结论:在骨癌痛模型大鼠模型中,DRG神经元的内在电生理膜特性发生改变,兴奋性增加,钙电流增大;华蟾素可能通过调节大鼠DRG细胞L-VGCC电流特性发挥药理学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侯公瑾,柏正平,曾普华,蒋益兰[2](2019)在《蟾龙镇痛膏对骨转移性癌痛模型大鼠疼痛阈值及血清PGE2、TNF-α、IL-6、β-EP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蟾龙镇痛膏对骨转移性癌痛大鼠模型的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蟾龙镇痛膏组(0.56 mg·kg~(-1))、扶他林组(0.08 mg·kg~(-1)),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右后肢胫骨注射Walker256乳腺癌肿瘤细胞悬液,建立骨癌痛大鼠模型。造模后14 d开始外敷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21 d。观察各组大鼠疼痛缩足反射潜伏期(PWL)和缩足反射阈值(PWT),通过HE染色、X线检查评价骨癌痛大鼠模型,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_2(PGE_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模型组、蟾龙镇痛膏组、扶他林组PWL、PWT较空白组降低(P <0.05),HE染色观察可见肿瘤细胞,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药物干预后蟾龙镇痛膏组、扶他林组疼痛阈值较模型组上升(P <0.05);模型组血清PGE_2、TNF-α、IL-6、β-EP含量较空白组升高(P <0.05),蟾龙镇痛膏组、扶他林组血清PGE_2、TNF-α、IL-6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 <0.05);血清β-EP含量较模型组升高(P <0.05)。结论蟾龙镇痛膏对骨癌痛大鼠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和提高内源性阿片肽有关。(本文来源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期刊2019年10期)
陈罡,赵雅玉,曹金梦[3](2019)在《Muse细胞外泌体在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小鼠中的镇痛作用和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多系分化持续应激细胞(multilineage differentiating stress enduring cells,即hMuse细胞)是从人骨髓间充质细胞(hBMSCs)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新型多能干细胞。hMuse细胞经无血清培养48h后能够分泌外泌体,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直径大约为30-150 nm具有脂质双层膜的微膜泡,携带了大量蛋白质、RNA、DNA,可调节多种生理或病理反应,包括血管再生、肿瘤侵袭与转(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向安峰,刘会,刘胜,沈雪勇[4](2019)在《足叁里激光灸对切口痛模型大鼠镇痛的正性情绪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灸对疼痛的感觉和疼痛所致的负性情绪的缓解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考虑到疼痛的缓解可以引出体现正性情绪的治疗觅求行为,本研究从自发性疼痛强度和对镇痛治疗的觅求行为两方面研究了基于穴位的激光灸和局部激光灸的镇痛作用差别,并进一步探索了前扣带回(ACC)内阿片肽受体对基于穴位足叁里的激光灸镇痛作用的调制。方法:本研究以70只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选用后肢足底切口痛模型;实验一以切口痛模型对照(7只)、模型+假激光灸对照(7只),测试激光灸足叁里(7只)或切口局部(7只)后即刻及连续3天的保护性疼痛行为;实验二以模型对照(7只)和空白对照(7只),测试足叁里(7只)局部激光灸(7只)引出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行为;实验叁采用双侧ACC微量给药,以生理盐水对照(7只),测试纳洛酮给药(7只)后对激光灸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实验一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或模型+假激光灸组比较,激光灸足叁里或切口局部24h后,模型大鼠的保护性疼痛行为评分显着降低(p <0.05),而治疗结束后30min,仅足叁里组激光灸模型大鼠的疼痛评分显着降低(p <0.001);实验二结果显示:足叁里激光灸组大鼠在激光灸配对的箱内停留时间较对侧箱显着延长(p <0.005),形成了偏爱,而局部激光灸组大鼠在激光灸配对的箱内停留时间较对侧箱内显着缩短(p <0.05),形成了厌恶,对照组大鼠在两箱停留时间无显着差异(p> 0.05);ACC微量给药实验结果显示,盐水组大鼠在激光灸配对的箱内停留时间较对侧箱内显着延长(p <0.05),形成了偏爱,而纳洛酮组大鼠在激光灸配对的箱内停留时间较对侧箱缩短(p <0.05),形成了厌恶,且纳洛酮组保护性疼痛评分显着高于盐水组(p <0.001),另外,两组总体CPP行为与保护性疼痛评分呈显着负相关(p <0.05)。结论:足叁里或切口局部激光灸均具有镇痛作用,但仅基于穴位足叁里激光灸的即时镇痛效应激发了体现正性情绪的治疗觅求行为,ACC内阿片肽受体参与了足叁里激光灸镇痛行为的调制。(本文来源于《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期刊2019-08-17)
