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形象论文-李韦

基督徒形象论文-李韦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督徒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战,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耶稣形象,民族主义

基督徒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李韦[1](2018)在《抗战时期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对于耶稣形象的民族主义诠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受民族主义影响对耶稣形象进行了重新诠释。他们从各个角度论证耶稣是个爱国者,并将耶稣"爱国者"的形象用于解决抗战时期中国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在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看来,中国基督徒乃至整个中国民众应当效法耶稣奋斗救国的精神,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爱国的最极致表现就是效仿耶稣被钉十字架,牺牲自我。随着中国救亡形势的日益严峻,很多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希望彻底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社会,为此,他们又将耶稣塑造为民族、社会、精神等多方面的革命者。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最终将耶稣的人格作为落实爱国、革命的耶稣形象的根本。(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薛惠予[2](2018)在《抗战初期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对耶稣救国形象的解读(1931-1937)》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探讨抗战初期的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出于对抗战救亡的真切关怀,对于耶稣的救国形象进行各种阐发。他们解读的耶稣救国形象都源自《圣经》,而解读的目的也都是为了寻找救国的道路。尽管起点和目的相似,他们所建构的耶稣救国形象却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耶稣形象背后,代表了不同的救国观点与救国行为取向。抗战初期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而基督教内部也在危机氛围中,受到多方面舆论影响。一方面是在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影响下,基督教内部掀起救国主义热潮,迫使基督教必须适应民族主义;另一方面是因为“不抵抗”政策的恶劣影响,促使基督教必须对传统的“和平主义”做出合理化解释。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出于对国难的焦虑,以及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迫切需要在舆论界做出回应。他们要解决基督教对于中国社会的救亡图存如何起作用,以及基督教如何在中国民族复兴思潮大环境中实现更广泛的社会认同等问题。在上述问题的观点及方法上,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产生了不同见解,因而对于基督教信仰核心——耶稣的解读发生了分歧。本文从民族的救主、烈火中的革命者和为信念而牺牲的烈士叁个方向,分类阐述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所呈现的耶稣救国形象。从这叁类耶稣救国形象的解读中,可以看到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对耶稣革命形象的重塑,以及对耶稣唯爱形象的突破。这些在中国特殊处境中建构的耶稣救国形象,体现了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对于抗战救亡的热切关怀,更是基督教在中国特殊历史社会环境下的自我调适,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在这些耶稣救国形象的指引下,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将救国意识付诸实践,并采取种种救国行动。而这些行动的重心随着日益严峻的国难,逐渐发生转移,从主张非武力社会救亡逐渐过度到支持革命抗战。这个改变过程是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在信仰与国难的挣扎中,逐渐确定抗战正义性的过程,也是中国化解读的耶稣救国形象在现实中得到实践的过程。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可以看到耶稣形象极大的适应性以及被解读的可能性;也可以从中窥见,根据信仰者所处的历史背景、思想氛围不同,他们所理解以及所呈现的信仰对象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8-06-01)

赵海涛,熊磊[3](2018)在《芥川龙之介《基督徒之死》中基督徒形象摅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督徒之死》是日本近代大文豪芥川龙之介早期创作基督教题材的代表性小说。这部小说中塑造了基督教徒罗连卓对基督教的认识过程,可具体划分为单纯克己奉教、被冤枉除教和殉教得道叁个不同时期。通过这部小说的架构,在某个程度上亦可以看出作家芥川龙之介其本人在早期阶段对于基督教认识的完整过程,这也正是出芥川龙之介笔下基督徒罗连卓其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之所在。(本文来源于《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杨联涛[4](2017)在《在公共生活中树立基督徒的美好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主动参与世界,关注公共环境基督徒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除了关心自己及教会的事务之外,还应关心所处社会及共同生存的环境,并谨遵基督所说"你们是世上的盐,世上的光"的教导,留心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担起基督徒在这个社会中的责任,在公共生活中树立美好形象。(本文来源于《天风》期刊2017年04期)

