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专业社会工作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区矫正,专业社会工作者,基层司法所
专业社会工作者论文文献综述
孙堃[1](2019)在《社区矫正应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已经出台,两高两部也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各地也就社区矫正的具体执行出台了实施细则。但各省市在执行社区矫正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缺乏具体统一的规范,这导致在实践中社区矫正没有完善的程序保证,不仅会造成执法成本的浪费,更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司法所作为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的执行主体,存在人员年龄老化、(本文来源于《民主》期刊2019年11期)
孙明媚[2](2019)在《专业社会工作者社会需求研究——基于石狮市社区工作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工作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专业化不足、经费紧张、人员流动快等瓶颈。本文以石狮市社会工作为例,剖析社会工作需求结构,提出要完善人才政策、拓宽筹资渠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7期)
孙明媚[3](2019)在《“筹款平台+社会工作者”模式分析——专业社会工作者社会需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滴筹、轻松筹、无忧筹等多家筹款平台帮助了许多无钱治病或无钱继续治病的家庭,但是募捐造假、募捐材料AI写作、劝募、骗捐等事件频发,筹款平台面临伦理考验和社会质疑,构建"筹款平台+社会工作者"模式势在必行。(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4期)
唐钧[4](2019)在《残疾人服务机构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一文中研究指出残疾人服务机构应该是一个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所以,作为一门需要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该以其"科学助人"的价值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建构机构的专业语境和话语体系。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的社会工作者,是机构不可或缺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期刊2019年08期)
陈星星[5](2019)在《一线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治理背景下,社会工作发挥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居民参与、社区和谐发展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青睐。金水区作为郑州市社会工作发展的先进地区,于2011年开始了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总体而言,当前金水区社会工作职业发展较为迅速,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光辉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社会工作者人才流失率高、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严重等问题。职业认知是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的前提,对社会工作者职业认知问题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回答当前社会工作者是如何认识和理解他们所从事的社会工作职业的这一问题,也能在重塑社会工作者职业认知的同时,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情感,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行为。据此,本文以郑州市金水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部分一线专业社会工作者为研究对象,从主体性视角出发,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从职业价值观认知、职业技能认知、职业角色认知、职业意义认知、职业地位认知及职业前景认知六方面,分析了一线专业社会工作者建构了怎样的职业认知。研究发现,当前金水区一线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知表现出良性认知与消极认知并存的现状,且叁家社工机构除在机构组织环境方面表现出细微差别外,在社会工作者的总体职业认知上并未表现出不同。随后,从社会工作者自身及其相关主体层面出发,探讨了当前时期一线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认知状况的影响因素。并在其认知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社会工作者自身、政府、社会工作机构及高校四个层面提出了重塑一线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认知的建议,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从而推动金水区其他机构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培育优秀社会工作人才。(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6-09)
李彩红[6](2019)在《信仰对基督徒社会工作者专业实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工作最早起源于西方,是基于基督教信仰的助人工作,基督教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地位,基督教的价值观与信念对专业发展影响甚深。我国的社会工作与西方的发展路径并不相同,自成立以来便是一门学科,专业社会工作是舶来品。社会工作者在进行专业实践的时候会面对复杂而又多元的价值环境,价值冲突和不同的伦理要求,因此常常会陷入到伦理困境中。尤其是在中国,没有基督教伦理作为民族文化的底蕴,从西方移植过来的社会工作失掉了存在和发展的价值观基础~((1))。通过文献讨论可以得出基督教信仰与社会工作专业存在着会通,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可避免地,社会工作与基督教信仰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与冲突。本研究的对象是基督徒社会工作者,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基督徒社工的信仰对专业实践的影响,质性研究方法比量化研究方法更可完整深入地呈现研究目的所需要的思考过程。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利用质性研究方法,透过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访谈,了解信仰对基督徒社工专业实践的影响,根据基督徒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实践经历,了解信仰与专业实践有何会通和冲突之处,以及在面对信仰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冲突时,基督徒社会工作者是如何因应的。研究结果发现,基督教信仰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会通包含了价值、使命、方法叁部分。基督教信仰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在建立关系,双重关系,混合模式和提供建议这四个方面存在冲突。