刘珍洪,高蔚,郭蓉,安致君,殷茵[5](2019)在《吴茱萸汤通过热敏通道瞬时电位锚蛋白-1抑制福尔马林内脏痛模型小鼠的疼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查吴茱萸汤减轻福尔马林诱导的内脏痛模型小鼠的疼痛作用机制。方法 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吴茱萸汤低剂量组、吴茱萸汤中剂量组和吴茱萸汤高剂量组。吴茱萸汤各剂量组分别灌以吴茱萸汤水煎液[3.12、6.24、12.48 g/(kg·d)],共4天。第4天,吴茱萸汤各剂量组灌胃后2小时,以瞬时感受器电位锚蛋白-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 1,TRPA1)激动剂10%福尔马林,10μL/只灌肠,在福尔马林诱导的急性内脏痛模型小鼠上,观察吴茱萸汤干预后的疼痛行为变化和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吴茱萸汤干预后的小鼠结肠组织中TRPA1的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吴茱萸汤各剂量组干预均可使小鼠结肠中肌层、黏膜层坏死减轻,炎性浸润减少,受损的隐窝修复;行为学实验观察吴茱萸汤高、中、低剂量预处理4天后与模型组对比,小鼠疼痛行为频次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实验,吴茱萸汤高、中、低剂量预处理后,与模型组对比,肌层的TRPA1阳性表达明显下调(P<0.05);蛋白条带密度分析提示,吴茱萸汤高、中剂量预处理后能使小鼠结肠组织中TRPA1表达下调,与模型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热敏通道TRPA1是吴茱萸汤发挥止痛作用,尤其是缓解内脏痛的重要靶点。(本文来源于《环球中医药》期刊2019年08期)
江剑平,江方璐,李幼萍[6](2019)在《腹水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接种建立SD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应用腹水传代培养的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系建立SD大鼠胫骨癌痛模型,为骨癌痛的研究和镇痛药物开发创造有利条件.结果显示,在骨癌模型组,接种后体质量呈缓慢下降,从第15天起与接种前相比存在极显着差异,到第21天时,体质量下降了12. 5%(P <0. 001);热缩足潜伏期也逐渐下降,从第6天开始,与接种前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至第21天时,缩足潜伏期下降了34. 1%,接种的对侧后足也出现类似现象; X-影像观察显示骨癌痛模型大鼠的胫骨结构受到破坏,骨密度不均一.以上结果表明,应用腹水传代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接种后能产生较为稳定的痛觉过敏等骨癌痛行为,SD大鼠胫骨癌痛模型建立成功.(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健[7](2019)在《鞘内联合给予T10与MK-801对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NR1与CREB蛋白磷酸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鞘内联合给予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10)与MK-801对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NR2B亚单位与环磷腺苷效应原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假手术-生理盐水组(sham-saline),L_5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生理盐水组(SNL-saline),SNL-T10单纯给药组(SNL-T10),SNL-MK-801单纯给药组(SNL-MK-801),SNL-T10+MK-801联合给药组(SNL-T10+MK-801)。模型组和给药组均采用L5SNL构建慢性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生理盐水、T10(10μg/kg)和MK-801(30μg/kg)从术后第1 d连续鞘内注射至第7 d,1次/d。利用Von-Frey丝刺激法连续观察造模后大鼠的机械性缩足阈值(paw withdrawl threshold,PWT);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腰膨大节段脊髓背角内pCREB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定量检测NR2B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术后第1 d起,SNL组大鼠术侧后爪PWT明显下降(P<0.01),且在3 d后基本保持平稳;鞘内单独给予T10或MK-801干预后第7 d术侧后爪的MWT明显提高,与给药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SNL-T10+MK-801联合给药组大鼠第7 d术侧后爪的PWT提高幅度较SNL-T10和MK-801组明显,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更加显着(P<0.01);停止给药后,SNL-T10+MK-801联合给药组镇痛疗效较SNL-T10以及MK-801组持续时间长。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CREB主要表达于神经元内。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NL后第7d脊髓背角内pCREB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SNL-T10+MK-801联合给药组大鼠脊髓背角内pNR2B和pCREB蛋白的表达水平要依次低于单独SNL-T10、SNL-MK-801给药组和SNL-saline组。结论鞘内联合给予T10和MK-801能够有效缓解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的机械性痛行为,并且降低了二者的给药剂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NR2B/CREB的磷酸化水平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崔晶晶[8](2019)在《后叁里穴深浅刺激对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镇痛作用的差异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进针深度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影响针刺治疗的效果,为历代针灸医家所重视。