杨卫华[5](2013)在《中国自由派基督徒视域中的苏俄国际形象(1918—1949)》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十月革命到新中国成立30年间,苏俄一直是中外基督徒关注的焦点。在基督徒的话语中,苏俄的国际形象在红色帝国主义、反帝斗士、弱小民族代言人、和平的敌人或柱石等各种相互矛盾的形象中重迭上演。基督徒在苏俄形象描画上的差异,不仅预示着他们的分化,也隐藏着他们的政治认同,成为他们靠近或疏离共产主义的一个特殊变量,以致最终影响到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迎拒,并成为他们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参考资源。(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林高航[6](2013)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基督徒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五四”新文学起源,到叁十年代的革命文学,再到抗日战争时期,形形色色的基督徒不断涌现在中国小说中。这些人物姿态万千,性格迥异,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小说中基督徒形象的系统梳理,来考察小说中基督徒形象塑造的整体品格;通过对经典文本的深入解读,来考察基督徒形象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分析基督徒形象主要从叁个方面着手:其一,借助英国学者波兰尼的“集中意识”和“支援意识”理论分析人物的精神世界,并将之与基督教自身伦理价值观进行对比来判断基督徒形象的真实性;其二,根据查特曼、尤恩的人物“特性”理论,来考察基督徒形象的丰满程度和人性的深度;其叁,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作家本人的思想,解释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成因。按照小说产生的年代以及不同年代表现出的独特品格,本文划分叁个章节进行探讨:第1章“‘五四’小说中的基督徒形象塑造”:冰心问题小说中,基督徒作为博爱、牺牲的救世者出现;宗教学家许地山的小说中,基督徒成为忍耐、宽恕的化身;庐隐、郁达夫等感伤派小说家的笔下,主人公在精神或肉体的病痛中常遇见传教士在一旁安慰或祷告。这些人物除了沦为某种思想观念的符号,就是作为衬托主要人物的背景,显得僵硬幼稚和单薄。这一时期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两部自传体小说,即郭沫若的《落叶》和苏雪林的《棘心》,这两部作品中出现了相对丰满和真实的基督徒形象,也具备了相当的心理深度,是二十年代基督教小说的佳作。第2章“二、叁十年代反教小说中的基督徒”:叁十年代是基督教小说大量涌现的时期,其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大超过了“五四”时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和“五四”时期大为不同,堪称是两个极端。“五四”时期的基督徒是被作家有意美化了的,叁十年代的基督徒绝大部分是自私虚伪兽性十足,传教士们也摇身变成了惨无人道的文化侵略者。这种现象和当时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有关,也和作家本人对基督教内部虚伪性的切身体验有关。萧乾和张资平是猛烈攻击基督教的代表,他们的作品是本章重点分析的对象。第3章“叁、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基督徒形象”:叁十年代中后期以及四十年代,出现了对基督徒人物有冷静观察的作品,能够真实再现基督徒灵魂内部的矛盾冲突,既没有大肆赞美也没有恶意批评。冰心《相片》中的传教士施女士将一生奉献给中国,一边又为逝去的青春默默感伤;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养女淑贞,一边又想自私地占有她。许地山《玉官》中的主人公玉官为了维持生计做了传教士,她一边积极热心传教,一边又为不能祭拜祖先感到不安。巴金《田惠世》塑造了一个积极抗战的人道主义基督徒田惠世,他原本对基督教中上帝爱人的道理笃信不疑,在经历了事业失败和儿子去世等一系列打击之后渐渐怀疑上帝的爱,最终在痛苦和绝望中死去。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基督徒形象实质上是中国知识分子眼中的基督徒形象,这就注定了小说中的基督徒必要掺杂作者本人的理想和寄托。在中西文化对话和纠缠的历史语境下,以中国人的眼光审视基督教和基督徒其中必有歪曲或不妥之处。然而,小说中仍然出现了不少具有丰富人性的基督徒形象,这是难能可贵的。(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胡冬冬[7](2013)在《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基督徒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基督徒形象为研究对象。由于文本中的基督徒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所以本论文根据基督徒形象在文本中出现的叁个不同时间,将其归纳分为叁类:宣教士,建国后政治运动中的基督徒形象,商业文化背景下的基督徒形象。接着分析作家创作心态与身份对形象塑造的影响,不同作家对基督教文化理解不同,他们笔下的基督徒形象也呈现出差异性。作家塑造形象的方法也由专注外在环境转向关注人物的精神心灵。审美风格也呈现出由宏大悲壮之美到恬淡、和谐之美的转变。从以上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基督教文化对文学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到精神层面,尤其是商业文化语境下,在生存困境中皈依基督教的人物形象塑造,体现了作家对人性、人存在价值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3-03-12)

孙怡雯[8](2012)在《中国式基督徒的光辉——论许地山《玉官》中的女主人公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地山的《玉官》生动地记述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濡染的玉官面对基督教信仰的复杂的心路历程,真实地再现了基督教在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传统文化的冲突与抵抗。作者努力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给玉官带来的内心碰撞中来显示出基督教信仰带来的心灵净化与文化皈依的作用,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基督徒形象——玉官。玉官这一形象既不同于西方社会中虔诚的传教士,也异于中国当代社会中的基督徒,她光彩夺目,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和思想价值。(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2年32期)