由于基督教信仰投入程度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掌握的差异,不同的社会工作者在面对信仰与专业实践的冲突时会有不同的因应方式,本研究根据信仰的阶段进行分析,将信仰理解程度和专业能力的高低将受访者分为集权型、理性型、冲突型和散漫型这四类。(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吕洁琼[7](2019)在《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指引和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审视本土专业关系可以为推动社会工作实践专业化,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奠定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人情社会和专业规范的作用之下,本土专业关系的特点、形成机制和影响,为专业关系的实践提供策略。本文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运用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采用叁级编码的形式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发现以下结论:首先,本土的专业关系互动过程中形成了非单一的专业关系,服务对象与社工之间不仅仅只有专业关系,还存在人情关系。人情关系有两方面体现,一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在直接互动中由人情交往和情感引发的人情关系,其在实践中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即恩情关系、礼尚往来关系、情感满足关系和互惠关系;二是社会工作者在建立和维系专业关系时会借助人情社会中关系的力量,发挥关系中介的作用。其次,社会工作的专业权威尚未确立,实践中依托个人人际信任来获取专业认可的方式,使得社工与服务对象在互动中难以避免的产生了人情关系,也就是说低认可度和个人信任以及互动中的情感是导致人情关系的主要原因。再者,人情关系的互动引发了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的错误认识和对社工的依赖,对此,社工在实践中采取澄清和提高主动性的策略让服务对象重新认识社会工作,逐步减少依赖。最后,从微观层面提出社工在关系实践中的对策,包括以行动和话语做专业澄清、巧妙借助关系中介的力量、提升专业服务的有用性,从宏观层面提出搭建整合社会资源的平台,发挥专业政策倡导功能的措施。文章的结尾从专业限制、专业关系实践的重点和项目化运作对实践中专业关系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和反思。本文立足于本土人情社会的特征,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实践,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资料中审视本土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归纳本土专业关系实践的特点,为建构本土专业关系的理论提供基础,并为增进社会工作的认可度、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刘斌志,郑先令[8](2019)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社会工作者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需要体现其核心能力。乡村振兴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涉及价值、知识以及技术叁个维度,具体包括优势与能力为本理念、社区命运共同体理念、城乡融合发展理念、叁农发展知识、社会治理知识、社区营造知识、社会分析技巧、社区设计技巧、社会照顾技巧以及社会动员技巧等十个方面。新时代乡村振兴社会工作者专业核心能力的建设,要统筹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科学化,整体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评价的系统化,持续增强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运用的规范化,全局引领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实现的社会化,最终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核心竞争力。(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刘斌志[9](2019)在《新时代妇女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建设:专业核心及培育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促使我国妇女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与提高,但核心能力部分仍亟待提高。研究发现,妇女社会工作者专业核心能力包括价值、知识以及技巧叁个层面,具体包括性别平等、性别敏感、赋权增能等价值理念、妇女全人发展、婚姻家庭辅导、妇女权益保护的理论和知识、社会性别分析、社会性别保护、社会性别倡导以及社会性别支持技术等十个方面的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专业教育、职业认证、岗位使用和政策制度来培养、评价、实现和保障妇女社会工作者专业核心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马震越,陈纬,何健[10](2018)在《社会工作者专业成长力的内涵、生成过程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专业成长力是一切促进社会工作者专业成长的力量的合力。依据伦理性、学习反思性、实践创新性和情境因应性等标准,可以将社会工作者专业成长力划分为生成启动期、迅猛增长期、稳定发展期、高峰期和停滞退化期等五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专业成长力有着不同的生成特点和表现形式。深入研究专业成长力的内涵及生成机理,探索"成长型社会工作者"的培育,这是解决社会工作者专业提升和职业发展问题的根本路向。(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专业社会工作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会工作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专业化不足、经费紧张、人员流动快等瓶颈。本文以石狮市社会工作为例,剖析社会工作需求结构,提出要完善人才政策、拓宽筹资渠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专业社会工作者论文参考文献
[1].孙堃.社区矫正应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J].民主.2019
[2].孙明媚.专业社会工作者社会需求研究——基于石狮市社区工作的实证分析[J].长江丛刊.2019
[3].孙明媚.“筹款平台+社会工作者”模式分析——专业社会工作者社会需求研究[J].长江丛刊.2019
[4].唐钧.残疾人服务机构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9
[5].陈星星.一线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知研究[D].湘潭大学.2019
[6].李彩红.信仰对基督徒社会工作者专业实践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9
[7].吕洁琼.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8].刘斌志,郑先令.新时代乡村振兴社会工作者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实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刘斌志.新时代妇女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建设:专业核心及培育策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9
[10].马震越,陈纬,何健.社会工作者专业成长力的内涵、生成过程及启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