虽然早期的研究结果已经从不同侧面显示了穴位深、浅刺的一些作用特点,但是目前对深、浅刺作用的评价多是基于临床疗效的观察而缺少系统的基础性实验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从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入手,以后叁里穴为切入点,综合运用神经示踪、行为学、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深入研究后叁里穴区局部组织中神经纤维和免疫细胞的分布,与后叁里穴深、浅刺相关的皮肤和肌肉组织的神经支配及神经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该穴深、浅电针对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抗炎镇痛作用的差异,以及深、浅刺后穴位局部、脊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 ia,DRG)和脊髓中相关神经纤维、神经元和免疫细胞及其化学表达的变化,从神经通路、细胞间信号通路以及神经和免疫系统交互作用的角度阐明穴位深、浅刺对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的机制。研究方法1大鼠后叁里穴区局部组织中神经纤维和免疫细胞的分布实验用正常清洁级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3只,经心脏灌流后,切取后叁里穴区局部组织,脱水后进行冰冻切片,然后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观察神经纤维、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5-羟色胺(5-heyroxytryptamine,5-HT)阳性细胞在穴区局部组织中的分布,以确定后叁里穴区不同层次组织中神经纤维和免疫细胞分布的差异。2后叁里穴区深、浅层局部组织神经支配特征及其化学表达用神经示踪技术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后叁里穴深、浅层局部组织神经支配特征及其化学表达的差异,具体实验方法如下:实验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14只,分别采用直刺和平刺法用微量注射器将4μL霍乱毒素亚单位B(cholera toxin subunit B,CTB)分别注入大鼠后叁里穴的皮肤和肌肉组织中,注射后微量注射器留置1 min,然后缓慢出针以防止药液渗漏。示踪剂注入3d后,将大鼠进行灌流、取材、切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察与不同层次组织相关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元的数量和节段性分布规律,以判断后叁里穴区深、浅层局部组织神经支配是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以上实验得到的组织切片进行多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对与后叁里穴区局部皮肤和肌肉组织相关感觉神经元的化学表达进行标记,以判断后叁里穴区深、浅层局部组织神经支配的化学特征是否存在差异。检测的主要生物化学指标有P物质(substanceP,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 peptide,CGRP)等,要求标记CTB的抗体和标记SP和CGRP的抗体来自不同种属的动物。3后叁里穴深、浅刺对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痛阈和炎症局部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影响实验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深刺组和浅刺组。对照组:在异氟烷吸入麻醉下,对大鼠左侧后肢足底进行消毒,然后用微量注射器将50 μL 0.9%的氯化钠溶液注入足底皮下。模型组:麻醉和消毒方法同上,将50 μL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注入左侧后肢足底皮下制备慢性炎性痛模型。以痛阈降低30%作为造模成功的判定标准。深刺组:在炎性痛模型大鼠左侧后肢后叁里穴用直刺的方法垂直进针,深达肌肉组织,深度约7 mm。连接韩式电针仪,刺激参数为2/100 Hz,1-2-3 mA,每个强度10 min,共30 min。浅刺组:在炎性痛模型大鼠左侧后肢后叁里穴用平刺的方法以15°角进针,到达皮下组织。刺激参数同上。各组大鼠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48 h及深、浅针刺后30 min叁个时间点进行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测定。并于造模后48h且测定痛阈后,分别采用直刺和平刺法对模型大鼠左侧后叁里穴的肌肉和皮肤进行针刺,以确定深、浅刺对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影响的差异。电针结束30 min且测定痛阈后,每组其中8只大鼠经心脏灌流,切取炎症局部组织,脱水后进行冰冻切片,然后进行免疫荧光标记,检测炎症局部组织中肥大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朗格汉斯细胞以及CGRP和SP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每组中另外8只动物取新鲜的炎症局部组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WB)检测各组大鼠炎症局部组织中类胰蛋白酶含量的变化,以确定深、浅刺后炎症局部组织中免疫细胞和致痛物质的变化。4深、浅刺对后叁里穴区局部组织中神经纤维和免疫细胞的影响在第叁部分工作证明后叁里穴深、浅刺对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镇痛作用存在差异的基础上,观察穴区局部组织中神经纤维和免疫细胞在深、浅刺后的变化,来分析穴区不同层次组织中的神经纤维和免疫细胞是否参与介导了深、浅刺的不同作用。这部分的实验分组、痛阈测定和电针干预与实验3相同。每组16只大鼠。电针结束后30 min测定痛阈,随后将每组其中8只大鼠经心脏灌流,取下穴位局部组织,脱水后进行冰冻切片,然后进行免疫荧光标记,主要用于标记CGRP和SP阳性神经纤维以及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5-HT阳性细胞和巨噬细胞,上述检测采用双标或多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在相邻的组织切片上完成;每组中另外8只动物取新鲜的穴位局部组织,用WB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穴位局部组织中类胰蛋白酶含量的变化。5后叁里穴深、浅刺对相关节段DRG和脊髓中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及其化学表达的影响这部分的实验分组、痛阈测定和电针干预与实验3相同。每组16只大鼠。