冯彬[9](2011)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基督徒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创作中刻画出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其中一些已经成为文学作家笔下反复出现的人物形象,如夏洛克,哈姆雷特、李尔王等等。《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以及《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所创作的戏剧中较为有名的戏剧。本文试图通过概览国内外学者对这叁部莎剧中人物的分析,揭示出可从宗教文化角度,运用比较文学中的形象学理论来研究剧中的基督徒形象。(本文来源于《商业文化(上半月)》期刊2011年11期)

冯彬[10](2011)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基督徒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莎士比亚是一位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作家,他笔下的许多人物形象都具有较为典型的基督徒特征。本文试图运用比较文学中形象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和《李尔王》叁剧本中六位较为典型的基督徒形象。除绪论和结论外,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莎士比亚的基督教文化背景和《圣经》对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影响。第二章以《威尼斯商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安东尼奥和鲍西娅这两个基督徒形象,认为安东尼奥是一个集仁慈与残忍为一体的基督徒,他在对待朋友时表现出无限的仁慈,在犹太人夏洛克面前却表现出残忍的一面,而鲍西娅却对夏洛克表现出仁慈与宽容。第叁章重点考察《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和克劳迪斯这两个基督徒形象。因父亲被杀和母亲再嫁,哈姆雷特对其叔叔克劳迪斯产生了复仇心理,但基督教教义使他陷入爱与复仇的挣扎之中。克劳迪斯虽然犯下多宗难以饶恕的罪行,但他因受良心谴责而试图忏悔以获得上帝的宽恕。第四章研究《李尔王》中李尔王和考狄莉娅这两个基督徒形象。李尔王具有受难者的基督徒形象特征,但最终因找寻到考狄莉娅对他的真爱而获得新生,考狄莉娅则是一个具有高度奉献精神的基督徒,不惜以其生命为代价帮父亲讨回公道。本文对这六位基督徒形象的解读有助于国内学界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基督徒形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10-01)

基督徒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主要探讨抗战初期的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出于对抗战救亡的真切关怀,对于耶稣的救国形象进行各种阐发。他们解读的耶稣救国形象都源自《圣经》,而解读的目的也都是为了寻找救国的道路。尽管起点和目的相似,他们所建构的耶稣救国形象却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耶稣形象背后,代表了不同的救国观点与救国行为取向。抗战初期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而基督教内部也在危机氛围中,受到多方面舆论影响。一方面是在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影响下,基督教内部掀起救国主义热潮,迫使基督教必须适应民族主义;另一方面是因为“不抵抗”政策的恶劣影响,促使基督教必须对传统的“和平主义”做出合理化解释。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出于对国难的焦虑,以及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迫切需要在舆论界做出回应。他们要解决基督教对于中国社会的救亡图存如何起作用,以及基督教如何在中国民族复兴思潮大环境中实现更广泛的社会认同等问题。在上述问题的观点及方法上,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产生了不同见解,因而对于基督教信仰核心——耶稣的解读发生了分歧。本文从民族的救主、烈火中的革命者和为信念而牺牲的烈士叁个方向,分类阐述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所呈现的耶稣救国形象。从这叁类耶稣救国形象的解读中,可以看到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对耶稣革命形象的重塑,以及对耶稣唯爱形象的突破。这些在中国特殊处境中建构的耶稣救国形象,体现了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对于抗战救亡的热切关怀,更是基督教在中国特殊历史社会环境下的自我调适,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在这些耶稣救国形象的指引下,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将救国意识付诸实践,并采取种种救国行动。而这些行动的重心随着日益严峻的国难,逐渐发生转移,从主张非武力社会救亡逐渐过度到支持革命抗战。这个改变过程是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在信仰与国难的挣扎中,逐渐确定抗战正义性的过程,也是中国化解读的耶稣救国形象在现实中得到实践的过程。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可以看到耶稣形象极大的适应性以及被解读的可能性;也可以从中窥见,根据信仰者所处的历史背景、思想氛围不同,他们所理解以及所呈现的信仰对象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督徒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李韦.抗战时期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对于耶稣形象的民族主义诠释[J].世界宗教研究.2018

[2].薛惠予.抗战初期中国自由派基督徒知识分子对耶稣救国形象的解读(1931-1937)[D].河南大学.2018

[3].赵海涛,熊磊.芥川龙之介《基督徒之死》中基督徒形象摅论[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

[4].杨联涛.在公共生活中树立基督徒的美好形象[J].天风.2017

[5].杨卫华.中国自由派基督徒视域中的苏俄国际形象(1918—1949)[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6].林高航.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基督徒形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7].胡冬冬.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基督徒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8].孙怡雯.中国式基督徒的光辉——论许地山《玉官》中的女主人公形象[J].文教资料.2012

[9].冯彬.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基督徒形象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

[10].冯彬.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基督徒形象[D].中南大学.2011

标签:;  ;  ;  ;  

基督徒形象论文-李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