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学生;语文鉴赏能力;培养
一、强化阅读,精品细读,奠定文学鉴赏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文要重视“鉴赏”二字,精略地解释起来只是一个“看”字。文学鉴赏能力的“看”就是阅读数量方面来说,无疑是大量的阅读有助于鉴赏能力的提高。并且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求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当然,在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保量。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品读、精读,对于那些文学中的典范,一定要精品细读,如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文学中的典范,作为教者一定要充分利用通过研读,让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律,能举一反三。另外,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读书,而不是教会学生读懂一篇课文,或一本书。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学样式,采取不同的鉴赏方法:
1.诗歌赏,要口味意境,通过意象把握意境,进行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如《乡愁》诗词。作者余光中能把抽象的“乡愁”化成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之中,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了。如邮票让人联想到通信,作者在外求学,思念母亲,点点滴滴的眷恋之情凝聚在这方不盈寸的小邮票上。邮票虽小,可蕴涵着多少情感啊!其次,一张船票,虽然窄窄,却凝结着对新婚妻子的不尽相思;一方坟墓虽是矮矮的,却将慈母与“我”天人相隔,其间无限酸楚,谁能体会?再有一湾海峡,虽是浅浅的却将台湾与大陆分隔多年,可这浅浅的海峡又怎能割断炎黄子孙对故土的绵绵思念?同时,这首诗的构思巧、形式美、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的四次重复,还有数量词和叠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给予人们的深情思念的鉴赏。
2.小说的鉴赏重在情节和人物的鉴赏。情节的鉴赏要抓住特定的环境和曲折生动的情节来领会主题,同时在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性格。同时人物鉴赏要抓住三点:(1)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2)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形貌神态等把握人物的思想性特征;(3)通过人物生活的特定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如《范进中举》中,故事情节的中心是集中在范进中举前后,作者围绕这一中心情节牵动全线,展开了它的艺术画面,让各色人物纷纷登台表演,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在教学中可紧扣中举前后,胡屠户、邻居等人物对范进的态度来把握当时的社会现象,及范进自己中举前后语言、动作、神态来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腐蚀人的心灵和害人的本质。讽刺了痴迷科举入化的封建知识分子的丑态。
3.散文的鉴赏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散文结构上的行文自如,抓住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同时,散文被誉为“美文”。因此,我们要体会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如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的《永久的悔》,写出了他对母亲的追忆,课文以“白的”“黄的”“红的”为线索,花了大量的笔墨去叙述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作者的幼年生活情况,好像与主题没有多大的联系,其实作者通过把家庭生活的苦与作者幼年生活的苦描述,目的是为了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予自己的疼爱。从而使作者“悔”的程度也就越深。从他质朴的语言能感受到作者那种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
二、根据文学作品的蕴藉性,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中国文学作品自古就有含蓄蕴藉的民族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和我种意义阐述的可能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了这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活者,全是联想的结果”。另外,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当然,除此之外,因为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媒介,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或隐喻或暗示;或象征反映一定的生活内容,表现出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一定认识理解情感态度。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引导他们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的人生体验,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对文学作品进行创造、想象。例如,学习欧阳修作品《醉翁亭记》中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涧之四时也。”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寥寥数语中感悟出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春之花、夏之木、秋之风霜、冬之石的情态形象地表现出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再由景美写到人乐,突出了“与民同乐”的主旨。再如鲁迅的《故乡》中对杨二嫂的不幸描写,过去的“豆腐西施”的“美丽多情”,而今却成了“姿睢”的“圆规”。多么麻木、怎么,还有些让人讨厌了。作者为什么要把杨二嫂的外形喻为“圆规”呢?这样可以与原来的美丽动人的“豆腐西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引发读者的想象。
三、对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1.因为文学以语言描写世界,作用人的想象,是语言的艺术,如果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语言运用恰当就会“传达万物的灵趣,提升作品听表达效果”。如朱自清的著名散文《春》中的一句“小草偷偷地钻出来”一“钻”字,早春的境界全出,它不正是表现出小草生命的活力,动态感强,催人奋发,让读者完全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春意之中,同时全文多处用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让人感悟到人生真谛获得美的享受。
2.因为当代青年学生缺乏上辈们艰苦生活的磨炼,阅历浅、知识面单一,对事物的鉴别能力比较差,他们既易受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影响,也易受错误的审美观念的侵蚀,这必然影响到他们对美的准确理解。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真培养他们的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以便正确地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等。如莫泊桑的项链中的路瓦栽夫人,外表非常美,天生丽质,但心灵并不纯美。她爱慕荣,对奢华的资产阶级上流社会非常向往并尽力追求。一次有了能在上流社会上露一下脸的机会,她费尽心思。从女友那借来了令人万分羡慕项链,参加了所谓上流社会的那种灯红酒绿的夜总会,然而好景不长,乐极生悲,她在欢乐和赞美声中丢失了项链,为此她最终付出了十年艰辛的劳动,结果毁掉了自己的宝贵的青春。所以我们可以用这个生动而典型教材教育我们的学生不能沉醉于虚荣、孜孜以求物质享受,要脚踏实地生活。
3.优秀的文学作品,渗透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的认识和评价、思考和感悟,反映着作者在特定时期的主观意识,包括立场、观点、态度、思想感情、审美情趣,能让读者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交流心灵,提高认识,产生独特的影响。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首先,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公元759年,陕西发生饥荒,而安史之乱又未来,当时杜甫弃官西行,最后到达成都并在友人的帮助下,得以在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遮身度日。其次,让学生了解作者对下层人民生活感受是深刻的,情怀是真挚的。学生了解这些信息后,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作者写这首诗是公元761年秋八月,当时作者饱受了社会和自然双重灾难,长度难眠,面对“茅草被大风卷走”“床头屋漏”“布衾冷似铁”的凄凉的处境,感慨万千。还有一个细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读到这里“群童”连房上被风吹下的稻草都要,并且当时作者并未年纪大,才49岁而已,任作者在那“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这说明群童也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这也是无奈,这些都是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出现了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局面。于是才有作者推己及人,诗歌中抒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民情怀和伟大的济世情怀。通过知人论世,让学生对作者的理解上一个理深的层次,感受到诗歌更深刻的意蕴。即作者身处困窘的境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正是有了这种细节,不但可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增强艺术性,产生了富有生机活力的审美的光彩。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勇于开拓创新,努力探索,不断进取,才能够更好地培养中学生学习文学的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县公馆镇第一初级中学53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