电针30 min结束后测定痛阈,每组其中8只动物经心脏灌流,取下L3-L5 DRG和腰段脊髓,脱水后进行冰冻切片,然后进行免疫荧光标记,检测的主要指标有SP、CGRP、辣椒素受体1(vanilloid receptor 1,VR1)、谷氨酸脱竣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Ibal、小清蛋白(parvalbumin,PV)、维生素D依赖性钙结合蛋白(calbindin-D28k,CB)、神经元型钙结合蛋白1(neuronal calcium-binding proteins,NECAB1)、NECAB2 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oxidesynthase,nNOS)等;每组中另外8只大鼠取新鲜的L1-L6DRG和腰段脊髓,用WB和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DRG和脊髗中PV、CB、NECAB1、NECAB2和SP的含量变化,以探讨DRG和脊髓中哪些改变参与介导了深、浅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1后叁里穴区局部组织中神经纤维和免疫细胞的分布后叁里穴区皮肤中存在大量的神经纤维,它们在接近表皮时形成游离的神经末梢,可以作为神经感受器感受和传递针刺的机械刺激,部分纤维表现为CGRP、SP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阳性。在肌肉里神经以神经束的形式存在,分支后一部分表现为特异性感觉神经纤维缠绕在梭内肌纤维表面形成螺旋状末梢,传导肌肉牵张感觉;另一部分形成的花枝状末梢主要传导本体感觉。另外,运动神经纤维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形成花环样结构,该神经纤维呈现CGRP阳性表达,源于脊髓前角中的运动神经元。CGRP和SP阳性神经纤维在后叁里穴区的皮肤和肌肉中都有分布,但在皮肤浅层分布的更密集。穴位中的免疫细胞,包括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主要分布在真皮和皮下组织中,同时CGRP阳性神经纤维周围分布有大量的5-HT阳性细胞。2后叁里穴深、浅层局部组织神经支配特征及其化学表达的差异将神经示踪剂CTB分别注射到后叁里穴区皮下和肌肉组织后,标记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终末均位于示踪剂注入侧的相关DRG、脊髓和薄束核中。与后叁里穴浅层和深层组织相关联的感觉神经元分布在L1-L5DRG,集中分布在L4DRG中,与浅层组织相关感觉神经元的数量是支配深层组织感觉神经元数量的1.9倍。感觉神经元按直径大小可分为大(>50μm)、中(30-50μm之间)、小(<30μm)叁类,与浅层组织相关的大、中、小感觉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10.4%、34.4%、55.2%,而与深层组织相关联的大、中、小感觉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14.5%、37.0%、48.5%,可见与浅层组织相关联的小型感觉神经元的比例更高。与后叁里穴区浅层和深层组织相关联的部分感觉神经元同时呈现CGRP或SP阳性表达。其中,与浅层组织相关联的感觉神经元有28.7%呈CGRP阳性表达,38.4%呈SP阳性表达;而与深层组织相关联的感觉神经元有39.2%呈CGRP阳性表达,19.4%呈SP阳性表达。3后叁里穴深、浅刺对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痛阈和炎症局部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影响在痛阈方面,造模前各组大鼠的机械痛阈没有差别,造模后48 h造模各组大鼠的机械痛阈与对照组比较均显着降低(P<0.00l);分别给予后叁里穴深、浅电针后,深刺组和浅刺组的机械痛阈与模型组比较均显着提高(P<0.001,P<0.01),其中深刺组提高的更为明显,浅刺组的机械痛阈仍低于对照组(P<0.01)。深刺组针刺后与造模后比较,机械痛阈提高百分率为71.7%;浅刺组针刺后与造模后比较,机械痛阈提高百分率为51.6%。各组大鼠的热痛阈在造模前没有差别,造模后48 h造模各组大鼠的热痛阈与对照组比较均显着降低(P<0.001);分别给予后叁里穴深、浅电针后,深刺组和浅刺组的热痛阈与模型组比较均显着提高(P<0.05,P<0.001),其中浅刺组提高的更为明显,深刺组的热痛阈仍低于对照组(P<0.05)。深刺组针刺后与造模后比较,热痛阈提高百分率为33%;浅刺组针刺后与造模后比较,热痛阈提高百分率为65.3%。在炎症局部组织中的免疫细胞方面,造模后,炎症局部组织中大量肥大细胞被激活,引起脱颗粒反应;血管周围出现了大量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5-HT阳性细胞数量增加;表皮中朗格汉斯细胞的数量减少;炎症局部组织中CGRP和SP阳性神经纤维的数量增加。给予后叁里穴位深、浅电针后,激活的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明显减少了炎症局部组织中5-HT的合成和释放,与模型组相比5-HT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0.05):朗格汉斯细胞数量增加;CGRP和SP阳性神经纤维的数量减少。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炎症局部组织中类胰蛋白酶的含量增加(P<0.001);与模型组相比,深刺组蛋白含量减少(P<0.01),浅刺组未见减少(P>0.05)。4深、浅刺对后叁里穴区局部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影响造模后,后叁里穴区局部组织中肥大细胞被激活,给予后叁里穴位深、浅电针后,激活的肥大细胞数量未见减少,同时,大部分肥大细胞仍保持脱颗粒状态。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仅深刺组穴位局部组织中类胰蛋白酶的含量增加(P<0.05);模型组和浅刺组未见明显增加(P>0.05)。造模后,后叁里穴区局部组织中树突状细胞和5-HT阳性细胞的数量未见明显改变,巨噬细胞的数量稍有增加,给予后叁里穴位深、浅电针后,树突状细胞、5-HT阳性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5后叁里穴深、浅刺对相关节段DRG中感觉神经元及其化学物质表达的影响造模后,DRG中CGRP、SP、VR1和nNOS阳性感觉神经元的数量增加,给予后叁里穴深、浅电针后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VR1表达在小直径的神经元上,少量与CGRP共表达。SP大部分与CGRP共表达。ELISA结果显示造模后,DRG中SP蛋白含量有增加的趋势,给予深、浅针刺后蛋白含量有减少的趋势,但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DRG中PV和CB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减少,给予后叁里穴位深、浅电针后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PV表达在中等和大直径神经元上,CB主要表达在中等和小型神经元上,部分神经元二者共表达。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DRG中PV和CB蛋白含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深刺组和浅刺组PV和CB蛋白含量均增加(P<0.05),但深刺组CB蛋白含量仍低于对照组(P<0.05)。6后叁里穴深、浅刺对相关节段脊髓中神经纤维、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及其化学物质表达的影响CGRP和SP阳性神经纤维投射到脊髓背角浅层,造模后CGRP和SP阳性纤维投射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CGRP受体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P<0.001),SP受体阳性神经元出现受体内摄现象。给予后叁里穴位深、浅电针后,CGRP阳性纤维终末的密度明显减少,其受体的数量亦减少(P<0.001,P<0.01),SP受体的内摄减少,其中深刺组减少的更为明显。给予后叁里穴位深部电针后,SP阳性纤维密度减少,给予皮下电针后纤维终末密度未见改变。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P蛋白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深刺组蛋白含量减少(P<0.05),浅刺组未见明显改变(P>0.05);浅刺组SP蛋白含量高于深刺组(P<0.05)。造模后VR1阳性纤维终末密度增加,给予后叁里穴位深、浅电针后,其纤维密度减少,其中浅刺组减少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叁组脊髓背角浅层的GAD密度均增加,深刺组增加的更为明显。造模后,脊髓背角的小胶质细胞发生活化,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P<0.01),深刺和浅刺后明显抑制了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深刺组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抑制的更明显。同时,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减少(P<0.01,P<0.05)。造模后,脊髓背角胶状质中PV阳性神经纤维的密度下降,背角浅层中CB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量也减少。给予深、浅电针后均明显提高了PV 阳性神经纤维的密度,给予深部电针增加了 CB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量。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背角中PV蛋白含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深刺组和浅刺组PV蛋白含量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仅深刺组提高了CB蛋白含量(P<0.05)。造模后,NECAB1和NECAB2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给予深刺和浅刺后,NECAB1和NECAB2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减少,深刺组减少的更明显。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背角中NECAB1和NECAB2蛋白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深刺组蛋白含量减少(P<0.05),浅刺组未见减少(P>0.05)。结论1行为学结果显示后叁里穴深、浅刺激均提高了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但是提高程度存在差异。与浅刺相比,深刺组更明显的提高机械痛阈,而浅刺对热痛阈的提高更显着。2神经示踪结果显示的后叁里穴深、浅层相关局部组织神经支配及其化学特征的差异性可能是深、浅针刺发挥不同效应的神经解剖学基础。3后叁里穴位深刺和浅刺后穴位局部大量增加的免疫细胞可能参与针刺信号的感受和放大,因此其可能是深、浅刺发挥效应的始动因素。而深、浅针刺通过调节炎症局部的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产生抗炎镇痛作用。4 DRG中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受体数量的减少和缓冲型钙结合蛋白含量的增加,可以阻断伤害感受冲动从伤害性感觉神经元传至脊髓背角,从而起到镇痛作用,其可能是浅刺后叁里穴位发挥镇痛作用的主要机制。5脊髓背角中神经递质释放的减少、CGRP受体数量的减少,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的抑制,缓冲型钙结合蛋白含量的增加、NECAB1/2含量的减少,共同介导了深刺的镇痛作用,这可能是深刺后叁里穴位发挥镇痛作用的主要机制。综上所述,穴位和炎症局部的外周免疫细胞、神经环路中位于DRG和脊髓背角的一级和二级神经元神经递质的释放、受体数量的改变、小胶质细胞的状态和细胞内钙结合蛋白的变化可能介导了深刺和浅刺的起始效应和对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镇痛作用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9-05-15)
朱恒舟,李文婷,吴勉华[9](2019)在《吸入异氟烷与腹腔注射水合氯醛对大鼠骨癌痛模型建立的影响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骨癌痛模型造模过程中使用吸入麻醉剂异氟烷以及腹腔注射麻醉剂水合氯醛对癌痛模型造成的影响。方法 50只240~250 g左右的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只。异氟烷组大鼠使用麻醉箱诱导麻醉后,使用面罩维持4%异氟烷及2 L/min氧气混合吸入麻醉。水合氯醛组大鼠采用10%的新鲜配置的水合氯醛按照0. 3 m L/100 g的标准进行腹腔注射麻醉,麻醉后两组大鼠都实行胫骨骨癌模型手术,术中每隔3 min为1个时间点监测心率、氧合分压、呼吸频率及体温。术后放入37℃温箱麻醉复苏,术后两周观测大鼠存活以及模型成功情况。结果异氟烷组在麻醉诱导及麻醉清醒时间明显短于水合氯醛组(P <0. 01)。在1~15 min内,异氟烷组与水合氯醛组在呼吸频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T5时间点水合氯醛组大鼠心率低于异氟烷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异氟烷组骨癌痛模型的造模成功率比水合氯醛组高(P <0. 05)。结论异氟烷麻醉具有安全、可靠、效率高的优点,能够为骨癌痛模型的操作提供可靠麻醉保障。(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赵亓[10](2019)在《驱动蛋白17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记忆中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痛敏行为学特点以及其脊髓背角神经元形态和电生理改变,初步证实疼痛记忆的形成并进一步探讨蛋白激酶Mζ(protein kinase Mζ,PKMζ)对驱动蛋白17(kinesin superfamily protein 17,KIF17)介导的含Glu A1亚基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转运在痛觉记忆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第一部分选取2-3月龄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40g-260g)56只,随机分为7组(n=8):C组(生理盐水组);I+I组(切口痛二次建模组)、R+R组(瑞芬太尼二次输注组);IR+NS组、IR+I组、IR+R组、IR+IR组则为首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后第8天行二次建模,各组分别给予单纯输注生理盐水、切口痛、瑞芬太尼输注以及瑞芬太尼切口痛处理。各组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4h,输注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T)和热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L)检测。离体培养大鼠脊髓神经元,以4天为时间间隔给予瑞芬太尼孵育处理,应用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标记神经元细胞并观察其形态变化,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AMPA受体介导的神经元自发活动。第二部分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2-3月龄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40g-260g)随机分为5组:C+DMSO组(生理盐水+溶媒);C+Myr-RC-13组(生理盐水+溶于DMSO的小肽抑制剂);IR+IR+DMSO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以及二次建模前给予溶媒处理)、IR+IR+Myr-RC-13(2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给予小肽处理);IR+IR+Myr-RC-13(8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二次建模前给予小肽处理),各组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h,建模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PWT和PWL检测,并根据对痛敏行为的缓解情况并结合临床可行性来确定最佳给药时间。于行为学检测后进行在体电生理实验,以评价C纤维到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效率改变;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KIF17、磷酸化KIF17、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及总蛋白动态表达变化;蛋白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检测KIF17与Glu A1亚基之间相互作用;免疫荧光检测脊髓背角KIF17表达变化以及KIF17与Glu A1共表达情况;高尔基染色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及形态改变。另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C+NASPM组、IR+IR+NASPM组,并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h,建模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PWT和PWL检测,在体电生理实验评价应用钙离子通透性AMPA受体的选择性抑制剂NASPM对C纤维到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效率的作用;Co-Ip检测NASPM对KIF17与Glu A1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第叁部分选取鞘内置管成功的2-3月龄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240g-260g)随机分为8组:C+DMSO组(生理盐水+溶媒);C+ZIP组(生理盐水+溶于DMSO的ZIP);C+NPC-15437组(生理盐水+溶于DMSO的NPC-15437);IR+IR+DMSO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二次建模前以及二次建模后1天给予溶媒处理);IR+IR+ZIP(2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一次建模后第二天给予ZIP处理);IR+IR+ZIP(8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二次建模前即第8天给予ZIP处理);IR+IR+ZIP(9d)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于二次建模后1天即第9天给予ZIP处理);IR+IR+NPC-15437组(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并于二次建模后1天给予NPC-15437处理)。各组于首次模型建立前2h,建模后2h、6h、1d、2d、3d、5d、7d,以及二次建模后2h、6h、1d、2d、3d、7d、14d、18d进行PWT和PWL检测;在体电生理实验于行为学检测后进行,以评价抑制PKMζ的活性对于二次建模大鼠C纤维到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传递效率的影响;高尔基染色检测ZIP对于二次建模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目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检测二次建模大鼠脊髓组织PKMζ、磷酸化PKMζ以及PKCι/λ动态表达变化;应用免疫印迹以及免疫荧光评价鞘内给予ZIP或者NPC-15437对于二次建模大鼠脊髓PKMζ、磷酸化PKMζ、PKCι/λ、KIF17、磷酸化KIF17、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Glu A1-AMPA受体膜总蛋白表达变化以及KIF17与Glu A1二者共表达的影响;Co-Ip检测鞘内给予ZIP对于二次建模大鼠脊髓KIF17与Glu R1之间相互作用的干扰。结果 第一部分在体行为学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I+I、R+R、IR+NS、IR+I、IR+R和IR+IR组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P<0.01)。IR+IR组于首次建模后2天达到一次痛敏高峰,于二次建模后1天达到二次痛敏高峰,且二次痛敏高峰时点的PWT和PWL值明显低于一次痛敏高峰时点(P<0.01);IR+NS组单次造模后痛敏持续时间为8天,IR+IR组二次建模后痛敏持续时间长达至少14天。与一次痛敏高峰时点比较,I+I组二次痛敏高峰时点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延长,相同情况也见于R+R组。与IR+IR组比较,IR+I、IR+R组在二次痛敏高峰时点的PWT和PWL值明显升高(P<0.01)。离体实验结果显示:于首次孵育瑞芬太尼4天后二次给药,脊髓神经元树突分支数量较对照组增加(P<0.01);AMPA受体介导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s)的频率和幅度增加(P<0.01)。第二部分结果1:行为学实验显示,鞘内给予小肽抑制剂Myr-RC-13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IR+IR+Myr-RC-13(2d)组、IR+IR+Myr-RC-13(8d)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n=8,P<0.01);与IR+IR+DMSO比较,IR+IR+Myr-RC-13组在给予Myr-RC-13后时点PWT和PWL值升高(n=8,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缩短;IR+IR+Myr-RC-13(2d)组和IR+IR+Myr-RC-13(8d)组在二次痛敏高峰及以后各时点PWT和PWL值无统计学差异(n=8,P>0.05)。结果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基础水平比较,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大鼠脊髓KIF17、丝氨酸磷酸化KIF17表达上调(n=6,P<0.05),并于二次建模后1d达到高峰,持续时间至少14天,并于18天恢复至正常水平。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上调(n=6,P<0.05),且膜蛋白/总蛋白比值升高(n=6,P<0.01);鞘内给予Myr-RC-13后,Glu A1-AMPA受体膜蛋白表达下调,膜蛋白/总蛋白比值下降(n=6,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大鼠脊髓背角KIF17、Glu A1-AMPA受体以及二者共表达增加。结果3: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IR+IR+DMSO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增加(n=6,P<0.01),且可见蘑菇型树突棘;鞘内给予Myr-RC-13可下调二次建模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n=6,P<0.01)。在体电生理结果显示IR+IR+DMSO组大鼠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的形成,鞘内给予Myr-RC-13可减小二次建模大鼠群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幅度(n=6,P<0.01)。结果4:Co-ip结果显示二次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建立大鼠脊髓KIF17与Glu A1-AMPA受体相互作用增强(n=6,P<0.05),而应用小肽抑制剂Myr-RC-13干扰KIF17功能(n=6,P<0.05)亦或鞘内给予NASPM(n=6,P<0.05)均可使这种相互作用减弱。此外,行为学结果显示,鞘内给予NASPM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IR+IR+DMSO组比较,IR+IR+NASPM组在给予NASPM后时点PWT和PWL值升高(n=8,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缩短。在体电生理结果显示,与IR+IR+DMSO组比较,鞘内给予NASPM可减小二次建模大鼠PS波幅度(n=6,P<0.01)。第叁部分结果1:行为学实验显示,鞘内给予PKMζ抑制剂ZIP10ng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IR+IR+ZIP(2d)组、IR+IR+ZIP(8d)组、IR+IR+ZIP(9d)组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n=8,P<0.01);与IR+IR+DMSO比较,IR+IR+ZIP组在给予ZIP后时点PWT和PWL值升高(n=8,P<0.01),且痛敏持续时间缩短。鞘内给予PKC抑制剂NPC-1543710nmol对大鼠基础痛阈无影响(n=8,P>0.05);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IR+IR+NPC-15437组的PWT和PWL值明显降低(n=8,P<0.01);与IR+IR+DMSO组比较,IR+IR+NPC-15437组在各时点PWT和PWL值无统计学差异(n=8,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基础水平比较,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脊髓PKMζ、磷酸化PKMζ表达上调(n=6,P<0.05),并于二次建模后1d达到表达高峰,高峰可持续至二次建模后第7天,高表达持续时间至少14天。与基础水平比较,痛敏大鼠脊髓PKCι/λ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后2h表达上调(n=6,P<0.05),且在二次建模后1d恢复至基线水平,以后各时点表达水平与基础水平无统计学差异(n=6,P>0.05)。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与C+DMSO组比较,IR+IR+DMSO组和IR+IR+ZIP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增加(n=6,P<0.01);与IR+IR+DMSO组比较,IR+IR+ZIP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树突棘数量减少(n=6,P<0.01)。在体电生理结果显示鞘内给予ZIP可减小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PS波幅度(n=6,P<0.01)。结果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二次建模前鞘内给予ZIP 10ng而非二次建模后第1天鞘内给予10nmol NPC-15437,可减轻由于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导致的脊髓组织中磷酸化PKMζ、KIF17(n=6,P<0.05)、Glu A1膜蛋白(n=6,P<0.05)以及总蛋白(n=6,P<0.05)的过表达情况;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IR+IR+DMSO组比较,IR+IR+ZIP组大鼠脊髓背角KIF17、Glu A1-AMPA受体二者共表达减少。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与IR+IR+DMSO组比较,IR+IR+ZIP组脊髓KIF17与Glu A1-AMPA受体相互作用减弱(n=6,P<0.05)。结论:驱动蛋白17介导的Glu A1亚基-AMPA受体转运活动可在PKMζ而非PKCι/λ的调控下参与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记忆的发展过程。(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痛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蟾龙镇痛膏对骨转移性癌痛大鼠模型的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蟾龙镇痛膏组(0.56 mg·kg~(-1))、扶他林组(0.08 mg·kg~(-1)),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右后肢胫骨注射Walker256乳腺癌肿瘤细胞悬液,建立骨癌痛大鼠模型。造模后14 d开始外敷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21 d。观察各组大鼠疼痛缩足反射潜伏期(PWL)和缩足反射阈值(PWT),通过HE染色、X线检查评价骨癌痛大鼠模型,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_2(PGE_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模型组、蟾龙镇痛膏组、扶他林组PWL、PWT较空白组降低(P <0.05),HE染色观察可见肿瘤细胞,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药物干预后蟾龙镇痛膏组、扶他林组疼痛阈值较模型组上升(P <0.05);模型组血清PGE_2、TNF-α、IL-6、β-EP含量较空白组升高(P <0.05),蟾龙镇痛膏组、扶他林组血清PGE_2、TNF-α、IL-6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 <0.05);血清β-EP含量较模型组升高(P <0.05)。结论蟾龙镇痛膏对骨癌痛大鼠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和提高内源性阿片肽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痛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朱时钰,刘丹,陆永利,杨红卫,胡卫.华蟾素对骨癌痛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电流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9
[2].侯公瑾,柏正平,曾普华,蒋益兰.蟾龙镇痛膏对骨转移性癌痛模型大鼠疼痛阈值及血清PGE2、TNF-α、IL-6、β-EP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
[3].陈罡,赵雅玉,曹金梦.Muse细胞外泌体在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小鼠中的镇痛作用和机制研究[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4].向安峰,刘会,刘胜,沈雪勇.足叁里激光灸对切口痛模型大鼠镇痛的正性情绪行为研究[C].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2019
[5].刘珍洪,高蔚,郭蓉,安致君,殷茵.吴茱萸汤通过热敏通道瞬时电位锚蛋白-1抑制福尔马林内脏痛模型小鼠的疼痛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9
[6].江剑平,江方璐,李幼萍.腹水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接种建立SD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王健.鞘内联合给予T10与MK-801对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NR1与CREB蛋白磷酸化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9
[8].崔晶晶.后叁里穴深浅刺激对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镇痛作用的差异及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
[9].朱恒舟,李文婷,吴勉华.吸入异氟烷与腹腔注射水合氯醛对大鼠骨癌痛模型建立的影响比较[J].广东医学.2019
[10].赵亓.驱动蛋白17在二次建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大鼠疼痛记忆中的作用机制[D].天津医科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